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一章 老朱:他比咱更適合當皇帝!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姜阿山小樹字數:2640更新時間:24/06/27 18:57:59
    陽山。

    許是很久沒有理政,沒有那般勞累的緣故。

    老朱自到陽山之後,身體便漸漸有了不小的起色。

    相對好了許多。

    他是一個耐不住的性子。

    身體好了,便又忙着看起書來。

    老朱小時候識字不多。

    但他十分勤奮好學。

    在此後的人生歷程中,哪怕身處戰場,只要有片刻的閒暇,都會抓緊時間讀書學習。

    故而,僅僅只上過一兩年的啓蒙學堂,用後世的標準來看,只相當於小學三年級文化的老朱,卻是通過刻苦自學,將自己的文化水平,提到了相當高的層次。

    大量的史籍都被他看得滾瓜爛熟。

    擱在後世來說的話,就是僅有小學三年級文化的人,自學完了大學本科,甚至是碩士研究生的所有課程。

    這毫不誇張。

    足見他的學習能力之強。

    有這樣的天資和毅力,若是生在太平盛世的富貴人家,妥妥也是能高中進士,乃至狀元的存在。

    哪怕生在貧苦人家,哪怕沒有造反起義的空間,他多半也能逆天改命,創造屬於自己的輝煌人生。

    畢竟,老朱各方面的能力,真的太強了。

    今日看完書,他便在躺椅上睡下。

    旁邊一名侍候的太監,方開始向其稟報近日京師,以及大明各地發生的事情。

    雖然不理政了。

    但大明的動靜,老朱卻是一清二楚。

    “太孫殿下發行新的寶鈔數月,如今的民間老百姓,都已經紛紛捨棄了原來白銀,銅錢,搶着使用新鈔了。”

    “官員和老百姓們,對新鈔都十分歡迎。他們還給新鈔取了一個別名,叫人民幣。”

    “聽聽,萬歲爺,這名字可是真好啊!”

    老朱躺在那裏,雙目緊閉,臉上的神情,卻仍有不小的變化。

    “咱記得,新鈔剛發行的時候,老百姓也是不太相信的吧?”

    他打開眼睛,驀然問道。

    “可不是嘛!”

    老太監柔聲道:“要不說太孫殿下,真真是天縱奇才呢。”

    “他先是通過發行國債,籌措了一億兩銀子。”

    “這些不相信新鈔的人,他們想換銀子,就敞開了讓他們換。”

    “最後換出去了幾千萬兩銀子。”

    “到了如今,大夥兒也都相信,人民幣就等於是白花花銀子,沒必要換了。”

    “甚至,還有很多人主動將銀子換成人民幣了!”

    老朱默然。

    許久。

    嘆道:“咱一直以爲,吳、越一帶的百姓,習慣銅錢,金銀,咱用盡了手段,各種嚴刑峻法,讓他們使用大明寶鈔,他們就是死活不用。”

    “爲此,咱可是砍了許多人的腦袋,卻還是不行。”

    “想不到,如今熞兒竟然用這個法子,讓老百姓們,都用寶鈔了?”

    “好啊!好啊!”

    他感嘆不已。

    “以前標兒在的時候,曾經跟咱說,有什麼樣皇帝,就會有什麼樣的臣子,也就會有什麼百姓。”

    “皇帝若是堯舜之君,臣子們自然賢明,百姓也自然順應。”

    “皇帝若是殘暴,那臣子和百姓們,也會視皇帝爲敵人。”

    “咱當時可是狠狠的罵了他一頓,當皇帝,就要讓臣子和百姓都畏懼。”

    “光靠仁德,怎麼能奪得天下,坐穩江山呢?”

    “要真這麼容易的話,咱也不用拿刀造反了,用嘴巴去說,用仁德去教化他們,就能奪得江山,那不是天大的笑話嗎?”

    “那些傢伙,可都是畏威而不懷德的。”

    “只有拿起刀來,殺,殺,殺……殺得他們都害怕你,才能坐穩江山,當好這個皇帝。”

    “咱就是這樣打下天下的。”

    “可如今看來,咱是錯了。”

    “治天下和打天下,它不一樣!”

