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七章 真的結束了嗎?老朱談話!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姜阿山小樹字數:2887更新時間:24/06/27 18:57:59
    待徐妙錦走上前來。

    老朱便急不可耐的問道:“京師此刻境況如何?”

    京師大亂,絕非老朱想要看到的情況。

    特別如果京師大亂,流傳出去,如今正是太孫監國,世人對於朱允熞的能力,難免會有所疑問。

    如此一來,風波只怕不會平息。

    反而會越來越大,暗涌不斷……

    若自己多撐些時日也就罷了,待朱允熞成長起來,自己就有能力面對一切風浪。

    可要是他身體撐不住……而熞兒年歲仍小……

    結局可能不堪設想!

    好在。

    徐妙錦的回答沒有讓老朱失望。

    只見徐妙錦上前拱手一禮,說道:“陛下,京師一切安好。”

    “城防有序,朝堂安穩!”

    老朱懸着的心頓時放下,臉上出現難得的笑容。

    看來自己的安排……還是生效了……想必蔣瓛已經帶着朱棢,阻止了京師內亂。

    朱允熞卻是眉頭一皺。

    心中閃過一絲疑惑,但卻並未聲張,只是靜靜看着。

    京師亂與不亂,其實對他並無多少影響。

    朱允炆和朱允熥已經伏誅,京師之事,最多不過錦上添花,成與不成,都在意料之中。

    京師到底發生了什麼,這才是朱允熞需要關注的。

    而就在這時。

    徐妙錦突然埋首伏身,自責道:“陛下,臣有罪!”

    她乃技術研究與制造局總管,自然是老朱的臣子。

    徐妙錦突然請罪。

    讓老朱和朱允熞都是一驚。

    不知道徐妙錦葫蘆裏賣的是什麼藥。

    老朱不解道:“京師安定,這是好事,徐丫頭,你這又是請什麼罪?”

    徐妙錦深吸了一口氣。

    將京師之中所發生的一切如實稟來。

    臺上的老朱越聽,越是吃驚。

    沒想到,徐妙錦小小年紀,還是女子之身,竟然有如此魄力!

    “陛下,爲阻止安慶公主脅迫衆人,禍亂京師,不得不假傳聖旨。”

    “以陛下的名義,將安慶公主拿下。”

    “還請陛下責罰!”

    徐妙錦面色坦然,靜心明澈,擡首直視老朱。

    上方。

    老朱忍不住對徐妙錦刮目相看。

    當他聽完昨夜京師之中發生的一切之後,就算是老朱也不得不歎服,徐妙錦有非常人之能。

    旁的不說,十一二歲的小女子,竟能單槍匹馬獨闖軍營。

    據理力爭,說服穎國公傅友德,擊殺常茂,挫敗其陰謀。

    這膽氣,便已經是不愧爲將門虎女!

    更難得的是,昨夜徐妙錦不僅幫太孫收服了右掖軍的軍心,更是在拿下安慶公主之後。

    讓諸多諮政處大臣以及軍務處大臣寫下表態文章。

    刊登在百姓日報之上。

    爲太孫徹底穩定京師人心,讓朝臣不能再有二心。

    這一策,可以說是幫了朝廷的大忙!

    可以平穩過渡,不傷國本就壓服朝臣,加深太孫威勢。

    此乃大功一件!

    老朱忍不住高興的拍了拍把手。

    大喜道:“徐丫頭,權宜行事,於家國有利,你何罪之有?”

    “咱不僅不會責罰你,反而得獎賞伱才是!”

    “如此大才,有你輔佐熞兒,咱也算是能放心了。”

    徐妙錦的才幹,遠超老朱的預期。

    更難得,徐妙錦對熞兒忠心耿耿,事事都在爲朱允熞考慮。

    一切以朱允熞爲先。

    老朱更是感到滿意。

    畢竟徐妙錦將來肯定是他的孫媳婦,能有這樣的人在朱允熞身邊輔助,也能讓老朱更爲放心。

    至於老朱原本的佈局落空。

    這倒是無所謂了。

    畢竟,相比起讓蔣瓛帶着朱棡去平息京師之亂,成效是一定比不上由徐妙錦將一切遏止在萌芽之中的。

    只要蔣瓛與朱棢去得稍晚一些。

    京師之亂,說不定就到了無法制止的地步……

    由徐妙錦來平息,反而要好得多。

    反倒是朱允熞的做法……讓老朱有些不滿……準備用言語點醒他。

    但正這時。

    卻見徐妙錦又說道:“陛下,不知那些誣陷太孫殿下與倭寇勾結的書信何在?”

