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六章 全新的方案?帝王心術!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姜阿山小樹字數:4746更新時間:24/06/27 18:57:59
    對大明來說,重要的事情有很多。

    但現在所有人都知道,在將來的大明,鐵路絕對是至關重要的事情!大明畢竟是一個疆域遼闊的大陸國家,天生對於陸權的追逐動力就極爲強盛!

    大力發展海運還會有人站出來反對。

    但如果大力修建鐵道,整個大明朝堂幾乎沒有一個人會反對!

    甚至這件事,對於出海的幫助也極大。

    因爲沿海的物資總是有限的,只有不斷從內陸補充物資,才能支撐起越來越多的造船廠。

    不然光是木頭,都已經不夠了!

    更別說,其他的配套設施了,更是極爲缺乏。

    只能是靠內陸不斷輸血。

    但受限於現在的運輸方式,大型木材的運輸極爲困難,但如果有了火車,完全可以大規模的運輸木材到港口造船廠,修建更多的船隻!

    這對出海也有很大的幫助!

    所以根本不會有人反對!

    但朱允熞的心裏卻很清楚,鋪設鐵路,絕對是一件極爲艱苦的事情。

    沒有那麼好達成。

    好高騖遠的代價,甚至可能是整個大明!

    所以朱允熞心頭不斷警醒自己。

    現在要做的只是鋪設好通往大漠的一條鐵路就好,頂多再附帶一個應天府京師到松江府魔都的鐵路。

    其他地區,暫時決不能鋪設!

    朱允熞還很年輕,鋪設鐵路這種事情,不同於修建國道,是真正勞師動衆的事情!絕對不能急於一時!

    要知道,國道的修建,基本都是原先早就有過的道路。

    本身就有基礎在。

    而鐵路則不同,既無前路可以遵循,同時也不能像國道一樣彎彎折折,必須遇山開山,遇水搭橋,工程量極大!

    對朱允熞來說或許只是一句話。

    但對大明的百姓來說。

    卻是壓在頭上的一座山!

    “此事,緩後再議。”

    “當務之急,還是打通前往大漠深處的鐵路,先讓漠北歸心。”

    “使大明邊疆,再無禍事!”

    “同時將大明的影響力,擴散到更遠的地方!讓漠北這片牧場,真正給我大明所用!”

    “以牛羊,補我大明百姓之身體!”

    “使其更加健壯!”

    如今大明雖然已經不愁糧食,但肉類不夠,始終還是朱允熞不滿足的一點。

    大明的人口,一時半會兒顯然是沒辦法提上去的。

    但質量,卻可以在很短的一段時間內補上去。

    只要營養均衡,多吃高蛋白的肉類食物,大明百姓無論是體力還是腦力,都要比之過往增強許多。

    一個勞工,如果多吃肉類,往往能做的事情要比瘦弱的時候,多出一倍至兩倍!

    朱允熞不僅要追求人口的數量,更是要追求大明人口的質量!

    用更少的人,辦更多的事!

    這也是爲何朱允熞會如此急迫想要打通前往漠北草原鐵路的緣故,並非單單是爲了老朱的遺憾。

    儘管,老朱的遺憾,才是真正促使朱允熞立刻就要做這件事主要原因。

    不然朱允熞或許還會往後拖上一拖。

    “太孫殿下說得對!要是能讓漠北的牧民給我們放牧,多拿回來一些牛羊肉吃!”

    “我們大明的軍隊不就更強盛了嗎?”

    “戰鬥力也會提升一個大檔次啊!”

    一個武將忍不住拍了拍手.

    對朱允熞的決議大加讚賞,完全認同。

    但一衆文官卻止不住皺了皺眉頭。

    反對道:“如今大明槍炮的威力越來越大,個人的身體再強健,也擋不住一發子彈。”

    “追究個體的強健,只怕沒什麼意義……”

    文官和武將幾乎天然站在對立面。

    很快,兩邊便各執一詞。

    爭論起來。

    “夠了!”老朱眉頭一皺,一拍扶手,說道:“統統給咱閉嘴!”

    “聽聽熞兒怎麼說。”

    被老朱這麼一呵斥,車廂內才安靜下來。

    朱允熞面上雲淡風輕。

    平靜說道:“少年智,則國智。”

    “少年強,則國強!”

    “未來之大明,非在你等,而全在少年!”

    “唯有充足的肉食,方纔能讓大明之少年茁壯成長,身姿越發矯健,智慧越發超人。”

    “孤之所以非要拿下漠北。”

    “非是爲了一時,而是爲了大明之將來!”

