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三章 給老朱送春聯!家宴!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姜阿山小樹字數:3680更新時間:24/06/27 18:57:59
    除夕將至。

    這京師的年味,越來越濃。

    便是在皇宮之中的朱允熞也感覺到了一股喜慶的濃郁氛圍。

    京師之中,家家戶戶門前都貼上了春聯。

    等待着迎接新春,除舊迎新。

    御書房。

    朱允熞立身桌案前,縱筆疾書。

    前不久,老朱從陽山之上送來了一道聖旨,讓諸多臣子一起寫春聯。

    其中自然也包括朱允熞。

    別看老朱給春節放假放的少,但對於年味的追求也不低。

    春聯雖然出現甚久,但真正流行起來,還是因爲老朱的大力推廣。

    他不僅自己喜歡寫春聯。

    更還喜歡叫着大臣一起寫。

    當然……現在還得多加一個朱允熞,誰讓他給自己立了個擅長詩詞的人設呢?

    既然都這麼擅長詩詞了。

    寫幾幅對聯,也不爲難吧?

    沒錯……老朱給他定下的目標,不是一副,而是整整三幅!

    老朱說了,要把他寫的對聯,都貼在陽山清淨宮裏。

    大門貼一副,書房貼一副,臥室貼一副。

    正正好好。

    讓所有人都能看得到。

    到時候誰敢說他們老朱家都是泥腿子,沒文化?

    面子這不就蹭蹭蹭的往上漲?

    過年本就開心,再炫耀炫耀自己孫子寫的春聯,這自然就更開心了。

    年歲已高的老朱,雖然仍是雄主。

    可也和許多老人一樣,喜歡攀比後代,在這方面自然是不肯認輸。

    所以老朱明確和他說了……這春聯啊,必須得寫,還得好好寫!

    認真寫!

    不能讓別人小瞧了他們老朱家!

    於是朱允熞這下可就慘了……連寫三幅春聯,還得寫好,不能拿一些大衆貨去忽悠老朱。

    這可讓他絞盡了腦汁。

    用了好長一陣功夫,這才把三幅春聯寫了出來。

    “來人!”

    朱允熞看了看自己寫下的三幅春聯。

    心裏還算滿意。

    畢竟春聯這玩意兒,圖的就是一個喜慶。

    只要不寫大衆貨,與衆不同,偏又能體現出春節的喜慶,就算是上等的春聯了。

    朱允熞收攏春聯,遞給宮人。

    “替孤將這些對聯給皇爺爺送去!”

    ………………

    陽山。

    此時,老朱身邊圍了一大羣人。

    這些人自然都是老朱的子女,其中有原本就在京師的。

    也有不少離得稍近的藩王。

    得益於朱允熞準備讓諸王回京的決定,已經有不少藩王返京。

    連帶着他們的兒女也一起歸來。

    而他們回來之後,自然第一時間就來了陽山。

    老朱這邊才圍了一大批人,子孫滿堂。

    看着如此多的子嗣都來給自己恭賀新春,老朱也是紅光滿面,難得的開心了起來。

    沖淡了原本陰鬱的心情。

    朱允炆和朱允熥死所帶來的悲痛,也逐漸消散。

    除舊迎新。

    這便是新春佳節的意義所在。

    只可惜,在這麼多圍着他的人中,卻少了一個人。

    “若是這時候,熞兒也在便好了。”

    但朱允熞有監國之重任,和旁人不同,並非每日都有空閒。

    事實上,因爲老朱是個工作狂的緣故。

    即便明日便是除夕,朱允熞依舊忙於政務,不得空閒,根本沒有放假的機會!

    只能是前幾日,抽了點時間,來看望了一次老朱。

    算是提早給老朱拜年了。

    因爲哪怕是春節放假,朱允熞到時候也未必得空……除夕之日,他得在皇宮之內設下家宴。

    同時,更要隨時注意京師防衛。

    避免有賊人導致動亂,又或是出現火情。

    這是他監國的第一個新年,必須要平穩過渡。

    而第二日,正月初一,他要遵從老朱以前定下的習俗,宴請羣臣。

    這是老朱自開國之後便定下的規矩。

    朱允熞也不好摒棄。

    再之後,他才有時間到陽山一趟。

    可也十分匆忙,畢竟整個年假,都才五天而已……

    五天之後,他又不得不再次投身建設大明的任務中去。

    這讓朱允熞不止一次的感嘆,能這樣十年如一日,老朱當真是個徹頭徹尾的工作狂!

    最關鍵的是,老朱現在年紀都多大了?

    還能這樣堅持!

    簡直是不可思議……

    “誒?爹爹,好像又有一批春聯送到了?”

    老朱回過神來。

    說話之人,是一位已經出嫁的公主。

    也是老朱甚是寵愛的一位女兒。

    提到春聯,老朱又恢復了神采,連忙道:“快送過來,讓咱看看。”

    “對了?熞兒寫的春聯,怎還沒到?”

    朱允熞寫的詩詞,讓老朱不止一次震撼過。

    此時自然是有所期待。

    “稟陛下,太孫所寫春聯就在其中!”

    老朱大喜。

    他等朱允熞寫的春聯,可是等了許久!

