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章 痛心! 弒君!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姜阿山小樹字數:3246更新時間:24/06/27 18:57:59
    朱允熞開始是非常放心的。

    因爲根據他對老朱的觀察,老朱已經做出了判斷。

    但隨着後面,老朱同意朱允炆和朱允熥兩人的請求,讓外圍的護衛換防,頓時讓朱允熞的心,又一次吊了起來。

    他有些看不懂老朱這樣做的用意。

    一直到被“押”着進入清淨宮,身後的大門緩緩關上。

    朱允熞終於忍不住,喊了一聲:“皇爺爺!”

    清脆的聲音,在大殿內迴盪。

    老朱驀然停住腳步,緩緩轉身回頭。

    此時,殿內數百支蠟燭點燃,將整個大殿照得通明。

    他看得分明,老朱蒼老的臉上,已是淚流滿面。

    “標兒,爲父對不起你啊!”

    這位殺人如麻,堪稱鐵石君王的大明開國皇帝,望上去如此憔悴,又是如此悲哀。

    朱允熞頓時愣住,怔怔的望着老朱。

    “熞兒,你過來!”

    老朱揮了揮手,示意“押”送他的士衛退後。

    “皇爺爺,您別哭了啊!”

    朱允熞一步步走了過去。

    “帝王是不是能哭的!”他望着老朱說道。

    老朱露出一抹苦笑,拉起他的手。

    “你說得不錯,帝王是不能哭的。”

    “伱身爲帝王,就要面對親人和好友的背叛,面對親情的割裂。”

    “人世間的種種情緒,都只會困住你,束縛你。”

    “你必須要永遠冷酷,無情,不管是面對什麼人。”

    “唯有如此,你才能坦然的面對所有一切。”

    周圍的侍衛,都驚得目瞪口呆。

    皇帝陛下在外面的態度,明明是讓他們將太孫押進來“問罪”。

    以致於讓他們都以爲,太孫這回真的完了。

    沒想到。

    關起門來。

    在清淨宮內,兩人的談話,又是另一番場景。

    皇帝陛下哪有半分責怪之意?

    反而在教導他?

    侍衛不懂。

    但他們誰都不會插言。

    一個個如雕像一般,只恨不得將雙耳封住,不要聽到這些話。

    “皇爺爺,我記住了。”

    朱允熞又問道:“皇爺爺,爲什麼讓他們換防啊?外圍的護衛一換,我只怕他們會兵變。”

    這是他此刻最擔心的事情。

    朱允炆和朱允熞的污陷,表面上看起來是“鐵證如山”。

    但實際上,這樣炮製出來的人證物證,其實經不起嚴格的追查。

    豈不說那些人證只要嚴加審問,就極可能發現問題。

    這應該才是他們不敢將人帶到老朱面前來的原因。

    一個陸前豬養,可能是演戲的高手,也能經得起嚴刑拷打。

    但四十幾個人,不可能每一個都如此。

    除此之外,就算是他們僞造的自己的親筆信,也會查出底細。

    筆跡相似很容易,粗一看能混人珠目。

    但是,真要認真鑑定的話,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大明的科技水平自是遠不如後世。

    但書法藝術,只能說高手如雲,較後世有過之而無不及。

    畢竟,對這個時代讀書人來說,苦練一手好字,是最基本的功夫。

    書法成就高,筆跡鑑定的能力自然也強。

    朝中的文臣,幾乎都是此中好手。

    世界上沒有兩個一模一樣的雞蛋,也沒有完全相同的字跡。

    不同人的寫出來字,可以模仿,卻永遠無法做到完全一樣。

    只要仔細鑑定,就不難發生其中的細微差別。

    一個簽名,要僞造到無法鑑定真假的程度,都是近乎不可能的事情。

    更別說是字數更多的書信了。

    而以朱允熞太孫的身份,若要給他定罪,那認真鑑定筆跡就是必不可少的。

    那時候,自然會發現,書信都是別人假冒寫的。

    那他的罪名,就會被推翻了。

    朱允炆和朱允熥再蠢,也是皇孫,受過嚴格的教育,不會連這一點常識都沒有。

    可他們卻用出這樣的方法。

    那只能說明,他們想要的,僅僅是一個時間差。

    先將朱允熞“定罪”,然後在找出證據破綻之前,將事情做死!

    換掉外圍的護衛,或許才是他們的真正目的。

    那接下來,他們要做的事情……

    “咱就是要讓他們做。”老朱的聲音堅定無比。

    語氣嚴厲中帶着帝王的霸氣,已一掃之前的悲切。

    “那就好!”朱允熞籲了口氣,又問道:“皇爺爺早就做好準備了嗎?”

    “沒有!”老朱搖了搖頭:“咱沒有做任何準備。”

    呃……

    朱允熞差點被這句話堵住呼吸。

    沒有做任何準備,您老人家還同意他們換防外圍護衛的請求?

