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六章 大建設,長江大橋計劃,收農田……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姜阿山小樹字數:3599更新時間:24/06/27 18:57:59
    在送走燕王朱棣之後。

    朱允熞找來了楊士奇,對於這位宰輔之才,他還是十分看重的。

    希望能早日將其培養出來。

    也好減輕一點自己的負擔。

    可沒想到,楊士奇這傢伙上來第一句話,竟然就是隱晦的讓朱允熞收回成命。

    如果實在是找不到人來擔任稅務司的主管。

    他也可以代勞,雖然他的威望不足,但他有一種不怕死的狠勁。

    保證絕對不會辜負朱允熞的重託。

    但朱允熞的回答也很簡單。

    “這件事你就不要再去想了,藩王回京是一定要做的,孤也不避諱那麼多了。”

    “從一開始這個藩王政策就是錯的!”

    “拱衛邊塞的手段很多,並不是非得封藩王,分兵權出去。”

    “有錢還有兵,藩王造反只是時間問題。”

    楊士奇怔怔不言。

    他也不是不知道這些問題,可他想的卻要簡單,也更現實許多。

    管他日後怎麼樣,造反那也是以後的事了。

    以現在太孫的威望,藩王造反完全沒那麼容易。

    可如果召藩王回京,這無疑是給了諸多藩王機會,讓本來沒有危險的太孫重新深陷漩渦之中……

    這如何能讓楊士奇不反對?

    藩王制度的問題誰看不出來?只是沒爆雷之前,大家都不想去解決而已。

    因爲這完全可能是引火燒身!

    只是……如果不這樣做,反而不是太孫了吧。

    太孫殿下是真正在爲大明的千古長存做謀劃!

    “今日找你來,不是爲了和你說這個的。”朱允熞走到書桌前,拿起一副地圖。

    攤開放在楊士奇身前。

    說道:“如今大明府庫財政充足,銀錢何止億萬萬兩,孤準備在大明境內,進行一場前所未有的大建設!”

    楊士奇朝地圖上看了一眼。

    只這一眼!就讓他心神震撼!

    忍不住往後退了一步!

    他看到了什麼?在這張大明地圖之上,竟然密密麻麻的全是各種道路、水庫、糧倉……

    甚至,在那張地圖之上,還有一道橫跨長江的大橋!

    自古以來,憑藉長江之險,劃江而守,割據一方的勢力不知凡幾。

    金陵位處長江下遊。

    在此處,朝長江的對岸望去,根本就望不到盡頭!

    所能見到的,只有一片茫茫無盡的水霧!

    而就是如此天險,太孫殿下竟然想要在其上修建一條貫通長江南北的大橋!

    這是何等的雄心壯志!

    “殿下……這……這真的能完成嗎?”

    楊士奇仔細看了看,不說金陵長江大橋這道堪稱超越時代的奇蹟工程。

    單單是那數不清的繁多道路,就讓人頭皮發麻!

    “自然能成。”

    “不過,這並非是伱要操心的。”

    朱允熞滿是自信,如今國庫銀錢充足,發行的紙鈔也在民間初步得到了認可,搭建起了信用貨幣體系。

    再加上廢除了徭役,而是改爲僱傭。

    百姓幹活的意願自然遠超以往,不會再有出工不出力的情況發生。

    建設起來,效率高了不知道多少倍。

    更關鍵的是,他還有水泥這個王炸在手裏!

    如何能不成?

    但朱允熞召楊士奇來,只是通知他一件事而已,不必向他解釋這些。

    “孤召你來,乃是爲了提醒你。”

    “一旦大明開啓這場前所未有的大建設,每日從大明國庫之中支出的銀兩,便可能以百萬計!甚至千萬亦有可能!”

    “而這麼多的銀兩流出去,且還要經過官員的手中。”

    “孤不得不擔心貪腐的問題……”

    貪腐,永遠是國家建設路上避免不了的問題。

    只要官員手中掌控着資源、銀兩。

    那無論用何種方式限制,都無法避免貪腐!

    所以朱允熞能做的,也就只有儘可能把大明官場裏的蛀蟲找出來。

    楊士奇主管百姓監督司。

    自下而上,接受百姓反饋,抓這樣的蛀蟲,可謂是一抓一個準!

    “是!”楊士奇聽的激動不已。

    他大展身手的時候終於到了!

    “臣一定會將這羣貪腐之人,盡數抓起來!一個都不放過!”楊士奇保證道。

    但朱允熞卻突然神祕的笑了笑。

    說道:“倒也不必如此。”

    “蛀蟲,抓了一批還有一批。”

    “你真正要在意的,還是這些蛀蟲背後的‘老虎’……”

    朱允熞語重心長的說道。

    楊士奇頓時心領神會。

    “臣,領命!”

