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八章 遷豪強入京!有人歡喜有人愁!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姜阿山小樹字數:4861更新時間:24/06/27 18:57:59
    而想要真正惠及百姓,施恩於百姓。

    朱允熞第一時間,想到的便是爲這天底下所有的百姓,剷除壓迫在他們頭頂上的地方豪強!

    這些地方豪強,往往大多數人在地方上爲非作歹。

    無惡不作!

    但偏偏當地的村名卻拿他們沒什麼辦法,於是只能忍着,日子是過一天算一天。

    沒有半點活力和生機。

    當考慮到這一點之後,朱允熞便想要做一件真正的大事!

    那便是剷除這些豪強!

    只不過,朱允熞卻也不可能靠着武力去剷除,畢竟早已經過了打天下的日子,自洪武建國之後。

    這刀,往外還鋒利些,但往內,卻是越來越鈍了起來!

    其實對朱允熞來說。

    若是殺這些地方上的豪強,其實幾乎就等於是拿刀在割自己!禍害的不僅僅是朱允熞一個人,更是整個大明朝!

    畢竟在這個時代,大多數能夠讀書參加科舉考試的文人士子。

    在其背後,都是當地最大的豪強!

    要是朱允熞朝這些豪強動手,那麼第一個反對的,絕對是朝堂之內的袞袞諸公!

    每一個人都會跳出來反對!

    而若是這些官員不幹,導致朝廷的崩潰,那朱允熞的權利,也自然會瞬間大大折扣,別說想要遷移這些豪強,便是再想命令這些豪強,控制地方都難!

    所以朱允熞所想的‘剷除’,並非是殺之而後快。

    而是打算將這些地方上的豪強,統統遷移到京師之中來!

    給地方上的百姓,騰挪出一片寬闊的空間來!

    只不過,該如何讓這些豪強入京,卻需要朱允熞好好斟酌,若只是一紙政令就想要讓豪強乖乖聽話,那未免也太過小看這些豪強了。

    但若是過分相逼。

    只怕到時候站在朱允熞對立面的人,又不知道要多出多少!

    所以朱允熞只能儘可能的想一個兩全其美的法子。

    “該從什麼地方入手呢?”

    “教育?醫療?還是大明京師寸土寸金的地價?”

    朱允熞不由得有些迷茫。

    難道最後當真還得依靠代表着至高強權的皇權?太孫有令,誰敢不從?

    可真要到了這一步。

    又難免樹立起更多的敵人。

    所以這萬全之法,還真是相當的難!但就算是難,也要去做!朱允熞既然決心以天下萬民爲重,那麼心中自然就要真的裝得下天下!

    更要明白,有些事,只有現在才能做到!

    大明雖然建國足足三十年,但卻根基未成,所謂根基,便是下方最錯綜複雜的利益!

    現在如果不將這些豪強給削弱。

    那麼留給後世子孫的,便是一個爛的不能再爛的爛攤子!

    而且永遠將不會再有轉圜的餘地!

    所以朱允熞必須要做到!而且是只有他能做到!

    “立刻給我把楊士奇、夏原吉、楊榮等人叫來。”

    “孤要問策!”

    一人計短,兩人計長。

    朱允熞自然不可能什麼事情都能把握好分寸,特別是在如此重大的事情上面。

    更是很難做到。

    多幾個人,而且都是才智高深之人,總不會有壞處。

    很快。

    吏部尚書楊士奇、戶部尚書夏原吉,還有百姓監督司主管楊榮紛紛前來覲見。

    等三人都到了之後。

    朱允熞將自己心中的想法說了出來。

    “你們三人商議一下,看看要怎麼做,才能讓這些豪強心甘情願的到京師來。”

    “並且不惹起大的動盪。”

    言外之意,便是只要不惹起大的動盪,便是不那麼心甘情願,也可以。

    朱允熞自認,還壓得住這些許不滿!

    下方。

    楊士奇、夏原吉、楊榮三人相互對視一眼。

    紛紛從對方的眼中看到了爲難二字。

    但太孫殿下的態度甚是堅決,三人自然不好說這件事難辦,反而必須要拿出對策來。

    作爲朱允熞的心腹,更是作爲朝中諮政處的大臣。

    這個時候就是要他們拿出解決辦法的時候,如果解決不了,那麼他們還有什麼作用?

    朱允熞要他們作什麼?

    大明要他們做什麼?!

