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三章 出海熱情如潮!大明海外殖民地!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姜阿山小樹字數:4722更新時間:24/06/27 18:57:59
    當朱允熞第一時間看到那兩種作物的時候。

    便已經將其認了出來。

    正是在那片失落大陸上所存在着的高產作物,玉米和土豆!

    其中玉米,可是能夠讓一個國家依仗爲命脈的東西!讓這片大陸上的人不愁吃喝,也失去了繼續革新動力的高產作物!

    朱允熞一時間不由大喜!

    “殿下,這兩種作物,乃是在那片大陸之上日常耕作的主事,其產量足以比肩此前殿下所發現的甘薯!”

    “只是奈何語言不通,臣並未知道這兩者的名字。”

    “如今既然傳到了大明之中來,便請殿下爲這兩個作物命名!”

    朱允熞自然是卻之不恭。

    將其命名爲土豆和玉米,這兩個朱允熞早就已經熟悉的名稱。

    看着圓滾滾的土豆。

    朱允熞一時間不由有些感慨,別人穿越時候一般自帶的東西,自己卻歷經了百般艱辛,方纔弄到手。

    而且還不是後世培育好之後的玉米。

    現在的玉米產量可沒有那麼高,形狀也和後世的不完全相同。

    但即便如此。

    也已經足夠了!

    朱允熞開心的笑着,有甘薯、土豆、玉米三兄弟,自此以後,大明這片土地上,怕是再也不缺吃的了。

    老朱也是有些好奇的看着鄭和手中的作物。

    不由問道:“這兩者,皆是同甘薯一般的神物?”

    如甘薯一般高產的作物,有一種已經是貪天之幸,那片大陸之上,竟然還有兩種?

    可沒想到的是。

    鄭和的回答,讓老朱嚇了一跳。

    “陛下,的確如此。”

    “甚至那甘薯,其實也是發自於臣此次環球航行尋找到的那片大陸之上。”

    “是當地人經常耕作的食物之一。”

    老朱的眼珠子一下子瞪得老大,不敢置信的看着鄭和。

    眼中滿是不可思議。

    有一種作物,就已經足夠了,在那片大陸之上竟然有足足三種?莫非,此地乃是天命所垂青之地?

    老朱尤爲熱衷於天命。

    奉天殿和奉天承運皇帝便是老朱的手筆。

    “沒想到……這世間最爲被天命垂青之地,竟然不是我泱泱華夏……”

    “本以爲我華夏地大物博,無所不有……”

    “但現在看來,卻是如坐井觀天啊!”

    這一刻,老朱也不由深深的陷入了自我懷疑當中,好在,朱允熞出言勸導。

    說道:“皇爺爺,倒也不必哀傷。”

    “有時候,上天賜予了你一件寶貝,並不一定是件好事。”

    “反而可能是壞事!”

    過於優渥的條件,讓那片大陸之上的人們甚至還生活在上千年前的蠻荒時代之中,因爲根本不缺吃食。

    自然也就沒有什麼革新的動力。

    更是因爲那片大陸與外界隔絕,沒有那麼多的外敵威脅,發展得極爲緩慢。

    最終,方纔導致了那片大陸之上的原住民被滅絕的事情發生。

    “沒錯,陛下。”

    “依據臣的觀察,那片大陸之上的人,還處在十分原始的階段。”

    “別說槍炮,就算是刀劍,也極爲匱乏。”

    “還停留在穿着獸皮,揮舞着長矛狩獵的時候,與我大明之昌盛,根本無法比較,簡直如蠻人一般。”

    “這等豐饒土地。”

    “我大明只要有意取之,隨時便可以跨越海域,奪下這片大陸!”

    鄭和早已經是對此興致勃勃。

    要說好戰這一點上,華夏大地上的百姓其實並不輸給任何人,否則也不可能出現那麼多次的戰亂,特別是自東漢末年以來,到隋唐定鼎天下。

    打了足足幾百年的時間!

    最慘的時候,漢人甚至只有幾百萬!

    更不會出現晚唐時期,那種武人橫行,驕縱肆虐的場景!

    事實上。

    華夏大地上的百姓真正安分下來,還是在宋朝建立之後,吸取了晚唐時期武人橫行的經驗,嚴格限制武人權利。

    畢竟從那個時候過來的人都知道武人掌權,到底多麼嚇人!