    “所以這漠北,一定要徹底歸於咱們大明手中!”

    “鐵路,一定要修!”

    這裏面的好處,朱允熞實在是太清楚了,只是這些東西,卻並沒有那麼直觀,往往要十幾二十年後,才能看出效果來。

    車廂內的文臣還有一絲不解。

    但既然太孫殿下都這麼說了,這條修往漠北的鐵路,自然是還得繼續修下去。

    直到滿足朱允熞的要求爲止!

    而其他地方的鐵路,只怕是就要延後許久了。

    “殿下。”

    就在此時,一個太監走了過來。

    說道:“前方已經無路。”

    衆人這才發現,火車已經漸漸開始慢了下來,速度逐漸放緩,而前方不遠處,還有無數勞工在勤勉修着鐵路。

    場面熱火朝天。

    “這麼快就到了?”

    老朱往窗外一看,果然,眼前已經不再是繁華的京師。

    也不再是宏大的金陵長江大橋。

    而是一處不知道名稱的山野之間,只有少數地方,聚集着村落人煙。

    “可惜,通往漠北的鐵路仍在鋪設之中。”

    “不過此番試乘,也算是盡興而歸。”

    朱允熞知道,這個時候指望一條路直接通向漠北顯然是不現實的。

    但心中還是不免有些可惜。

    不過,正這個時候,一個技術研究與制造局的人卻站了出來。

    說道:“陛下、殿下。”

    “其實想要直達漠北也不是不行。”

    “數十萬勞工如今正在沿路不斷鋪設鐵軌,若是殿下和陛下有足夠耐心的話。”

    “完全可以一邊修建鐵路,一邊往北走。”

    “最後的時間也完全是差不多的。”

    “甚至可能還要快上一些。”

    “畢竟勞工們如果知道殿下和陛下就在後面等着鐵路修通的話,想必效率定然會大大提高!”

    “或許兩個月之內便能完成太孫殿下的任務!”

    兩個月的時間!

    比之朱允熞先前所說的時間還要短上了好幾個月,朱允熞頓時不由爲之心動了。

    其實這就好比是御駕親征,鼓舞人心一樣。

    當這些前面的勞工知道大明的太孫殿下和皇帝陛下在後面等着他們修建鐵路。

    甚至有時候再加以探望。

    勞工們的積極性如何能不高?修建的速度又如何能夠不快?

    “這倒是一個很有建設性的方案。”

    朱允熞先是讚賞一聲。

    隨後說道:“只不過這樣一來,孤和皇爺爺便要在這沿路停留兩個月之久。”

    “這朝中的事情,又該如何處理?”

    “諸位,你們倒是說說看,孤和皇爺爺是留在朝中好一些,還是沿路邊修邊走好一些?”

    朱允熞面無表情,看不出來喜怒。

    但這番話。

    卻不由得讓在場的大臣們紛紛汗如雨下,太孫殿下這是又給他們出了一個送命題啊!

    讓太孫殿下在此等候。

    那朝廷的事怎麼辦?太孫殿下剛剛收權,這會兒就支持太孫殿下出去?

    這豈不是將自己想要攬權的心思直接暴露出來了嗎?!

    簡直是昭然若揭!

    可要是不贊同,讓殿下回朝。

    問題又來了。

    殿下可是剛剛才說了,技術研究與制造局的人提出的方案很不錯!

    看這個樣子,也是頗爲讚賞!

    這下,大家當真是感覺進退兩難了!

    好在關鍵時刻。

    楊士奇站了出來,說道:“殿下,臣以爲,不若如此。”

    “殿下且放心北上。”

    “臣等每日沿着鐵路,將奏摺送到殿下手中,請殿下決議天下之事。”

    “畢竟這天下,離不開殿下一日!”

    “而殿下若是想要回朝,隨時可以乘坐火車返京。”

    “定期舉辦大朝會。”

    “如此一來,豈不是兩全其美?”

    技術研究與制造局的人隨後也說道:“殿下,若是乘坐火車,無論是從南到北,亦或是從北到南,都只需要半日不到的時間。”

    “縱使身在最北端。”

    “殿下一樣可以每日處理大明所有的事務。”

    但朱允熞卻只是笑了笑。

    不置可否。

    在外面待上兩個月,對朱允熞來說的確不是問題。

    可對朱允熞來說。

    卻沒有太多必要。

    朱允熞完全等得起!兩個月還是半年,對朱允熞來說並沒有多少區別,只是對老朱來說,有很大區別。

    但估計,就算是老朱也不會同意朱允熞在外等候足足兩個月的!

