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五章 朱棣的心思!稅務司的職權!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姜阿山小樹字數:3015更新時間:24/06/27 18:57:59
    羣臣百官頓時無話可說。

    因爲一時半會兒的功夫,他們還真找不出來比朱棣還要適合的人選!

    但他們又不能輕易的放棄。

    因爲讓藩王進京,並且還讓一衆野心勃勃的藩王進入朝政體系。

    可以入朝爲官,這對所有百官來說有着巨大的衝擊力。

    畢竟藩王,怎可入朝爲官?

    而且……這大明百官,也是有編制的,一個蘿卜一個坑,想要把這麼多的藩王給塞進來。

    那肯定得拔出去一些吧?

    要麼,就得增加編制,如燕王朱棣將要任職的稅務司一般,是新設立的部門。

    可問題是,權力永遠都是恆定的。

    新設立的部門一定會從原本的舊部門手中拿走原本屬於舊部門的權力。

    怎麼看,對現在的大明百官來說,利益都是有損的!

    所以百官羣臣都不答應,也實屬正常。

    “殿下,藩王回京,還擔任官職,此事……實在是沒有先例啊!”

    “唯恐禍亂朝綱,天下大亂吶!”

    現在百官只能抓住最後這一點來反對朱允熞的任命。

    可朱允熞卻嘲諷的笑了笑。

    淡淡道:“此事,如何沒有先例?”

    “昔年,唐宋之時,皇室宗親皆可入朝爲官,宋朝時,便是皇子也只得國公起步。”

    “需在朝中立下功績,方纔能升爲親王。”

    “可結果如何?整個宋朝,竟無一例藩王造反之事!”

    “反倒是漢有七國之亂,晉有八王之亂。“

    “如此看來,讓藩王回京,任命官職,是乃是最佳的選擇!”

    “諸位都是讀書人,孤想你們不會不明白這些道理吧?”

    朱允熞有理有據,直接讓一衆朝臣啞口無言。

    他將藩王召回京師,自然是要收回兵權的。

    而且他所制定的方案,吸取了唐宋兩代對於皇室宗親的處理辦法,可保將來不會再有藩王作亂這種事情發生。

    唯一需要注意的就是。

    唐宋兩代,藩王政策都是一以貫之的。

    從一開始就是這樣。

    但大明卻並非如此,如今已是洪武二十六年,不少藩王就藩日久。

    已經習慣了有兵權的日子。

    乍然收回他們的兵權,定然心中會有不滿。

    同時讓他們從一種有錢有權的制度轉向另一種需要他們自己奮鬥的制度,這其中更是會有人不滿。

    藩王政策的改變,勢必會引發一場不可避免的騷亂。

    但朱允熞卻覺得這一切都是值得的!

    以一時之亂,奠定大明千古之局,讓藩王問題再也不會成爲大明的困擾。

    這代價,他可以接受!

    畢竟日後的大明亡國,至少有三分之一的責任就在這藩王制度之上……

    堂堂大明,竟然會國庫空虛,連一分錢都拿不出來!

    這簡直是恥辱!

    朱允熞自然不會再讓這樣的事情發生。

    眼見羣臣無話可說。

    朱允熞自然是乘勝追擊,一錘定音道:“既然你們都沒意見。”

    “那事情就這麼定了。”

    “從今日起,由燕王朱棣擔任稅務司主管!”

    朱允熞做出了最後的決定。

    而這時,羣臣想要反對也已經沒了機會,在商議階段和朱允熞唱反調,和在已經決定之後唱反調。

    這可完全是兩個概念!

    朱允熞能容得下反對意見,但容不下有人拆臺!

    眼見大局已定,羣臣百官也只能長嘆一聲。

    心中期盼着,不要出什麼事才好……

    定下了此事之後,朝中便再無甚大事相商,朱允熞果斷退朝。

    私下找來了燕王朱棣。

    在御書房會面。

    ……

    御書房。

    朱允熞與朱棣二人相對而坐。

    “四叔,請!喝茶!”

    朱允熞伸手奉上一杯熱茶。

    現在已經不是朝會。

    若是再拿着太孫的架子,反而會惹人生厭。

    燕王朱棣可是他爲豪強惡霸、權貴世家準備的一把利刃。

    自然是要討好些的。

    免得到時候他這個便宜四叔出工不出力。

    糊弄自己。

    搞得自己的稅務司成了笑話。

    但朱棣雖然接過茶杯,卻並未飲下。

    而是突然說道:“熞兒還能認我這個四叔,我便已經很滿足了。”

    “只是如今,你我之間的身份已經變化,伱是太孫,是大明儲君!”