    所以三人連忙開動腦筋,試圖想出解決辦法。

    思慮了好一陣,楊士奇方纔率先開口說道:“殿下,豪強所求,一者,無非是家族的延續。”

    “二者,則是晉升的途徑。”

    “三者,則是生活的享受。”

    “臣以爲,當可以從這三點入手!將京師,打造成大明的標杆,如此一來,地方上的豪強,自然會蜂擁而至。”

    “不需要殿下開口,也會遷移過來。”

    “近些年,京師之中,陸陸續續都會有周邊的豪強遷移到京師之中。”

    “就是因爲京師的熱鬧繁華,還有無限的機遇。”

    楊士奇開了個口子。

    但具體的解決辦法卻還沒有深入。

    夏原吉則是補充道:“殿下,臣以爲,此事,當從地方的官府入手。”

    “同時,並不一定非要將地方上的豪強遷移到京師之中。”

    “而是要想辦法將這些豪強同普通的百姓之間隔開,將豪強聚集在一起。”

    “至於這個地方,是不是京師。”

    “反而沒那麼重要。”

    夏原吉的意思,是要將這些豪強聚集在一起,不能分散在各地,這樣一來,如果大明想要將這些豪強一網打盡,便可以輕輕鬆鬆的辦到。

    這些豪強自然也會收斂一些。

    不敢再欺壓鄉里,同時,因爲豪強都聚在一起,也自然而然會帶動當地的經濟。

    只是這個方案,卻又一個弊端。

    若是這些豪強聚在一起,想要造反,那無疑能匯聚成一股比較龐大的力量。

    若是地方上的官府稍有差池。

    沒有察覺到。

    那麼必將釀成大禍!

    不過,這個方案,倒的確可以考慮,朱允熞心中不由想到一個較爲合適的方案。

    下方,楊榮的面色稍微有些苦澀。

    這話都讓你們兩個說得差不多了,自己等會兒要說些什麼?

    但要是不說話,這其他兩個人都說了。

    自己不說,豈不是顯得自己無能?總不能說在下的想法同他們一樣吧?

    這豈不是成張飛了!

    俺也一樣?

    顯得自己沒腦子啊!

    想了半天,楊榮方纔緩緩開口,說道:“殿下,楊大人和夏大人所言極是。”

    “但臣以爲,遷移豪強入京師。”

    “最重要的不是方案和手段,而是如何控制和管轄這羣豪強!”

    “要知道,每個豪強的想法都不一樣。”

    “若是強行統一遷移到京師之中,必定會造成反彈。”

    “所以臣以爲,當給這些豪強一些其他的選擇。”

    “以此消磨他們的情緒,這也是兵書中所言,圍三缺一的道理。”

    朱允熞點了點頭。

    楊榮此言,甚是有理。

    若是朱允熞只給這些豪強一個遷移到京師的選擇,那麼這些豪強如果有所不滿,剩下他們可以選擇的,其實就只有一個造反。

    但若是朱允熞給了他們一些別的選擇。

    至少看上去不那麼糟糕的選擇,或許這些豪強就不會選擇最爲激進的造反。

    華夏人,向來都是喜歡折中的。

    如果朱允熞說要他們遷移到京師,他們必然是不願的,但如果朱允熞說,如果不遷移到京師,那麼就必須出海,或者向北去開荒。

    去寒冷的東北之地去。

    那麼想必這些豪強大多也都會願意遷移到京師了。

    畢竟京師之地,繁華無比,天子腳下!

    絕對不能算是一個壞的去處,至少和去東北還有海外,要強的太多了!

    “你們三人的對策都很不錯。”

    “孤有意將天下豪強分別遷移至京師,以及各個布政司衙門所在的州府當中。”

    “統一管轄!”

    “你們三人且回去擬個章程出來,到時候早朝,呈交上來。”

    “至於內容嘛。”

    “第一條,凡不願遷移者,皆必須出海,亦或向北開荒。”

    “北方之地,荒涼已久。”

    “正是需要人手去耕種,去繁衍生息的時候。”

    “凡是願意向北開荒或是出海的豪強,朝廷都會給予補貼,必要時刻,更是會給予幫助。”

    “第二條,重新規定大明禮制。”

    “凡是無官職、爵位在身者,其房屋,都不得超過六間居所。”

    “不得修建豪華宅院、莊園!”

    “然,京師之地,還有各地劃出的專門區域除外,孤會專門給出一片區域,給這些豪強修建房屋。”

    “只不過超出禮制的部分,卻需要這些豪強花錢。”

    “誰的錢多,誰的宅院就能更大!”

