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六章 晚宴
類別:
歷史軍事
作者:
人類天菜字數:2212更新時間:24/06/27 19:51:04
漢州城。
府衙內。
陳慶看着手中的一份情報,臉上露出了一絲早有預料的表情。
“就讓他們攻打魏城吧!告訴管平讓手底下的人不要衝在最前面,反正我的三位好兄長已經接手了魏城的城防。就讓他們負責抵擋叛軍。”
陳慶笑呵呵的說道。
他之所以安排魏中遠,把魏城表面上的城防工作全部都交給三個皇子,就是爲了等今天。
叛軍們在得知漢州被攻克之後,一定會瘋狂的往西進攻。
這等既能消耗叛軍,又能噁心三個競爭對手的機會,陳慶當然不會錯過。
“屬下明白。”
管碩心中對陳慶敬佩不已。
在涼州的時候,陳慶雖然說已經展現出了驚人的管理和治軍天賦,但在帶兵打仗上,卻從來沒有親力親爲過。
今天他算是見識到了,什麼才是真正的軍神!
“何恩,劉追,你們倆人跟我一塊巡視一下這座城池。”
陳慶對身旁的兩人說道。
原本陳慶對於劉追這個棄城而逃的人,心中非常的鄙夷。
只是經過幾天的接觸之後,他發現劉追,也並不是一個只知道眼前利益的人。
後來又調查了幾名當時漢州的守軍,從他們口中得知。
劉追乃是守到最後的官員之後,他便對劉追開始予以重用了。
此人對漢州無比熟悉,陳慶已經安排他爲新一任太守。
“殿下,漢州兩面環海,南部乃是二龍山,山上有無數的礦產,往東有一條馳道,交通非常便。”
劉追十分謹慎的給陳慶介紹起漢州的地理位置。
三人一塊登上了二龍山,陳慶極目遠眺,發現登州東部的海岸線非常的陡峭,完全可以用來修建港口。
至於北部則是一片平緩的海岸線,各種漁鹽資源非常豐厚。
陳慶非常心動。
若是能將漢州當做自己除涼州之外的另一個據點,其實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涼州可以用來發展壯大自己的軍事力量,而漢周則可以利用其海洋資源,成爲自己的錢袋子。
“漢州民富殷實,未來可堪成爲我大梁國庫的主要來源。”
陳慶有些感慨的說道。
身旁站着的劉追卻苦笑着搖了搖頭。
“殿下可不要忘了,漢州的老百姓們剛剛遭受了一場戰亂,恐怕沒有三五年的時間,難以恢復往日的盛況了。”
劉追的神色有些黯然。
他是漢州本地人。
在這裏讀書長大,娶妻生子。
一步步爬上了太守輔官的位置,對這座城池已經有了很深的感情。
“你說的不錯,恢復漢州的經濟乃是當務之急,剛好我心中有個想法。”
“今天晚上在府衙設宴,把漢州城內所有有頭臉的人都邀請過來,尤其是一些豪紳巨賈。”
劉追猶豫了。
“殿下,商賈鉅富乃是這世間最下等的人,怎麼能邀請他們與殿下同桌共飲呢?這不合禮法啊!”
聽到劉追這麼說,陳慶身旁的何恩沒憋住笑了出來。
“你剛接觸殿下,可能不知道他的性格。之前在涼州的時候,殿下和往來於草原與大梁之間的商人們把酒言歡,好不快活!”
“這些你認爲最底層的存在,是能讓漢州經濟在戰後迅速恢復的關鍵所在!”
何恩追隨陳慶這麼多年,耳濡目染之下,對於陳慶的經濟手段自然也有一定的瞭解了。
“既然是爲了漢州百姓,今晚我一定會把所有的商賈鉅富全部都邀請到場!”
劉追信誓旦旦的說道。
夜晚。
府衙燈火通明。
只不過面對桌子上的美酒,客人們臉上卻帶着尷尬之色。
他們大部分人都是一些商人,處於百工之中最低賤的存在,完全沒有資格和堂堂王爺坐在一個桌子上吃飯。
陳慶對此並不在意。
看着衆人拘束的表情,他笑着舉起酒杯說道:
“各位來到這裏,就像是回自己家中一樣即可。或許別人對商人有偏見,但是我這個人卻天生喜歡和商人接觸。”
陳慶灑脫的態度,讓大夥放鬆了不少。
幾杯酒下肚之後,大夥的話頭也打開了。
“不知殿下這次邀請我們赴宴,可是有用得着的地方?殿下儘管開口即可。”
“若是需要錢糧,雖然我們經歷了一次戰亂之後,家底有所虧損,但也還是能拿出不少來。”
聽到衆人的話,陳慶笑着搖了搖頭。
“我邀請你們來此,並無所求。反倒是有一樁天大的買賣想和各位一塊做做。”
一聽到有生意可做,商人們的眼神頓時亮了起來。
“不知道安王殿下這裏有什麼好買賣,若是我們可以接受的話,自然是再好不過了。”
“別的不敢說,我們漢州商人們的信譽還是沒有任何問題的,這一點你可以去附近幾座州府問一問。”
看着衆人躍躍欲試的樣子,陳慶笑着說道:
“我當然知道各位是值得信任的,否則也不會把大家叫在一起參加晚宴了。我所做的生意倒也非常簡單,無非是鹽業而已。”
他的話剛一說完,原本還吵吵鬧鬧着要與陳慶合夥的衆多商人們,一個個都沉默了。
並非是他們不給陳慶面子,只是按照大梁的律法,鹽鐵官營!
他們這些普通的商人,縱然知道鹽業蘊藏着極大的利潤,卻也根本不敢染指。
“殿下跟我們開玩笑了,鹽鐵官營這條律法,我們怎麼可能不知道?咱們這些做生意的雖然說不被人待見,可卻也都是遵紀守法的人啊!”
“要是其他買賣需要我們合作,我們肯定全力以赴,並非是我們不給你面子,販賣私鹽可是砍頭的大罪。”
衆人苦笑着說道。
“這一點你們不用擔心,我可以親自向陛下那邊解釋。更何況你們也只是擁有漢州鹽場的經銷權而已,並非是讓你們生產,其實你們賣的還是官方的鹽。”
陳慶準備推行後世的鹽引制度,只有如此才能讓漢州的經濟在最短的時間內得到恢復,進而開闢港口。
大夥心中陷入到了極深的糾結裏。
“我不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