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六章 倭國神皇朝拜!冊封!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姜阿山小樹字數:3715更新時間:24/06/27 18:57:59
    入夜。

    朱允熞大擺宴席,一直歡慶到了深夜。

    整個大明的朝堂都沉浸在了一股子喜悅的氣氛中,秋天果然是一個收穫的季節!

    不僅今年風調雨順,順利將田裏的莊稼收了起來。

    糧食充足,物價平緩。

    大明的諸多政令也取得了豐厚的成果,土改過半,修路順利,拿下倭國,無論哪一件都是天大的喜事。

    而這些事情夾雜起來,就更是讓朱允熞高興。

    這才歡慶到了深夜,朱允熞才平復下來激動的心情,到頭就睡。

    畢竟第二日,朱允熞還有一件重要的事情要做。

    那就是接受倭國神皇的朝拜,並對倭國神皇進行冊封,而且朱允熞還打算單獨接見倭國神皇一下。

    好告訴對方一些‘只有皇帝該知道的事情’。

    所以朱允熞直接倒頭就睡,再一睜眼時,就已經到了第二日。

    朝陽初生。

    奉天殿,羣臣百官早早就在此等候。

    一個個衣衫整潔,氣質精神面貌都流露着一種‘天朝上國’的感覺。

    讓人望而生畏。

    大家都知道,今天是接見倭國神皇的日子,同時也是冊封大典,自然要將大明的氣勢威嚴拿出來!

    不能讓倭國的神皇瞧不起。

    但他們自然不知道,倭國神皇的住處狹小無比,當他跟着鄭和來到皇宮時。

    就已經被深深震撼到!

    這皇宮,簡直大到無法想象!如果用雙腿來丈量的話,怕不是腳都要走痛!

    反觀他的住處……也就那麼幾個院落……

    大明果然不愧爲天朝上國,而他們的皇帝也不愧是真正的萬國之主!

    倭國受華夏影響甚深,特別是唐宋的影響極大。

    仰慕中原文化,當初元朝勢大的時候,對元朝也是不甚理睬。

    如今先是在倭國見了大明海軍的煌煌天威,又來到京師,見了京師百姓家家戶戶都有肉吃,糧食多到米缸都裝不完!

    街道的水泥路就連下雨也見不到一點點泥漬,乾淨無比。

    而京師皇宮更是大到一眼望不到盡頭。

    宮闈深深,紅牆重重。

    大明‘天朝上國’的形象,便已經深深種在了他的腦海中!

    就好像是晚晴時候,李鴻章出訪大洋彼岸的那個國家見到一衆高樓大廈之後,徹底被征服,再也了與之作對的心氣。

    倭國的神皇,心中已經再也生不出對抗大明的念頭!

    在他心中,倭國和大明的差距,已經無法形容!不可以道裏計!

    “宣!倭國神皇覲見!”

    奉天殿外,倭國神皇肅穆筆直的站着,彷彿就像是一個朝聖的信徒。

    虔誠無比。

    而得知可以進去後,倭國神皇深吸了口氣。

    走進奉天殿,看着一個個散發着重重威嚴的大明重臣,倭國神皇只感覺到一陣窒息。

    這裏面隨便一個大臣,放到倭國,可能都是大名甚至幕府將軍的層級!

    而他一個區區倭國神皇……在大明眼中,簡直是比豬狗都要不如吧……

    走到奉天殿正中,前方是如玉的臺階,而在上方,一道少年模樣,卻散發着尊貴氣息的身影俯瞰着朝堂。

    如那高居九天之上的盤龍!

    倭國神皇知道,這倒身影就是如今大明儲君,代替大明皇帝監國的太孫殿下。

    連忙用自己蹩腳的中原話。

    說道:“參、參見……太孫。”

    不過雖然蹩腳,卻還可以勉強溝通,畢竟倭國素來仰慕中原文化,上層人士皆以認識漢字爲榮。

    倭國神皇自然也會上一些。

    朱允熞點了點頭,示意一旁的宮人宣旨道:“朕恭承天命,君臨萬邦,豈獨乂安中華,將使薄海內外日月照臨之地,罔不樂生而後心始慊也。”

    “倭國後小鬆神皇束下無道,致使藩臣作亂,浪人爲寇,爲禍一方……”

    這道聖旨,自然是以老朱的名義擬的。

    先是表明自己大明皇帝的身份,君臨萬邦之國,管你一個區區倭國還是綽綽有餘。

    蕞爾小邦,大明降恩封賞,你只有接受的份!

    然後下一段,就開始斥責倭國神皇沒管好自己的屬下,讓倭國生亂,然後出現了倭寇,在大明東南一帶遊蕩。

    於是大明在收拾完倭寇之後。

    生出了仁德之念,你收拾不了你國內的大名,那就讓我大明來幫你收拾!

    只不過嘛,這個忙也不是白幫的。

    首先就是冊封倭國神皇爲大明一藩地,從一國之主,降格成爲公侯級的存在。

    不過,大明也同時承認了倭國神皇對於倭國統治的合法性。

    表明你還是有資格繼續替大明管理倭國這片土地的,不過得從裏面劃出一部分來,讓大明駐軍,同時開放所有港口,設立租界,分割礦山。

    不然,你這個倭國神皇的位置,就別想要了。

    大明直接就收回你的統治權!

