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九章 增發國債!瘋狂的京師百姓!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姜阿山小樹字數:2873更新時間:24/06/27 18:57:59
    數日之後。

    京師城門處,三塊巨大的青石被搬運了過來。

    上面刻有三位高義之士的名字,還有事蹟。

    其中自然有方孝孺的名字,他將售賣王羲之真跡《遊目帖》所得的百萬兩銀子,全都捐贈給了朝廷。

    穩穩拿下了第一名的寶座。

    而另外兩人,則分別付出了三十萬兩和二十萬兩的代價,留名募捐石。

    自此受萬民敬仰,每一個經過京師城門之人,都能看到他們的事蹟。

    至於朝廷,則只是請人搬了三塊石頭,刻了些字而已。

    便毫無任何損失的,拿到了總計三百餘萬兩的捐贈,充入國庫之中。

    雖然相較之下,可謂少的可憐。

    但勝在幾乎毫無代價,幾塊石頭而已,對朝廷能有什麼影響?

    如果三塊石頭等於三百萬兩,那朱允熞當真是恨不得立他一千個再說!

    可惜這種事情,不好重複。

    朱允熞也只能悻悻作罷,繼續準備發行新一期國債的事情。

    隨着石見銀山的消息刊登上百姓日報,消息自然而然傳開,京師百姓早已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應天府內,同樣如此。

    如今百姓日報的傳播度實在是太大了!基本每出新的一期,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就能傳遍整個大明!

    而今,關於石見銀山,關於倭國擁有露天銀礦的事情,也已過去一段時間。

    百姓自然紛紛知曉。

    也該是進行下一步的計劃了!

    ……

    御書房。

    朱允熞招來如今負責戶部事務的戶部右侍郎鬱新,以及他的得力干將,戶部主事夏原吉。

    問道:“你們認爲,此次發行國債,應當發行多少比較合適?”

    “以國債爲準備金再印鈔,又當多少合適?”

    “當前的目標,乃是徹底完成土改,你二人掌管戶部,想必應當清楚。”

    土改,是一個複雜且龐大的工程。

    朱允熞儘管是發起這個工程,並且是掌舵的人。

    卻也沒辦法掌控到方方面面的細節,專業的事問專業的人,鬱新和夏原吉負責戶部,自然就是專業的人選。

    戶部右侍郎鬱新思量一陣。

    隨後說道:“殿下,以當前情況來看,土改所需的數字着實龐大無比!”

    “好在,當初陛下明智,設立軍屯衛所,雖然將田分給了軍戶耕種,但這田卻仍然屬於我大明所有。”

    “實實在在節省了一大筆錢!”

    “不然此番收田,所耗費的銀兩恐怕還要增出一倍之多……”

    “但即便如此!缺口仍然巨大!新一期的國債,微臣認爲……當不下於五億!”

    待鬱新說完。

    朱允熞又看向夏原吉。

    這位原本在鬱新死後,接任戶部尚書一職之人。

    想看看他的想法。

    夏原吉也不怯懦,沉吟片刻後,說道:“臣認爲,五億仍顯不夠。”

    “想要確保土改完成,當發行國債十億!”

    “發動整個大明的百姓購買!如此,方可徹底完成收田大業!讓我大明,煥然新生!”

    鬱新和夏原吉的數字一個比一個誇張。

    但這並非是完不成的數字。

    且不說現在大明的百姓本就在變富,就拿大明每年一千餘萬的稅收來說,這個數字對大明的百姓來說,也不算龐大。

    只是要看百姓願不願意購買而已。

    朱允熞稍微思量了片刻,心中更加傾向於夏原吉所說的十億方案。

    土改最好還是能一起完成,而不是東一塊西一塊的。

    讓大明的發展變得不均衡起來。

    如此反而可能引發一些不必要的問題。

    “既然如此,那便按照十億國債去準備發行吧。”

    朱允熞做出決定。

    “不可!”

    戶部右侍郎鬱新突然反對道:“殿下,臣以爲,十億實在是過多了!”