    ………………

    翌日。

    早朝。

    朱允熞直接以聖旨的形式宣佈了此事。

    “孤,準備用三年的時間。”

    “在大明全國各地,修建起一條條貫穿重要城池的國道。”

    “同時興修水利,於各地修建水庫,保證天下百姓無論旱澇,皆有收成。”

    “讓我大明,再無糧食之憂。”

    至於金陵長江大橋,朱允熞暫時並未提及。

    這項工程實在是太過龐大,必須要先將配套的設施做好。

    如今大明百姓仍以耕田爲業,甘薯的出現雖然能夠解放一大批勞動力。

    可畢竟時日尚短。

    能解放的勞動力不多。

    其次,如此宏偉,堪稱奇蹟的大橋,所要耗費的材料亦是多不勝數。

    如果不先把路給修好。

    這些材料怎麼弄過去?

    而且朱允熞完全可以想到,一旦自己將金陵長江大橋的計劃公佈,朝堂之上將會是何等反應。

    這是超越時代的建築!

    稱之一句堪比長城的奇觀亦不爲過!

    如今大明國庫充盈,完全有這個能力去修建金陵長江大橋,羣臣也定然不會反對。

    反而更大的可能是熱烈支持。

    畢竟這等奇觀,定然會青史留名。

    朱允熞反而擔心羣臣到時候好大喜功,傳來的都是好消息,結果造出來個豆腐渣工程。

    讓他沒臉見人。

    所以朱允熞準備在條件更加充分之後。

    再宣佈此事。

    這座大橋,他一定要修!

    朱允熞完全能預料到,等金陵長江大橋開始修建的消息刊登在日報上之後。

    大明百姓將會有多麼振奮!

    這是大明的奇蹟,也是大明百姓共同的奇蹟!

    “殿下,不可啊!”

    “不曾聞隋朝滅國之禍呼?”

    “黃巢之變噫?”

    果不其然,在朱允熞宣佈之後,又有人站出來反對。

    只是這一次,朱允熞不是找他們商量。

    而是通知!

    “哼!”朱允熞冷哼一聲。

    眼露寒芒。

    怒道:“聖旨已下,你可是想要抗旨?!”

    “再者而言,如今大明已無徭役,又予其工錢,何來禍患?”

    這就是個整天抱着以前那點事兒說個不停地腐儒。

    看不清當今大明的具體形勢。

    朱允熞甚是不喜。

    如果有機會,倒是要好好把這些腐儒給一併清算出去才是!

    “正是,殿下廢除徭役,乃是德政之中的德政。”

    “開千古未有之先河。”

    “自然不會擔心民變的問題,只是……”

    又一位大臣站了出來,提出隱憂:“百姓思家,如今已無徭役,不可強制令百姓做工。”

    “能號召的百姓……怕是遠不如從前……”

    這的確是個問題。

    古時候,很多百姓連村子都沒出去過,有時候離家,對他們來說也是一種挑戰。

    但朱允熞正是要他們逐漸適應這種離家的生活。

    才能從土地解放更多的勞動力。

    工業化的威力,他已經體會過不止一次,朱允熞心中的信念異常堅定!

    “此事倒是好辦,遵照就近原則便是。”

    反正要修建的國道甚多。

    而且有水泥,需要的人力也不是很多。

    錢多事少離家近。

    百姓怕是得爭着搶着來幹!

    “太孫殿下聖明!”

    衆人再也找不出什麼毛病,雖然太孫殿下提出的三年計劃大膽到讓他們害怕。

    但此時也不好再反對。

    而且他們也知道修路的好處,於國於民皆是有利。

    但……卻還有隱藏的一個最大利益方,那就是官員!

    “嗯,那接下來,爾等便商議一下贖買田地之事,還有路線之事。”

    “具體,要如何補償農戶。”

    “要如何劃定路線。”

    “又該派何人去負責此事?”

    朱允熞不鹹不淡的說道。

    看上去,對贖買田地之事,不甚在意。

    但在這一刻。

    所有百官的呼吸,都突然間重了一拍!

    口鼻之間的空氣都彷彿灼熱了起來!

    利益!

    天大的利益!

    修建國道,必然會佔據耕田,而這個耕田又可以分爲上好的水田,中等的良田,還有下等的荒田。

    甚至是林地。

    但修路嘛,耕田就會變成路,只要一修起來,那就什麼都看不見了。

    所以,這原本的田,就變成了薛定諤的田。

    除了當地的百姓,還有官員之外。

    誰也不知道在這條路下面的田,到底是水田還是荒田。

    可操作空間簡直不要太大!

    這裏面的利益,大到無法想象!

    只要稍微動動手指,就有無數的銀兩送到自己眼前!

    至於路線規劃。

    其中也有諸多利益,畢竟在兩條線路或是三條線路都是最優解的情況下。

    決定權在人家手中……

    田到底是被佔,還是不被佔,都由人家決定。

    仔細想來……

    這修路一事,簡直就像是個香餑餑。

    隨便啃一口!

    就能賺到盆滿鉢滿!

    所有官員都交換了一番眼神。

    心中對於負責修路之事,勢在必得!

    一時間……朝堂暗流涌動……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