    畢竟朱允熞剛剛收權。

    這時候就直接在外待上兩個月,怕不是剛剛立下的威望。

    直接就煙消雲散了!

    朱允熞定然要完成老朱的心願,但前提卻是將這個皇位牢牢把控在自己手中才行!

    貿然外出。

    只會給自己留下無窮禍患!

    所以就算要出行。

    也要等一切準備妥當之後,再出行!

    “依孤看,你們這是怕孤留在朝中,礙着伱們了吧!”

    朱允熞冷哼一聲。

    說道:“返程回京!”

    在場的衆位大臣連忙俯首跪地,連道不敢。

    而得了朱允熞的命令。

    火車在前方道路的盡頭在特殊的軌道上轉了一個圈,調轉車頭,朝南邊去了。

    尖銳的呼嘯聲在衆人耳邊響起。

    正如他們此刻緊張的心緒!

    但下一刻,朱允熞卻突然笑了起來。

    頗有些喜怒無常的感覺。

    只見朱允熞說道:“但爾等的提議卻是不錯。”

    “孤決定,以後每半月的時間,便乘坐火車前來視察一番。”

    “鼓舞前線的勞工。”

    “孤畢竟身負監國之責,不可長期在外。”

    “爾等也要盡心盡責。”

    “爲我大明輝煌的未來貢獻出一份自己的力量!”

    “心裏莫要有着其他的心思!”

    敲打了一番在場的大臣,朱允熞臉色恢復平靜,彷彿之前什麼事情也沒有發生過一般。

    這便是帝王心術。

    喜怒無常,重起輕放,始終能把握好最佳的尺度。

    看到朱允熞的表現。

    老朱眼中不由得滿是讚賞,皇帝這個位置不同於其他,一味的仁厚和善良,只會讓手下的大臣覺得你軟弱可欺!

    你退一步,他們便要進十步!

    反倒皇帝越是讓人捉摸不透,手下的大臣就越是聽話。

    任誰也猜不到皇帝心中到底想的是什麼。

    本來,老朱心中對於朱允熞還有一絲擔心,畢竟朱允熞雖然大局觀異於常人,更是有着諸多超前的見解和視野。

    但在當皇帝上面,卻始終還是差了一絲。

    行事太過單一!

    很容易便能讓人猜到朱允熞到底在想些什麼。

    但現在,朱允熞的心思變化無常,讓人根本就猜不到他的心思,也讓老朱徹底放心下來。

    老朱可以肯定。

    朱允熞哪怕在最薄弱的權術上面,也定然是一個合格的皇帝!

    完全可以駕馭住手下這幫人!

    “都起來吧?”

    “難道還要孤一個個扶你們起來嗎?”

    朱允熞不鹹不淡的說道。

    在場的大臣這才紛紛鬆了口氣,站起身來,連忙向朱允熞保證,自己等人對大明忠心耿耿,根本不敢有任何歪心思。

    但朱允熞對他們的保證,也只是隨意的笑了笑。

    不知道是相信了。

    亦或是沒有相信。

    在場的大臣越發覺得眼前的太孫殿下逐漸變得陌生了起來,已經不是同之前直來直去的太孫殿下一般。

    很多事情,都講得十分直白。

    變得越發高深莫測起來,讓人猜不透朱允熞的任何想法。

    心中不由得增添了一分畏懼。

    同時,也覺得,眼前的太孫殿下,越發像是一個高高在上的皇帝了。

    不一陣。

    火車重新通過金陵長江大橋,返回京師。

    朱允熞遣散文武百官。

    將老朱送回大明醫院之中繼續靜養。

    以老朱現在的身體最好還是多待在醫院中爲好。

    便是陽山,也最好是別回了。

    而等所有人都走了之後。

    朱允熞一個人留在火車上,喚來徐妙錦。

    關於火車的事情。

    朱允熞還有很多問題要詢問對方,特別是鋪設鐵路重重方面,朱允熞必須要做到心中有數。

    才不會做出錯誤的決定!

    有時候,朱允熞的一句話,落在大明的百姓身上,就是一座山!

    若是錯了。

    便會讓許多人陷入萬劫不復的境地!

    由不得朱允熞不小心謹慎些!

    務必要將所有事情都問個清清楚楚,才能做出決定!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