    但這並非是因爲朱允熞沒有採納他的方案。

    更不是因爲夏原吉沒有附和他的方案,而是心中另有隱憂。

    只見鬱新憂心忡忡的說道:“殿下,以十億國債爲準備金,發行紙鈔,屆時,發行的紙鈔將遠超十億!”

    “如此多的紙鈔流入市面,雖暫時不會出現問題。”

    “但時間一久,卻難免會造成物價上漲!錢不複錢的問題啊!”

    “到時候,老百姓手中的紙鈔又將變爲一堆廢紙!殿下的名聲也會毀於一旦啊!”

    鬱新滿是憂愁的說道。

    儘管在他看來,湊齊五億國債然後增發紙鈔,同樣也會落得個這樣的下場。

    但至少,局面還可以控制一些。

    但十億就真的是太多太多了!會導致局勢變得徹底不可控制!

    畢竟……說句最現實的話,大明一年能生產的糧食就這麼多,如果百姓都有囤糧的需求,那麼物價很快就會瘋漲。

    錢貶值也就是那麼一瞬間的事兒!

    但夏原吉對此卻有不同的看法。

    只見夏原吉緩緩說道:“鬱大人,此事誠如您所言,的確可能會出現這種情況。”

    “那你爲何說要發行十億?”鬱新不解道。

    朱允熞也看向夏原吉,只見其面色如常。

    說道:“一來,是因爲想要完成收田,必須要十億國債才能完成!”

    “國債乃是消耗朝廷信用和百姓信心的大殺器!只可用一次,而不可重複用之!”

    “若是五億不夠,屆時還需再發行新的一期國債。”

    “可那時候,朝廷是可以發行,但百姓會不會願意認購?或許那時候,民間的紙鈔就已經貶值!”

    “二來,紙鈔貶值,看似必然,實則未必!”

    “大明百姓手中的錢越多,大家購買東西的慾望也就越強,我們要做的,其實就是想辦法填補百姓購買的慾望。”

    “穩定大明百姓的信心!讓百姓知道,只要他們想買,就一定能夠買的到即可!”

    “同時,咱們也可以尋找到一個窟窿,讓老百姓無限的將錢扔進其中,只留少部分錢在其自己身上。”

    “如此一來,百姓們看上去是富了,但實際上手裏的錢卻是和以前一樣。”

    “物價自然不會上漲。”

    夏原吉侃侃而談,條理清晰,邏輯縝密。

    而他關於‘窟窿’的言論,更是讓朱允熞嚇了一跳。

    這不就是後世‘蓄水池’的理論嗎?

    後世一樣在瘋狂印鈔,錢也是越來越多,但物價的漲動卻始終保持一個穩定的態勢。

    錢也沒有大幅度貶值。

    究其原因,還是大家都把錢注入了‘蓄水池’之中!

    大家手裏的錢,其實根本沒有看似那麼多!

    但夏原吉終究還是有所侷限,沒有看到根本的一點——大明的物質資料不夠豐富!

    無論用什麼手段,物價都會上漲,紙鈔都會貶值!

    但好在,朱允熞早有應對的手段……

    “夏原吉所言不差,便按十億的方案來吧!”

    “即日起,發行新一期的國債!”

    鬱新雖然心中還有所擔憂,但朱允熞既然已經決定,而且夏原吉說的也很有道理,便不在反對。

    而是開始着手發行新一期的國債。

    很快。

    京師之中,一個爆炸的消息傳開。

    朝廷將要發行新一期的國債!

    京師百姓聞之,就像是見了血的鯊魚一般瘋狂!

    誰不知道?現在大明的新軍強盛無比,幾百人就打敗了幾萬人的倭寇!

    而現在大明的海軍已經前往了倭國。

    等征服了倭國,佔領石見銀山這些地方,到時候每年都會有數千萬的白銀送回大明!

    大明朝廷的還債能力,完全值得信任!

    現在購買國債,這和送錢有什麼區別?

    完全有保障啊!

    而且捐贈熱潮還未過去,這時候購買國債,也等同於是爲土改出了一份力!

    一時間,京師百姓徹底瘋狂了起來!

    購買國債的地方,天不見亮,就已經排起了一條條長龍!

    紛紛認購!

    錢如流水般涌入國庫!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