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章 全都靠忽悠
類別:
歷史軍事
作者:
鄭大先生字數:2172更新時間:24/06/27 19:40:42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楊聰手持‘酒色財氣扇’,大搖大擺行走在‘建康’熙熙攘攘的大道之上。
“聰哥,現在是五月不是三月了,你是不是傻了?”程咬金揹着巨斧,踉踉蹌蹌跟在楊聰的一側,咧着嘴問道。
楊聰跳起來便用紙扇狠敲程咬金的天靈蓋,“你才傻,你全家都傻!”
回憶起自己來到這錦繡江南還不到三天,虯髯客張仲堅離自己而去,兇女人李秀寧離自己而去,‘男一號’秦叔寶離自己而去。
楊聰再次苦笑一聲,“我是不是有毒,一下子毒跑了三大高手?”
......
“毒?哪裏有毒?保護楊大人!”
楊聰一句簡單的自嘲,卻引起了周圍的轟動。
喊話之人是靠山王楊林十三太保之十太保曹林。
秦瓊離開了江南大營,楊林擔心楊聰在江南被歹人行刺,便派來了曹林。
用楊林的原話就是,曹林是他兒子裏最謹慎的一個。
楊聰也是無力吐槽,“曹兄,切莫緊張,你這番大費周章,豈不是要告訴所有人,我楊聰正在逛鬧市?”
曹林的腦袋就跟撥浪鼓一般左右探視,“楊大人,你也知道這裏是鬧市,萬一你有個差池,末將如何向義父交代?”
這個曹林曾陪伴靠山王楊林參加過山神節的武道大會,楊聰與其有過幾面之緣,但是並沒有深入瞭解。
這人謹慎是真謹慎,但是有點謹慎過度,蹦着一副臭臉穿梭在人羣之中,一看就是個‘臥底’。
楊聰對自己的安全也很有信心,只要有好徒弟王八湯在,啥都不叫危險。
這個王八湯,聲稱最拿手就是跟蹤和反偵查,爲了保護自己,好好的大道不走,非要去屋頂上飛檐走壁。
剛說王八湯,王八湯的羽箭便從天而降,不遠的人羣中,一人中箭應聲倒地。
王八湯的羽箭並沒有安裝箭頭,依然將目標戳的生活不能自理。
程咬金二話不說,上前揪起倒地之人,狠狠提到了空中。
‘鐺’~~~
一把雪白的匕首,從該男子的衣袖中落下,掉落地上。
“該死的老鼠,還想刺殺我聰哥,看老程捏死你!”
程咬金的手臂剛要施力,手中提的男子便哭訴起來,“大俠饒命,小人是路過的旅戶,並沒有刺殺楊大哥之心,匕首只是護身之物,小人冤枉啊!”
“哼哼哼~~~”楊聰一聲冷笑,“他只叫了我聰哥,你便能推算出本公子姓楊,果真神人!”
楊聰一句話的功夫,殺手便露了餡。
“拜託,回去通知你們的同夥,下次派點高智商的殺手,你們是在侮辱我嗎?”楊聰捂着腦袋,氣不打一處來,“哦,對了,你沒有回去的機會了!抱歉。”
‘嗖’~~~
側方飛來一支弩箭,殺手瞬間就被滅了口。
楊聰就知道這些殺手吃相很難看,肯定不會留下活口的。
程咬金一把護住楊聰,尋找弩箭的主人。
片刻後,前方角樓的窗前,發出了一聲巨響,一個持弩男子被人從樓上扔到了街中。
楊聰擡頭望向後方牆壁上的王八湯,王八湯搖搖頭,表示不是自己所作所爲。
看樣子,還有友軍!
楊聰上前一腳踩住持弩刺客,此刻的楊聰更想知道誰在暗中保護自己,“說,誰把你扔下來的,別告訴本公子,你是失足青年!”
這刺客也是沒有半點骨氣,“大人饒命,小的也沒見過偷襲者之臉,看身形像個女人!大人饒命啊!”
楊聰的臉上浮現出笑容,看樣子是李秀寧這個兇女人在暗地裏盯着自己,真是一個刀子嘴豆腐心的小娘們。
“饒你妹,你殺自己人的時候那股子魄力哪去了?”楊聰淬了一口,“曹兄,押走吧,拷問拷問,看看有沒有線索。”
此刻的十太保曹林也是佩服的五體投地,“楊大人,你果真如義父所言那般高深莫測。”
“曹某在此處佈置了幾十名暗線,都沒有發現刺客的一絲動靜,反觀楊大人只有三人,卻是如此運籌帷幄!”
楊聰只是淡淡一笑,王八湯從屋檐上飛下,高呼道:“都是小場面,萬丈高山,深谷中方能發現幽蘭,就這幾個老鼠,還需我師父動手?”
曹林不停地點頭,“楊大人,曹某還有一事不明,求大人賜教!”
楊聰雲淡風輕道:“言重,直說便是!”
曹林也是直爽,馬上就一吐爲快,“楊大人,爲什麼你明知這裏危險,可偏偏要以身犯險?”
“哼哼哼~~~”楊聰再次撫扇冷笑,“這就叫殺雞儆猴,本公子要告訴刺客,不要來送死,你們的一舉一動都難逃我的法眼!”
“末將佩服!”曹林深深做了一個抱拳禮,“楊大人這種氣概,除了義父靠山王,無人能敵!”
楊聰這一波人前顯聖,並不是沒有意義,從今往後,還真的再也沒有刺客出現......
時間分分秒秒過去,一切都進行的有條不紊。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江南地區人傑地靈,多日的滋潤,楊聰整個人的皮膚都白了許多。
相反,多日的下地勞作,晉王楊廣卻被烈日曬成了古銅青年。
但是楊廣平易近人,日以繼夜勤政愛民的口號,也被逐漸打響。
楊廣的小舅子蕭瑀也是感慨萬分,“楊大哥,沒想到以訛傳訛,人云亦云的威力如此之強,不出半月,建康城裏便傳出關於晉王極好的風評。”
楊聰笑而不語,幸虧自己的左膀右臂,一本道人徐世績沒來,他若是來了,更把民衆忽悠瘸了。
當然這個蕭瑀也是個有能力之人,楊聰安排的任務,貫徹的極其穩固。
這蕭瑀面如白玉,英俊瀟灑,活脫脫花瓶一個,這次可真給花瓶長了臉,楊聰完全沒想到會如此靠譜。
楊廣的右臂郭衍也是個人才,將江南地區各州各縣安排的一個妥妥當當。
‘科舉制’的規則和流程已經完全烙進了江南學子的心中,衆多學子磨刀霍霍準備一展身手,考取功名。
開創科舉大業的楊廣以及楊聰,自然而然成爲南國學子心中yyds......
說郭衍,郭衍就到。
郭衍風塵僕僕,一路小跑進入總督府的廳堂,面容興奮無比,“晉王、楊大人,邊境傳來了消息,‘大魚’到了!!”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