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一章 大膽的想法,老朱的慚愧!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姜阿山小樹字數:2686更新時間:24/06/27 18:57:59
    沒有人比朱允熞更清楚後裝槍和定裝彈所帶來的巨大意義。

    這絕對是跨越時代的技術。

    雖然這還不是後世成熟的無煙火藥子彈,但對如今這個時代來說,仍然可以帶來巨大的衝擊。

    技術的發展,往往首先依賴於軍事技術研究。

    這並不是因爲軍事技術研究有什麼特別的地方,而是因爲進行這方面的研究,能看到效果,排除阻力。

    後裝槍和定裝彈的出現,更大的意義,也在這裏。

    在大明要研發和推廣技術,是非常困難的。

    封建禮制的約束之大,非局中人難以理解。

    他現在開設技術研究和制造局,已經引來不少人的非議了。

    這還是他以皇太孫的身份強壓着。

    在大多數人眼裏,所謂的技術研究和制造局,只是他這個皇太孫用來玩的。

    他們之所以還沒有大範圍的攻擊和抵制,是因爲暫時還認爲這個無傷大雅。

    畢竟,他皇太孫的身份擺在那裏,只要不是玩得很過分,一般人也不會來觸怒他。

    唯獨軍事技術的進步,能讓那些人閉上嘴巴。

    “目前有多少支這種後裝槍了?”朱允熞連忙問道。

    “100支,還有一萬發子彈。”徐妙錦對此十分清楚:“之前製造的燧發槍,到目前爲止,一共生產了400支。”

    “那就是一共有500支槍了。”朱允熞點了點頭,腦海中迸出一個大膽的計劃。

    五百支槍,不算多,但如果將裝備了五百支槍的軍隊,佈署到前線關鍵位置,也許就能成爲扭轉戰局的核心。

    特別是在對付小股倭寇方面。

    戚繼光後來組建的戚家軍,一共也就四千多人。

    但通過一連串的機動作戰,殲滅了一支支的倭寇,最後的總殲敵人數,竟達七萬人之多。

    戚家軍只是部分使用火器,再通過軍陣配合,才發揮出驚人的威力。

    他用燧發槍、後裝槍、定裝彈裝備一支五百人的軍隊,戰力應該還要遠遠高於四千人的戚家軍。

    也該檢驗一下這段時間的成效了。

    他心中想着,正準備離開去見老朱,便聽得徐妙錦說道:“那個技術研究和制造局挺好玩的,做的東西都十分有趣,現在還沒有主管官員,不如交給我來主管好不好?”

    朱允熞回頭,便見到小姑娘正望着自己,眼神中滿是期待。

    “這個……”朱允熞腦海中念頭飛轉。

    徐妙錦的年齡還不大,而小孩子的好奇心往往是最強的。

    技術研究和制造局,所設計研究,製造的東西,都是大明此前沒有的。

    對於年齡大的人來說,這是一種衝擊。

    對於年輕人來說,則是很快就能接受的事情。

    對於十多歲小孩子,就是天經地義了。

    後世有一段名言:

    任何在我出生時已經有的科技,都是稀鬆平常的。

    任何在我15到35歲之間誕生的科技,都是將會改變世界的革命性產物。

    任何在我35歲之後誕生的科技,都是違反自然規律要遭天譴的。

    年齡越大,思考越頑固,接受新鮮事物的能力越差,恨不得世界永遠按照萬古不變的模式運轉。

    雖然不能說一定是這樣,但大多數人就是如此。

    工部的官員裏面,有資格主管技術研究和制造局的,年齡都不小了。

    長期受封建禮建思想的薰陶,思想早就定型。

    讓他們去主管,恐怕不僅不會促進技術研究和制造局的發展,還會製造阻礙。

    故而,成立技術研究和制造局之後,朱允熞一直沒有任命主管官員,而是自己親自主持。

    相比之下,徐妙錦倒是挺適合。

    雖然她還是一個十一二歲的孩子,但正是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思想最開放,好奇心強,能接受新鮮事物。

