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四章 太孫殿下保佑!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姜阿山小樹字數:2982更新時間:24/06/27 18:57:59
    正常而言,晚上宵禁,宮中更是規矩衆多,不會有什麼人出入宮門。

    但今晚的情況,明顯與平時不一樣。

    尤其是諮政大臣,都還在文華殿。

    他們要出宮回府,便會從宮門出入。

    “這……”守城的將領有些爲難。

    徐妙錦的身份非同一般。

    雖然名義上只有五品官身,主管的也是技術研究和制造局,並非他的頂頭上司。

    但誰不知道她是太孫殿下跟前的紅人。

    無論是錦衣衛指揮使還是宮中的秉筆太監,誰不賣她的面子?

    正所謂“宰相門前七品官”。

    實際上,宰相身邊的親信,又何止七品?

    更別說還是太孫殿下身旁的人。

    她說的話,某種程度上,就是太孫殿下的意志。

    但這畢竟不是太孫殿下親口下的命令。

    若是別的什麼人倒還罷了。

    在宮中處理政務的諮政大臣,又豈是他一個小小的宮門守將敢攔的?

    從城門上放繩子讓他們出入?

    豈不說那些人位高權重,如此行徑,便是對他們的極大侮辱。

    朝中的御史,只怕要羣起彈劾他專擅弄權,必須加以嚴懲。

    就算他真敢這樣做,也怕那些人身體受不住啊。

    畢竟,諮政大臣可不是宮中的士兵,身體素質強悍。

    他們當中,不少人都七老八十了。

    用繩子將人吊下城牆,他們也受不住啊!

    就是有籮筐,可萬一……

    但直言拒絕……得罪這位徐家嫡女,眼下紅得發紫的小姑娘?

    守將隱約覺得自己脖子上有點涼。

    這位在太孫面前輕飄飄一句話,就能讓他丟官罷職,甚至腦袋搬家。

    徐妙錦冰雪聰明,看到對方吞吞吐吐模樣,立時明白了幾分。

    “百姓監督司的總管楊士奇,可還在諮政處?”她輕聲問道。

    守門將領忙道:“仍在。”

    “那好。”徐妙錦道:“我也不讓你爲難,一是不要開宮門。二是諮政大臣今夜若想出宮,須得他們的一致同意,尤其是楊士奇楊大人的許可。軍務處的大臣,亦是如此。”

    她頓了頓,又警告道:“今夜的情況,十分特殊。守好了宮門,你便是大功一件。如若不然,將來陛下和太孫追責,你全家性命不保。”

    此言一出,守門將領的臉色再是一變。

    他不知道究竟發生了什麼事。

    但徐妙錦雖然只是一名年僅十二歲小姑娘,卻也是朝中大臣,太孫身邊的大紅人。

    她既然這樣說,必定是發生了什麼了不得的大事。

    再有任何猶豫不決,只怕就不是丟官,而是滅門大禍。

    何況讓諮政大臣不得出入,他這個守門的將領雖然無權這樣做。

    但如果有別的諮政大臣阻攔,那他就可以順理成章,讓他們自己去扯皮了。

    沒有扯清楚之前,不開門也算不得啥。

    “卑職遵命!”

    守門將領連忙應聲。

    徐妙錦輕輕點頭。

    她之所以特別提到楊士奇,是因爲在朝中諸多諮政大臣裏面,即令楊靖也是早就爲官多年,人脈複雜。

    唯獨楊士奇還是年輕人,被朱允熞簡拔而提爲百姓監督司的主管,諮政處行走。

    他在朝中沒有任何根基。

    而且是格外開恩的特別提拔,打上了深深的太孫一脈的印記。

    任何對手都不會收留他這樣的人。

    若是太孫殿下倒了,他也絕對落不了好。

    故而,在這個關鍵時刻,徐妙錦才能相信他。

    而且,她亦聽聞楊士奇雖是初入官場,又是一步登天,但才華卻很是不俗,有宰輔之能。

    若果真如此,今晚的事,他一定能處理得好。

    此時雖然消息未明,但小姑娘的直覺告訴她,朱允熥和朱允炆等人謀劃了這麼久,不動則已,一動必定有雷霆之勢。

    如果陛下和那小子有什麼不測。

    她深吸了一口氣……讓自己摒棄這些念頭。

    隨後,徐妙錦令守將牽來一匹馬。

    此時街上再無行人,她跨上馬匹,飛馬揚鞭,直奔而去。

    嗒!

    嗒!

