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七章 這絕不可能!藍玉學狗叫!一個新的傳說!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姜阿山小樹字數:5234更新時間:24/06/27 18:57:59
    三日後。

    在確認倭寇據點已化爲烏有,落水而逃的人,也全部都被殺死之後,船隊啓程返回。

    海岸邊,藍玉早已在這裏恭候。

    數日前,他正蘇州佈置防務,準備迎接倭寇對蘇州的進攻,卻收到了嘉興府知府許東江送到的軍情快寄。

    太孫殿下在嘉興城下,以五百新軍,大破數萬倭寇和反賊,殲敵無數,已出兵松江府,準備收復松江。

    收到信的時候,藍玉第一反應是,這是僞造的。

    但仔細看了又看,辯認了再辯認,無論是關防印章,還是信件蠟封,都證明了此信的真實性。

    藍玉仍不放心,喚來蘇州府知府劉翰墨。

    蘇州府與嘉興府亦是接壤,兩地知府偶爾也會有書信往來。

    劉翰墨拿出以前許東江寫給他的信,反覆比對,確認字跡一致,乃是許東江親筆所書。

    這怎麼可能呢?

    藍玉身爲大明開國名將,從隨開平王常遇春麾下領兵開始算起,東徵西戰,迄今領兵已有三十餘載。

    以他豐富的作戰經驗,他無論如何也想不出,五百新軍,如何打贏數萬倭寇和反賊聯軍。

    要是倭寇和反賊聯軍這麼容易被打敗,他又何必從京師調集五萬大軍,前來圍剿呢?

    勞師動衆不說,光是軍費開支,就是一個天文數字。

    大軍一動,白花花的銀子,便如流水般的花了出去。

    真當朝廷的錢多得用不完嗎?

    還不是因爲倭寇和反賊勢大嗎?

    他帶了三千先鋒軍,趕來蘇州府坐鎮。

    再加上蘇州府本地駐軍,加起來有上萬之多。

    可即便如此。

    藍玉想的,仍是如何防守,而不是進攻。

    倭寇和反賊來勢洶洶,能守住蘇州就不錯了。

    要進攻圍剿,只能等後續五萬大軍到齊了才行,眼下他們還在路上呢。

    可倭寇和反賊的聯軍,就這樣敗了?

    按許東江的信中所說,雙方還是在嘉興城下平原上,正面對抗。

    看着信件所描述的戰鬥過程,藍玉怎麼看,都覺得離譜。

    皇太孫又馬不停蹄,接着兵發松江府呢?

    逗我玩呢?

    看來看去,他最後還是選擇了不相信。

    這不可能。

    完全不可能。

    唯一合理的解釋,就是嘉興府也被倭寇和反賊打下來了。

    然後,許東江在他們的威逼利誘之下,寫下了這封信。

    或許他描述這麼離奇荒誕的戰爭過程,就是給蘇州警示,這是瞎編亂造出來的,你們不要相信。

    藍玉與劉翰墨商議了一番,兩人都覺得這應該才是事實。

    看來。

    倭寇和反賊此番當真是氣焰囂張啊。

    不僅佔了松江府,連嘉興也相繼淪陷了。

    朝廷要平定,只怕不容易。

    徹底平叛,可能比預計的時日,還要久得多。

    不過,藍玉立即想到另一件事。

    倭寇和反賊大舉進攻嘉興府,那松江府是不是就空虛了呢?

    或許是一個機會?