    不過朱允熞當然不會傻乎乎的收回後小鬆神皇的統治權,畢竟倭國遠在海外,朱允熞也不是想要這塊地。

    只是想要狠狠吸倭國的血而已。

    對朱允熞最好的情況,還是倭國內部爭鬥不休,後小鬆神皇不得不依靠大明維持統治才好。

    下方。

    倭國神皇雖然倍感屈辱,但念及大明之強大,以及自己此刻的處境。

    不得不磕頭拜謝。

    接受了朱允熞的冊封,自此從倭國之主,降格成爲了大明公侯,而整個倭國,從名義上,就變成大明的一處封地。

    只是將這塊地封賞給了後小松神皇而已。

    在倭國神皇磕頭拜謝之後。

    朱允熞突然語重心長的說道:“孤聽聞你倭國,內亂嚴重,內有權臣在側,外有諸侯並起。”

    “處境甚艱?”

    “可是如此?”

    倭國神皇俯身答道:“太孫殿下高見,正是如此。”

    現在的倭國神皇用大權旁落來形容都不合適,他完全就是傀儡一個。

    根本沒人聽他的。

    “唉。”朱允熞突然嘆息一聲:“做神皇做到你這個份兒上,當真也是沒誰了!”

    朱允熞意有所指道:“連臣子都指揮不動,又有什麼意思?”

    “說不定你在倭國過的都未必有在我大明好!你說說看,你這神皇,當個什麼勁兒呢?”

    朱允熞一副爲神皇感到不值的樣子。

    同時也爲神皇感到憋屈,說道:“這樣吧,孤這次送你回去之後,便派大明海軍助你。”

    “重掌大權!你意下如何?”

    倭國神皇頓時無比激動。

    興奮到手舞足蹈。

    一頭怪異的髮型不停顫動,讓朱允熞看得都有些噁心。

    “太孫殿下所言當真?”

    他就彷彿是那抓到了最後一根救命稻草的溺水之人,死死不肯放手。

    只是這天底下的事兒,又哪有不付出代價的呢?

    “自然當真。”

    “不過我大明如此有誠意幫你,你倭國是不是也得表示表示?”

    “畢竟有些好處,與其給犯上作亂的臣子,還不如給我大明更爲合適。”

    “至少,我大明還會幫你撐腰!”

    “而且你現在可是我大明冊封的公侯,爲我大明辦事,也是應有之理,不是嗎?”

    在朱允熞的誘導下。

    倭國神皇的思想,一下子從倭國上下一體的念頭轉變爲了:寧贈友邦,不予家奴!

    明明他才是倭國神皇,憑什麼卻所有事都由幕府將軍做主?

    爲何他就不能像大明皇帝一樣,決定所有事情?!

    而且給誰都是給,算下來,他還不如給大明!畢竟大明不僅承認他的統治權,更是會給他獨掌大權的機會!

    倭國神皇不得不承認,自己心動了!

    一想到自己獨掌大權的樣子,就忍不住激動的攥緊拳頭,臉漲成了豬肝色。

    倭國神皇自然忙不迭的答應。

    心頭開始打起了如意算盤,等朱允熞幫他清除幕府,幹掉大名,重掌大權之後,就可以甩開大明的束縛。

    暗中積蓄力量,把大明的海軍趕出倭國的境內。

    徹底成爲倭國的主人!

    但可他想的卻是過於天真了!朱允熞當真會幫他?不過是讓他回去牽制各方勢力,讓倭國繼續保持四分五裂的局面。

    好讓大明可以繼續對倭國榨乾最後一絲利用價值!

    而在這個過程中,誰要是想統一倭國,大明都將讓知道,什麼叫堅船利炮!

    “來人吶,送倭國公下去休息,不日後送倭國公返回倭國!”

    朱允熞吩咐道。

    很快,倭國神皇就被人帶了下去。

    羣臣百官紛紛臉色一喜,恭賀道:“我大明威服四海,今日收服倭國,再揚我大明天威,當真是可喜可賀!”

    而再隨後。

    更是有朝臣站出來,說道:“殿下明智!放倭國神皇回去,此乃上佳之策!”

    “唯有四分五裂的倭國,對我大明來說,方纔是一個好倭國!”

    只是……此計太毒!所有人都沒想到,這個計策竟然會從朱允熞的口中說出來!

    太孫殿下……未免太過可怕!

    而就在衆人後怕膽寒之時,朱允熞卻笑呵呵的說道:“這計策,的確不錯。”

    “昨夜姚廣孝連夜前來,擾得孤覺都沒睡好。”

    “不過看在他獻計獻策還算有用的份上,孤便原諒他這一回吧。”

    朱允熞不聲不響的將這一計策,推脫到了姚廣孝身上。

    朝臣聽到姚廣孝的名字後,陡然鬆了口氣。

    大家對於姚廣孝的看法都不太好,此妖人也!如此妖人,會出如此計策,也就難怪!

    太孫殿下向來仁德,雖聰明伶俐,遠超世人,卻絕想不出來如此敲骨吸髓的狠毒計策!

    但要是姚廣孝,那可就太正常了!

    相比起一個狠毒的太孫,大家還是喜歡仁德向善的太孫殿下!

    朱允熞將這件事特意推脫給姚廣孝。

    到也的確是個不錯的選擇。

    一沒有讓自己的形象受損,上位者的形象未必要光輝,但卻最好不要陰狠毒辣。

    因爲誰都不願意自己的上級,是一個陰狠毒辣的小人!

    二來,也是讓所有人知道,朱允熞身後,還有姚廣孝這等高人謀士!

    爲他出謀劃策!

    不是那麼好騙的!做事之前,最好多掂量掂量!

    朱允熞將這件事推脫出去,倒也算是一舉多得。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