    而對內,更是以儒家思想不斷教化百姓,讓百姓變得逐漸軟弱可欺,而元朝則是同樣加深了這一影響。

    到了明朝這會兒。

    大家的確已經變得沒那麼愛好戰爭了。

    但海外的發現,似乎又扭轉了這一思想,另外一種征服和擴張的思想開始在大明朝堂之內蔓延開來。

    並且勢力與日俱長!

    如今的大明大抵可以分爲激進派和保守派,激進派認爲大明應當出海,用開擴市場的方式,去掠奪各個地區的原材料和物資。

    而保守派則認爲,激進派的想法還是太保守了!

    何必開擴市場?

    直接派出大軍去征服和佔領世界上最爲肥沃和關鍵的地帶!

    讓這些地方都飄揚起漢家的旗幟!

    可以說,如今大明的朝堂之上根本沒有任何一個官員反對出海,反而全都在躍躍欲試。

    因爲這是一片新天地!

    並且朝中時常有傳聞,稱太孫殿下有意在海外建立殖民地,設立總督。

    殖民地的總督,將手握一切大權!

    除了服從出海司的命令之外,將可以在殖民地以及建立殖民地的國家,主管一切事務!

    這簡直同皇帝又有什麼分別?

    如今年大明的地方官府都逐漸被太孫殿下給拆分開來,司法權和執法權分開,同時財政方面也開始逐漸由專人管理。

    地方官府的權限下降到了最低!

    可海外殖民地的總督卻不同,擁有最高的權限!

    自然不免讓心中有野心和抱負的官員心生嚮往。

    甚至,朱棣都已經開始想着該怎麼樣才能搶到最肥沃的土地建立起自己的殖民地了。

    燕王的封地他算是別想了。

    但若是能在海外的殖民地闖出一片天地,這也算是不負此生!

    而這種思緒,不僅僅蔓延在朝堂之上,也開始逐步影響到了地方,不少百姓心中已經對出海並不排斥,甚至已經開始主動要求出海。

    帶着全身家當去海外闖一闖!

    更還有一些地方的豪紳,花費了全部的家產,僱傭一批大明百姓,購買槍炮,開始訓練。

    準備踏往其他地區建立起屬於大明的殖民地!

    對於出海一事,朱允熞可謂是放的極爲寬鬆,只要是想要出海者,皆可以購買槍炮,但在購買槍炮之後的一個月內,必須立刻出海。

    同時更是嚴格把控槍支的流出。

    在朱允熞休養生息的這兩年時間內,大明已經在海外建立起了好幾個殖民地。

    倭國、安南、南洋羣島之中,皆有大明建立起的殖民地。

    在這些殖民地附近,都有大明海軍駐紮,建立有優良港口,物資補給通暢,更還有一批原本是來自衛所軍隊組成的遠征軍駐紮。

    作爲殖民地內大明百姓安危的保障!

    而在殖民地內,依靠着大明帶來的工匠,很快就建立起了一座座大城市。

    成了當地最爲重要的貿易市場。

    用來自大明境內低廉的工業品,在海外換取糧食以及原材料等物,而更有甚至,已經開始在殖民地附近,買下田地,僱傭當地人給自己種田。

    興建莊園。

    組織武裝。

    建立起屬於自己的勢力!

    隨着大明殖民地的劃分,以及大明勢力在各個殖民地的崛起,如今大明在周遭國家的話語權也越來越重。

    往往一句話。

    就能左右一個小國的興衰。

    “哈哈哈,莫要心急。”

    對於鄭和的想法,朱允熞沒有點頭,一百多天的航程,還得是順風順水的情況。

    那片大陸終究還是離大明太過遙遠。

    “咱們還是從眼前就能吃到的肉入手,一步一步,慢慢來。”

    老朱聽到朱允熞這麼說。

    頓時不由眼前一亮。

    在明確知道出海的好處之後,老朱也開始對出海之事開始上心起來。

    更是對世界充滿了好奇。

    老朱從未想過,自己在七十歲的年紀,竟然還會有這種如同新生兒一般的好奇和懵懂。

    這個世界,終究還是太過寬廣!

    “熞兒,那你說,大明若是想要吃下海外這塊肥肉,應當從何處入手?”

    老朱好奇的發問道。

    但朱允熞卻只是笑了笑,沒有答話。

    只是說道:“皇爺爺,現在大明還在休養生息之中。”

    “長達五年的時間,總算將大明的人口提升到了七千萬。”

    “接下來,大明的人口只會越來越多。”

    “有甘薯、玉米和土豆在,大明的境內根本不會缺少糧食,所以大明現在該做的是鼓勵生育。”

    “儘可能快速的實現人口大爆發。”

    “讓大明的人口達到八千萬,九千萬,甚至一個億!”