    “這杯茶我卻無論如何也喝不得了。”

    上一次走的時候,朱棣心中雖然已經感覺到了不妙。

    知道朱允熞深受老朱看中,有成爲儲君的可能。

    但那時候畢竟還有吳王、衡王在,朱允炆、朱允熥、朱允熞三王爭鋒。

    可現在,吳王和衡王已經去閻王殿裏集合。

    而朱允熞太孫的位置,越發穩固,朝堂之上,無人不服,就算不滿,也絲毫不敢表露。

    這等手段,已讓朱棣有三分折服。

    只是輕言放棄,絕非他的性格!

    “事到如今,我也便明說了。”朱棣長嘆一聲道:“雖不知你是用何手段,讓道衍改旗易幟。”

    “但能折服道衍,這是熞兒你的本事,我朱棣無話可說。”

    “但儲君之位,我朱棣還未放棄!”

    “稅務司一職我會接下,也會聽從熞兒你的安排,你說什麼,咱就做什麼,絕無半點異議。”

    “但儲君一事,畢竟關係大明天下!”

    “若是被我發現,你所構建的稅務司無法改變大明格局,而你所做的一切,也並無成效。”

    “我朱棣無論如何,也要從你手中把儲君之位奪來!”

    朱棣神情十分嚴肅。

    朱允熞看了看對面的四叔,心中隱隱有所猜測,他這個四叔一向不認爲自己比任何人差。

    但現在,肯屈居於他之下,並且擔任稅務司的主管。

    其實就已經是服軟了。

    之所以說這些,其實是朱棣在主動給他朱允熞一個機會。

    一個折服朱棣,讓朱棣歸心的機會!

    “還請四叔放心,熞兒必不會讓四叔失望!”

    朱允熞鄭重許諾道:“四叔且看着,這大明江山,定然會在熞兒手中一步步強盛!”

    “只是這其中之事,卻還需要仰賴四叔多多相助。”

    朱允熞心中其實也有些無奈。

    本來他是給老朱舉薦朱棣當皇帝的,但卻陰差陽錯一步步走到了今天。

    這時候再放棄,已經沒有可能。

    朱允熞也只能是一條路走到黑了……

    當皇帝這辛苦活,只能自己來承擔。

    畢竟,到了今天,就算他主動讓賢,也絕沒有好下場。

    以如今他在民間的聲望,地位……

    無論誰繼承大位,都不可能容得下他。

    “哈哈哈,希望如此吧。”

    朱棣長笑一聲,側身望着陽山的方向,說道:“畢竟,我也不想爹爹傷心啊。”

    朱允熞爲太孫是老朱的意思。

    奪位,無異於忤逆老朱。

    而且爲了皇位,叔侄相殘,更是會傷了老朱的心。

    若是有可能,朱棣不願爲之!

    “是啊……”朱允熞驟然嘆道:“朱允炆和朱允熥的事情,皇爺爺已經夠傷心了。”

    “實在是不能讓皇爺爺再傷心了……”

    “對了,此次藩王回京,我已讓三叔擔任宗人府府令,掌管宗人府,約束藩王。”

    “只是我擔心三叔一人在明,成效不顯。”

    “若是可能,還請四叔幫熞兒多多注意一些其他藩王的動作。”

    “萬萬不能讓二哥、三哥的悲劇重演!”

    此乃朱允熞真心之言。

    只要這些人別自己作死,朱允熞是真的不想,更沒對他們下手的心思。

    老朱還活着呢,家人接二連二的出事,老朱心裏也很難受。

    朱棣深深的看了朱允熞一眼。

    看他神情不似作假。

    點頭道:“這是自然,閒暇之餘,我若是得了什麼消息,自然會與三哥說明。”

    “確保京師不生出什麼亂子。”

    “畢竟,這天下,始終還是咱老朱家的,不能亂起來,便宜了外人!”

    在這一點上。

    朱棣的想法,倒是和老朱出奇的一致!

    大明京師不能亂!

    大明江山更不能亂!

    不管將來是誰登上大明皇帝的寶座,但至少得有一個前提。

    這皇帝得姓朱才行!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