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九章 高爐鍊鋼法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人類天菜字數:2236更新時間:24/06/27 19:51:04
    百鍊精鋼?

    聽到這四個字之後,衆人的眼神頓時亮了起來。

    大家心中非常清楚,堅硬的鋼鐵材料對於整個社會而言,都是一場巨大的變革。

    當初鐵器出現代替青銅器的時候,生產力出現了極大的提高。

    老百姓問地裏糧食的產出,呈幾何倍的增長!

    所有人都一臉期待地看着陳慶。

    只有幾位在冶鐵領域頗有建樹的匠人。

    聽到陳慶的話之後,臉上閃過一絲懷疑之色。

    “太子殿下,並非我們質疑您。只不過以咱們現有的技術,是完全不支持我們打造出更堅硬的鋼鐵來的。”

    “最主要的原因還是火焰的溫度!我們就算是用了水洗煤和焦炭,甚至加大了風箱,也照樣無法使火焰溫度再升一步。”

    “至於其他的燃料,目前我們還沒有考慮到。”

    聽到衆人這麼說,陳慶笑着搖了搖頭。

    “火焰溫度的問題我早就已經考慮到了,解決的措施也非常簡單。我們不見得要尋找新的燃料,單純使用煤炭已經綽綽有餘了!”

    陳慶給大家解釋道。

    現代社會用來冶煉鋼鐵,也往往都是利用煤炭作爲燃料。

    無非就是冶煉鋼鐵的火窯不一樣而已。

    “帶我去你們的火窯看一看吧。”

    陳慶開口說道。

    當下,一羣人簇擁着陳慶來到了將作監的火窯。

    陳慶跟人要了一副手套,打算鑽進火窯之中查看其構造。

    看到這一幕後,衆人頓時愣住了。

    “殿下,雖然火窯已經停了火,但裏面實在是太髒了!而且誰也不能保證火窯有沒有坍塌的風險,您怎麼能冒着生命危險進入其中呢?”

    劉文達一臉焦急地勸說道。

    陳慶翻了個白眼。

    “瞧你說的這話,若是我不進入火窯之中查看,又如何知道問題出在哪裏了呢?”

    就在陳慶和劉文達爭執,要進入火窯的時候。

    此時,有幾名在工部任職的世家大族官員,一臉笑容地走了過來。

    他們本來是想要查看一下蒸汽機是如何失敗的。

    可沒想到,竟然碰到了陳慶。

    從工匠們的口中,他們得知陳慶竟然打算幫助將作監打造出廉價的百鍊精鋼。

    這羣工部的人頓時樂了。

    在工部任職的這些世家大族官員們,家族往往都涉及一些鋼鐵生意。

    大夥對於冶煉鋼鐵,再熟悉不過了!

    “太子殿下,勸您還是不要白費功夫了,我們世家大族在冶金領域的水平甚至要超過將作監,努力了幾百年的時間,現有的鋼鐵已經是我們研發出來成本最低,質量最高的了!”

    “之前您不是在城郊開設了兩家工廠,其中一家就是冶鐵廠嗎?按道理,您應該對咱們大梁現有的冶金水平非常瞭解才對,畢竟您的那所工廠也如火如荼。我們大良的鋼鐵水平,在周圍的幾個國家之中,絕對是最頂尖的存在!”

    “已經進無可進了!冶金業發展到今天,在技術上已經沒有任何問題了!若是您覺得打造蒸汽機的材質不夠堅硬,只能說是你的蒸汽機存在問題。”

    衆多世家官員們笑呵呵地開口嘲諷道。

    聽到他們的話,陳慶笑着搖了搖頭。

    “我本來還打算在改造完火窯,打造出更加堅硬的百鍊精鋼之後,將這些技術全部都分享給各位的,看來大家對這一技術都不放在眼裏啊?既然如此,等我研究出來的時候,希望你們不要後悔。”

    陳慶笑着說道。

    他確實打算把冶煉百鍊精鋼的技術公之於衆,畢竟未來的他還需要修建鐵路等種種基礎設施,需要用到鋼鐵的地方極多。

    僅僅憑着自己的冶鐵廠,恐怕不足以支撐如此龐大的需求。

    但既然這些世家大族的人如此冷嘲熱諷,他也沒必要跟對方客氣,熱臉貼人家冷屁股。

    聽到陳慶這麼說,衆多世家大族官員們的臉上閃過一絲尷尬之色。

    若是陳慶真的能研發出百煉精鋼來,他們家族的冶鐵廠將毫無任何競爭優勢。

    大夥當然希望臣妾能共享給他們這一技術!

    畢竟,誰都願意白撿錢!

    可面對陳慶的這番話,衆人也不好拉下臉來,向陳慶道歉。

    只好一個勁地說道:

    “太子殿下還是先管好你自己吧!如今你在郊外的冶鐵廠雖然生意不錯,但如果遭到我們這些世家大族的聯合圍剿後,恐怕也難以支撐!”

    “你還真覺得自己能造出來百鍊精鋼嗎?想多了!我們這些世家大族家族工匠們不知道嘔心瀝血了多少年,才有了如今的冶鐵成就。你只憑一人之力,就妄想推動冶鐵技術再往前走一步,堪比登天!”

    這純屬吃不到葡萄就說葡萄酸的心理。

    陳慶也懶得理會他們,直接進入了火窯中。

    劉文達等一羣將作監的工匠們也緊隨其後。

    來到了火窯裏的陳慶聞到了空氣中傳來的一股焦煳味道。

    他知道這是煤炭不充分燃燒時散發出來的氣味,甚至可以稱之爲一氧化碳!

    不過在進入火窯之前已經通過風箱吹散了不少,所以倒不用擔心中毒的問題。

    陳慶看了一眼通風口,笑着搖了搖頭。

    “問題就是出在這裏!通風口設計得實在是太短了,必須更長一些,它能讓空氣進入到火窯之中。”

    聽到陳慶這麼說,衆多匠人們一個個疑惑不解。

    “若是通風口設計得太長,火窯內部的空氣豈不是也不好流通出去?”

    “這已經是我們設計的最爲合理的通風口長度了,繼續加長的話,很有可能會讓內外部的氣流交換不明顯。”

    衆人紛紛開口說道。

    “放心吧!當火窯被加熱的時候內外部的氣壓是不一樣的,你們不用擔心通風口太長會導致換氣出現問題。”

    陳慶擺了擺手,說道。

    “現在立刻把這些通風口全扒了,至少往外延伸三米的距離!同時煙囪也要加高一些。越高越好!”

    陳應採用的乃是後世赫赫有名的高爐鍊鋼法。

    乃是效率最高,成本最低的一種鍊鋼技術!

    按照他的吩咐來,絕對能練出適合打造蒸汽機的鋼鐵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