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年輕人都是航空制勝論的堅定擁躉,討論起航母的話題,頓時來了精神,很快,他們討論的話題就來到了海軍的新一輪的軍事技術和思想上了。
“雖然不願意承認,但是綜合世界列強來看,也只有白鷹海軍有資格在未來與帝國海軍一爭高下了。”於海波說話很客觀,雖然他同樣對白鷹恨之入骨。“實際上,現在的白鷹有着不亞於帝國的國土和資源,同樣強大的工業能力,並且在上次戰爭中在政治和經濟上撈到了足夠的好處。這讓他們有着世界上除了帝國之外最大的戰爭潛力。”
“是啊,尤其是根據《陽城條約》,白鷹海軍能夠擁有和帝國海軍一樣的規模,尤其是航母方面,海軍部的那幾個老古董爲了保留四艘“崑崙”戰列艦,在航母方面做了太多的讓步。”黃一歐憤憤不平地說道。“甚至如果不是《陽城條約》,三艘‘天帝’級航母還不知道要什麼時候才能下水。”
“起碼中美現在的新航母數量是一樣的啊。”李明鍇勸了一句。
“但是白鷹海軍還有2艘‘克城’級很快就會完工,而帝國海軍‘天帝’級的後續型的還在圖紙之上。”於海波馬上回答道。“而且因爲風暴洋一側有皇家和雄雞牽制,他們可以把全部航母投放在安定洋。”根據《陽城條約》,帝國海軍現有2萬多噸的航母建造空間,但是後續建造計劃卻被海軍中的保守派以這樣那樣的理由給否決了,實際上就是爲了將資源投入到四艘“崑崙”戰列艦的建造工作。
於海波的話也從側面點出了帝國海軍中阻礙艦載航空兵發展的最大的問題——保守。一戰之前,東煌帝國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爲了維護帝國的海洋利益和海外領土安全,帝國海軍早在百年之前就出臺了所謂的“兩強原則”,即帝國海軍實力應當相當於兩個最強大競爭對手力量之和,以保證帝國能同時在全球應對兩場戰爭,巔峯時期的帝國海軍,甚至擁有近百艘主力艦。而這也是在上次戰爭中,帝國在全面劣勢之下,最終能夠逼迫反帝國聯盟以一個相對公平的合約結束戰爭的原因之一。正因爲如此,更造成了帝國海軍高層對大炮鉅艦近乎病態的迷戀和執着。
事實上,在過去的數百年中,帝國海軍在創新軍事技術的使用方面一直不落人後的,不管是帝國海軍首先採用的蒸汽動力、後裝式火炮、無畏艦等設計,抑或是重油鍋爐、射擊指揮儀、潛艇等非首創設計,但凡能夠提升帝國海軍實力的技術,帝國海軍都會很快加以採用,並憑藉帝國強大的工業和科技實力,超越任何一個對手。
但是,其這種創新的是有前提。在軍事思想的方面,帝國海軍是極爲保守的,受制於海軍論資排輩的晉升體系,帝國海軍的高層通常都被閱歷豐富的老將們佔據,對他們來說,保持帝國海軍實力的穩定才是第一要務,在這種求穩的思路下,任何一種新的技術和思想,在未能證明其先進性或正確性的情況下,是很難被帝國海軍全面接受和採納的。
“如果白鷹海軍來的是西北艦隊的話,那我們第七艦隊豈不是就有機會和他們一較高下從而證明自己了?”黃一歐有些興奮地說,“到時候我去‘克城’號上飛個通場,嚇死這羣揚基佬!”
