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一章 各懷鬼胎,定鼎乾坤!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姜阿山小樹字數:2752更新時間:24/06/27 18:57:59
    “你在胡說些什麼?”

    朱允炆驚恐道:“皇爺爺?我們……我們要對皇爺爺下手?”

    “不是我們,是倭寇!”朱允熥糾正了他的話。

    “已經到這一步了,如果被那小子翻案,你和我,都不會有什麼好下場。”

    “皇爺爺雖然寵愛後輩,但若是這個後輩全然不顧骨肉親情,喪心病狂,做出人神共憤之事,那就算他最寵愛,也會有雷霆震怒。”

    朱允炆渾身一抖,旋即望着他道:“可是,他翻不了案的,不是嗎?我們做了那麼的證據,每一條都可以指證他犯了大罪。”

    “幼稚!”

    朱允熥冷笑道:“這些證據用來指控別人,當然是綽綽有餘了。”

    “但他是大明的儲君,是皇爺爺最寵愛的孫子。”

    “對他的指控,必然會經歷最嚴厲的審覈。”

    “我們炮製的那些“證據”,不管做得多真,它都是假的。”

    “只要嚴查,就不難查出破綻。”

    “就那個假冒的倭寇頭子“陸前犬養”,你能擔保朝廷審問,他不露出馬腳嗎?”

    “若是不交出這個人,那證據的可信度,就大打折扣了。”

    “還有,僞造的書信,對其字跡進行嚴加覈查,必定也能發現不對。”

    “其他的人證,亦是如此。”

    “到時候,伱我又該如何自處?”

    “你不會以爲,我們拿着這些證據,遞給皇爺爺,他老人家連查都不去查,就這樣廢了那小子的儲君之位吧?”

    “豈不說皇爺爺絕不會如此魯莽行事,就算他老人家真這樣做,朝臣也會阻止。”

    “儲君乃國之根本,豈是說廢就廢的?”

    “沒有查明之前,至多將他暫時圈禁,絕不會廢除。”

    “一旦查清楚,哼哼……”

    朱允炆聽到這番話,頓時只覺有一盆涼水,當頭淋下。

    “不會的,不會的,我縱觀史書,很多太子被廢,也並沒有什麼太鐵的證據,可能僅僅只是猜疑,或者做了一些不太對的事情。”

    朱允熥望向他,目光就像看傻子一樣:“那是因爲皇帝本來就是不信任太子,甚至那些罪名,就是皇帝強加給太子的,就是爲了要廢太子。”

    “可皇爺爺,卻是非常寵信那小子的,根本沒有廢儲之意,能一樣嗎?”

    “這點都弄不明白,我看你是讀書讀傻了吧。”

    朱允炆此時心潮激盪,根本沒有注意到,朱允熥對他的態度,已是變得越來越不恭敬。

    “那怎麼辦?”朱允炆聞言,心神大亂,求助般的望向朱允熥。

    他原來的計劃,是將證據提交上去,讓老朱廢掉朱允熞的儲君之位。

    只要名份一定,木已成舟,則大事可成。

    但現在聽朱允熥這麼一說,才發現事情沒有那麼簡單。

    若是讓皇爺爺查出真相……

    朱允炆不敢接着往下想。

    “外圍的護衛,都已經換防了。”

    朱允熥的眸內,殺機凝現,道:“弒君這種事,一般的大明將卒不敢做,即使成功,多半不僅沒有從龍之功,還會有禍事臨頭。”

    歷史上,成濟的賈充的示意下,殺了魏帝曹髦,讓司馬昭順利登基稱帝。

    可事後,成濟不僅無功,還被夷三族。

    弒君這種事,除非是傻子,否則,誰敢做呢?

    畢竟,成功之後,總要有一個人出來“領罪”。

    那自然只能是動手弒君的人了!

    “但是,倭寇敢啊!”