    對於一名領兵多年的大將來說,藍玉很清楚,戰機稍縱即逝,但眼下朝廷大軍未至,如果貿然出兵松江府,導致蘇州空虛,倭寇和反賊的兵馬若是從嘉興殺一個回馬槍,進攻蘇州,那就可能被斷了後路。

    思索再三之後,藍玉便吩咐劉翰墨道:“你坐鎮蘇州城中,本將帶來的三千精銳,留給你一千五百人,再加上蘇州本地的駐軍,足夠伱守住此城。”

    “朝廷大軍,幾天後就到了。”

    “本將率一千五百兵馬,去前方查探消息。”

    劉翰墨領命。

    松江府城落入倭寇之手後,蘇州自是人心惶惶。

    再加上一些別有用心的商賈大戶在暗中散佈流言,蘇州城一度陷入混亂。

    好在很快,涼國公藍玉便率三千精銳,抵達蘇州。

    這才將混亂的局面,安定了下來。

    有大將軍坐鎮,蘇州將士皆是心中大定,不再畏懼倭寇和反賊。

    安排好之後,藍玉便點了一千五百兵馬,浩浩蕩蕩,趕往蘇州與松江接壤的邊界。

    他只是試探虛實,並不會冒然發起攻擊。

    出了蘇州府城,前行約五十餘裏。

    藍玉令大軍安營紮寨,自己則帶了十幾名輕騎,觀察周圍的情況。

    就在這時。

    只見遠處有一騎快馬,自松江府城那邊,直奔而來。

    太遠還看不太清,但很快就靠近了。

    那人的身上,竟然穿着錦衣衛的制服。

    見到藍玉,那人頓時喜出望外,連忙翻身下馬。

    “見過涼國公。太孫殿下已收復松江府城,又揮軍前往海上,攻打倭寇的老巢據點。松江府城雖已收復,卻因兵力不足,十分空虛。太孫殿下令你即刻率軍,趕赴松江府城。”

    “什麼?”

    藍玉懷疑自己的耳朵。

    松江府城已經收復了?

    你丫的編造情報,謊報軍情,也能不能編得靠譜一些啊?

    他頓時勃然大怒:“一派胡言,太孫殿下只帶了五百新軍,如何能收復有數萬倭寇與反賊盤據的松江府城?”

    “再說,太孫殿下的軍馬,還在前往嘉興的途中呢?又如何到了松江府城?”

    “你身爲錦衣衛,竟敢謊報軍情,欺瞞本將,試圖爲倭寇誘敵。來人,將他拉下去,砍了!”

    藍玉真的怒了。

    先是嘉興府知府許東江寫了一封滿紙謊言的軍報。

    接着又來一個錦衣衛報信。

    還一套一套的,對上了。

    可你們好歹編點像樣的啊!

    也不要太過於荒誕離奇了啊!

    好歹我藍玉也是領兵打仗多年的老將,就是從未上過戰陣的新兵蛋子,也不可能相信這麼荒謬的故事吧!

    去騙三歲小兒還差不多。

    一個是朝廷命官,一個是錦衣衛,深受國恩,就這麼容易被倭寇威脅,傳遞假軍情?

    此等貪生怕死之輩,留他作甚?

    那名錦衣衛一愣。

    怎麼回事?

    我哪裏謊報軍情了?

    我報的可是千真萬確的事情啊!

    可藍玉身邊的親兵卻不管那麼多,當即將他拿下。

    那名錦衣衛急得大叫:“涼國公,軍情堪合都在,還有錦衣衛腰牌,若有疑慮,可以仔細驗證。”

    “你不分青紅皁白,不信軍報,還要將我抓起來處死,那就是犯了滔天大罪。”

    藍玉怒道:“死到臨頭,還敢狡辯?砍了吧。”

    親兵聞言,抽出刀來,就要砍下。

    “大將軍,不可。”旁邊的一邊偏將連忙阻止。

    “末將看了他的腰牌,確是錦衣衛無疑。”

    “雖說將在外,君命有所不授。但大將軍並無管轄錦衣衛之職權,擅斬錦衣衛,只怕惹來陛下震怒。”

    藍玉沒有吭聲。

    這一點,他又何嘗不知道呢?

