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大司馬克明
類別:
歷史軍事
作者:
鄭大先生字數:2129更新時間:24/06/27 19:40:42
雙手握緊驅馬鞭,翻山越嶺趕路難。
只盼早到回家樂,無奈睏意總相纏。
楊聰一行衆人,駕着兩輛馬車,奔馳在通往官洲的驛道上。
中元節剛落,天氣尚有些寒冷,卻阻攔不住宇文凱的熱情。
“宇文許久沒有這般興奮了,上次還是建造這大興城之時!”
“宇文師父,楊聰佩服的人不多,你絕對是其中一個!以你的學識,恐怕大興城無人能及!”
宇文凱雖貴爲大隋工部尚書,國子監祭酒,人卻特別的謙虛,“楊聰謬讚了,宇文只不過是興趣用在了最適合的地方罷了!”
“宇文師父莫妄自菲薄,建造這大興城之時,師父的年級大不了楊聰幾歲,年紀輕輕就能如此運籌帷幄,楊聰萬分佩服!”
“是啊,誰敢信宇文大師就俺張亮這個年級,竟能蓋出這天下第一城!”張亮在一旁也是感慨連連。
“哈哈哈,這大興城的前身,叫做長安城,本就是多朝古都,宇文凱只不過是將其進行拓展式的再造罷了!”
宇文凱回憶起前塵往事,說話的語氣又略顯悲涼,“而且,曾經師父也給了宇文很大的幫助,可惜他老人家早就駕鶴西遊了......”
“難道宇文大師也有師父?”
楊聰抽出摺扇便重敲張亮的腦袋,“你這不是廢話嗎?連孔老二都有師父!何況咱們的宇文師父!”
宇文凱淡淡一笑,“人都會有師父,我師父老人家叫做李播,知天文地理,陰陽五行,在宇文的建築生涯中,給我莫大的幫助!”
楊聰對這個李播也是十分感興趣,“您的師父這麼厲害,流傳下來的事蹟卻是不多,真是大隱隱於世!”
“只能說你們太年輕了!”宇文凱不卑不亢道,“呵呵,我師父當年也是威名遠揚,人稱黃冠子是也!”
“黃冠子?黃冠閣?難道是祖師爺創建了黃冠閣?”
楊聰萬萬沒想到鼎鼎大名的黃冠閣竟然出自宇文凱的師父李播。
之前參加的黃冠閣拍賣大會,楊聰就聞到了黃冠閣的寶物,大多都是從墳墓裏挖出來的。
既然這個黃冠子李播懂陰陽五行,那他的徒弟會尋龍點穴也不是什麼怪事。
可黃冠閣一個道家的隱世組織,大規模斂財到底是爲了什麼?
楊聰隱隱覺得這背後一定有個天大的陰謀。
突然之間,駕車的馬伕一聲大喊,打斷了衆人的思緒。
“大人們,前方已經能夠看到官洲的地標,大約半個時辰就會到達!”
“嗯,辛苦了!”
終於到達目的地,一行衆人換好官服直接進了官洲刺史府。
這個官洲,就是二十一世紀的開封,大名鼎鼎的開封府就在這裏,當然想見到包青天還要再苦等幾百年。
楊聰作爲這次建築工程的總監,手持聖旨便進入刺史府,受到了欽差大臣般的對待。
尤其是官洲刺史王謙,更是感激涕零,“陛下百忙之中,依然惦記着山中的佛寺,真是菩薩心腸,官洲定會盡一切之力,協助欽差大人修葺佛寺,頌揚佛法!”
楊聰也是無力吐槽,這刺史王謙真是個馬屁精,皇帝下旨修少林寺,你還敢不同意?
王刺史並沒有敷衍,直接給了楊聰最直接的支持,“杜司馬,你負責欽差大人以及宇文尚書在官洲的一切事務的調配。”
杜司馬上前行禮,“克明,遵命!”
王刺史繼續奉承着,“楊大人,宇文尚書,克明是襄州刺史杜吒之子,爲我官洲司馬,勤奮好學,定會祝欽差大人一臂之力!”
刺史王謙之所以奉承同爲襄州刺史杜吒的兒子,也是因爲大隋在地上職權上的等級。
大隋採取洲縣制,地方各洲的行政等級劃分爲三等。
洛陽所在的豫州以及克明父親所在的襄州,爲第一等級,正三品的刺史。
而王謙所在的官洲屬於第三行政等級的刺史,正五品的官員。
雖然名義上都是刺史,實際上地位天壤之別。
楊聰反覆觀察着杜司馬,總感覺有些眼熟,但是記憶很模糊,無法想起。
拜別刺史王謙後,杜司馬便帶領楊聰等人進入了官家的驛站住下。
“楊大人,宇文尚書,舟車勞頓,請先休息,克明先去組織木匠,瓦匠,萬事俱備後,帶諸位進寺!”
楊聰從杜司馬的眼神中看到了一股友善,於是跟其走到了驛站的廳堂。
“司馬大人,我看你十分眼熟,你我是否有過一面之緣?”楊聰暗示道。
杜司馬躬身行禮道:“楊郡公貴人多忘事,敢問楊郡公手中是否帶着‘神國之戒’?”
楊聰被一語驚醒夢中人,前塵往事涌上心頭。
這個杜克明,當初在黃冠閣大會,對我的戒指感興趣,我便給他看了一眼,沒想到如今在官洲遇上了。
緣分這東西,真是神奇。
“原來是杜兄,楊聰記性不太好,希望杜兄海涵啊!”
說罷,楊聰將手中的‘神國之戒’亮了出來。
自從發現該戒指是夜明珠的材質,楊聰便一直攜帶,晚上總會有能排上用場的時候。
杜司馬淡淡一笑,“世間流傳,生子如楊聰,家產去無蹤,克明本以爲楊兄是個極難接觸之人!”
“沒想到那日,楊兄弟誰都不給展示戒指,偏偏給了卑微的克明,克明感激不盡,一直未能找機會感謝楊兄!”
啊,這......
這杜司馬聊着聊着就把天聊死了。
但是總算自己與杜司馬之間是福報。
這小子說話字裏行間夾雜着,‘卑微’、‘感激’之類的詞彙,明顯是個有故事的人,楊聰竟對其燃起熊熊的興趣。
“有啥好謝的,這些日子也要麻煩大司馬,你想研究戒指,就研究便是,都是朋友,切莫言重!”楊聰裝模作樣就要取下戒指。
“楊郡公,來日方長,來日方長,還是讓克明先去把準備工作做好。”
“這次少室山之行,少則數月,來日方長!”說罷,杜司馬便主動離開了。
楊聰望着大司馬的身影,手中不停搓着自己的戒指,無奈一笑,“是啊,這枯燥無比的和尚生活,真的要開始了!”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