    “除了陸前豬養之外,我也將那一羣倭寇,全部偷偷帶來了,就藏在附近。”

    “現在外圍護衛都是我們的人,只要倭寇稍加裝扮一番,放他們進來,輕而易舉。”

    “你這就帶陸前豬養等倭寇,衝進清淨宮去,一不做二不休,乾脆將皇爺爺和那小子給殺了。”

    “如今藩王都在外面,你又是皇長孫,皇帝和太孫皆死,朝局震盪。爲了大明江山社稷的穩定,那羣大臣只能擁立你登基稱帝,大位可定。”

    “若是你再猶豫不決,待到皇爺爺查明真相,那可就悔之晚矣。”

    朱允炆心神如遭雷擊。

    他倒不是有什麼良心發現。

    而是老朱在他心中積威太重。

    一想到要殺老朱,朱允炆就忍不住的感到一陣陣膽寒。

    那種感覺,就好像一隻兔子,試圖去挑戰一頭老虎的威嚴。

    不管老虎睡着,還是被綁住了,兔子總歸是會怕得不得了的。

    “要不,我們效仿玄武門舊事,只殺了那小子,然後逼皇爺爺下詔,傳位給我?”朱允炆建議道。

    朱允熥翻了一個白眼。

    “李世民能不殺李淵,而逼他當太上皇,傳位給自己。那是因爲李世民領兵多年,軍中將領,大半都是他的人。”

    “他在朝野上下,威望極高。所以,才敢那樣做。”

    “你在朝中有什麼根基?也敢與唐太宗相提並論?似他那般行事?”

    “要是真這樣做,就算皇爺爺當了太上皇,只要他一見大臣,隨便一道詔令,就能誅了你。”

    “你也不好好想想,大臣們聽你的,還是聽皇爺爺的?”

    朱允炆如墜冰河,喃喃道:“只能殺嗎?”

    “這是唯一的辦法!”朱允熥的語氣堅定而無情。

    “皇爺爺待我,還是很好的。”朱允炆仰頭,有點感慨,似是不忍。

    實際上,他還是害怕。

    “天家無私情!”朱允熥卻是比他還要冷血得多。

    “只要你將來繼位之後,做出一番事業,區區小節,又算得了什麼?”

    “太宗皇帝不也一樣做了殺兄奪嫂之事,後世仍以其爲表率,堪稱千古一帝!”

    “何況,今日之事,天知地知,你知我知。”

    “殺皇爺爺和太孫的,並不是你我,而是該死的倭寇。”

    他看了一眼,仍在不遠處綁着的陸前犬養,壓低聲音道:“事成之後,再將這些倭寇全部殺了,將罪名推到他們身上。”

    “你我皆是護駕的功臣,雖然皇爺爺不幸命喪,那也是天意,怪不得我們。”

    “千秋萬載之後,你仍是一代明君。”

    朱允炆回頭看了看清淨宮,又仰頭望天。

    “你所言倒是不差,但殺了皇爺爺,你我真能穩住局勢,讓朝臣擁立我爲新君嗎?”

    朱允熥拱手道:“二哥只管放心,我已令常茂去聯絡京師內的軍中舊部。”

    “常家在軍隊裏面,還是有一點影響力的。”

    “只要再假傳幾道聖旨,就不難調動京師內駐防的兵馬。”

    “反正皇爺爺一死,假傳的聖旨,也就變成真的了,誰還能追查皇帝的罪過不成?”

    他頓了頓,又道:“再說,我們還有安慶姑姑相助。”

    “你已經讓常茂在京師內行動了?安慶姑姑也會出手?”朱允炆一驚,怔怔望向朱允熥。

    歐陽倫是安慶公主的丈夫,他被朱允熞處死。

    安慶因此而恨朱允熞,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可他們兩人陰謀聯手許久,這些消息,他竟是一點都不知道。

    “二哥,我這可都是爲了你!”

    “常茂本就是我們的人。”

    “安慶姑姑的事,她讓我嚴加保密,故而一直沒有與你說。”

    “並非有意要瞞着你。”

    “我們的謀劃能順利進行,還多虧了安慶姑姑多方相助。”

    “這也是那小子的報應。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若不是他不念親情,安慶姑姑也不會出手。”

    “眼下,已經到了最後定鼎乾坤的時候,你可萬萬不能有半分猶豫。”

    朱允熥恭聲道:“你才是皇長孫,繼承大位的人,只能是你!”

    朱允炆點了點頭,沒有再追問。

    但在他心中,對朱允熥的防備,又加深了幾分。

    已然在想着,待大事定下來之後,一定要想方設法,廢了朱允熥的王位,將其圈禁……不,只有殺了他,才能安心。

    不過,現在卻還是要用他。

    朱允炆開口道:“三弟,那你就去安排吧,我親自帶倭寇去清淨宮。我要親手宰了那小子,方解心頭之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