    “不如拿出來,讓方大儒鑑定一番?”

    儘管大家都知道這是朱允炆和朱允熥對太孫的誣陷。

    可終究是人言可畏。

    不能給敵人任何攻訐太孫的藉口!

    老朱也是點了點頭,看向方孝孺說道:“也好。”

    “來人!將我那兩個不肖子孫僞造的書信送來!”

    老朱的立場十分明顯。

    只要方孝孺不是腦子有問題,就絕對不會說這些書信是太孫所寫。

    但方孝孺還真就是這麼頑固的傢伙。

    他接過書信,沒有任何敷衍了事的想法,反而是認認真真、一個一個字的看過去。

    再將這些書信與自己所曾看過的太孫親筆進行對比。

    昔日,他曾在集賢樓中親眼見過太孫寫字,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

    方孝孺自然能夠分辨清楚。

    再三確認之後。

    方纔站起身來,說道:“陛下,微臣可以確定,這些書信,絕非太孫所寫!”

    “乃是僞造的太孫筆跡!意圖誣陷太孫!”

    “其心可誅!”

    方孝孺義憤填膺的說道:“此等賊子,當真是剝皮實草,五馬分屍也不爲過!”

    渾然沒看到上面老朱的面色已經不對。

    朱允炆和朱允熥再怎麼說也是老朱的親孫子。

    死,是他們咎由自取。

    但方孝孺說的死法,老朱又怎麼可能接受得了?

    而方孝孺對於自己已經得罪老朱毫不知情。

    更是說道:“而且……這樣的字,就算太孫有意去寫,也寫不出來……”

    “所以這些書信,更不可能是太孫所寫。”

    朱允熞有些尷尬的笑了笑。

    心想,難怪這方孝孺能成爲第一個誅十族之人……

    這情商當真是低到不能再低!

    怕是不知道把永樂帝得罪成了什麼樣,才讓朱棣誅了他的十族。

    但老朱也沒和方孝孺計較。

    而是反問道:“如此說來,太孫便不可能勾結倭寇了?”

    老朱心中當然清楚。

    也在老朱意料之中。

    但這句話卻不能由他說出口,否則難免落人話柄,有親親相隱的可能。

    只有讓方孝孺說出來。

    才能讓衆人更加信服。

    畢竟方孝孺的爲人雖然頑固,惹人不喜,但正是這樣頑固的人,才不會有人相信他會做僞證。

    爲權勢所傾。

    面對老朱的套話,方孝孺渾然不覺。

    老老實實的說道:“太孫絕不可能與倭寇勾結!這些書信,必是他人僞造!”

    “還請陛下明察!”

    老朱這才滿意的點了點頭。

    心中對於徐妙錦越發看重,能想到由方孝孺來作證,利用方孝孺在文官之中的威望,爲太孫洗清冤屈,這件事的確處理的異常漂亮!

    這效果,這可比讓老朱來說朱允熞無罪效果要好上千倍、萬倍。

    徐妙錦思慮之周全。

    當真不似十一二歲的女子。

    不過想到自己只有七歲的孫兒……老朱又不禁恍然失笑。

    果真是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啊!

    老朱心中對於大明的未來,越發期待了起來。

    不知道大明能在熞兒和徐妙錦手中,變成何等模樣?

    “嗯,待回京之後,你便寫個摺子,稟明此事吧。”

    “爲太孫洗刷冤屈。”

    老朱處理完此事,又轉而餘光瞥向朱允熞……

    “你先退下吧,咱與熞兒,還有些話要說。”

    徐妙錦連聲應是,恭身退下。

    臨走之時,又不動聲色的看了朱允熞一眼,目光中似有擔擾之意。

    朱允熞亦是心裏一緊。

    隱隱約約間,嗅到了一絲不同尋常的味道。

    陽山的風暴,或許還沒有全部結束……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