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沒有晴天的皇帝

類別:玄幻奇幻 作者:本是俗人字數:2292更新時間:24/06/27 19:33:23
    城西藥鋪。

    “王公公,怎麼樣,說到做到。”

    三天之內,我們便在京師“借”到了一百萬兩白銀。

    按照孫嫦雪的說法,京師所有大臣財富加在一起的白銀,高達七千萬兩,從中獲取一百萬兩簡直不要太簡單。

    而後,我便到宮中向崇禎彙報了情況,崇禎就派貼身太監王承恩跟隨我來到了這裏。

    王承恩大驚道:“你們居然真的弄到了一百萬兩。”

    我個人是不太相信王承恩不知道大臣家裏的情況的,不經意間,瞥了王承恩一眼。

    道:“王公公在魏藻德家收穫如何?”

    王承恩面無表情地說道:“上萬兩白銀,瓷器、字畫、古玩加起來有十幾件,爲此,皇爺發力兩天的火。”

    我內心吐槽道:“不發火才怪,自己一手提拔上來的人,家產比國庫還富,就這在自己面前天天喊窮。”

    “替我轉告陛下,一定要保重龍體。”

    王承恩僅是冷漠地回了句:“回去吧,稍後派人來取。”

    “心是真大,叫人來取?也不怕下人中飽私囊;這一點王承恩還真比不了魏忠賢。”

    反正和我沒關係,我也懶得管,免得崇禎起疑心,那就得不償失了。

    起初,將一百萬兩白銀押送入宮時,崇禎有些不大相信,之後,我說出了這一百萬兩是如何從大臣手中“借”來的。

    崇禎聽後,不出所料地發了場火,“這些該殺的朝臣,欺瞞於朕,朕就該把他們都殺了。”

    “呵呵,殺伐果斷本是好事,識人不明,忠奸不分,亂殺一通,該殺的不殺,不該殺的都殺了,留下一羣除了溜鬚拍馬,就是瘋狂剝削的玩意,這一切又能怪誰呢?”

    崇禎大致發泄了一刻鍾,已然身心疲憊、精疲力盡,癱坐在椅子上,王承恩拿出扇子爲崇禎扇風。

    又過了一會兒。崇禎終於是注意到了,在此跪了已久的我。

    “腿都快跪麻了,他才想起我。”

    崇禎開口說道:“說吧,想要什麼恩典。”

    “草民想要兩樣東西。”

    “什麼?”

    我並未回答,而是神祕兮兮地說道:“可允許草民走進些說。”

    此言一出,崇禎立刻警惕地看着我,猶豫許久後,向我勾了勾手,示意我上前來。

    “說吧。”

    我走上前,將嘴巴貼近崇禎的耳邊,低聲細語地說了幾句。

    剎那間,崇禎猛然站起身,睜大眼睛,一臉憤然地看着我,怒目切齒地吼道:“放肆!你知不知道自己在說些什麼?”

    我當即跪下認罪,“草民知道這些話觸動了陛下的逆鱗,但草民所說的每一個字皆是肺腑之言……”

    怕崇禎一怒之下砍了我,我又加了一句:“草民敢對洪武爺矢誓,如有違背今日之言,日後必將暴屍荒野,無人收屍。”

    言語中帶有嚴謹、誠懇、堅定之決心,絕不違背。

    好半天後,崇禎的氣焰淡然了一半,坐回椅子上,萎靡不振地說道:“你先回去,容朕想想。”

    “是。”

    臨走時,我回頭瞥了崇禎一眼,悄悄地長嘆了一口氣,頭也不回的走出了書房。

    ……

    回到府裏,趙金河趕上前問我:“皇上怎麼說?同意了沒有?”

    “此等大事還需細細斟酌,不可操之過急。”

    “這還不及,三月初李自成的大軍就到了,沒剩下幾天了。”

    我從趙金河身旁繞過,坐在了椅子上,拿起茶杯細細品嚐着,“好茶。”

    “你那邊準備的怎麼了?”我對趙金河說道。

    見我這個態度,趙金河一屁股坐在了我身邊的椅子上,聲響較大,表達着心中的不滿。

    “準備地差不多了,隨時都能走。”

    “其餘的東西呢?”

    “正在採買中。”

    我看了看四周,問道:“我回來這麼久了,其他人呢?”

    “逛街去了。”

    “看來孫嫦雪早就猜到了事情的結果,索性出去放鬆,放鬆。”

    想到這裏,我決定去見一個人,“金河,去嗎?”

    “去呢?”

    我很認真地說出一句話:“見美女……”

    ……

    三天後,崇禎十七年,二月二十三日,碼頭。

    “王公公,碼頭風大,就送到這吧。”我對王承恩說道。

    “你要的東西,皇爺給你準備好了,一路小心。”

    “替草民謝謝陛下,也謝謝公公。”

    “照顧好公主。”王承恩說出這句話時,眼角邊泛起朵朵淚花,極力想要抑制,卻無濟於事。

    “不服老,不行咯;這些你拿去,咱家的一點心意。”說罷,王承恩悄悄塞給我一個包袱,我輕輕摁了下,好像是銀子。

    “咱家得回去覆命了。”

    “公公,一路走好……”說話時,我的聲音有些顫抖,臉頰上劃過一抹淚滴。

    向着王承恩離時的方向,深深地鞠了一躬,而後,毅然決然走上了身後的商船上。

    離去。

    ……

    此時一座高塔上,一名披着披風的中年人,望向我們離開時的商船,眼神中透露着絲絲憂傷,心情不言而喻。

    “他們走了?”

    “是的,皇爺。”

    “回去吧。”

    之後兩天時間裏,崇禎利用手中僅剩的東廠和錦衣衛,左右開弓,大肆屠殺朝中大臣,無所顧慮,已然瘋狂。

    就在崇禎下令屠戮大臣時,他一人來到了供奉祖宗的太廟面前,對着祖宗的牌位,痛苦流涕,涕泗橫流,最後,泣不成聲方纔離去。

    又過來幾天,崇禎如歷史上那樣,殺死了自己後宮的所有人,及其一衆皇子盡數屠戮。

    做完這一切之後,披頭散髮、衣冠不整的崇禎踏上了前往煤山的路上。

    陰雨敝天,飛雪滿城,慘殺之氣,透人心脾。

    而後,崇禎在臨死之前寫下了,那份流傳至今,令人感動且無可奈何地遺言……

    “朕涼得藐躬,上幹天咎,致逆賊直逼京師,皆諸臣誤朕。朕死,無面目見祖宗,自去冠冕,以發覆面。任賊分裂,無傷百姓一人。(可能和大家平時見到的不太一樣,我所查到是崇禎遺詔原文)。”

    “恭送大明皇帝上路……”王承恩用盡了此生最大的聲音喊出了這句話。

    在一聲聲叫喊聲中,崇禎這位悲哀、苦命地皇帝,最後看了一眼大明山河,用一根繩子,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皇爺,這次老奴不能陪伴在您左右了,希望您原諒老奴……”王承恩不捨地看了一眼崇禎的屍體,離開了,此後也沒有人知道他去了哪裏,猶如人間蒸發一般。

    崇禎在位十七年,勵精圖治,奮發圖強,依舊無法挽救大明,這位沒有晴天的皇帝,就這樣走完了他的一生。

    大明,並沒有伴隨着崇禎的離世,而消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