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想吃肉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老刑字數:1974更新時間:24/06/27 19:45:59
    謝運一聽,又有些緊張了:“先生不是說,周楚暮很難扭轉百姓的印象,很難扭轉風評嗎?”

    宋玉笑着說道:“東翁且安心,在下這麼說,是分析這其中的可能性而已。在下的意思是,除非周楚暮有什麼奇招妙計,不然明日註定是一場鬧劇而已。”

    “奇招妙計?”謝運心下一沉,“先生,周楚暮肯定是想到了什麼好辦法,不然這麼會出這麼一招,說不定周楚暮正是想到了奇招妙計,才會做出這樣的安排。”

    宋玉聞言,也微微一怔,輕搖鴨羽扇,思考起這奇招妙計的可能性。

    “奇招?若是有奇招,這一切倒是能解釋的通,可是就算有奇招,周楚暮又該如何解釋自己之前的一系列行爲呢?指鹿爲馬、擅殺忠良、欺壓百姓、堵塞輿論,這種種行爲,難道還能揭過去不成?”

    宋玉想了半晌,也沒想出周楚暮到底能出什麼奇招,只好向謝運拱手道:“東翁,就算周楚暮有妙計,我們也不是沒有阻止的辦法,周楚暮的破事太多了,倒時候只要我們派人在各個城門稍加引導,百姓們自然會想起這些事情,就算周楚暮再怎麼遮掩,這些事情也是瞞不過去的。”

    謝運有些頹然,他心中有些不妙的預感,可能明天周楚暮說不定真的能扭轉風評,一舉改變民意!

    “事到如今,也只有見招拆招了,明天就請先生安排人手,親自阻止周楚暮,一定不能讓他造勢成功,一舉扭轉風評!”

    宋玉肅然應道:“是。”

    “東翁,今日王曇善的舉動,說明王家早就投靠周楚暮了,那王直——”

    謝運臉色一變:“王直這叛徒!虧我之前還這麼信任他,沒想到王家早就成了周楚暮的走狗,說不定徐遠兄弟的死,就是王直這狗賊向周楚暮告的密!”

    宋玉凝重的點頭:“上次東翁入宮伴讀,王直也在場,不知當時東翁和陛下有沒有泄露什麼消息給王直,如果讓王直將我們的謀劃告訴了周楚暮,那就萬事皆休了。”

    謝運說道:“這倒沒有,那天我爲了防着秦觀,什麼敏感的話都沒有說,倒是陛下透露了想讓我們三個幫助陛下傳遞消息,溝通朝臣。”

    宋玉鬆了一口氣:“還好東翁行事謹慎,不然被王直知道了這件事,那可就大大的不妙了。”

    “不過王家投靠了周楚暮,對我們來說,情勢就更加嚴峻了。王曇善可是控制着新鄴府的大小事務,有王曇善幫助周楚暮,周楚暮對京城的掌控就更加嚴密了。”

    宋玉說的話謝運沒怎麼在聽,謝運的腦子在回想着那天伴讀時的情景,回想當時他到底有沒有無意之中泄露出什麼消息。自從秦觀打擊了他一番之後,他現在已經對這種事情心有餘悸了。

    謝運想了半天,突然想起了皇帝貌似無意說的一句話。

    “先生,那天在宮中,陛下突然看着我,說了一句話,這話我一直沒想明白,請先生爲我參詳參詳。”

    “東翁請說。”

    “那日陛下說‘多日守孝,未嘗肉味,口中寡淡’,陛下這話是何意?”

    “陛下說‘多日守孝,未嘗肉味’?陛下這話的意思是想吃羊肉,這羊肉,便是楊家啊!”

    古代宮廷一般不會有豬肉,豬肉是賤肉,所以皇帝吃的一般是羊肉或者牛肉,其中以羊肉爲主。

    “楊家?”謝運一怔:“原來陛下是這個意思,陛下是想讓我去找楊太尉。”

    宋玉讚道:“陛下真是英明睿智,居然用這種方式提醒東翁,看來陛下是懷疑秦觀和王直,所以才會對東翁說出這種隱晦的話,提示東翁去聯絡楊家。”

    謝運也滿臉愉悅的點頭,陛下獨獨向他發出這種暗示,這是陛下對他的信任啊,他們三個人一起進宮伴讀,陛下卻唯獨相信他謝運,這是多麼大的恩寵與榮耀?

    謝運甚至有些受寵若驚,這種突然發現自己被皇帝信任,暗中委以重託的感覺,讓他發自心底的生出了一種使命感:陛下如此信任我,我定不負陛下重託,一定要爲陛下除了周楚暮這逆賊!

    “事不宜遲,先生,這就隨我去楊家,完成陛下的囑託!”

    宋玉端正的拱手迴應。

    謝運帶着宋玉匆匆來到楊府,楊太尉年老,輩分和身份都很高,所以接待他的是楊太尉的兒子楊三郎楊封和楊六郎楊燕昭,也就是那一天樊樓聚會的楊家兩兄弟。

    楊太尉楊憚一共有七個兒子,大兒子楊洪、二兒子楊文在外爲將,戍守邊關;三兒子楊封和楊燕昭在朝爲官,四兒子已經夭折了,五兒子是楊燕平,是京城城衛軍的將軍,至於第七子楊劍,是一個紈絝子,只有一個虛職在身,平日裏專愛煙花柳巷。

    此外楊太尉還有三個女兒,惠帝的楊皇後、楊貴妃都是楊家的女兒,楊家還有一個女兒,嫁給了右衛上將軍柴進。

    “謝兄大駕光臨,令寒舍蓬蓽生輝啊。快把我珍藏的‘九曲紅梅’拿出來!”楊封楊三郎大笑着走過來,拉着謝運的胳膊,熱情的將謝運請了進去。

    “多日不見,宋兄羽扇綸巾,風采更勝往昔啊。”楊燕昭楊六郎也笑着和宋玉敘話,比之楊封的熱情,楊燕昭的風度溫和,如春風拂柳。

    “楊兄也是英姿颯爽,風采依舊啊。”

    四人分賓主而坐,下人奉上了好茶。

    楊三郎楊封問道:“自從樊樓一別,不知謝兄近來可好?”

    謝運道:“不太好,如今陛下被奸相幽禁深宮,我等忠貞之士,皆欲爲陛下效死,奈何奸相勢大,獨臂難支,故而來此請楊家出手,救陛下脫離苦海。”謝運說着,站起來,對着楊封深深一揖。

    楊封和楊燕昭對視一眼,互相點了點頭。

    “謝兄這是何意,我楊家世代忠心王事,即便謝兄不來,我楊家也與周楚暮那奸賊勢不兩立。只是我有幾件事,卻不得不問一問謝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