    “對了,剛開始地方大的時候,價錢便宜些,等遷移過來的豪強多了之後,再賣的貴一些。”

    朱允熞直接下了一個狠手,地方上的豪強,往往宅院建的極爲寬闊,別說六間居所了,有些地方豪強的莊園進去了之後,可能都還會迷路!

    但現在,朱允熞直接釜底抽薪!

    規定大明的禮制,豪強不得修建如此大的房屋。

    只有六間居所。

    甚至可能連自家人都不夠住,怎麼夠供養手下的侍女、下人還有護衛居住?

    生活的品質一下子至少下降了十倍不止!

    但偏偏這個時候,朱允熞又給了他們一個地方,可以繼續過着以前優渥的生活。

    只不過,還是得要遷移!

    並且還要花錢!想要越大的房屋,就要花越多的錢!

    這些各地的豪強聚在一起之後,定然會互相攀比。

    到時候爲了爭一點面子。

    必然會花大筆大筆的錢財,來買這個宅基地的面積,這可又是一大筆錢!

    相當於是狠狠地刮了豪強一刀!

    將原本朝廷發放下去的錢財,又返還了回來。

    朝廷也能有更多的錢,去做更多的事情。

    而除此之外。

    朱允熞繼續說道:“而第三條,凡是前一千名遷入京師的地方豪強,孤將會獎賞他們的子嗣,可以入讀國子監。”

    “享受最優良的教育。”

    “至於一千名之後的豪強,想要入讀國子監,就只能靠自己的本事了!”

    朱允熞再出一招。

    如此一來,這些豪強又豈能不瘋了一般的遷移入京師?

    這可是手快有手慢無啊!

    朱允熞的辦法,幾乎處處都和利益相關!早先一批進入京師的豪強,獲得的利益是最大的!

    而後一批進入京師的豪強。

    則反而是最吃虧的!這批人天生就和前一批人不對付!

    利益出現分化。

    豪強之間也出現嫌隙!朱允熞方纔好徹底掌控好這些地方豪強!

    將他們逐漸馴化成朱允熞所想要的樣子!

    “太孫高見!”

    “若是這三條政令一出。”

    “這天下間的豪強,又有哪一個能逃出殿下的手掌心?”

    “勢必只能是乖乖俯首稱臣!”

    下方三人紛紛震撼不已。

    緊緊如此之短的時間內,太孫殿下便找出了解決的辦法,並且所提的每一項對策,都可謂是對症下藥!

    三管齊下,他們就不信這大明的地方豪強。

    不上鉤?

    “好了,別拍馬屁了。”

    “你們三人再將這些條款完善些許,務必不能讓人找出漏洞來。”

    “一定要警惕地方官府和豪強勾結起來。”

    “到時候,再好的政策,到了下面,都成了一紙空文!”

    朱允熞最怕的,不是自己的策略出現問題。

    而是下面的地方官員不照辦!

    甚至,有可能乾脆就不辦!那問題才是真的大了!

    “是!”

    “臣等,這就去辦!”

    三人連忙告退。

    朱允熞的神色也逐漸變得輕鬆了些許,果然,如果單單只是靠自己一個人的話,要想出這些內容,不知道要到猴年馬月去了。

    這也是爲何朱允熞要設立諮政處的原因。

    除了分權之外,這諮政處,更是獨屬於朱允熞一個人的智囊團!

    能給朱允熞分憂!

    次日。

    奉天殿上。

    三人聯手呈交了這份遷移豪強的草案。

    比之朱允熞所說,還要細緻許多。

    不僅更加明確的規定了去處,更是明確了地方豪強宅院的規模、大小。

    沒有留給地方豪強和地方官員任何可能勾結串聯的可能!

    而這道命令,一經發出。

    頓時引起了整個京師百姓的關注!

    更是慢慢從京師之中,擴散蔓延到整個大明!

    任誰都知道。

    地方上的豪強,要被集中在一塊了!

    而京師之中。

    在較爲核心的區域,還當真清理出了一塊空地,就等則地方上的豪強遷移到京師之中!

    再狠狠地給他們賣一個高價!

    而隨着這個消息的不斷傳播。

    一時間。

    是有人歡喜,有人愁!

    地方上的豪強心裏滿是不願,可一想到,如果不遷移到京師,那能去的地方,就只有海外和東北了!

    那豈不是更慘?!

    至於造反……就算給他們十個膽子也不敢吶!

    畢竟只要有得選。

    地方上的豪強寧願被割點肉,也不可能造反。

    大明正是如日中天的時候。

    誰有這個膽子?誰又有這個底氣去造反?!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