“未必啊。”李明鍇摸了摸下巴,“上次演習,第一艦隊輸給了陸航,不知道海軍部高層會不會想借這個機會找回面子。”
“也是,我來之前聽說海軍部下了一大批高炮和機槍的訂單,正在對第一艦隊的主力艦進行全面改裝呢。”於海波點點頭。
“什麼?上次演習的事情是真的?”黃一歐聽着兩人的對話,驚訝地問道。
於海波是從第一艦隊調過來的,雖然沒有親歷演習,不過比起李明鍇這種只看過簡報的,當然更瞭解演習的內情。所以就由他簡要地把上次演習的情況對黃一歐講了一下。
“嘶,怪不得林子謙上將被撤換了,原來真是因爲演習的事情啊。”黃一歐摸了摸下巴,雖然他之前聽到過一些小道消息,不過實際證實還是讓他頗爲震撼。
“但是光靠加裝高炮也不是辦法啊!”隨即他又撓着頭說說道,“就我們現有的高炮性能,也就勉強對付下陸航的水平轟炸機,讓他們不能低空投彈,但是對上俯衝轟炸機和魚雷機還是全無還手之力啊。”
說到這裏,三人都沉默了。基於前述的原因,在這個各國競相發展航母的時代,帝國海軍雖然已經建造了三型五艘航母,但是實際上,在航母的發展上,帝國海軍可以說是起個大早卻趕了個晚集。和其他海軍強國一樣,帝國海軍第一艘航母是利用老式補給艦“太湖”號改造而來,其時間並不比“赫爾墨斯”或者“朗利”號晚多少,並且在此之後兩年多,帝國海軍就建造了世界上第一艘專門設計的航母“萬戶”號,其噸位甚至還大於晚於自己服役的白鷹海軍“突擊”號。但是在此之後,帝國海軍的航母發展卻一直裹足不前,後續的發展計劃被海軍中的保守派以需要根據航母的使用情況再決定爲理由給擱置了,很長一段時間裏,除了幾艘輔助性質的水上飛機母艦,海軍的航母發展計劃基本都是停留在繪圖板上,直到《陽城條約》簽訂後,海軍部高層才基於一種“人家有我也要有”的心態,加大了航母的資源投入力度,並在聶漢騫將軍的一力主持和帝國強大造艦能力的支持之下,以一種後方先至的形式,用不到5年世界服役了改裝自戰巡艦體的“崑崙山”號航母和3艘“天帝”級航母,加上原有的“萬戶”號航母,從數量和噸位上成爲世界海軍的航母第一強國。
雖然如此,對於帝國海軍大多數高層來說,起碼到現在,他們對航母以及艦載航空兵的實際作戰能力仍然是存疑的,最明顯的例子就是“崑崙山”號航母仍然保留了四座雙聯200mm主炮。
作爲穿越者,李明鍇當然能夠篤定航母必將成爲未來的海洋霸主,但是在這個時代,如同聶漢騫、黃克強、於海波這樣的航空制勝論者並不會太多,特別是帝國海軍高層內部,從劉子香元帥到各大艦隊司令、參謀長以及各類海軍院校的校長,他們大多來源於戰列艦艦長,也就自然而然地成爲了“大艦巨炮”主義的堅定擁躉,在他們看來,所謂“蟻多咬死象”不過是航空制勝論者的詭辯,那些脆弱的艦載機根本沒有可能對皮糙肉厚的戰列艦造成實質性的威脅。
“無論如何,我們已經在路上了不是嗎?”最終還是李明鍇打破了沉默。
“是的,何況帝國海軍還有我這樣的天才飛行員!”黃一歐自信地附和道。
“切......”李、於兩人同時對他豎起了中指。
“無論如何,我們還是先完成任務吧。”在黃一歐的插科打諢下,於海波也將心態調整了過來。
“對,先做好自己該做的事情啊。”李明鍇表示同意。“這次的時間沒有那麼急,我負責總體航空作戰計劃,海波負責航海配合部分,然後一歐你負責艦載航空兵運用這塊,以白鷹西北艦隊爲假想敵,從以第七艦隊的角度制定演習計劃,大家沒問題吧。”不知不覺中,李明鍇已經將自己代入領導者的角色了。
兩人搖搖頭,表示對工作安排沒有異議,帝國海軍第七艦隊航空作戰參謀處開始忙碌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