所謂重要人才居所。
是特地預留出來的。
基本都是兩室一廳,甚至四室兩廳。
畢竟重要人才,值得重點對待!
以徐若溪的履歷和心性,值得擔起重任。
李晨打算將她以居民戰鬥組的負責人來培養。
收到命令後。
管理組的效率很快。
迅速從居民登記檔案中,調取了90名專業人員,納入關愛中心。
有護工、有專職營養師、有康復師。
三人爲一組。
有兩種模式,1:3和3:1。
有基礎自理能力的,就是1組工作人員照顧3個。
完全喪失自理能力的,則是1組工作人員單獨照顧1個人。
當然,價格也會不同。
不但居民戰鬥組的家人可以送進來,在其他崗位上工作的家屬也可以。
徐若溪這邊,帶着母親回房間後。
智能手環上便收到了消息。
【徐小姐您好,祝賀您所申請的居民戰鬥組一職已經通過。請您於明日中午12點,攜帶智能手環,前往第1層訓練場報道。】
【同時,已爲您升級居民等級爲B,安排兩室一廳居所。位於第16層居住區,直接使用智能手環便可進入。】
【希望您能很快進入工作狀態!】
看到這個消息,徐若溪直接傻眼了。
避難所的普通居民,只知道住所有三種。
單人間、雙人間、多人間。
徐若溪之前去看過,空間大小都一樣。
原來還有兩室一廳?
而且竟然直接給她安排上了!
徐若溪的腦海裏,不由自主浮現出李晨的模樣。
心中一陣感激。
還沒開心多久,徐若溪想到一個問題。
雖然房間變大了。
可母親是個盲人啊。
她白天去訓練的時候,母親怎麼辦?
就在徐若溪擔憂的時候,一條通知直接跳了出來。
【通知:關照中心已經成立。點擊查看詳情。】
徐若溪迫不及待點開了通知。
當看到人員配比的時候,整個人都鬆了一口氣。
關照中心幾乎是按照末日前,五星級養老院來配置工作人員的。
甚至比五星級養老院更好。
這下徐若溪算是放心了。
當即收拾起爲數不多的東西,牽着母親的手道:“媽,我們換個地方住吧。”
“若溪,怎麼了?”
老人的世界就是一片黑暗,根本不知道發生了什麼。
只能不安地拉着女兒的手。
“我入選居民戰鬥組啦!李先生給我們安排了更好的房間!”
徐若溪安撫地說道。
頓時,兩行淚水從老人的眼角流過。
她輕輕拍了拍徐若溪的手,叮囑道:“李先生對我們這麼好,你一定要好好工作,千萬不要辜負李先生。”
“放心吧,媽。”徐若溪笑了笑。
……
李晨安排好徐若溪後,便開始了巡視。
這段時間設立了不少新的崗位。
李晨便在熟食加工廠這些新設立的地方轉了轉。
最後來到了21層的科研中心。
星級避難所21-30層都是科研中心,但目前只使用了第21層。
負責人則是楊博士。
畢竟楊博士身爲高級院士,無論是經驗,或者學識,科研成果,都是遠超其他人。
從救出楊博士起。
李晨就已經定下了21層科研中心的負責人。
李晨來的時候,楊博士剛好做完一組實驗。
立即帶着寧靜走上來。
“指揮官好。”楊博士微微點頭道。
搞科研的人普遍情商比較低。
不太會溜鬚拍馬。
所以李晨並不在意,只是點點頭,道:“研究進度怎麼樣了?”
楊博士當即站直了身體,侃侃而談。
“目前正在進行的有兩大項目,一是喪屍病毒的研究,二是晶核的能量形態。”
“每個大項目下面,細分有數個小項目。”
“其中喪屍病毒研究人員爲18人,晶核研究人員爲12人。喪屍病毒項目已經初步有所成效!”
這兩個方向。
是楊博士踏入科研中心時,李晨提出來的。
整個避難所的科研人員並不算多。
可是對於高精尖行業,並不是比人數。
而是靠天才!
可以說,一萬個普通人夜以繼日地搞研究,都比不上一個天才一拍腦袋。
當然,這個比喻不夠恰當。
因爲在科研領域。
三個臭皮匠永遠都頂不上一個諸葛亮。
除了疊羅漢時高一點,其他方面拍馬不及。
楊博士身爲頂尖科研人才。
自然稱得上天才二字。
而研究院裏的大部分人員,都是楊博士的門生。
全都是經過精挑細選才能入了楊博士的眼。
在這一點,李晨絲毫不懷疑。
“這個人員配比有問題。”
“目前的重中之重,是對於晶核的研究。知曉其能量形態後,下一步就是運用。”
“希望這一塊能儘快出成果。”
李晨微微頷首,點出了其中的不足。
喪屍病毒的研究,不是一日之功。
有過前世的經歷。
李晨非常清楚。
接下來喪屍病毒還會發生變異,甚至還會出現比喪屍病毒更爲恐怖的東西。
目前急需將晶核的運用研究出來。
才能最大限度地留存人類實力!
楊博士面色凝重地點點頭。
有些爲難道:“知道了,不過目前我們對晶核的瞭解實在是太少,進展非常緩慢……”
喪屍病毒還可以用其他病毒的習性來類比。
可是晶核這東西,卻是前所未有的。
研究起來,有種無從下手的感覺。
李晨微微一笑,稍微點了楊博士一句。
“興許晶核內的能量,不能用我們尋常見的能量形態來轉換。”
“想象一下,晶核在喪屍的大腦裏面,是如何輸送能量,存儲能量的?”
“也許得用生物的角度來解答。”
此話一出,楊博士頓悟。
當即也顧不上跟李晨繼續說話。
急匆匆就拿着紙和筆記錄下來。
“我明白了!”
楊博士一拍腦袋。
當即招呼着寧靜等人,立刻着手進行實驗。
李晨也不生氣。
看着楊博士忙碌的背影,甚至還有些欣慰。
不愧是頂尖的科研人才。
一點就通!
上一世,李晨說的這短短幾句話。
可是無數個科學家,用血汗總結出來的。
李晨委婉的點了一嘴。
沒想到楊博士立即頓悟了。
想必有了李晨的提醒,對晶核的研究成果將會提前出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