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二章 閉關鎖國思潮復興!鄭和大勝!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姜阿山小樹字數:3735更新時間:24/06/27 18:57:59
    “查!”

    “給孤仔細的查!狠狠地查!”

    “看看是誰在背後搗鬼!”

    朱允熞止不住的狂怒,眼中滿是殺意!

    一旁的錦衣衛指揮使蔣瓛只敢瑟瑟發抖的看着正在發怒的朱允熞。

    隨着朱允熞年歲日長,營養充足,更是有常家鍛鍊,已經有了一副少年人的體魄。

    褪去了幾分稚嫩,更顯露出幾分尊貴和威嚴。

    特別是勃然大怒時,渾身的威勢,已經直逼老朱!

    甚至讓蔣瓛覺得,此刻站在他身前的,並不是朱允熞,而就是老朱!

    太孫殿下正在蛻變成一位合格的帝王啊……

    “是!殿下!”

    “屬下必定將此事查個水落石出!”蔣瓛毫不猶豫道。

    但就在蔣瓛準備離去時。

    朱允熞卻又突然冷聲說道:“蔣瓛,今日之事,莫要讓孤再看到下一次!”

    “你們錦衣衛是幹什麼吃的!此事鬧得滿城風雨,孤竟然最後一個知道!”

    “你可知道,就今日之事,孤足以要了你一百顆腦袋!”

    蔣瓛額頭頓時直冒冷汗。

    心中一陣後怕,連忙打起精神來,惶恐道:“屬下知罪!日後萬不會再犯!”

    “屬下必定將功贖過,將那背後攪動滿城風雨之人抓出來!”

    “聽候殿下處置!”

    朱允熞這才滿意放蔣瓛離去,這錦衣衛若是不敲打敲打,放鬆起警惕來,覺得不重要的事就不向他彙報。

    這種習慣萬一養成,這錦衣衛就成了尾大不掉的棘手存在!

    錦衣衛,不能有自己的想法!只能做皇帝手中一把鋒利、冰冷的刀!

    這是自從老朱提點他之後,朱允熞悟到的東西。

    儘管老朱有時候會因爲歷史局限性,看不到更多的東西,但在把控人性,如何做好皇帝這方面,卻是足足甩了朱允熞十條街!

    古人的智慧,不可小覷!

    錦衣衛的動作很快,不到半天的時間就弄清楚了事情的首尾。

    將一切真相查明,告知給了朱允熞。

    御書房。

    朱允熞聽完蔣瓛的彙報之後,手不禁緊攥,事情比他想象中的還要棘手許多。

    因爲在暗中搞事的人,不止有一個或是兩個,而是已經形成了一種默契,一種思潮,在羣臣百官和大明京師的百姓中傳播。

    那是一種極端排外,狂傲自大的閉關鎖國思潮!

    這種思潮的形成,一來是要歸功於這次鄭和那邊傳回來的壞消息。

    二則是因爲大明境內建設搞的如火如荼,京師更是一片欣欣向榮之景,大明的國力幾乎是在以日新月異的速度發展着。

    自然而然,就會有人認爲,大明已經過的夠好了。

    根本沒必要浪費心力,去探尋外面的世界,大明難道還不夠大嗎?

    就安安心心過好自己的日子就是。

    同閉關鎖國思潮而來的,是一種奢靡之風,一種享樂主義!

    簡而言之,這段時間大明土改的順利,以及百姓有錢,工廠生產出各種商品之後,產生了天下太平的幻覺,讓所有人失去了危機感。

    讓所有人都生出了一種想法。

    咱們過得已經是神仙日子了,何必去追逐海外的利益?

    區區倭國,哪裏比得上大明?

    於是才有了這次,大家心照不宣將鄭和可能失利的消息散播到整個京師。

    攪得滿城風雨,而朱允熞卻最後一個得知的事情。

    可以說,這是羣臣百官,對於朱允熞出海命令的一種無聲反抗!

    這種思潮,很危險!

    “想要聯起手來對付我?那我倒要看看,是你們的脖子更硬,還是我手中的刀更鋒利!”

    朱允熞怒到了極點,在心中想着。

    明日早朝,他倒是要看看,這些人到底有什麼能耐!

    能阻止朱允熞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朱允熞是儲君,是未來的大明皇帝,必須說一不二,容不得任何人反駁!

    若是朱允熞能被臣子駁倒,那將是一個無比危險的信號!

    無論是爲了大明的未來,還是爲了穩固自己的權威,明日早朝,朱允熞都決不能敗下陣來!

    哪怕是錯的,也得給他執行下去!

    ……

    翌日。

    早朝。

    當羣臣百官齊至好一陣之後,朱允熞才姍姍來遲。

    坐在上方,臉色陰沉,一言不發。

    俯瞰着下方的羣臣百官,散發着厚重的威勢,讓羣臣百官不由爲之心驚,生出惴惴不安之感。

    奉天殿內,大家都不說話。

    也不敢說話,生怕第一個上去,惹怒了朱允熞,成了替死鬼。

    可他們越是不說話。

    朱允熞就越是要讓他們說,將自己心裏所想的東西,原原本本的說出來!

    “昨日鄭和的消息傳京師來,孤竟然是最後一個知道的。”

    “當真是好得很吶!”

    “都說說吧,你們想要做什麼?又想要幹些什麼!是想反了天了嗎?!”

    朱允熞罕見暴怒,質問羣臣。

    衆人只感覺高臺之上,有一頭還在成長的猛虎,正在高聲怒吼。

    帶着無邊的威勢,還有血雨腥風,朝衆人撲面而來!

    年幼儲君,竟已有猛虎之勢!讓人望而生畏!忍不住戰慄!