    “而屆時。”

    “方纔是我大明征服四海的時機!”

    朱允熞現在才只不過十二歲,哪怕再用十年、二十年去等,他也還等得起!

    到時候。

    大明就好似猛虎出籠。

    帶着世界上最爲先進的火槍以及堅船利炮,去征服整個世界!

    而第一步。

    當然是離大明最近,也是大英成爲海上日不落帝國的重要基石——天竺!

    這是一片再爲適合不過的殖民地。

    大英之所以能成爲海上日不落,並且在之後能憑藉着起狹小的本土威壓全世界,最大的根源,還是手中有着一塊廣闊的殖民地!

    天竺的物產同樣豐富,盛產香料。

    這可是全球都暢銷的產品!

    而在征服天竺之後,朱允熞便打算以此爲跳板,直接輻射整個西方國家,在各個優良的港口駐紮直屬於大明的海軍艦隊。

    能夠真正做到,在海域之中,沒有對手的程度!

    而控制了海域,在未來大航海的時代中,就等於徹底佔領了先機。

    老朱聽完朱允熞的話後。

    先是認同的點了點頭,這種想法才是正確的,一個國家的發展切不可急於一時。

    但隨後。

    卻又是微不可查的搖了搖頭。

    心中隱隱有些遺憾。

    老朱對於自己的身體很是清楚,已經是越發感覺虛弱無力,經常失眠多夢,甚至還有好幾次,已經見到自己曾經的兄弟中山王徐達等人在朝自己招手。

    甚至還有他那早已經死去的老爹。

    大明真正爆發的時候。

    老朱卻是看不到了……雖然這早就在老朱自己的預料之中。

    但真當這一刻要來臨的時候。

    老朱卻還是不免感覺遺憾,本以爲大明在自己手中便已經算是清明盛世,但卻沒想到,在朱允熞手中短短數年的時間,竟然發生了如此翻天覆地的改變。

    若是再給朱允熞十年、二十年的時間。

    大明又將改變成什麼模樣?

    老朱不知道,但卻很是期待。

    當看到老四在一旁開心的飲酒作樂時,老朱甚至感覺自己有些羨慕,羨慕老四還年輕,能夠看到將來的大明。

    一念至此。

    老朱心中不免滿是惆悵。

    幾杯冷酒下肚。

    越是覺得有些憋悶,但在一旁,朱允熞仍然在和鄭和談論着海軍的問題。

    “殿下,三千萬兩白銀真的已經夠了!”

    “再多一些……臣真的不知道該怎麼花了!”

    鄭和一臉苦笑的擺手。

    別人都是求着殿下給自己發錢,而太孫殿下不準。

    而自己。

    卻是太孫殿下非要給自己塞錢。

    可他卻不要。

    要是被其他六部的官員知道,只怕是會忿忿不平的罵他一句蠢笨。

    但也只有鄭和自己知道。

    大明海軍現在是真的不需要那麼多的錢!

    海外物資運輸困難。

    儘管已經建立起了幾條牢靠的航線,並且江南造船廠更是在沒日沒夜的加急造船,可現在大明的船隻還是太少。

    根本不足以運輸那麼多的物資。

    就算採購過來,也只是空放在松江府,而不能運送出海外。

    而海軍的建設,也需要時間,一時間擴編太多,精銳度立馬就會銳減!

    並且想要成爲海軍。

    就一定得要忍受大海的孤獨,就好比此次出海,跟隨他的大多都是經年老卒,可最終還是忍受不了大海的孤寂,想要密謀造反返回大明。

    在一望無際的海外航行。

    這並非是每個人都能辦到的事情!

    所以海軍的選拔和培養都極爲困難,除非以劫掠爲刺激,讓士卒都知道,只要到達了目的地就可以劫掠!

    此法雖然殘忍。

    但的確是一個極爲高效的辦法。

    只不過鄭和對此,卻是頗爲不喜,因爲這就好似打開了一扇永遠關不住的大門。

    這樣一來。

    大明的海軍同海盜又有什麼區別?

    所以在朝堂之上,鄭和其實是屬於比較溫和的激進派,而與之相對的,則是出海司主管——翟善!

    對方的手段,可要比鄭和的狠辣多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