    早已是迫不及待。

    很快,朱允熞所寫的三幅春聯,就送到了老朱跟前。

    其他一衆老朱的子女,也朝這邊望來。

    朱允熞的才名,他們自然也有所聽聞,只是耳聽爲虛,眼見爲實。

    一個七八歲大的孩子,能有多少學問?

    而且他們老朱家向來沒啥讀書種子……捫心自問,他們這一衆人裏面,能寫詩文的,怕是不超過一掌之數……

    而有才名的皇室宗親,朱允熞更是一根獨苗……

    所以他們也一個個擠了過來。

    想要看看,朱允熞寫的春聯到底是什麼水平。

    到底是名不符實,還是名不虛傳?

    “皇爺爺!皇爺爺!”

    但就這個時候,卻突然從人羣之中闖出來了一個小孩兒。

    “皇爺爺,我也寫了一副對聯,還請皇爺爺鑑賞。”

    這小孩兒十歲大小,其名爲朱孟熜,乃是楚王朱楨之子。

    年歲倒是與朱允熞相仿。

    此時站出來……衆人自然是心知肚明,怕是有和朱允熞打打擂臺的想法。

    朱孟熜恭恭敬敬的將春聯遞上。

    眼中滿是自信。

    這幅春聯,乃是此前由楚王府中的文士所寫。

    耗費了不少心力。

    自然是極好。

    朱允熞雖然有才名在身,但到底是一個七八歲大的小孩兒,能有多少真才實學?

    他要讓老朱看看,這老朱家裏面,不止有他朱允熞一個人有文采!

    對此,其他人自然是樂於見到這一幕的。

    太子朱標身死,朱允熞七歲監國。

    不少人其實心中都有一些別的想法。

    只是朱允熞如今聲名太盛,若是能在文采這方面壓朱允熞一頭,其好處自然不言而喻。

    老朱看着朱孟熜遞上春聯。

    眼中精光一閃。

    只是面上卻笑呵呵的,接過對聯,看了一眼。

    誦唸道:“梵天淑景凝新旭,三殿晴光接彩霞。”

    “不錯,不錯。”

    “的確是一副上好的春聯。”

    朱孟熜面色一喜。

    能被老朱誇獎,這自然是天大的榮幸!

    只是下一刻,朱孟熜卻如墜冰窖!

    “既然這幅春聯是你寫的,那皇爺爺便考考你,這‘新旭’二字,是何意思啊?”

    “有何出處?”

    朱孟熜面色一僵。

    這春聯是他讓楚王府的文士寫的……他哪兒知道是什麼意思?

    “額……”

    只見他支支吾吾的慌亂到說不出話來。

    衆人哪兒還不知道朱孟熜寫的春聯是怎麼回事?

    “哈哈。”

    老朱自然心裏知道是怎麼回事。

    但卻並未動怒。

    轉而說道:“還是看看咱熞兒寫的春聯吧!”

    言外之意,朱允熞寫的春聯,那才是真才實學!

    不似其他人,弄虛作假。

    就是爲了哄他開心罷了。

    要是朱允熞在現場,只怕會當場汗顏……因爲他這些春聯,也是抄的……

    只不過,抄的是未來的東西。

    根本沒法兒質疑!

    “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

    “麟趾春深千歲酒,鶯聲日暖四時春。”

    “九州春深雲氣暖;四海地迥月明多。”

    接連三幅春聯。

    老朱一口氣誦讀完。

    隨後連道了三聲‘好’!

    其他人也是面面相覷。

    他們沒想到,朱允熞的文采,竟然當真如傳聞之中一般的好!

    就這等水準……怕是一般進士也達不到啊!

    而朱允熞卻才只有多大?七八歲而已!

    更難得的是……朱允熞不止有文采出衆,心機、權謀、治國之策,竟是一樣不落。

    他們老朱家……看來是真的出了個妖孽!

    其實,相比於朱孟熜所寫的春聯,朱允熞寫的春聯其實水平都差不多。

    因爲這東西水平根本就比不出個高低來。

    但在老朱這裏,卻定是要給出個高低的。

    更何況,朱允熞的春聯可是‘自己寫的’!

    只見老朱手捧春聯,大笑道:“快快跟咱一起把這三幅春聯貼上。”

    “也好讓人見識見識,咱老朱家的文采!”

    有這三幅春聯貼在門口。

    還是老朱家的孫子寫的。

    誰敢說一句他們老朱家是泥腿子出身?

    還堵不上那些人的嘴?

    “哦,對了。”

    老朱一邊糊着春聯,一邊說道:“傳令天下,給天下人也看看。”

    “咱熞兒寫的春聯!”

    “哈哈哈!”

    老朱越想越是高興。

    新春佳節的喜慶,沖淡了原本老朱心頭的悲痛。

    整個人看上去也健朗了許多。

    若是年年都能如此高興。

    更是不需要那麼勞累的話,說不準……老朱還能比原本歷史上多活那麼幾年。

    ……

    烏飛兔走。

    只是一晃眼的功夫。

    除夕,便到了。

    爆竹聲不絕於耳。

    京師熱鬧非凡。

    硝煙漫天。

    朱允熞在皇城之上,獨望着萬家燈火。

    怔怔出神……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