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 老朱的讚賞,改進制度!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姜阿山小樹字數:2481更新時間:24/06/27 18:57:59
    朱允熞當然不會管他們。

    處理完了奏章,他現在心情蠻不錯。

    離開文華殿後,一路小跑,弄得後面追隨的太監宮女一直喊着:“太孫殿下,小心!小心!”

    唯恐他摔倒。

    那可就不得了。

    朱允熞回頭,衝他們做了一個鬼臉。

    整日都板着一幅嚴肅認真的樣子,還要不斷演戲,與文官們鬥智鬥勇,委實太累。

    他也需要有放鬆的時候。

    也只有在這些宮女太監面前,朱允熞才能偶爾恢復成天真無邪的孩童。

    一轉眼到了老朱的居住辦公的地方,太監宮女們的呼喊聲還沒有停下來,他已經換了一副面孔。

    一本正經,嚴肅認真。

    一舉一動,皆符合儲君典範。

    “參見皇爺爺!”

    朱允熞一進去,就連忙給老朱行禮。

    “快起來吧。”

    老朱招了招手,示意他走到自己身邊來。

    “聽說昨天晚上,文華殿燈火通明,一夜未熄。朝中大臣與你都未出殿,徹夜批閱奏章,商議朝政,可有此事?”老朱笑問道。

    朱允熞微微有些臉紅。

    他昨天晚上,睡得可香了。

    “皇爺爺令孫兒監國理政,便是將這天下的重擔都交給孫兒,孫兒不敢辜負皇爺爺所託,定然是要將奏章全部批閱完的。”

    “那也不能不睡覺!”老朱撫摸着他的頭,說道:“傻孩子,奏章看不完,還有皇爺爺呢。咱肯定得扶着你走一程的。”

    “皇爺爺身體不適,還是要多加休息才好。”朱允熞道:“若是皇爺爺累壞了身體,就是孫兒的不孝了。”

    他說着,將之前帶來的奏章遞給老朱。

    “昨日共有一千零八十二封奏章,其中請安、謝恩,賀表共計九百八十六封。”

    “奏事者不過九十六封,又有九十封奏章皆是雞毛蒜皮的小事,孫兒已經全部批閱。”

    “唯獨這六封,所奏之事,較爲重要,孫兒也批閱了,特意帶來給皇爺爺過目,看看處置是否妥當?”

    老朱一隻手接了過去,又問道:“昨日的奏章,竟有一千多封?”

    他立即發現了裏面的不正常。

    平時都只有兩百封左右的奏章,怎麼昨天突然就這麼多呢?

    難怪熞兒徹夜批閱,才將奏章批完。

    朱允熞笑道:“想來是他們不甘心,欲用這個法子,令孫兒知難而退。”

    老朱點了點頭,那些人被戲耍了,心中滋生一些想法,也實屬正常。

    但竟然用出這樣的法子,就有點過了。

    真當咱老朱家的人,好欺侮嗎?

    老朱心中已有了幾分殺氣。

    “那你是如何看完這麼多奏章的呢?”他好奇的問道。

    老朱自己平日裏看兩百多封奏章,基本上都要從早看到晚,一直批閱到深夜。

    若是上千封的話,根本就批不完。

    朱允熞剛剛處理政事,又是如何批完的呢?

    “孫兒將黃子澄,齊泰,劉三吾等一干人,都召進了文華殿,令他們當場批閱,孫兒檢查審覈。”

    “對請安,謝恩,賀表等奏章,他們批完之後,便只記錄名字,知道是誰寫的就行了。”

    “孫兒只看奏事的奏章,他們所有人皆用小紙條給出處理意見,孫兒從中挑選合適的。若是沒有好的,就自己再寫。”

    “若是事情不大,大家的處理意見又都差不多,便基本可以不改。”

    “最後真正需要認真處理的,也就這六封奏章而已,孫兒並沒有花多少時間,很快就批閱完了。”

    “這一日一夜,不過是監督他們批閱而已。”

    “皇爺爺,我這樣處理,可還合適?”

    朱允熞並沒有隱瞞,而是一五一十的告訴了老朱。

    一則,這樣的事情,必然隱瞞不了。

    就算老朱現在不知道,以後也一定會知道。

    他在府中和別人說點事,老朱都能知曉,更別說這樣的大事了。

    二則,這也是他的一次試探。

    看看老朱對他讓別人幫忙批閱奏章的態度。

    由此好決定,接下來,是不是向老朱攤牌,提出改進朝政管理制度的建議。

    事實上,老朱在廢掉丞相制度之後,也發現自己根本處理不了那麼多事情,不得不設殿閣大學生,幫助他處理政務。

    不過,這些大學生的官階僅爲五品,職級很低。

    而且,也僅作爲顧問,很少能參決政事。

    國家大事,還是老朱一人定奪。

    “伱做得很好。”老朱讚賞道:“監國理政,一人御天下,不能沒有輔臣。”

    “咱沒有給你派人,一是想考驗一下你。”

    “二是你第一次理政,若在此時派人助你,你凡事皆問他,則可能過於依賴,以致權力被架空。”

    “沒想到,你竟然自己想出了這樣的法子,真是咱的好孫兒,聰明!”

    “上千封奏章,難怪這些人都在文華殿徹夜未出,哈哈哈哈。”

    老朱爽朗大笑了起來。

    想到那些人都被自己的孫子耍得團團轉,他也十分開心。

    旋即,老朱逐一翻開那六封奏章,看了一遍,頓時讚道:“處理得都很不錯。”

    朱允熞聽到這話,終於放下心來。

    這也是意料之中的事。

    黃子澄,齊泰,劉三吾這些文官,對於處理一般的朝政事務,還是十分老練的。

    畢竟,大部分事情該怎麼處理,都有一定的成法。

    有例可循,照原來的老規矩辦就行了。

    基本上差不到哪裏去。

    朱允熞自己也看過一遍,確認沒有問題。

    對他來說,最重要是,老朱沒有反對他用別人幫着批閱的法子。

    那應該多半就會接受改進朝政處理制度的意見。

    朱允熞心念飛轉,決定試一試。

    他沒有太大的把握,老朱的心思,很難猜測。

    如果可以的話,朱允熞更希望等自己登基成爲皇帝之後,再來改進。

    畢竟,若是一不小心,惹老朱不滿的話,那就得不償失了。

    但這件事,又關係他的切身利益。

    每天花這麼多時間處理批閱奏章,一天兩天還好,時間長了,他也受不了。

    而且,精力都用來處理朝政了,那他想做的其他事情,都得耽擱。

    “皇爺爺,讓這些人幫着孫兒批閱奏章,終究也不是長久之策。”

    “孫兒思前想後,覺得還是要從制度上進行改進。”

    老朱似是也來了興趣,望向他問道:“你且說來聽聽,該如何改進?”

    朱允熞心中早有腹稿。

    當即開口道:“如今,朝廷官員所上的奏章,紛繁雜亂,首先要做的,就是將其分門別類。”

    “一爲奏事,二爲謝恩,三爲請安,四爲賀表。”

    “後面三種奏章,只需要知曉名字就行,表明他們的心意到了。”

    “或者偶爾挑一些出來批閱,以示重視。”

    “要真正重點關注的,還是奏事的奏章。”

    “孫兒以爲,奏事的奏章,還可以進一步分爲常奏,密奏,要奏,急奏。”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