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生事(下)
類別:
歷史軍事
作者:
花銜月字數:2200更新時間:24/06/27 19:47:09
不出一刻鍾,冬吟便趕去月華閣將那一對贗品的汝窯玉瓶拿來了雲霄院。
臨行前,她特地以前院人少事忙爲理由調走了雲霄院二三等的丫鬟們,故此番回雲霄院並無人瞧見她手上的玉瓶。
廂房內候着的瑩兒一見冬吟汗流浹背的模樣,便便一碗冰飲子端到了她身前,哄着她道:“姐姐先喝一碗去去熱意,這會兒晚宴還有些時候,我們一起商議一下該如何將這一對贗品換進三爺的私庫裏。”
茲事體大,一個不慎便會牽扯出衆多險情來,瑩兒小心翼翼地籌謀也在情理之中。
冬吟不曾有懷疑,接過了瑩兒遞來的冰飲子後,便一飲而盡,而後道:“今日看管私庫的人是康嬤嬤,一會兒我會悄悄過去將她支走,妹妹你便趁着這個空檔去私庫裏偷樑換柱。”
說罷,冬吟還不忘安撫幾句瑩兒:“這贗品技藝精巧,除非行家,否則沒人能瞧出裏頭的關竅來,妹妹大可放心。”
瑩兒敷衍一笑,秋水似的明眸牢牢地落在冬吟的櫻桃小嘴之上,她又隨意攀扯了幾句話,便見冬吟素白的臉蛋上掠過了幾分凝滯。
頃刻間,冬吟柳眉蹙起,肚子處傳來一陣翻江倒海的抽痛之感,額角因這股內急般的痛意而滲出了豆大的汗珠。
瑩兒便趁着冬吟臉色慘白的時候,開口道:“姐姐好不容易調走了霜銀等人,我們還是要趁着這個時候去換玉瓶才是,若是一會兒她們回來了,事情可就不好收場了。”
瑩兒這話也正說到了冬吟的心坎上,二爺這次催要的汝窯玉瓶既貴重又寓意特殊,像冬吟這樣貼身服侍薛錦樓的人更知曉其中的奧祕——這對汝窯玉瓶乃是已故的大老爺留給三爺的遺物。
所以三爺才會如此珍視。
可偏偏二爺要靠着這一對汝窯玉瓶來搏得康平王家小王爺的歡心,以此來躋身京城紈絝子弟的交友圈。
不管冬吟平日裏如何聰慧沉穩,一遇上二爺的事卻像丟了魂一般失去了理智。
縱然此刻的瑩兒神色裏掠過了些慌張之意,可被急切主宰着的冬吟卻不曾發現任何端倪,她只是捂着肚子對瑩兒說:“我先去一趟淨室,妹妹先坐一坐,我馬上就回來。”
說着,便一徑往廂房外頭走去。
等她火急火燎地離去後,瑩兒便喚出了躲在內室裏的絨兒,沉着聲調問她:“這巴豆奏了效,你快隨我去一趟私庫。”
她雖沒有私庫的鑰匙,可卻有法子能讓康嬤嬤替她打開私庫的門,隨意攀扯幾句三爺的吩咐就是了,康嬤嬤必然不會起疑。
瑩兒果真帶着絨兒進了私庫,躲過康嬤嬤的目光之後,便走到了私庫裏最裏側的博古架上,將蓋在汝窯玉瓶上的紅布緞揭下下來,改而蓋在那一對贗品上頭。
“走吧。”瑩兒仍舊抱着那一對贗品,意欲往私庫外頭走去,她身後的絨兒卻是一臉疑惑地望向了她。
瑩兒便壓低了聲音與她解釋道:“冬吟平日裏那麼聰明的一個人,碰上二爺的事卻彷彿沒了神智一樣。三爺如此看重這玉瓶,若是我們將其送去給了二爺,他盛怒之下,我和冬吟誰都活不成。我這樣做,是爲了救我自己,也順便救下她的命。”
畢竟瑩兒不曾如此癡迷地愛戀着一個男子,也不會爲了個男子賭上自己的身家性命。冬吟對她有恩,她必須要幫她這一把。
走出私庫之後,瑩兒便塞了一錠碎銀給康嬤嬤,並道:“裏頭牽扯了一件大事,等夜裏三爺回來,我自會親自說與他聽。”
這話的意思就是不管私庫內少了什麼東西,都算在瑩兒的頭上,讓康嬤嬤不必擔心。
康嬤嬤聞言便也只是點了點頭,繼續看管着薛錦樓的私庫。
*
待冬吟解決了內急,再從淨室趕回廂房的時候,瑩兒已將那一對鋪着紅布緞的汝窯瓷瓶放在了廂房的梨花木桌案上。
“我隨便想了個理由就把康嬤嬤支走了,姐姐瞧上頭的紅布緞,我在三爺的書房裏便瞧見這樣滑膩似雲錦的緞料,可見三爺的確是極看重這對玉瓶。”瑩兒臉不紅心不跳地說道。
一旁的絨兒暗暗向她投去了欽佩的目光。
冬吟起先還有幾分半信半疑在,可見瑩兒如此坦蕩蕩的模樣,那點疑問便也被她壓往了心底深處。
“我就知曉妹妹是個極爲機靈的人。”冬吟望着那對汝窯瓷瓶,心中異常欣喜,她彷彿透過了這熠熠發光的玉瓶瞧見了二爺由衷的笑意。
她汲汲營營、百般謀劃,不就是爲了達成心上人的願望,一想到二爺即將能夙願得償,她便覺得那些堆積在心口的懼意與膽怯盡皆煙消雲散了。
“妹妹幫了我們這樣的大忙,等二爺飛黃騰達的那一日,必定少不了妹妹你的好處。”冬吟說着,便要抱起那對汝窯玉瓶往月華閣走去。
瑩兒不過囫圇點了點頭,她不僅沒有把冬吟的話聽入耳中,反而還企盼着冬吟能早日迷途知返。
二爺哪裏會把她這樣的一個丫鬟當成愛人來看待,若二爺當真在意冬吟,如何會許她來做這樣危險的事?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連她都能瞧出來二爺不過是在利用冬吟罷了,可偏偏冬吟卻越陷越深。
瑩兒有滿肚子的話想勸一勸冬吟,可望着冬吟歡天喜地的背影,她卻又說不出口。
百般踟躕之下,只剩一聲空嘆。
*
薛國公府的晚宴。
康平王不計前嫌地登門賀喜,還備下了賀禮慶賀薛國公的長女出嫁,薛國公盛重地款待了他。
席間,薛國公家的爺們兒都圍坐一桌,薛國公高舉着酒杯說了些冠冕堂皇的宴賓之語,而後便有小廝立在一旁報名。
報的便是薛國公給長女的添妝。京城裏時興這樣的添妝晚宴,由出嫁之人的兄弟姐妹們獻上賀禮,一是爲了給出嫁之人增添福氣,二也是展示自己雄厚財力的時候。
薛老太太添了一道插屏,劉氏與段氏各是一套頭面,薛錦樓是一柄玉如意。
到了二爺薛錦辰這裏,那唱名字的小廝神色一滯,而後便在衆人疑惑的目光下揚高了身量喊道:“二爺添汝窯玉瓶一對。”
全場鴉雀無聲,不懷好意的、看好戲的、疑惑的目光紛紛遊移在薛錦樓和薛錦辰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