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一章 報刊引爆的輿論,拿下齊泰!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姜阿山小樹字數:3587更新時間:24/06/27 18:57:59
    金陵城。

    參差數十萬戶。

    作爲六朝古都所在之地,如今大明又定都如此,金陵的百姓,也有着一份不同尋常的傲氣。

    每日裏生計之餘,喝一杯小酒,議一議朝事,品談一番千秋功過英雄事,便是金陵人生。

    而今日,朝陽剛灑落,百姓們方走上街頭,一間間的商鋪打開門之際,他們便發現街頭上多了許多吆喝之人。

    “賣報了,賣報了,太孫殿下微服私訪,駙馬都尉逃稅處死。”

    “走過路過不要錯過,百姓日報第一刊正式發行,記載天下事,消息最靈通。”

    “勁爆消息,倭寇膽大包天,被燒燬老巢之後,仍四處逃竄,竟妄圖潛進金陵城,被太孫在城外截住,倭寇刺殺太孫未遂。”

    “第一期國債發行,搶購一空,先到先買,後來再無。”

    “諸多消息,一目皆知,僅需十文錢。”

    ……

    隨着一聲聲的喊叫聲,從一名名販報人的口中喝出,頓時引來無數的金陵百姓圍觀。

    小報這種東西,自宋代以來,大城市的民間實際上一直就有。

    但由於印刷技術所限,很多天才能發行一次。

    而所刊登內容,也大多是一些朝中大臣,皇親國戚的所謂“祕聞”。

    誰家的嬸嬸和小叔子交好,誰家的公公又愛上了兒媳婦……

    總之,各種編排,捕風捉影。

    畢竟,這些才是老百姓們的最愛。

    要不然,文學名著《金瓶梅》、《雜事祕辛》、《漢宮春色》、《飛燕外傳》也不會屢禁不止,流傳千古。

    甚至被好事之文人,列爲上品之書。

    而《紅樓夢》、《西廂記》這樣的神書,都要靠邊站,僅評爲中品。

    足見這類書籍的影響之深遠,所受之追捧。

    除此之外,再就是各種朝廷祕聞了。

    指點江山的快樂,自古皆然。

    似《三國演義》、《隋唐兩朝志傳》等書籍,就能滿足此類愛好。

    然而,一旦涉及本朝之事,就完全不一樣了。

    雖然朝廷對於普通老百姓議論國事,通常是不太管的。

    雖然律法禁止,但真的管不過來啊!

    所以,只要沒有造成太惡劣的影響,你愛說啥說啥。

    但也有不少禁忌。

    至少,不能做得太過分。

    小報上刊登一些公公扒灰,嬸嬸養小叔子的內容,雖然會讓某位官員勃然大怒。

    但相比妄言國事,引來朝廷的全力封殺,影響還是小得多。

    須知小報本來就不爲朝廷所允許,只能地下悄悄發行的。

    可這個時代的娛樂太少,消息獲取渠道更少。

    一份既有娛樂性,又能獲得不少消息的小報,自然受許多人的喜愛。

    哪怕朝廷以最嚴厲的刑罰來追查,也難以禁絕。

    但不管怎麼說,這種東西是不能見光的。

    而且消息也並不準確,假的多,真的少。

    胡編亂造的多,追求事實的少。

    只能滿足大家的獵奇心和娛樂需求,還要冒不小的風險。

    可誰也沒有想到,今日有人在大街上公開吆喝賣報,而所爆的內容,更是讓人瞠目結舌。

    “小點聲,你不要命了嗎?”

    一名書生模樣的男子,攔住了一名賣報人,低聲警告道。

    賣報人呵呵一笑,道:“我要賣報做生意,自然要吆喝得響亮一些,哪有小聲之理?”

    書生疑惑道:“你就不怕公差來抓伱嗎?你這報刊所載的消息,可是違禁的!”

    賣報人聞言,先是一愣,旋即哈哈大笑。

    他拿出一份報刊,指着上面的四個大字,笑道:“看到了嗎?百姓日報,這是太孫殿下親自取的名字,由朝廷鑑定,公開合法發行,哪個公差敢抓我呢?”

    “朝廷的公開發行的報刊?”

    書生嚇了一跳。

    從來只有邸報才是朝廷發行的。

    但邸報只有官員才能看。

    而且,按原則來說,是只有京官,才能看全部的邸報內容。

    地方官員,僅允許抄錄與所在地相關的內容。

    其他無關內容,地方官也不得與聞。

    雖然這條規定在實際上並沒有幾個人會遵守。

    地方官仍然會抄錄所有的內容,以瞭解朝廷的動態。

    甚至很多沒有爲官,但有了功名在身的讀書人,也會獲得消息。

    但至少形式上,仍然是嚴格保密的。

    一般沒有一點身份地位的老百姓,還真弄不到。

    書生秀才,大多也只是偶爾聽到透露出的消息。

    沒想到,現在朝廷竟然公開發行一份報刊了。

    所寫的內容,還如此之駭人聽聞。

    太孫微服私訪,遭遇倭寇行刺……

    這消息,就算是地下發行的小報,都不敢刊印的啊!

