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五章 鼓勵地主轉型!承包修路!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姜阿山小樹字數:3438更新時間:24/06/27 18:57:59
    可不管鄭和那邊到底如何。

    大明朝廷要辦的事情依舊不能耽誤,朱允熞要操心的事情仍然還有許多。

    土改的事情,正在有條不紊的進行着,雖然出了一些小插曲,但也已經解決,無數浙江官員也已經落馬。

    更有王鈍這樣老成持重的老臣相助,幾乎不需要朱允熞操心。

    現在朱允熞真正擔心的,還是持續不斷增發紙鈔,不斷給百姓發錢之後的物價問題。

    在朱允熞自陽山返回京師的路上。

    所見所聞,都清晰無比的告訴他,大明京師的物價已經開始不受控制的飛漲!

    只是因爲甘薯也在快速推廣,大明境內更還有一些存糧。

    還在可以接受的範圍之內。

    但若是持續下去,勢必會讓物價飛漲到一個讓百姓無法接受的程度!或許……第三帝國的故事,就要在大明身上重演!

    五十萬馬克一塊麪包的事情,說不定真的會發生在大明境內!

    而那時候……只需要一個如小鬍子一般的人物登高一呼,大明就會在旦夕之間消失!

    這不是危言聳聽,而是完全可能發生的事實!

    可朱允熞卻不能把這些事告訴給任何人聽,只能默默一個人承受着這些,並努力爲大明尋找出路。

    而想要抑制物價,首選自然是讓大明的物質產出豐富起來。

    老百姓和地主得到的錢可以花出去。

    而只要有購買力的錢,就不存在貶值的問題。

    但這一點,卻因爲鄭和失聯的緣故,暫時無法施行,於是朱允熞只能退而求其次,想辦法找到能夠消耗大筆財富的方法。

    讓地主手裏的錢全部用出去。

    否則地主豪紳手裏有着大筆大筆的錢,但他們卻找不到地方用,而且眼看着物價飛漲,手裏的錢不斷貶值。

    他們也會急!

    他們可是實打實失去了可持續生產糧食的土地!

    但獲得的卻是隨時可能貶值成廢紙的紙鈔,這擱誰身上能不急?

    所以朱允熞必須要想辦法爲這些地主想一些出路。

    把錢投入到可持續盈利的物質生產當中。

    讓他們看到希望。

    而朱允熞幫他們想的辦法,就是讓他們轉型!

    從土地,轉移到其他方向當中去。

    從原本的地主豪紳,變成一個又一個的資本家。

    雖然資本家沒有一個是好東西,可又不得不承認,資本家相對於地主豪紳來說,又是相當進步和優越的。

    資本家對於社會財富的循環運轉,幫助實在是太大了!

    朱允熞只有幫他們轉型成資本家,讓他們的目標從囤積更多的土地,轉移到獲取更多的財富。

    才能讓他們手中的錢運轉起來。

    而不是囤積在倉庫裏吃灰,並且讓這些錢流通到普通百姓的市場當中去,和普通的大明百姓爭搶糧食。

    讓糧食的物價飛昇。

    而對於如何讓地主轉型成資本家,朱允熞主要設定了兩個方向。

    第一個方向是朝廷將修路的項目承包給地主,讓這些地主去主動投資修路,然後從朝廷這裏獲取收益。

    這可以說是一個兩全其美的方案。

    一個是朝廷修路的成本肯定是比地主豪紳去修路要貴上一些的。

    畢竟地主轉型成資本家之後,肯定會壓榨勞動力。

    讓勞動力儘可能的去加班加點幹活,以此獲得更多的收益。

    於是連帶着工期也越來越短,效率大幅度提升。

    反觀,若是讓朝廷來施工,一方面顧忌民意,不可能讓朝廷去催促百姓加班,如此一來,豈不是和當初的徭役差不多?

    可能會讓百姓生出怨恨朝廷的想法。

    而地主豪紳則沒有這方面的顧慮,朝廷假借地主豪紳之手,也將這一層怨恨轉移到了地主豪紳之上。

    百姓越是痛恨,就越是依靠朝廷。

    朝廷只需要關鍵時刻,下去懲治幾個地主豪紳,就能平息民憤。

    豈不美哉?

    其次,朝廷修路的花費肯定是要比地主多上許多的。

    一來是各方面的貪墨避不可免,這裏挪用一點,那裏挪用一點,總體上超出預算些許,也差不多什麼毛病來。

    反而越是嚴格的審查,越是拖累工期。

    讓修路的步伐慢上許多。

    這怎麼看都不划算。

    所以還不如直接定下一個價格,直接甩手給地主豪紳,讓他們承包這個項目,自己組織工人,讓他們去負責修路。

    朝廷到時候既可以徹底放開手去進行土改。

    減少了很多雜物。

    更是便宜、省時,對朝廷來說何樂而不爲?

