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八章 甘薯推廣初見成效,朝廷的大動作!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姜阿山小樹字數:2430更新時間:24/06/27 18:57:59
    而就在這緊鑼密鼓的籌劃之中。

    一則好消息傳到了朝堂。

    早在兩年前開始推廣的甘薯,總算是初見成效了!如今到處都種着甘薯,而甘薯的產量也讓無數人爲之吃驚!

    當形成規模之後,甘薯的產量已經有了質的飛躍!

    甚至可以說已經有了一絲大明糧食中流砥柱的感覺!這也讓無數百姓和朝堂上的大員看到了希望!

    只要甘薯這樣繼續推廣種下去。

    那麼遲早有一天,大明境內的糧食將會變得吃不完!

    隨之而來的,則是大明境內的糧價進一步下降,不少百姓已經發現,在糧田裏面繼續耕作,說不定還不出進城來打工。

    說不定這一年的收入,反而還要高於耕地的收入。

    而這也正是朱允熞所要的效果,糧賤傷農,自古以來皆是如此,糧食的價格太低,種田的農民自然也就少了。

    朱允熞要做的,就是將糧價維持在一個相適應的幅度。

    讓大明每年仍舊能夠生產出足夠供應大明百姓生活的糧食,同時讓一部分農民自主的離開田地。

    前往城市,身邊變幻爲打工人。

    進入工廠之中。

    如此一來勞動力也就自然而然的被解放了出來,從糧食耕作變成了商品的生產,可以生產出更多的產品去收割其他國家境內的糧食。

    畢竟不談早已被開發的倭國。

    如今大明的軍隊正在出征安南的路上。

    這一次,他們不僅承擔着戰爭的重任,更是承擔着打開安南附近國家市場的重任!

    不肯開國門,那就用火炮轟的他們不得不敞開國門!

    永遠不要愁大明的商品沒有傾銷的地方。

    朱允熞只會擔心,大明境內生產的商品還不夠!以現在工廠的數量,就算是內需都無法完全滿足,更何談外銷?

    所以這一批勞動力將會補足很大一部分的空缺。

    讓工廠生產出更多的商品來。

    朱允熞爲了慶祝這一好消息,還特意在皇宮之中舉辦了一場甘薯宴,全部用甘薯製成菜餚的宴席,宴請羣臣。

    而在此之後,朱允熞則是準備開始自己的大動作。

    沒錯,也就是朱允熞計劃已久,爲此鋪路甚久的金陵長江大橋計劃!

    在朱允熞的命令下。

    一個又一個水泥工廠在長江附近被建立。

    而緊接着,一間又一間房屋被修建。

    用來給日後在此的勞工居住,以便利這些勞工的日常起居和生活。

    最關鍵的還是避免因爲疫病、通勤而影響到金陵長江大橋的修建工期。

    所以一定要就近修建。

    而與此同時,朱允熞也開始讓技術研究和制造局的人,去考察最適宜修建金陵長江大橋的位置。

    同時開始設計具體的建造圖紙,和建造方式,給朱允熞過目。

    在朱允熞的示意下。

    這座大橋,前所未有的寬闊。

    不僅長有數千米,寬更是有數十米之寬!光是車道便有足足五丈,也就是十五米寬!

    而在兩側,還有人行道,各有兩米寬。

    在加上護欄等間隔,足足有二十米寬!

    同時,這座大橋更是被分爲雙層,上層是公路,而下層則是大明未來將要修建的鐵路。

    未雨綢繆之下。

    朱允熞直接便讓技術研究和制造局的人設計出來了。

    免得將來要鋪設鐵路的時候反而麻煩。

    儘管金陵長江大橋要面臨的麻煩多多、困難重重,但朱允熞已經做好了排除萬難,克服一切困難的準備。

    而朝野內外,京師上下,也紛紛知道了朝廷將要開展的大動作!

    而百姓日報之上,更是明確刊載。

    在既定的金陵長橋大橋選址上,已經左右各起了六團堆積如山的砂石料,南北皆有。

    將要南北一起動工。

    而等完工之日,只需要拼接在一起,就可以通車,從此長江之天險,便不復存在!

    京師百姓無不震驚。

    甚至有百姓開始跑到長江邊上,登高望遠,遠眺長江之天險。

    感嘆道:“此等天險,太孫竟然想戰而勝之,實乃不可能之事!”

    而附和者衆多。

    “自古以來,長江之天險,不知阻卻了多少人的雄心壯志。”

    “亂世之梟雄曹操,面對這長江天險,也只能嘆息而回,敗走華容道。”

    “太孫殿下竟然想一舉而平,實乃異想天開。”

    京師百姓,對於朱允熞想要在這樣一個天險之上修橋的決定甚是不解,紛紛唱衰。

    覺得這是一件不可能辦到的事情。

    但其中,卻也有不乏支持朱允熞的百姓。

    認爲朱允熞乃是神仙轉世,定能施展各種仙術,化不可能爲可能。

    唯獨就是沒有人認爲,能靠大明之人力物力。

    就能做到這等逆天之舉!

    數千米的大橋,何等寬闊,又是何等遼遠,這在以前可以說是完全不能想象的創舉!

    古往今來。

    從來沒有哪一個帝王,有過如此膽大包天的想法!

    而有這個想法的人,也唯有朱允熞!

    京師百姓紛紛傳言道,若是太孫殿下真能夠建成這麼一座大橋,那太孫殿下之功績,怕是要超越千古一帝,直追上古時期的三皇五帝了!

    畢竟這等功績,着實是駭人聽聞!

    平日裏,京師的百姓就算是看到一座幾十米寬的橋,也要感嘆其巧奪天工。

    而現在太孫殿下卻一下子說要在長江天險上造橋。

    這不管怎麼聽都不現實吧?

    但朝廷上的諸公不知道爲何也不勸阻,朝廷竟然當真開始將此事挪爲了重點,開始着重準備起來。

    金陵長江大橋的修建,已經安排在了日程之上!

    所有人都在期待着,若是這座橋能夠修建完成,該有何其壯觀?

    而若是修建失敗……到時候,又該是如何一片狼藉……

    不過無論如何,朝廷的大動作已經開始。

    龐大的工程帶動的是需要無數的人工和材料,帶來的是一樁樁掙錢的機遇!

    而乘着這股東風,更多的工廠被開辦了起來。

    一筆又一筆的訂單被朝廷發放給各個工廠,錢款不停地匯入,給基建行業帶來了蓬勃的生機!

    所有人都在想方設法提高着效率。

    改善着生產技術。

    大明的發展,可謂是日新月異!每一天都有新的技術被發現!

    每一天,都會有新的不同變化!

    而就在大家還在熱衷於討論金陵長江大橋修建的時候。

    另一則重磅的消息再度傳來!

    一石激起千層浪!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