    “哦?一個個敢做不敢承認是嗎?”

    朱允熞雙眼一眯,眼中似有寒芒閃過。

    手中拿出一本名冊。

    “那這樣吧,孤念到誰,誰就站出來,說給孤聽如何?”

    “孤給你們每人三句話的機會。”

    說罷,朱允熞看似悠悠然的念道:“第一個,徐輝祖!出列!”

    徐輝祖聽到自己的名字,心頭不由一驚,渾身都開始忍不住顫抖。

    甚至雙腿都有些不聽使喚!

    就好似一個七老八十的老頭兒一樣,顫顫巍巍的上前一步。

    口中只覺喉嚨發癢乾澀,說不出話來。

    “哦?孤給你機會,你不說。”

    “那你日後可就沒機會說了!”

    朱允熞猛地一拍桌案,有如那震天雷聲,在奉天殿中不斷迴響,如同煌煌天威,嚇得羣臣百官紛紛不敢直視。

    只能俯首低頭!

    “明明是你軍務處第一個知道消息,你卻不彙報給孤。”

    “擅自壓下,是何用意?!”

    “你是翅膀硬了,覺得自己能耐了嗎?!”

    在朱允熞連續不斷的呵斥下,徐輝祖終於堅持不住,癱跪在地。

    埋首痛哭,悔過道:“殿下,臣有罪!”

    “臣不知爲何,當見到鄭和消息傳來時,第一反應便是將其壓下。”

    “可臣卻並無私心,一心皆是爲了大明!”

    “爲了出征倭國,殿下費勁了心力!試問誰人不知,金陵十八坊中製造的新式武器和火炮,全都是優先供給海軍!”

    “而那江南造船廠更是耗資甚巨!每一艘寶船都來之不易!”

    “他馬三寶不過一介閹人!承蒙殿下天恩浩蕩,方纔有機會統帥大明海軍!”

    “可那鄭和呢?又是怎麼回報殿下的!”

    “剛愎自用!肆意行事!一意孤行!非得兵分三路,更是錯誤估計了風向,導致海軍受損,不得不靠岸,被倭國大軍圍攻!”

    “就這能耐,簡直有負殿下天恩!”

    “臣若是那鄭和,還不如自刎算了!有何面目回朝求援?更有何面目歸來!”

    徐輝祖情緒激動。

    痛罵鄭和。

    認爲他辦事不力,才讓殿下如此失望,沒臉回朝求援。

    “糊塗啊你!”朱允熞當真是恨鐵不成鋼。

    忍不住罵道:“你簡直蠢到不能再蠢!鄭和所率領的海軍,乃是我大明海軍唯一的種子!”

    “他要是全軍覆沒了,我大明海軍不知道還要花多久的時間重建!”

    “鄭和作戰不力,孤自然會追究他的罪責,還輪不到你來多管閒事!”

    “給孤跪下!好好反思反思!”

    徐輝祖無言以對,只能羞愧的低下了頭,聽候發落。

    而罵完徐輝祖之後,朱允熞又看向其他人。

    冷哼道:“莫要以爲孤不知道,這件事你們也有參與!在背後推波助瀾,一個也不乾淨!”

    “戶部尚書,鬱新大人,你說是吧?”

    鬱新陡然被點名。

    頓時如遭雷擊,僵硬的走了出來。

    毫不猶豫拱手跪地道:“臣認罪!”

    “徐大人只是將此事壓下,是臣不小心得知了此事後,在諮政處宣講此事。”

    “此事如今鬧得滿城風雨,甚至導致有百姓說,倭國有神風相助,大明不可能征服倭國,臣罪責難逃!”

    “然,作爲大明戶部尚書。”

    “臣不得不斗膽諫言,殿下,海軍耗費甚貴!可造價即便如此之貴的寶船,在無盡的海域面前,也隨時都有傾覆的危險。”

    “現在出海,時機未至啊!殿下!”

    戶部尚書鬱新在下方痛苦流涕,甚至親手摘下了自己的官紗帽。

    朱允熞無奈的看着鬱新。

    對這位自己曾寄予厚望的戶部尚書感到失望。

    眼界終究還是太淺!跟不上自己的步調!

    “還有誰是這個想法的。”

    “都站出來吧,孤也懶得點名了,一次清清楚楚和你們說個明白。”

    下一刻,至少朝中一半的官員站了出來。

    文臣武將皆有。

    他們都和徐輝祖、鬱新抱着同樣的想法,大明的未來不在海外,而在境內。

    只是……他們都錯了!

    大明的未來,在海外!在整個世界!

    朱允熞站起身來,目光如刀。

    冷冽道:“出海,乃是大明國策!”

    “不可動搖,不可更改!”

    “而孤的命令更是容不得爾等質疑!”

    “蔣瓛何在?!”

    下方,蔣瓛立刻應答,身後是一衆早就準備好的錦衣衛!

    朱允熞最後看了眼下方出列的衆人,其中不乏有名臣、重臣,更有他朱允熞的心腹。

    可只要阻攔他出海,就不行!

    “通通……”

    朱允熞正要下達命令。

    可正在這個時候。

    門外突然傳來一道急促的聲音。

    “大勝!”

    “大勝!”

    只見一個傳令兵焦急的跑了進來,甚至差點被門檻絆倒。

    剛一進入奉天殿,便跪地高聲說道:“太孫殿下!最新消息!鄭和將軍大勝!”

    “於務古水門大敗倭國主力!不日前已擒拿倭國神皇!”

    “將要返京!”

    頓時,羣臣百官,紛紛面面相覷。

    不敢相信的對視一眼。

    鄭和……勝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