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九章 太孫的主意,合資控股!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姜阿山小樹字數:2567更新時間:24/06/27 18:57:59
    但實際上,朱允熞心頭卻高興壞了。

    三十二萬頭牛羊!

    雖然這並非是一個非常龐大的數字,但對大明來說,卻無異於是一劑強有力的強心針!

    在如今物價飛漲的關鍵時期。

    給大明的市場注入新的活力,也讓物價得以暫時緩平。

    給朱允熞更多的時間,去慢慢處理增發紙鈔過多,導致紙鈔貶值的問題。

    只要有這三十二萬頭牛羊撐過一段時間,就算是鄭和真的失敗了!朱允熞也有充足的時間去解決此事!

    無論是靠甘薯還是再次出征倭國。

    都還有時間!

    只是……在朱允熞內心深處,還是在期盼着這次出征倭國不要出什麼岔子才是。

    他對海軍可謂是寄予厚望!

    若是這第一步都走不到,難免會影響到大明朝堂對於征服海外的信心。

    事實上,現在就已經有了一絲不對勁的苗頭。

    大家對於海外的東西似乎變得不是那麼敢興趣,紛紛覺得大明境內已經足夠好了。

    沒必要再往海外發展。

    而是都盯上了北元這個心腹大患。

    方纔藍玉和徐輝祖等人雖然是在演戲,可實際上卻也是說的真心話。

    根本不似作假!

    他們是真的希望朱允熞把矛頭從海外轉移回來,放到北元又或安南身上!

    只是胳膊拗不過大腿,朱允熞不同意,他們就沒法有所作爲。

    但心裏肯定還有着這樣的想法!

    只要海外一事有些不順,他們都會站出來反對再度出征海外的事情。

    這些都由不得朱允熞不擔憂!

    早朝後,北元使者快馬加鞭趕回北元,以現在修建國道之後的速度,想必半個月之內應當有回信。

    事成與否,到時便知。

    不過這一次北元使者親身體會到國道的便利性之後。

    想必應該會力勸北元皇帝求和吧。

    畢竟在這個運輸比什麼都困難的時代,大明有這麼一條暢通無阻的主幹道。

    優勢簡直不要太大!

    而在朱允熞等待北元回覆消息,以及鄭和那邊消息的同時。

    京師也越發熱鬧了起來。

    一些工廠的雛形,出現在京師準備擴建的外城,紛紛沿着江河而建,打算依靠水力進行生產。

    在蒸汽機還沒有發展起來的時代,運用水力無疑是最好的方式。

    最重要是,隨着技術研究和制造局的發展,水力機械得到了長足的發展。

    只是相比起當時詢問的地主豪紳人數,最後終究還是少了許多。

    算不上雷聲大雨點小,但有差距卻是肯定的。

    起碼沒有達到朱允熞預想之中的效果。

    於是朱允熞趕忙召來徐妙錦,打算問一問情況。

    御書房。

    朱允熞和徐妙錦寒暄了幾句之後。

    當先問道:“工廠的事情是什麼情況?怎麼當時詢問的人這麼多,結果現在真正開辦工廠的人卻這麼少?”

    徐妙錦也是有些無奈。

    一攤手,說道:“這些傢伙一個比一個膽小,不敢把全部身家都投進來。”

    “而制造局這邊製造一條機器生產流水線的成本又太高。”

    “根本沒辦法降價。”

    “再加上專利的緣故,只有一些原本手裏田地衆多的大地主才敢嘗試。”

    “普通的地主豪紳,根本沒這個錢,或者說修建工廠要耗去他們的全部身家。”

    “不敢嘗試。”

    朱允熞聽後,這才明白了爲什麼工廠修建比想象中要少的緣故!

    原來還是因爲錢不夠!

    但指望朱允熞再給他們發錢卻是妄想。

    器械降價更是想都別想,畢竟他還指着這個割韭菜呢。

    現在不會降價,以後更不會降價!

    不過,要解決這個問題,倒也不是特別難……朱允熞沉吟半晌,手指無意識的在桌面敲動。

    “有了!”

    朱允熞面帶喜色,說道:“既然一家地主的錢不夠,那多幾家地主的錢不就夠了?”

    “這樣,你主管的技術研究和制造局不是有這些地主的信息嗎?”

    “你去將這些人聯合起來,舉辦一場晚宴,讓這些人熟絡熟絡,看能不能湊在一起,共同開辦工廠。”

    “到時候的收益,大家按照出資多少來分就是。”

    但徐妙錦卻面帶難色。

    說道:“其實……我已經試過了,可這些人彼此互不信任。”

    “誰都害怕到時候錢投進去了,卻被人排擠出去,不僅投資打了水漂,就連本錢也沒了。”

    “大家都不肯冒險。”

    徐妙錦其實早就嘗試過這個方案。

    結果是不行!

    但朱允熞卻沒有任何自己意見被否決的惱怒,而是滿臉平靜。

    似乎已經預見了這個結果。

    “你似乎不驚訝?”徐妙錦好奇道。

    難道說,朱允熞還有什麼解決辦法不成?

    “沒錯。”

    朱允熞還當真有解決的辦法!

    “互不信任這件事太好解決了,凡是合夥開辦工廠者,皆可以前往官府衙門登記注冊。”

    “成立一家公司,用以掌控這家工廠。”

    “而這家公司,完全按照大家出資的多少控股,出三成的錢,就控三成的股!在事關公司決議的時候,有三成的股,就擁有三成的話語權。”

    “到時候誰的話語權更多,就聽誰的。”

    “如此一來,簡潔明了,同時更是有官府背書,有股份在公司,完全不必害怕。”

    “如此,便能解決這些地主豪紳的後顧之憂了。”

    徐妙錦大腦飛速轉動。

    設身處地的站在地主豪紳的身份去推想,如果是她的話,有官府作爲背書,沒有後顧之憂。

    再加上幾個分攤的話,不會一口氣佔據自己所有的財產。

    她還當真會選擇搏上一搏!

    因爲工廠生產出來的商品,實在是太有吸引力!

    絕對不愁市場!

    簡直是穩賺不賠的買賣,又有什麼道理不搏上一把?

    “好主意!”

    “我這就回去,告訴所有人這個消息!讓那些還沒離京的地主趕緊開辦工廠!”

    “有官府背書,想必他們這次肯定是高興壞了!”

    徐妙錦也是個雷厲風行的性子。

    說幹就幹。

    連一聲招呼也不打,直接就跑着出了御書房,朝技術研究和制造局趕去。

    讓本來打算留徐妙錦吃晚飯的朱允熞有些尷尬。

    只能是留待下次再說。

    不過技術研究和制造局正是有她把關。

    朱允熞倒是放心得很。

    不用擔心出什麼差錯,可以全身心投入到其他事情上來。

    只需要偶爾拋出一兩個想法和點子即可,徐妙錦就會幫他把這些想法和點子儘可能的研究出來。

    完成技術革新。

    也正是如此認真負責的態度,才讓大明涌現出了如此之多的新事物。

    也讓大明將來不缺用來傾銷掠奪糧食和原材料的商品!

    這一點上,徐妙錦當真是要記一大功!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