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章 強權!不惜一切代價!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姜阿山小樹字數:4681更新時間:24/06/27 18:57:59
    但想要鋪設鐵路到漠北,這是何等龐大的一個工程?

    而且光是一條鐵路到漠北可還完全不夠。

    在大明的境內,一條鐵路也還勉強足夠,大部分士卒和物資都來自於京師,只需要鋪設從京師到漠北一條鐵路即可。

    但在漠北之內。

    卻需要許多鐵路縱橫交錯,並且建設許多堡壘,方纔能夠確保讓漠北歸心。

    因爲必須依靠着這些堡壘屯駐士兵。

    並且完成鐵路的日常養護,平日裏巡防鐵路沿線,防止人爲破壞鐵路的事情發生,若是一旦出現亂軍,也能夠立刻告知情況。

    好讓大明第一時間發兵漠北。

    唯有如此。

    方能徹底讓漠北歸心,或者說,沒有辦法生出二心!

    可問題是。

    光是鋪設一條從京畿地區到漠北的鐵路便已經是個不小的難題,在漠北深處,那便就更加困難了,需要的人力物力太多太多。

    這種決策,想要在大明推行下去。

    怕是要費一番不小的功夫。

    ……

    奉天殿。

    早朝。

    朱允熞在處理完諸多雜務之後。

    開口說道:“孤有意徵召五十萬勞工,自京畿地區,鋪設一條通往漠北的鐵路,半年之內完工。”

    “此事,便交由工部辦理。”

    “戶部從中協調,負責專項撥款。”

    儘管將事情交給了工部去辦,但錢的事情卻肯定是不能交給工部的,否則工部的人勢必會從中貪墨或者挪作他用。

    這種事情對朱允熞來說已經不是個新鮮事兒了。

    甚至在後世,還有各種離奇的操作,只不過在大明現在的環境,卻還沒有那麼多施展的空間。

    大多都是被官員自己貪墨。

    只不過即便如此,朱允熞也不能完全放心,肯定是要將這件事放在自己最信任的戶部來解決。

    但就在朱允熞說完之後。

    戶部尚書夏原吉卻站了出來。

    說道:“殿下……不知道這鐵路……是爲何物?”

    夏原吉有些不解。

    他雖然掌管戶部事務,掌管天下錢財,但對鐵路這個東西,卻是一無所知。

    國道、公路,他尚且能夠理解。

    但鐵路?

    難道是用鋼鐵製成的路?這怎麼可能!且不說現在的國道就已經足夠堅硬,足以讓所有車輛通行,就說這麼多的鋼鐵,大明也沒有這麼高的產量啊!

    同時,夏原吉心中的不解和疑惑,也是朝中所有大臣共同的疑問。

    他們怎麼不知道,大明突然又冒出來了一個鐵路這樣的東西?

    只不過因爲現在的大明依舊十分年輕,朝中的官員也大多都是由年輕人擔任,並且這些年時不時冒出來的新玩意兒,已經給了他們足夠多的抗性。

    讓他們已經能夠抵抗這些全新的東西涌現出來所帶來的震撼。

    面對朝中文武百官的疑問。

    朱允熞並沒有說話。

    而是一位技術研究與制造局的人站了出來,解釋道:“諸位大人。”

    “所謂鐵路,乃是我技術研究與制造局研究出來的一種新的交通工具所需要的道路。”

    “這種新的交通工具,不需要馬匹來拖動。”

    “而是只需要依靠一種大型的器械,不斷往裏增添煤炭燒水,便可以驅動。”

    “其速度,不僅可以日行千里。”

    “更是不知疲倦,完全可以日夜兼程,拖載衆多的士兵和物資。”

    有人站出來解釋之後。

    朝中的大臣方纔大致明白了這個鐵路到底是什麼東西。

    原來是一種新型的道路。

    只不過這種道路並不能和國道一起並用,正常的馬車也不能在上面穿行,而是需要一種名爲‘火車’的新型交通工具!

    而火車。

    顧名思義,便是用火驅動的車輛!

    正如馬車的命名邏輯一般。

    大家很快便對此有了大致的理解,但隨之而來的,卻是更多的反對!

    “殿下!”

    “這新型的交通工具如此便利,爲何要將其修建到漠北之中?”

    “不如先就近,在京畿地區修建。”

    “打通京畿地區到松江府的路線,豈不是更好?”