    嗒!

    急促的馬蹄聲,打破了夜晚的寧靜,一直傳到很遠之外。

    街道上巡邏的守夜士兵尋聲而來。

    “何人在夜間縱馬奔馳,可有通行文書?”

    一名守夜士兵高舉火把,遙遙喊道。

    “停下檢查!”

    徐妙錦卻不勒馬,嬌喝道:“我乃技術研究和制造局主管徐妙錦,有急事處理,速速讓開。”

    話音方落,馬匹已衝到那名士兵面前。

    那士兵微怔,卻是已被身邊的同伴一把拉開。

    徐妙錦縱馬如飛,從他身側急馳而過。

    這名士兵回首一看,揪住自己的,竟是帶隊巡邏的隊長。

    京師夜間巡邏,素來以五人爲一小隊。

    有什麼事情,也好策應支持。

    “隊長,爲何不將她攔住檢查?”

    士兵不解的問道:“依大明律,夜間不論何人,皆得有通行文書,否則,巡夜當即擒拿,交有司處理……”

    “啪!”

    他的聲音未落,後腦袋卻是被隊長狠狠拍了一下。

    “伱連徐姑娘都想擒拿,下一回,是不是得擒拿太孫殿下,擒拿當今聖上了?”

    這名士兵是新加入不久的。

    素來呆頭呆腦。

    對京中的人事,王公侯爵,都不甚熟悉。

    聞言仍忍不住問道:“徐姑娘?她又是什麼人?”

    旁邊的另一名士兵忍不住的翻白眼:“你不看《百姓日報》的嗎?徐姑娘是中山王之後,也是太孫殿下身邊的紅人。”

    “別說只是在街上縱馬,就算她現在想騎馬進皇宮,應該也沒人敢攔。”

    這名士兵聞言,頓時吐了吐舌頭,也是被嚇住了。

    他只是普通人家出身,與京中權貴並無任何交集。

    平日裏能打交道的最大官員,也無非就是八品,九品的市曹官。

    那已經是高高在上的大人物。

    雖說京師之地,天子腳下,官員多於牛毛。

    但自古侯門深似海。

    那些朝中的官員,與他們這些巡邏的士卒,並不生活在一個圈子裏,也就不會有什麼交集。

    他摸了摸腦袋,心道幸好沒有去攔她的馬。

    要不然,惹惱了那位姑奶奶,豈不是……

    他心有餘悸,旋即又想道什麼,再次開口問道:“夜色已深,天又這般冷。似她這樣的貴人,不在家中烤火,怎麼大半夜的,一個人騎馬在街上亂衝呢,皆不會是有歹人假冒吧?”

    “我們沒有檢查她的通行文書,也沒有驗明身份,若真是歹人,做出什麼壞事,日後追究起來,可都是大罪。”

    啪!

    他的聲音剛落,後腦袋又被領頭的隊長狠狠打了一下。

    “瞎想些什麼呢?”

    “剛纔過去的時候,我看得分明,就是一名十一二歲的女孩子。”

    “聲音也是聽得明明白白的。”

    “似她這個年齡的女孩,整個金陵城,也只有她一人能騎馬飛奔。”

    “換了別的十一二歲的女娃子,連馬都上不去,還能似她這般縱馬如飛?”

    “歹人冒充別人還有可能,想冒充十一二歲的女娃娃,你倒是給我冒充試試?”

    那士兵一拍自己的額門,笑道:“是了,這卻是我太蠢了。”

    “只是這怪冷的天氣,天又黑,她是有什麼急事呢?”

    這一回,隊長沒有打他的腦瓜子。

    而是向徐妙錦奔馳而去的方向,深深凝望,嘆道:“能讓她這般焦急的,必定是了不得的大事,但願天下太平吧!”

    言語之間,已暗藏唏噓之意。

    隱隱約約中,似乎感到有什麼大事要發生。

    朝中動盪,政局變化。

    身爲京師附近的公門之人,上面一點微弱的變化,不小心落在他的身上,那就是一座大山。

    “隊長,能有什麼事呢。”旁邊一名士兵開口道:“天塌下來,有太孫殿下頂着呢,他可是凌霄戰神,佑聖真君。”

    “也是。”

    “太孫殿下保佑。”隊長於是說道。

    “太孫殿下保佑。”

    “凌霄戰神保佑。”

    “佑聖真君保佑。”

    幾名士兵相繼祈禱。

    而後,繼續巡邏。

    夜色越來越深。

    淹沒了一切。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