    雖說他身爲統兵大將,領兵在外,有臨機決斷之權。

    錦衣衛敢謊報軍情,他就敢殺。

    不過,事後陛下那裏,恐怕少不得被責罵一番。

    這段時間閉門休養換取來的一點好感,又會因此而敗盡。

    但看這人如此囂張,公然欺騙自己,還死不悔改,不殺他實難消心中之氣。

    偏將小聲道:“大將軍,許東江身爲知府,家人也都在嘉興城中,若說他因爲全家上下的性命,而受倭寇脅迫,發信謊報軍情,這確有可能。”

    “可錦衣衛是從金陵城來的,於此地毫無瓜葛,倭寇無法用他們的家人協迫,放他前來報假信,似乎有點說不太通?”

    這句話便宛如一道驚雷,將藍玉炸醒。

    他驚疑問道:“難道,他報的軍情,還是真的不成?”

    偏將輕輕點了點頭。

    “也只能如此解釋了。”

    “這怎麼可能?”

    藍玉失聲脫口。

    五百兵馬,將數萬倭寇和反賊擊敗,就已經是離譜到家了。

    再攻下松江城?

    太孫殿下帶的,怕不是新軍,而是天兵吧?

    偏將細細看了看被拿下的那名錦衣衛,才在藍玉耳邊附耳道:“這名錦衣衛,末將隱約見過幾次,雖不曾與他有過交往,但還有些印象,錯不了。”

    “就算信件,腰牌,衣服都可以造假,但人總不能造假吧?”

    藍玉身軀顫抖了一下。

    不是假軍報?

    竟然是真的?

    他還是無法相信。

    但既然連人都是真的……

    藍玉揮了揮手,示意親兵將他放開。

    “本將暫且信你,你就隨我的軍馬,一起趕往松江府城。”藍玉冷冷道:“若是有詐,本將必將你碎屍萬段。”

    那名錦衣衛也怒氣上來了。

    好好的前來報捷,沒有獎賞不說,還被質疑,甚至差點砍了腦袋。

    這藍玉怕不是腦子有坑吧。

    他憤憤道:“若是軍報屬實,到了松江府城,藍大將軍又準備如何呢?”

    藍玉怔住。

    那名錦衣衛也不等他回答,接着道:“若是屬實,到了松江府城,還請涼國公當着全軍將士的面,學三聲狗叫,如何?”

    “你……”藍玉大怒。

    “學就學!”他狠狠道:“只要大軍真的這麼快就拿下了松江府城,本將就算學三百聲狗叫,又有何妨?”

    ……

    一千五百兵馬,當即出發。

    一路自是暢通無阻。

    很快,便已看到了松江府城。

    城牆上,李素孝正在眺望下方。

    自太孫殿下帶新軍出征之後,陸陸續續看到有不少在嘉興城下被擊潰的敗軍,逃了回來。

    人數還不少。

    好在這些人,早已被新軍殺怕了。

    見到松江府城也已被攻下,更加膽怯。

    他們根本不敢在城下多呆,便各自逃命去了。

    倒是讓城中的李素孝大大鬆了口氣。

    畢竟只有八十餘人,又沒有新軍手中那樣的神器,幾乎就是唱空城計,他不得不打起十二分的精神。

    太孫殿下連番創造奇蹟,才奪回松江府城,可不能在自己手中丟了。

    終於。

    今日等到了大隊明軍抵達。

    爲首的將領,正是大將軍藍玉。

    李孝素在城樓看得清清楚楚,當即令人打開城門,迎接大軍進城。

    可另一邊,藍玉還是半信半疑。

    看到城門緩緩打開,他當即傳令:“全軍戒備。”

    眼前的一幕,怎麼看都有些不對勁。

    藍玉又看了一眼旁邊那名送信的錦衣衛,卻見他“格格格”的大笑了起來。

    似是在嘲笑他的舉動。

    笑得前俯後仰,捧腹彎腰。

    藍玉不由得瞪了他一眼,再轉頭望向城門的方向。

    他有些猶豫,要不要讓大軍進城呢?