    至於她是一個女孩……

    反正技術研究和制造局,在外人眼裏,就是他這個皇太孫不務正業,離經叛道弄出來的玩意。

    任命一名小女孩當主管,也只會進一步強化這個看法。

    無所謂了。

    以她中山郡王之後的身份,需要與其他衙門協調辦事的時候,還能帶來許多方便。

    “好!”朱允熞點了點頭:“那孤現在就正式任命你爲技術研究和制造局的主管。”

    “真的?太好了!”徐妙錦高興得跳了起來,拍手大笑,歡呼雀躍。

    朱允熞笑着搖了搖頭。

    以這個時代的思想觀念來看,這小姑娘如此活潑調皮,以後恐怕不好嫁了。

    只是不知道,歷史上朱棣爲什麼喜歡她呢?

    難道就是因爲她這與其她女子截然不同的性格?

    可能是吧。

    朱允熞不太確定。

    在這個絕大多數女生都因爲被封建禮教壓制,而顯得死氣呆板的時代,徐妙錦的開朗活潑的性格,確實會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留下深刻的印象。

    更別說她長得也非常漂亮了。

    說是傾國傾城,亦不爲過。

    當然。

    也可能她後面的性子會慢慢改變。

    畢竟,她現在還只是一個十一二歲的孩子,可塑性非常強。

    朱允熞沒有再停留,當即去見朱元璋。

    “皇爺爺,作戰的方案,孫兒已經制定好了。”

    朱允熞將藍玉制定的方針,呈了上去。

    藍玉的方案,並沒有什麼大問題。

    儘管對倭寇的主攻方向判斷錯誤,但朝廷該怎麼調兵遣將,還是得該怎麼來。

    朱元璋接過去。

    朱允熞又補充道:“孫兒已經讓涼國公帶陽山三千精銳爲前鋒,即刻出發,前往蘇州,穩定軍心民心。”

    “不過,孫兒認爲,倭寇和反賊接下來要進攻的,並不是蘇州,而是嘉興府,再接着南下,進攻杭州。”

    老朱猛然擡頭,目光中露出驚喜之色,道:“詳細說說。”

    朱允熞便將之前徐妙錦的分析,細細說了一遍,又道:“孫兒認爲,蘇州府暗中資助倭寇和反賊的商賈巨戶,也不願看到他們攻下蘇州。”

    “畢竟,蘇州城真要是毀了,他們的利益也會受損。”

    “哈哈哈!”老朱大笑。

    “熞兒,你之前與咱討論軍事,咱還以爲你只是紙上談兵。”

    “想不到啊,伱竟然真的能做出如此準確的判斷,倒是與咱的想法,不謀而合了。”

    老朱十分開心。

    “上天對咱不薄,你文能提筆驚天下,武可揮軍定江山,日後大明交到你手中,咱也放心了。”

    “皇爺爺過譽了。”朱允熞連忙表示謙卑。

    “不過譽,不過譽。”老朱揮手笑道:“咱像你這麼大的時候,可沒有你現在的本事。”

    他說完之後,忽然想起朱允熞寫的詩詞,他現在也寫不出來。

    而對軍情的敏銳判斷,亦不在自己之下。

    能一眼看出倭寇的意圖,這是很多常年沙場征戰的將領,都不一定具備的能力。

    那豈不是說,自己現在都不如他?

    白活了一大把年紀?

    老朱的臉有些微紅了。

    “嘉興府你打算如何守?”老朱心中不自在,連忙轉移話題。

    “一是再以八百裏加急發旨,令湖州府的駐軍即刻前往嘉興,協防守備。”

    “其二嘛。”朱允熞清了清嗓子,道:“皇爺爺,孫兒訓練新軍,也有一段時日了,孫兒打算從新軍中挑五百精幹之士,親自前往嘉興。”

    “孫兒不但要守住嘉興,還要全殲倭寇和反賊!”

    此言一落,老朱的雙眸內,驟然放出兩道精芒。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