    至於地主豪紳,他們修路能獲得一大筆銀子,利益可觀,同時也讓他們手中的錢有了一個合適的去向。

    讓地主的錢流動起來。

    甚至還能讓這些地主豪紳先行承擔修路的成本,朝廷最後再發放下去。

    減緩了朝廷的財政壓力。

    幾乎看不到任何弊端!

    唯一的弊端,也就莫過於到時候可能出現的官商勾結,滋生出一大批蛀蟲,貪污腐敗橫行。

    正如前世一般,出了某個工程,想要承包,都要送禮。

    從而衍生出了一大批官場文化,酒桌文化。

    試問誰不知道,搞項目,弄工程,是最賺錢的?

    不過和後世不同的是,朱允熞手裏還有錦衣衛!還有一把最鋒利的刀!

    對這些貪官污吏,朱允熞只有一個字:殺!

    “皇爺爺說的不錯,錦衣衛就是幹這個用的,等殺到百官生怨,再把錦衣衛指揮使換一個就是。”

    “再大不了,就把錦衣衛換成東廠、西廠罷了。”

    “這可真是一把好使到不能再好使的刀!”

    打定了主意,朱允熞不再耽擱,直接下達了自己的命令。

    “讓諮政處的人,整理一下國道修建的進度,查一下,還有那些路是沒有開修的。”

    “統統彙報上來。”

    “並且把價錢也一併給孤報上來。”

    很快,一封封公文就被呈了上來,隨之而來的,還有諮政處大臣,楊靖。

    楊靖手捧着一張地圖,上面畫的正式大明地圖。

    還有一條條線路相連,做有各種記號,顯然這上面的線路,便是準備修建的國道線路。

    朱允熞仔細查看了一番。

    如今修建的完善的道路,莫過於松江府到應天府這一截。

    而還有一條路,雖然斷斷續續。

    可也已經完工了大半,那便是應天府通往北平的道路,這是一條可以從應天府直達大明和北元邊境的國道!

    “不錯。”朱允熞先是肯定了一下興修國道的工作進度。

    然後說道:“孤打算將修路的事情,承包給地主豪紳來接手。”

    “技術仍由朝廷負責主導,但具體的施工,統統交給承包的地主豪紳來組織。”

    “像這些正在修建的路就算了。”

    朱允熞指着地圖上正在施工的國道,又指向未曾施工,只有計劃的國道,說道:“像這些還沒開始施工的國道。”

    “爾等彙總一下,定下一個總價格,將其承包出去。”

    “暫定在半個月之後吧,開辦一個招標大會。”

    “讓所有有意向競標的地主豪紳都來京師,只要確認有這個能力,就將其承包出去。”

    “以後的路,統統都按照此章程來辦。”

    “朝廷招標,豪紳競標,將工程承包給地主豪紳去辦。”

    朱允熞不是在和楊靖商量,而是以命令的語氣,直接下令。

    楊靖心中雖然有諸多疑問。

    卻也不敢多問,只得領命,轉身下去按照太孫殿下的意思去辦。

    只是楊靖心中卻不由自主的想着……讓地主豪紳承包修路?這件事能行嗎?

    太孫殿下的命令總是讓人聞所未聞,見所未見。

    而在楊靖離去之後。

    朱允熞仍然沒有停止自己的思考,讓地主承包修路,只是他解決物價上漲的辦法之一。

    說白了,物價上漲的根本原因還是在百姓手裏的錢太多。

    而可以用來購買消費的商品又不夠多。

    糧食,也只是商品的其中之一而已!

    朱允熞現在無法憑空變出糧食來,但商品……卻有這個可能!

    針對物價上漲,朱允熞的第二個措施,就是開辦工廠!讓那些不願意去承包國道修路的地主豪紳,紛紛投錢到開辦工廠中來!

    投入到生產建設當中來!

    讓大明市場上流通的商品變得越來越多。

    同樣可以減緩物價的上漲。

    維持紙鈔的購買力,如此一來,雖然沒辦法抑制糧價的上漲,但卻也能讓紙鈔貶值得慢一些。

    等到以後有充足的糧食後,糧價的上漲,也就只是一次正常的市場波動而已。

    無傷大雅。

    日後自然而然就能恢復平穩。

    增加大明百姓對於紙鈔的信心,畢竟紙鈔這個東西,說白了就是看百姓對於朝廷的信心!

    信心強,不管怎麼增發紙鈔,百姓都願意買單!

    但若是信心弱,只是稍許的物價波動,就可能導致悲慘的後果!

    “也該是開辦工廠了……不過想要開辦工廠,以現在金陵城的大小,卻是不太合適了。”

    朱允熞心中默默盤算着。

    京師必須擴建!

    朱允熞打算在京師開辦大明的第一批工廠。

    等到大家都認識到工廠的好處後,再集中在魔都,大批量開辦工廠!

    製造商品,對外傾銷!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