    雖然大家依舊有些不太清楚這火車的具體性能,但根據技術研究與制造局的人描述,顯然,這種東西拖載貨物的能力非常強!

    而且速度也很快!

    並不弱於全力奔跑的馬匹!更是不知疲倦!

    但越是這樣。

    衆多大臣卻更是不明白,朱允熞爲何要將這種東西鋪設到漠北去,畢竟漠北之地,荒涼無比!

    根本沒有發展的必要!

    而道路這種東西,顯然是鋪設在越是繁華的路段,就越是能發揮其作用!

    正如當初鋪設國道的時候,也是先在京畿地區。

    再從應天府周遭不斷擴展開來,而應天府也順理成章的成爲了大明的中心!不單單是政治中心,更還是軍事中心!經濟中心!

    承擔起了整個大明貨物集散的任務!

    無數的商品在大明京師之中生產出來,再通過這些四通八達的道路,擴散到整個大明!

    而現在,新的交通工具被發明出來。

    本該是利國利民的好事,如今大明的運輸能力本就拙荊見肘。

    如果能夠依靠這種火車將大明京師的運輸能力擴充一倍,那便足夠大明京師繼續高速發展好幾年了!

    但現在,太孫殿下在得到這種新型的交通工具之後。

    第一件事竟然是往漠北鋪設鐵路!

    這自然無法讓朝中的大臣理解!更是無法讓出海司的人理解!

    出海司主管翟善第二個站了出來。

    反對道:“殿下,如此便捷之法,臣以爲,當先在大明腹地修建!”

    “先是修通自京師通往松江府的鐵路,再隨後打通多個沿海城市通往京師的鐵路!”

    “如此一來,大明將可以再多出數個龐大的出海口。”

    “可以修建更多的造船廠,建造更多的船隻,掌握建立更多的殖民地!”

    翟善從出海的角度,考慮了一番鐵路的用途。

    只要有這個名爲‘火車’的東西,那麼大明完全可以再投入海量的物資,在其他沿海地區的出海口,擴建多個港口!

    譬如在嶺南地區,增設數個港口。

    再以火車相連。

    不斷往南運送物資,到時候大明通往南洋海域的道路,將會更加便捷!

    少去不少路程!

    又好比,大明完全可以用鐵路將京師同山東地區連接起來。

    在山東地區建立起多個出海口。

    日後再前往倭國,便完全可以從更近的地方出海,而不是非得從松江府魔都出發!

    大明疆域遼闊。

    很多時候,從不同的地方出發,所要耗費的時日和路程都有所不同。

    如果鐵路當真如此便捷。

    完全可以給大明的出海之路減少許多阻力!

    譬如大明想要出海的百姓,日後便完全可以不用再先前往松江府,而是完全可以直接去往南邊的嶺南地區,就在另外一個港口出海,抵達附近的殖民地。

    如此一來。

    不僅避免了如今松江府出海能力薄弱、擁堵的問題。

    更是可以讓大明的出海之路,往前邁進一大步!

    所以翟善是絕對不主張朱允熞往漠北鋪設鐵路的,因爲這在他看來,完全就是浪費人力和物力!

    五十萬勞工!

    這可是比修建金陵長江大橋還要多的數量!

    如此多的人力、物力。

    就爲了建設一條沒有多少用處的鐵路!

    這何止是浪費?

    簡直是在敗家!

    只不過翟善當然不敢同朱允熞這麼說話,甚至之所以說這番話,也完全是因爲朱允熞之前說過,要是出海之事不成,便要砍了他的腦袋!

    否則就算給翟善一百個膽子,他也不敢反對!

    不過……

    翟善的反對,更多的其實是一種推卸責任的行爲,他心中早就已經料定,朱允熞的心意堅定。

    不可能轉變主意。

    於是方纔有了之前的建議,因爲只有今日提出了反對的意見,來日大明出海之事遭到阻力陷入瓶頸的時候,他才會有合適的藉口。

    才會有合適的理由推脫。

    更何況,如今大明的出海業務,也的確遭到了不少的阻力!

    幾乎接近了飽和!