    此番只帶了一千五百兵馬,若是城中的倭寇和反賊設下埋伏……

    一念及此,藍玉便吩咐道:“派出探馬,去城中打探虛實。”

    話音剛落,卻見城內出來幾人。

    皆身着錦衣衛的服裝。

    領頭的人,正是錦衣衛副指揮使李素孝。

    “涼國公,你可算是來了!”李素孝熱情迎接。

    藍玉腦海裏一片空白。

    他當然認得錦衣衛副指揮使!

    但越是這樣,越是震撼。

    剛纔的軍報,是真的?

    數萬倭寇和反賊,就這樣灰飛煙滅了?

    松江府城,就這樣奪回來了?

    這玩笑開大了啊!

    “李大人,松江府城,真的奪回來了?”藍玉還是沒有放鬆警惕,半信半疑的問道。

    李素孝聽他這般問,頓時愣了愣,旋即大笑。

    “涼國公,若沒有奪回來,我如何能出現在這裏呢?”

    他一邊說,一邊笑。

    “我怎知你是不是與倭寇勾結呢?”藍玉反問道。

    “這……”李素孝有些哭笑不得了。

    看着對方如此嚴肅認真的神態,只好說道:“涼國公大可派人進城探尋一番。”

    “好!”

    藍玉使了一個眼色。

    一名偏將當即帶着一百餘士兵,往城中奔去。

    很快,偏將在城樓上大喊道:“大將軍,松江府城真的收復了,裏面沒有倭寇,沒有埋伏。”

    什麼?

    藍玉怔在那裏。

    其實,這一路行來,他已經漸漸相信了。

    到了松江府城前,更是如此。

    但他腦海中總有一個念頭,在不斷的說“不”。

    不!

    不!

    不!

    不可能。

    絕對不可能!

    他打了一輩子仗,也有過無數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戰績。

    但就沒有聽說過麼離奇的事。

    這根本不可能做到的啊!

    若是這都可以,我一輩子的仗豈不是白打了?

    我三十多年的經驗,連這麼簡單的判斷,都還會出錯不成?

    正因爲如此。

    他才拒絕相信。

    直到現在,鐵一般的事實擺在面前。

    藍玉心中那堵頑固不化的經驗之牆,才徹底倒塌。

    他不得不信了。

    藍玉深吸了一口氣。

    當即詢問經過,李素孝便將戰爭過程,全部說了一遍,自然少不了對太孫殿下的極盡吹捧。

    藍玉怔怔聽完,整個人就愣在那裏。

    南征北戰幾十年,就沒有聽說過這麼離奇的戰役。

    整個過程都是荒謬的。

    就好像是在聽神話故事一般。

    太孫殿下怕不是兵仙轉世吧?

    不。

    兵仙重生,都要甘拜下風了。

    “涼國公,是不是可以兌現承諾,在全軍面前,學三聲狗叫了?”之前報信的錦衣衛可還憋着一可惡氣。

    想到自己差點因爲報捷而掉了腦袋,就覺得憤慨不已。

    錦衣衛素來是見官大三級。

    京中大小官員,見到錦衣衛無不禮敬萬分,他何曾受過如此侮辱?

    何況還是去報捷的啊!

    李素孝正侍斥責那名錦衣衛。

    眼前之人,可是堂堂的涼國公。

    陛下都要敬他三分,你一名小小的錦衣衛,怎可對他如此無禮?

    話未出口,就見藍玉一張臉已是漲得通紅。

    他大聲喝道:“叫就叫,太孫殿下能打下如此戰績,說不得是二郎神下凡,我藍玉便做一回哮天犬,又有何妨?”

    他知道此番騎虎難下,身邊的人可都聽着了。

    軍中無戲言。

    何況他還是堂堂大將軍,怎麼也不能食言啊!

    但也不忘先給自己臉上貼一點金。

    旋即張開大嘴,鼓足中氣,高喊出聲。

    “汪!”

    “汪!”

    “汪!”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