    “咱殺了那麼多人,百姓們還是不用大明寶鈔。”

    “也只有熞兒的法子,才能讓他們都接受啊。”

    他說到這裏,忽然臉色又變了變,又問道:“熞兒不是還規定了,新鈔也能向國庫購買糧食,還不許漲價,聽說拿新鈔買糧的百姓,還不在少數。”

    “如今國庫裏,還有多少糧食呢?”

    老朱對此十分關心。

    糧爲國之本。

    沒有糧食,守着一堆銀錢,那也是沒用的。

    以前的大明寶鈔,是不能向朝廷買糧的,也就沒有這方面的顧慮。

    可現在朱允熞變了法子。

    “萬歲爺,如今全國各地的糧倉,都堆滿了糧食。”

    “太孫殿下,還下令新建了不少的糧倉。”

    “如今大明國庫中的糧食,較之以前,足足增加了一倍以上。”

    老太監堆滿皺紋的臉上,笑得如一朵菊花。

    “什麼?”老朱臉色一變,從躺椅上起來,震驚又不解的道:“這是爲何?那些人拿到了新鈔,沒有買糧嗎?”

    “買,但是買得不多。”老太監解釋道:“拿了新鈔,來買糧的,都是一些貧民百姓。”

    “他們手中的錢不多,以前舊的大明寶鈔,買不了糧食。後來換了新鈔,自然就搶着來買糧食了。”

    “但他們沒有太多的錢,家裏也沒有大糧倉,就買一點點糧食吃,數量並不多。”

    “可是,那些富戶大戶們,聽說朝廷明年就要大面積推廣種植甘薯了,都認爲糧價要下跌了。”

    “於是搶着將糧食賣掉,換成白銀。”

    “新鈔可以隨便換白銀,他們也就都將手頭的糧食,賣給朝廷了。”

    “他們屯的糧食多,數額大。”

    “如此一進一出,國庫裏面的糧食不但沒有減少,反而增加了一倍以上。”

    “如今的大明,國庫裏面有花不完的錢,吃不完的糧食,太孫殿下,可真是治國理政的奇才。”

    老朱的臉,頓時好似僵住了一般。

    旋即。

    他哈哈哈大笑。

    “想不到啊,咱將大明交給他治理,才這麼短的時日,他竟然將大明治理得如此之好。”

    他的聲音,突然戛然而止。

    他似是自言自語,又似是問老太監道:“你說,咱這個皇帝,是不是不合格?治理天下這麼久,國庫也是一直沒錢,糧食也沒貯藏多少。”

    “如今,熞兒卻能給國庫積聚如此之多的錢糧,他當皇帝,是不是比咱強多了?”

    這個問題一拋出來,可將老太監給難住。

    這完全就是一個送命題啊!

    他能說皇帝不行,還是說太孫不行呢?

    好在,老太監畢竟在老朱身邊多年,經驗豐富,機靈通變。

    雖然被問得冷汗直冒,可一轉瞬,心中便已想好了答覆之言。

    他撲通一聲,跪了下去。

    “陛下是打天下的明君,太孫殿下是治國理財的奇才。”

    “陛下開創大明,創萬世之基業。”

    “太孫殿下繼往開來,承陛下之志,治理天下。”

    “陛下和太孫,各有其職,各有專長,此天命之所系,正應大明當一代傳一代,代代出明君,萬世一系,江山永恆。”

    “說得好!”老朱站了起來,老態淡去,雄姿英發。

    “咱老朱家的江山,後繼有人!”

    他十分高興,心情舒暢。

    “去,傳令準備歌舞,咱今天晚上,要好好暢飲一番。”

    老太監頓時有些爲難起來。

    老朱的身體不好,太醫再三交待,不要飲酒。

    可聖意難違。

    正在這時,外頭來人傳報。

    “陛下,太孫殿下前來求見!”

    “傳,快傳!還通報啥啊,讓他進來!”

    老朱一邊說,一邊三步並作兩步,直往外面而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