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兩個二百五
類別:
歷史軍事
作者:
鄭大先生字數:2065更新時間:24/06/27 19:40:42
“我爹是不是秦孝王楊俊的人我不清楚,反正我從我爹那裏接這攤子買賣以後,和楊俊說話不超過十句!”
張仲堅是真敢說,一點不怕隔牆有耳,“老張這一輩子行走江湖,講究的就是士爲知己者死,我與楊俊又不是知己,談何幕僚?”
大鬍子一番話,令楊聰心中大石頭被放下,這張仲堅是個爺們,將來若是因爲立場成爲了敵人,楊聰也會覺得很遺憾。
三賢王楊俊繼續在朗誦着開場白,“楊俊願以身作則,雖然楊俊人小勢微,願爲天下百姓出賑災款一千兩,糧食一千石!”
楊俊表達完立場後,全場響起猛烈的呼喊聲,“三賢王仁義,三賢王仁慈!”
賑災大會也隨之進入了真正的高潮環節,衆多掌簿人士進入了會場,開始記錄各位土豪鄉紳貴族大佬的捐贈數目。
楊聰敬了全席的酒友一杯,“敢問汾河郡公,高粱郡公,各位哥哥欲捐贈多少?”
汾河郡公受寵若驚,雙手握着酒杯,“楊公子客氣了,我汾河百姓也受到了旱災的牽連,自當出一份力,只怪自己並未有太多積蓄,本郡公決定出白銀五百兩,糧食五百石。”
高粱郡公也一併表示,“既然汾河郡公做了表率,小弟決定效法,同樣出白銀五百兩,糧食五百石。”
宴席內其他的公侯,隨之紛紛表示,都以白銀五百兩爲捐獻之策。
就在衆人商討之時,掌簿官來到了楊聰所在之席,見到大隋首富竟然在如此偏遠一隅,掌簿官竟有些驚訝。
衆郡公不遑多讓,紛紛列出自己的五百兩銀子。
掌簿官來到楊聰面前,彬彬有禮道:“楊郡公的朱雀大街可謂是火遍大興,定是財源滾滾,真是羨煞本官,相信楊郡公定會爲大隋的百姓盡一份全力,是不是,楊郡公?”
伍允兒已經忍不住了,裝模作樣道:“我夫君,定會做大隋一衆青年才俊的表率!”
“對,對,做表率,聽老婆話才會一帆風順!”楊聰一把將伍允兒拉到身邊,示意她不要多話,然後告訴掌簿官,“灞下郡公楊聰,願效法衆郡公同僚,出白銀五百兩,糧食五百石。”
在場衆多同席都在用驚訝的眼光盯着楊聰,大隋第四富商,朱雀大街的擁有者,竟然會如此摳門。
掌簿官甚至懷疑自己的耳朵出了問題,再次重審道:“楊、楊郡公,是下官聽錯了還是?像楊郡公此等實力,甭說五百兩白銀,五百兩黃金眼睛也是不用眨吧?”
伍允兒雖然心中憤怒,但是從小受大家閨秀教育的她,還是忍住了火氣,一言不發,卻偷偷推開了楊聰的手。
楊聰也不回答,依舊是雲淡風輕喝着茶。
掌簿官轉而問向張仲堅,臉上再次擠出了笑容,“不知張大官人,本次賑災......”
掌簿官還未問完,張仲堅便搶先說道:“各一千!”
掌簿官笑容滿面,望了望大鬍子,再望了望楊聰,眼神中彷彿說了一句,人比人氣死人。
“敢問張大官人所說的,是一千兩黃金?”掌簿開始落筆成書。
楊聰卻一把攔住大鬍子,並且輕巧說道:“你這個掌簿,是耳朵不好,還是故意使壞,我張兄弟分明是一千兩白銀,效法三賢王罷了,快滾!”
張仲堅心中確實想的是黃金千兩,可被楊聰如此攔住,卻不知爲何。
伍允兒的小嘴再次撅了起來,“你,你不但自己摳門,竟然還阻攔張大哥爲國爲民,哼!”
伍允兒眼眶子裏眼淚開始打轉了,楊聰也是無可奈何。
當掌簿官來到三賢王楊俊的席上時,整張席位笑的是酣暢淋漓。
“久違大隋首富張仲堅,俠義江湖,原來是個鐵公雞!”元寇更是忍不住,大放厥詞。
“還有這個楊聰,前日我要給你萬兩白銀,換一張欠條,你那股傲氣哪去了?五百兩,陛下看到後能不能大發雷霆?哈哈哈~”元寇笑的撕心裂肺,彷彿終於撒了一口氣。
坐在遠方的張仲堅心裏也不是個滋味,憤憤不平道:“楊兄弟,你這又是爲何,你瞧瞧元寇這個看不起人的樣子,我,我!”
楊聰卻是依舊淡然自若,“張大哥,就你這脾氣還想追我師姐,我師姐最喜歡識大體,識時務的英雄!”
楊聰一言後,張仲堅從此進入了啞巴模式,任憑所有人嘲諷,不再發出一聲。
遠方忽然傳來一陣霸氣的叫喊聲,正是洛陽元寇,“天下有難,我元某願出黃金一萬兩,撫卹百姓,再出黃金一萬兩,犒勞三軍,爲天下商賈做個表率!”
元寇這一聲怒吼,太子楊勇眼中就如燃起熊熊火焰,“元寇真是大隋商賈的典範,大隋百姓的典範,本太子替天下人謝過元寇元掌櫃了!”
剎那間,元寇完全成了本場的主角,甚至有看客紛紛議論:
“我看黃冠閣財富大榜也不準,什麼張仲堅都是虛的,第一就應該是元老闆!”
“楊聰的全部家當都用來敗家了,別以爲這種貴少爺就會心繫百姓,想多了吧,我就說狗改不了吃屎!”
“忠孝王府和越國公府的臉,要被楊聰丟盡了,真是生子如楊聰,家產去無蹤!”
在衆人的嘲笑聲中,賑災大會圓滿告終。
“我回王府了!”伍允兒低着頭,一副丟不起那個人的樣子,速度上了自己父親忠孝王的馬車。
楊聰與便宜老爹楊素,乘車欲回越國公府。
路上,楊聰隨口一問,“老不死,你出了多少?”
“五百兩白銀,小祖宗你呢?”楊素倉皇問道。
“老不死,你是真摳門!”楊聰淬了一口,然後答曰,“我也是五百......”
“呼~”楊素竟然做出一副如釋重負的表情,閉目養神道,“你老丈人、大都督師父還有高熲,蘇威他們,都是五百兩,誰也不能打破平衡!”
“伍建章要將全家都捐了,還是老夫攔着他,給他報了五百兩銀子,臨走時都沒消氣呢!”
“伍允兒和她爹一樣,也是生着氣走的!”楊聰伸了一個懶腰,“忠孝王府出五百兩剛剛好,父女倆都是二百五!”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