    這……

    皇爺爺,您不應該是這樣的人啊!

    念頭剛起。

    就聽耳邊老朱的聲音響起:“咱相信你一定有所準備,接下來,咱就看你如何應對了。”

    “孫兒……”朱允熞聞言一驚,欲言又止,腦海中念頭急轉。

    “孫兒也沒有料到,兩位哥哥竟會做出這種事情。”

    他斟酌着說道:“不過,此前倭寇逃跑,孫兒唯恐皇爺爺這裏有失,確實做好了應變的準備。”

    “孫兒斷定朝中定還有人與倭寇勾結,若有事要發生,多半就在孫兒此次來見皇爺爺之時。”

    老朱這番話,分明有試探之意。

    朱允炆和朱允熥不念骨肉親情,設計陷害他。

    而他做了“準備”,也就是在指他也在“做套”了!

    朱允熞當然要解釋,不能讓老朱因此產生“誤會”。

    咱人品比他們兩個,那是要高出太多太多的!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

    老朱道:“你身爲儲君,若全無半點防人之心,咱也不敢將大明江山託付與你。”

    “你做得很好,咱並沒有責怪你的意思。”

    “咱就想看看,那兩個大逆不道的畜牲,究竟想幹什麼?”

    “咱只當沒有這兩個孫子,老朱家沒有這樣的後代!”

    說到這裏,老朱的情緒已明顯變得激動,難以自制。

    縱然他是帝王,是千古造反第一人,心性之堅定,遠非常人所能及,可面對至親之人的背叛,仍是不免悲從心來。

    這是朱允熞第一次聽到老朱說出這等狠話。

    要知道,一直以來,老朱對自己的後代,都是寵愛萬分的。

    尤其是對朱允炆,更是視若寶貝。

    雖然是孫子,但老朱對他的疼愛,遠勝過自己的許多兒子。

    能讓老朱說出這樣的話,足見他心中的失望有多深。

    可他們再混蛋,那也是您的後代。

    罵他們是畜牲,似乎……

    “還是希望哥哥們能迷途知返吧。”

    朱允熞嘆道。

    這個時候,他可不敢落井下石,影響自己在老朱心中的光輝形象。

    “皇爺爺放心,孫兒定然護得您老人家安然無恙。”

    朱允熞不再藏拙。

    ……

    ……

    ……

    清淨宮外。

    朱允熥已帶來了新的兵馬,令外圍的侍衛即刻移營換防。

    朱允炆端着茶壺,站在他的身旁,不顧平日形象的大口喝茶,平息着剛纔的緊張與激動。

    “三弟放心,若我有朝一日,登臨大位,必定不會忘了你今日之恩,大明江山,我願與你共享。”

    “二哥說哪裏話。”朱允熥笑道:“咱們兄弟自幼一起長大,我不幫你,還能幫誰呢?”

    兄弟?

    若兄弟之情真重,我們又怎麼會如此對付朱允熞呢?

    朱允炆忽然覺得朱允熥笑得很假,有一種噁心的感覺。

    如果不是要軍中將領,大多對朱允熥親近,他才不會理這樣的人。

    不過。

    朱允炆也早就決定,對其用用就好。

    若自己真的登基爲帝,決不能讓朱允熥掌握大權。

    必要的時候,甚至還會廢了他的王位。

    心中正想着,耳邊卻傳來朱允熥的聲音。

    “二哥,你該不會認爲現在就這樣可以吧?”

    朱允炆一怔,道:“皇爺爺都同意我們將護衛換防,那便說明皇爺爺對那小子已經失去了信任。”

    “我們再將他“勾結”倭寇的事,公之於衆,朝野必定譁然,皇爺爺肯定會廢儲的。”

    他顯得信心十足。

    “不會!”朱允熥搖頭,冷笑道:“二哥,我們那些把戲,只能騙得了皇爺爺一時,騙不了太久。”

    “若不早點那小子處理掉,就是反受其禍。”

    朱允炆驚道:“不會吧,只要他廢了儲君之位,他便是沒牙的老虎,不足爲慮。”

    “再說,我們現在還能怎麼辦,皇爺爺已經帶着他去清淨宮了。”

    朱允熥看向清淨宮。

    “二哥,成大事者,不拘小節。”

    “如今外圍護衛皆已換防,若是此時有倭寇殺入清淨宮,襲擊聖駕和太孫。”

    “你浴血奮戰,拼命護駕,奈何賊寇太狠,一時不敵,竟讓皇爺爺和四弟不幸蒙難……”

    砰!

    朱允炆手中握着的茶杯,掉落在地,摔成了粉碎!

    他驚恐的看向朱允熥,瞳孔內佈滿血色。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