    “怎麼樣,你可要買嗎?”賣報人問書生道。

    書生回過神來,忙道:“買,買,買……快,給我來一份。”

    若是地下小報,他還有點怕。

    畢竟,一旦被朝廷查出來,買報的人,也是會被嚴厲處分的。

    但太孫認證,朝廷公開發行,那就沒有任何顧忌了。

    光聽他之前中吆喝的那些內容,書生已經迫不急待的想看具體的細節了。

    很快,周圍的人羣,都蜂擁而上,搶購報刊。

    “大家不要擠,一個個來,發行量很大,每個人都有。”

    賣家人不得不出言維持秩序。

    金陵的百姓太熱情了。

    哪怕是不識字的人,都跑過來搶購。

    反正買回去,還可以找認得字的讀書人來讀。

    同樣的一幕,在金陵城中四處上演。

    百姓們先是驚疑,不敢相信,然後便開啓了最瘋狂的搶購。

    百姓日報發行中心。

    姚廣孝坐鎮在此。

    “大人,報刊都賣完了,可還有貨?”

    不到半上午,安排出去的賣報人,便都紛紛回來了。

    “這麼快嗎?那可是整整三萬份!”

    姚廣孝有點難以相信。

    他已經安排了足夠的數量。

    金陵城也就數十萬戶人家而已。

    三萬份,意味平均幾戶就有人買一份。

    沒想到竟然還供不應求。

    “印,接着印!”

    姚廣孝連想都沒有想,馬上傳令下去。

    反正有油印機,印起來還是很快的。

    爲了提高印刷的效率,工匠們還給油印機裝上了轉輪,比手壓式更進一步。

    只要搖動轉輪,就能印製一份。

    姚廣孝很清楚,報刊的發行是太孫掌握輿論的關鍵,發行的數量越多越好。

    “將準備發往外地的報刊,先調來發給金陵。”

    “接着印製發往外地的。”

    ……

    無數的報刊飛向金陵城的每一個角落。

    而上面所刊登的事情,也引發了民衆的熱議。

    “這個歐陽倫,還是駙馬都尉呢,竟然逃稅,真真是該死。”

    “就是,我做點小生意,還要交稅呢,他做那麼大的生意,竟然不交?”

    “話可不能這麼說,自古皇親國戚,哪有交稅的?不都是小老百姓才交嗎?也就是當今太孫理政,與衆不同,才讓皇親國戚也交稅。”

    “要我說啊,太孫殿下是真的好呢!以前我的鋪子,稅曹給定稅一個月五十兩銀子,賺的錢全交了還不夠,最近嚴查皇親勳貴逃稅,稅款都收上去了,稅曹的任務完成了,我的鋪子,一個月的稅,反而降到五兩了。”

    ……

    “趙勉還是戶部尚書呢,竟然貪污受賄?真真該死!”

    “全家自殺,這就是貪官的下場。”

    “太孫英明啊,才能一舉查出。”

    “想不到堂堂太孫,竟然微服私訪,你說,咱有沒有可能,會在街上撞見太孫呢?”

    “哈哈哈,你會不會撞見不好說,但那些貪官污吏,恐怕都很害怕撞見吧。”

    ……

    “歐陽倫身爲駙馬,竟然勾結倭寇,也活該被太孫處死。”

    “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太孫殿下還真是不循私情啊。”

    “他都敢讓倭寇行刺太孫了,還留着這個禍害幹嘛,話說,那幾個倭寇逃走了,咱可要提高警惕,發現了就趕緊報官。”

    “那是自然,報刊上可說呢,發現倭寇,舉報者獎銀三百兩,抓獲一個獎銀一千兩。”

    “這麼多錢,咱要不去四下逛逛,說不定就擒到了倭寇呢?”

    “有道理,但倭寇肯定不敢再進金陵城了,我鄉下有親戚,我去找找,專挑偏僻沒人的道路尋,說不定就發現了呢。”

    “我也去!”

    ……

    “國債都賣瘋了啊,你們買了嗎?”

    “必須的啊!我早買了五十兩!”

    “哇,怎麼都不說啊,偷偷發財?不行,我也得去買……”

    “買,抓緊時間,要不然,賣完了可就沒有了。聽說是發行的數量不多,照這樣搶,不用多久就搶完了。”

    ……

    報刊發行後,影響力堪稱爆炸。

    一日之間,整個金陵城的街頭巷尾,都在談論報刊上的事情。

    從歐陽倫被殺,到趙勉自殺;從太孫殿下微服私訪,到遭遇倭寇行刺……

    原本國債發行之後,開始雖然買的人很多,但漸漸就冷了下來。

    大多數人仍是觀望態度。

    可隨着報刊發行,一番造勢宣傳之後。

    國債的發行,瞬間再次被引爆。

    無數的百姓,又開始了新一輪的搶購熱潮,而這比上一輪更大,更火熱。

    輿論宣傳,初步展露其可怕的威力。

    而且還在不斷發酵,因爲更多的報刊正在源源不斷的印出,並準備發往外地,發向全國。

    ……

    就在報刊引爆金陵城之時,刑部大堂上,蔣瓛的闖入,讓所有人都膽顫心驚。

    除了黃子澄,還有人做出如此喪盡天良之事嗎?

    又會是誰呢?

    衆人的目光,都落到蔣瓛身上。

    他身爲錦衣衛指揮使,敢在此時闖入,必定有了確鑿的證據。

    堂中,只見蔣瓛雙目如鷹,殺機凜冽。

    目光望向一旁早已坐立不安的朱允炆,常茂,齊泰等人,如雷之音,驟然炸響。

    “來人,給我將兵部左侍郎齊泰拿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