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誤區
類別:
玄幻奇幻
作者:
本是俗人字數:2043更新時間:24/06/27 19:33:23
取消崇禎時期亂七八糟賦稅,任用賢才:孫嘉績、史可法、路振飛、顧炎武、張煌言、左懋第、袁繼鹹、黎遂球、黨崇雅、王公弼、閻應元、陳明遇、馮厚敦……
整頓吏治:恢復萬曆時期“考成法”,規定六部、都察院將所屬官員應辦事項定立期限,並登記在三本賬簿上,然後由六部、都察院按賬簿逐月檢查,形成一套完善官員考評機制。
改革財政:參考“一條鞭法”和“攤丁入畝”進行賦稅改革,賦役合併、計畝徵銀、歲役官募、官收官解、稅收分成,同時下令使用康熙、雍正、乾隆年間才會實行的“滋生人丁永不加賦”政策。
之後開展全國性土地丈量、人口普查,東廠在旁協助。
變革軍事體制:積極向外擴張領土;在明版圖以北設立北地第一戰略性擴張基地,基地第一任總指揮:李過,四年更替,領兵四萬;明版圖以西設立西地第一戰略性擴張基地,基地第一任總指揮:李定國,四年更替,領兵四萬;明版圖以南設立南地第一戰略性擴張基地,基地第一任總指揮:鄭安,四年更替,領兵四年;明版圖以東設立東洋第一水師戰略性擴張基地,基地第一任總指揮:鄭成功,四年更替,總戰船兩千艘。剩餘地區由河流大小劃分鎮守區域,最高三萬人,最少五千人,並設監軍。
科舉改革:廢除原有八股,改用古文、數學、物理、天文、醫藥、地理、生物、歷史等科目,分男榜和女榜,再下分甲、乙二榜,標註凡大明子民皆可參加,不論出身……
然後解除海禁、編修書記、平反冤案、廢除奴籍、大辦學堂,廣招女學子,提倡男女平等觀念,就像我們當時取年號的初衷一樣,男子榜上取功名,女子可撐半邊天。
這也是我當初召集秦淮八豔的用意,如有女子在朝中當官,日後朝廷想要提升女性在社會的地位也可順理成章,臣子終究是要給皇帝讓路,方可保住性命。
經過皇帝、孫嫦雪領導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各個方面進行全方位變革,王朝經濟逐漸恢復繁榮,社會得到了一定和諧,邊疆相對穩定。
……
興凰三年,引進高產農作物、治理黃河、疏通漕運、經濟繁榮、百姓富足、安居樂業……
子時四刻末,在無人攙扶下,我一個臺階一個臺階跳上應天府最高的樓,擁抱明朝最後一縷晚風,伸了伸懶腰,語氣難得輕鬆,呢喃道:“就要走啦,不告個別嗎?王公公……”說完,我轉身看向後方。
恍惚間一道瘦弱的身影,身穿常服憑空出現在我的視野中,俯首作揖,笑着對我說道:“安逸公,老奴有禮了。”
“王公公,三年一別依舊容光煥發啊。”
“安逸公才是光彩依舊。”
我二人像極了一對久別重逢的故人,含蓄不停。
倏忽間,話風一轉,定定看着王承恩:“王公公不想說些什麼嗎?”
“大人想知道什麼,老奴必當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第一個問題,你是宮中記憶體,現在爲什麼可以離開皇宮?”
我有太多太多問題想要知道答案,眼前正是最好時機,末了,王承恩眼神向北,憂鬱地看來許久,方纔開口:“是決心,當年因爲你們固執改變皇爺的南遷決心,儘管最後皇爺並沒有離開,卻也足以打破老奴身上的禁錮,隨意遊走。”
“第二個問題,你到底是怎樣的存在?”
“管理我們的人稱我們爲記憶體,一段困在自己記憶中的記憶體,困於過去,悔於過去,亦是執念,亦是原諒,在自己的記憶中消磨時光,等待着記錄者的到來,用筆寫下人的一生。”
“你說的……是我們幾人?”我不確定地問道。
王承恩搖了搖頭,繼續說道:“老奴也不知道有誰可以闖入他人的記憶中,記下、寫下他人的一生,一切隨緣。”
這段文字我消化了很久,隨後問出第三個問題:“如果我們沒有完成任務會怎樣?”
“大概會消逝吧,不着痕跡的,無人記得的消逝……”
“可你卻讓我們贏了,不是嗎?其實這裏有一個誤區,我們自以爲掌控了一切,可是,哪怕我們佈局再精明、裝備再精良、兵種再精銳,也不可能贏的這麼快,除非……佈局者想讓我們贏,我說的對吧,王公公。”
王承恩沒有立即答覆,面上笑吟吟的,盯着我好半天才開口:“大人說笑了,小的哪有這樣的本事。”
就知道此人定不會承認,我也不強求,望向別處,自顧自地說道:“其實我一直都在想這個世界運行的原理,記憶體能量大小支撐着這片空間,其中的一人、一房、一湖皆需記憶體的支撐,如果記憶體死了,空間也就散了,而這片空間只會有一批人活着,不是你,就是我們。”
王承恩依舊面不改色,我聳了聳肩,半開玩笑道:“當然,這些只是我的一個猜想,王公公別在意。”說完後,我還默默觀察王承恩臉上的表情。
良久後,王承恩面無表情地對我說道:“大人,該走了。”
沒等我理解這話的意思,王承恩上前粗暴地將一把匕首塞在我的手心中,可刀峯卻想着他,低聲道:“大人,自家送你一程……”
說罷,在我錯愕的神情中王承恩扯着我握着匕首的手一點一點刺激他的心臟,待我終於反應過來時用力拼命掙扎,想要掙脫王承恩擒着我的手,掙扎過、反抗過、甚至嘶吼過,可都於事無補,只得眼睜睜看着那把他親自塞給我的匕首,慢慢刺入,直至生命走向湮滅。
生命結束前,我感受到王承恩竭盡全力將我推開,重心不穩,身體不受控制地往後傾斜,即將跌向地面。
十二點的鐘聲準時響起,鐺、鐺、鐺……
一聲、兩聲、三聲……
鐘聲響起意味新的一天即將開始,並且也是朱媺娖的十八歲生日,同時表明了完成了筆記本上的第二項任務,時光匆匆,總有些人要忘記、要離去、要緬懷……
離開前的最後一幕是王承恩臉帶笑意的樣子,像是釋然。
想象中的疼痛感並未襲來,人卻陷入了昏迷,昏迷途中鐘聲持續響起……直到甦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