    凡是有出海意願的百姓都已經紛紛出海,而那些犯下罪行,不想在大明出海的百姓,也紛紛被送出了海外。

    甚至,就連那些乞丐也都被出海司的人給抓了過去。

    送到了殖民地,讓對方開始新的生活。

    出海司的動作幾乎是一下子就肅清了整個大明的風氣!原本大明因爲城市化的進程,出現了很多不務正業的小混混和乞丐,但現在……卻直接被出海司一掃而空!

    整個大明,再沒人敢好勇鬥狠,也沒有人敢去當乞丐了。

    因爲只要聽到點風吹草動。

    出海司的人就上來了!以進行援助的名義,直接將其帶走,然後送到殖民地中!

    儘管在殖民地中,大明百姓的地位崇高,更是有着許多近乎白送的福利,朝廷還會借錢給他們,讓他們在當地發展自己的產業。

    但畢竟是被送到了海外,此生再想要回到故地。

    就是千難萬難了!

    所以如今大明之中,幾乎人人都十分懼怕出海司,簡直和錦衣衛都差不多了!

    而除去翟善之外。

    夏原吉的反對也很強烈。

    作爲戶部尚書,掌管的大明的錢袋子,儘管朱允熞對他有知遇之恩,但該實事求是的時候,他就得實事求是!

    往漠北鋪設鐵路。

    絕對是一個錯誤的決定!沒有任何效益!

    韃靼人現在已經被分化。

    漠北的一部分也已經在名義上歸屬大明!這對大明來說,現在的局面就已經足夠讓人滿意!

    根本不需要再多加動作!

    但朱允熞現在的行爲,卻像是爲了一塊雞肋,而大打出手!

    甚至用上了底牌!

    這完全就是一種不智的行爲!

    只是這些。

    朱允熞又如何不知道?只是有些事情,是必須去做的!

    徹底收服漠北,對大明來說只是早晚的事情,現在早一些去做,對大明來說也只是一些虧損而已,以大明的國力完全可以承擔得起!

    但若是晚一些再做。

    對大明來說,倒是有好處,可老朱卻已經是等不起了!

    半年!

    朱允熞已經決心,在半年之內鋪設好通往漠北的鐵路!

    這件事,無人能擋!

    “哦,你們有意見?”

    朱允熞不鹹不淡的說道:“孤並不是在同你們商量。”

    “而是命令!”

    “你們一個二個的站出來反對,是要反了天馬?!”

    “這是孤的大明!”

    “也是孤的朝堂!”

    “不是伱們放肆的地方!”

    “半年!”

    “孤只給你們半年的時間!必須鋪設好從京畿地區通往漠北的鐵路!”

    “並且漠北之內,還要至少保證有三條縱橫相連的鐵路!”

    “沿途每隔五十裏路,便搭設一座可供五百人駐軍的堡壘!”

    “若是辦不到,那爾等也不用繼續幹下去了!”

    朱允熞大發雷霆!

    時隔兩年。

    朱允熞身上的威勢越發濃厚,朝中諸多大臣紛紛被朱允熞的氣勢壓迫得擡不起頭來。

    而夏原吉和翟善二人,也已經是冷汗岑岑!

    紛紛俯首跪地。

    口中連道不敢。

    這一幕,看着朝中文武百官紛紛不由留下冷汗。

    太孫殿下雖然兩年不曾管理朝政,但其權威,卻沒有半點損傷!

    就連戶部尚書和出海司主管如此有權勢之人。

    面對太孫殿下,也不敢絲毫造次!

    “殿下所言極是。”

    “殿下已經有所決定,吾等臣子,只需要照辦即可。”

    吏部尚書楊士奇站了出來。

    說道:“更何況,殿下的決定,素來沒有出過任何差錯。”

    “只是眼下你等尚未看到太孫殿下真正的用意罷了!”

    “眼界和格局,遠不如殿下寬廣!”

    翟善和夏原吉二人順坡下驢。

    連忙說道:“是吾等未能領會太孫殿下的深意。”

    “還望太孫殿下恕罪!”

    朱允熞的臉色這才好了許多。

    擺了擺手。

    說道:“去做你們該做的事情吧。”

    “無論如何,半年之內,孤一定要看到這麼一條鐵路通車。”

    “若是做不到。”

    “拿爾等是問!”

    通往漠北的鐵路,早晚都是要建的,老朱的遺憾,也只不過是個引子!

    真正重要的。

    還是朱允熞在朝堂之上無上的權威!

    絕對的強權!

    決不允許任何人反對!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