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章 士子科舉?鄉下人進城!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姜阿山小樹字數:2433更新時間:24/06/27 18:57:59
    初春。

    二月二。

    驚蟄,龍擡頭。

    正是京師之中家家戶戶貼上了雷神的畫像,祈禱來年風調雨順的時候。

    塗滿了香菱粉末的小孩子走街串巷。

    驅邪求福。

    卻有無數士子開始涌入京師,每一日便有數之不盡的士子,帶着自己的書童和侍從,自天南地北趕來。

    帶來了天南海北的各種特產。

    在這京師之中擺攤販賣。

    此乃古代科舉之特色,來自天南海北的士子,一路背過來的並不只有書籍,還有各地的奇珍異寶、特色商品。

    這些在京師難得一見的東西。

    可以賣出一個高價,足以讓士子把路費賺足,更是有的剩餘。

    若是再帶京師的東西回去。

    這就能夠賺的個盆滿鉢滿,便是一年所需,也能夠滿足。

    所以這時候,能夠參加科舉的士子,並不只是有做官的潛力,所帶來的利益也是實打實的。

    畢竟大明路引制度嚴格。

    想要去哪兒都不是那麼容易的,唯有科舉的時候,士子可以暢通無阻。

    不過自朱允熞監國以來,路引制度自然是逐漸變得名存實亡。

    誰也不會去提這件事。

    大明的交通也逐漸變得便利,許多東西也就逐漸出現在了京師的商販手中。

    三年未曾科舉的士子,這一朝入京師。

    便發現以往暢銷的東西,忽然變得沒那麼好賣了,雖然還是能夠銷完,卻沒有哄搶一空的效果。

    只因京師的百姓,如今什麼東西都見過了。

    不再是以前那般。

    反倒是他們這些時隔三年來到京師的士子,卻爲之一驚!這京師,竟然大變了個模樣!

    短短三年時間,竟然變化如此之多?

    白日間,京師之中,商販絡繹不絕,沿街叫賣之人無數。

    有各種珍奇之物,被拜訪在尋常攤位之中。

    讓士子嘖嘖稱奇,從未見過,活像是一個剛入城的土包子。

    而夜間。

    秦淮河畔,笙歌燕舞,揮金如土,大明京師百姓的豪橫,更是讓士子們大開眼界!

    上百兩銀子,說扔就扔。

    而就這,卻砸不出半點水花!

    無法讓美人傾心!

    只能說,無數士子此番入京,着實是開了眼界,這京師當真是如另一番天地一般。

    渾然不似人間!

    如同天上仙宮!

    惹的一衆士子羨慕不已,心中想着,若是能夠長久待在這京師之中,怕不是能活的像是仙人一般?

    而越是想到此處。

    心思堅定的士子,便開始閉門不出,絕不看這京師繁華一眼。

    專心讀書。

    想要在科舉考試之中,一鳴驚人!

    獲得入朝爲官的資格!

    而那些心思不定的士子,只顧着這京師繁華,被亂花迷眼,分不清自己是誰。

    只顧着享樂。

    而忘了,若他們科舉不成,於這京師而言,也只是過客!

    ……

    皇宮。

    城牆之上,朱允熞望着熱鬧非凡的京師。

    笑着說道:“天下士子,皆已至京師,只是不知道這其中,又有多少英才?”

    “可堪一用。”

    在朱允熞一旁,乃是百姓監督司的楊士奇。

    還有戶部尚書夏原吉。

    此二人皆朱允熞之心腹,亦是朱允熞看重的臣子。

    城下。

    無數士子走動,誰也瞧不出個高低來。

    便是朱允熞也不知道此番科舉,能鬧出個多大的動靜。

    而自己所期望的英才,又有幾個?

    如今‘三楊’之中,楊士奇已入他甕中,而其餘二人,又在何處?

    會不會就在這無數士子之中?

    而除了三楊之外,大明難道就沒有其他賢才?或許這羣士子之中,未必就沒有同三楊一般的賢才!

    正所謂時勢造英雄。

    現如今之大明,便是能成就英雄的時勢!

    無數空白的領域在等待着大明的人才去揮毫潑墨,去攻破堅冰!

    這都是青史留名的大好機會!

    “殿下,此番入京師之士子,怕是已經達到數萬之多,許多往屆未曾參加科舉的士子也來了。”

    “如此多人,想必定然是人才輩出。”

    “殿下無需多慮,我大明人才濟濟,定能將殿下所想,化作現實!”

    夏原吉堅定道。

    在所有大臣之中,他算是最瞭解,朱允熞所想要構建的大明是何等模樣了。

    畢竟,每一筆錢財都要經過戶部。

    而實實在在的錢財流向是無法騙人的,而朱允熞的各種佈局也離不開錢財的支撐。

    所以他最是瞭解。

    只不過,即便是他所瞭解的那些,也只不過是管中窺豹而已。

    不足以見朱允熞真正所想之大明全貌。

    “人才濟濟?”

    朱允熞反覆思量,忍不住長嘆一聲。

    呢喃道:“仍是不夠啊!”

    朱允熞要做的事,是逆天而行之事!是逆轉歷史大勢的驚天大事!

    這些人才,應付一個大明夠。

    但想要完成朱允熞心目中的大明,卻差之甚遠!

    科舉取士,不過是權宜之計。

    朱允熞真正想要讓大明之中涌現出無數人才,還是得要啓民智,開辦學校,讓天下百姓,皆可以讀書識字。

    只是大明的讀書人還遠沒多到這種程度。

    在這個年代,每一個讀書人都像是一塊寶一樣。

    又怎麼可能有願意放棄科舉之路,去學校任教,甚至是下鄉掃盲?

    難點重重!難點重重啊!

    ……

    時光飛逝。

    自士子入京之後,文會不斷,酒宴不斷。

    無心學問,只一心求取功名的士子開始走親訪友,試圖攀上關係。

    以此增加自己取士的機會。

    心思存粹的士子,則是閉門謝客,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

    而一些好學,又懂得機變的士子。

    則是特意找人求來一摞又一摞百姓日報,想要看看,太孫殿下所求之賢才,到底是何等賢才。

    從中明悟了不少道理。

    但大多都密而不發,只自己一人知道。

    而就在諸多士子各不相同的行動中,時間終於來到了二月中旬。

    洪武二十七年的科舉,終於到了!

    朱允熞於奉天殿中下令,任老朱和自己爲主考官,並分別任命同考官十八人。

    欽命禮部尚書詹微釋奠至聖先師。

    分置各考場。

    引導各士子入場,進行科舉考試!

    霎時。

    京師之中,彷彿都變得靜默!

    莊嚴而肅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