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嶄新的開端
類別:
歷史軍事
作者:
鄭大先生字數:2236更新時間:24/06/27 19:40:42
經過了一夜的歡愉。
天剛亮,楊聰便帶着伍允兒回了越國公府。
從此越國公府出現了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女主人。
楊聰和便宜老爹楊素是苦不堪言......
“公公,吃飯怎麼可以嚼得如此大聲?成何體統?”
“夫君,堂堂灞下郡公要坐有坐相,站有站相!”
“楊智,你這個管家怎麼壓根管不住這個家?”
“楊聰,你怎麼可以把朝廷的將軍令隨便亂扔?”
“公公,續個弦吧,您老是自己一人,允兒心疼你!”
“夫君,把雪姬姐姐接回來吧,我們能夠和睦!省得你總是外面過夜!”
“春柳、夏葵,走路要鏗鏘有力才對嘛!”
......
楊聰萬萬沒想到,伍允兒成親後,竟然會變成這般嚴厲。
果然婚姻是墳墓。
“老不死,都怪你,給允兒要了一個公主編制,你看看,連你都被按在地上摩擦!”楊聰埋汰着。
楊素是被這個兒媳婦治的服服帖帖,嘆了一口老氣,“哎,和你娘一模一樣,大戶人家的小姐從小就有專人負責教她家規、家訓還有......還有服侍丈夫的種種手段。”
楊素這一說,楊聰被一語中的,“老不死,你說得對,允兒真的是個狠人,什麼都懂,我就覺得不可思議!”
說歸說,做歸做,沒有規矩,不成方圓。
楊聰現在是打心裏喜歡着伍允兒,這個規規矩矩的王室之女。
有允兒在,這越國公府彷彿多了無限的激情,變得煥然一新。
紅拂女回來待了幾天便離開了,舔狗張仲堅追着紅拂女離開了大興城,整個紅塵客棧託管給萬達商會......
‘宮廷玉液酒’依舊一百八一杯,雖然價格不菲,賣的卻也是相當紅火。
楊聰將宮廷玉液酒的管理交給了趙奔,管理起來也簡單,只要是大型美食協會的會員,並且店鋪在朱雀大街發展,便可獲得辣味醬汁、錦瑟茗茶以及宮廷玉液酒的統一配額。
這一措施繼續令白虎大街各個酒家淚奔,白虎大街的整個餐飲行業幾乎崩盤。
楊聰回到萬達商會,召集各大幹部開會,分析着近期發生的一切。
現在的朱雀大街已經火爆了大興城,所以楊聰將剩下大約一半的空閒商鋪鎖定,朱雀大街已經進入一鋪難求的階段。
錦瑟茗茶、大吉大利卡、忠君愛國牌、張亮麻辣燙、宮廷玉液酒,這五項基本上是萬達商會的主流業務,幾乎覆蓋了吃喝玩樂。
但是按照黃冠閣的排名來看,自己僅僅是財富榜第十七位。
想要富可敵國,以商養政還需要很長的路要走。
程咬金所管理的萬達商鹽收入頗豐,使楊聰的發展重心由第三產業逐漸向資源產業轉移。
而且這幾個月鹽礦的開採中,逐漸攥下了數額不菲的硝石礦,楊聰很高興,馬上帶人將硝石帶回灞下村。
經過張亮將資金的轉移和處置,現在整個灞下村就是一座軍營。
灞下村將近兩千口人,其中接近五百名年輕壯丁爲府兵,張亮給他們佈置了最豪華的裝備和武器。
張晶晶祕密打開灞下郡公府的地窖,從豬圈採集的地霜以及挖礦衍生的硝石已經存量較大,楊聰心中暗自欣慰,若是能做出一條完整的火藥生產鏈,亂世到來,自己定當一覽衆山小。
所以下一步的目標就是鎖定在硫礦的開採上。
灞豬的養殖,已經上了規模,整個後山山地已經全部被王君可打造成豬圈。
第一頭懷孕的母野豬已經成功分娩,十二頭小豬全部存活,按照楊聰的指示,公豬閹割,母豬做生育的培育。
小豬成長速度很快,完全符合楊聰的預期。
而且豬圈周圍已經挖好了溝渠,豬糞成爲了天然的肥料,流入麥田,糧食生長的異常優秀。
楊聰和張晶晶登上後山,後山已經種植了十六株蛇麻草,都是張晶晶安排村民去吐谷渾運回來的。
蛇麻草並沒有任何水土不服,按照張晶晶的規劃,很快後山就會變成一片蛇麻草的天堂。
溫存過後,楊聰便要離開灞下村,臨走前,楊聰給與王君可一個新的規劃圖。
“老王,這是大奔給做的水渠引流圖,你在灞下靠近灞河的那段空地,帶着村民挖一座人工湖,將灞河之水引入湖中,並且在灞河之濱,做好堤壩。”
王君可領命後,楊聰便回了大興城。
剛回公府,越國公楊素便火急火燎的吩咐道:“兒砸,皇帝要見你,明日上完早朝,你便和爹去御書房!”
“陛下想見我?”君命不可違,第六感告訴楊聰,肯定沒什麼好事發生。
翌日,楊聰跟隨便宜老爹楊素,進了御書房。
隋文帝楊堅正在和太子楊勇交流着朝政上的心得。
見到楊聰來了,皇帝心情不錯,“楊聰小子,朕一直想見你,聽楊素說你最近回了封地灞下村,是在忙些何事?”
楊聰向皇帝行禮道:“陛下,臣不敢欺君,臣在灞下有一個女人!”
皇帝開懷大笑,“你小子剛成親不久就搞這種金村藏嬌,安壽公主知道嗎?”
楊聰心中一樂,便宜老爹說的沒錯,只要自己在酒色財氣中縱橫,皇帝老兒就會對自己格外放鬆。
“楊聰,不管你在外面如何亂來,不要辜負安壽公主!”隋文帝意猶未盡的一句話,似乎默許了楊聰的行爲。
皇帝繼續開門見山道:“楊聰小子,忠孝王伍建章曾經是太子的師傅,忠孝王的女兒安壽公主是朕的義女。”
“你我同屬弘農楊氏一脈,本就是同宗,現在你又是太子的妹夫,所以,朕想讓你輔佐太子,做一個賢臣!”
皇帝的心思,楊聰早就揣摩過,只是沒想到會來的這麼快,而且楊聰不可能拒絕,正所謂君命難爲。
太子楊勇猜忌心極強,就憑自己和蜀王楊秀、高盛等人這種水火不容的關係,自己與楊勇也不可能是一路人。
楊聰直接領命,心中琢磨着,做楊勇的輔臣,豈不是送羊入虎口,定要想辦法全身而退!
隋文帝手中握着一張奏摺緩緩走來,“這是史萬歲謀反一案,所有的同黨名單,朕將這件事交予太子,定要嚴查真僞,不能放一個惡人落網,也不能誣陷了賢臣,楊聰,你就輔助太子,做這件事!”
楊聰和太子紛紛領旨,“定不負陛下、父皇所託!”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