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朱允熞:這是坑自己了?陽謀!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姜阿山小樹字數:3195更新時間:24/06/27 18:57:59
    朱允熞的心情很不錯。

    處理好了朱允炆的事情,著書也得到了老朱的許可。

    他又即將以皇太孫的身份監國,處理國事。

    從些大展拳腳,全方位改造大明。

    但這種好心情,並沒有持續多久。

    很快,便迎來了當頭痛擊!

    他也體驗到了什麼叫“坑爹”,哦,不,是“坑自己”。

    正式冊立太孫的程序非常繁鎖,在朝堂上宣佈立儲君,只是前奏而已。

    接下來還有十分繁鎖的禮儀,祭告天地,宗廟,社稷。

    光是站在那裏聽祭文,按照要求不斷的行禮,行禮,再行禮,朱允熞就感到整個人都麻了。

    封建禮教果然吃人,光是這一整套複雜繁鎖的禮儀,都能將人給折磨死。

    他才七歲,小身板真的禁受不起。

    好不容易總算結束,太監又拿出聖旨。

    “朕年老體衰,國事繁重,實難負擔。思國家大事不可不理,一日萬機不可久曠,茲命皇太孫持璽升文華殿,分理庶政,撫軍監國。百司所奏之事,皆啓皇太孫決之。”

    朱允熞接了旨,鬆了口氣。

    從今往後,就開始監國了!

    但他萬萬沒有想到,這一切才只是開始。

    當他正式進入文華殿開始處理政務的時候,便立即被堆積如山的奏章給嚇呆了。

    “這是今日百官所上的奏章嗎?”朱允熞揉了揉眼睛,有點難以置信。

    這TM將他劈成兩半,一個人變成兩個人,也不可能看完啊!

    更別說批閱處理了。

    朱允熞很無奈,坐到案前,怔了半晌,才拿起一本奏章,看了起來。

    不管怎麼說,總是要幹起活來才行的。

    但接下來,他的頭更大了。

    奏章寫得十分文雅,通俗點的說,就是廢話一大堆,正事不多。

    但還不止如此。

    最關鍵是,奏章中還有許多生僻字,以及沒有標點符號,句與句完全不分開。

    好吧。

    他前世因爲練毛筆字,學過繁體字,水平還不算太差。

    對古文也有所涉及。

    這一世雖然只有七歲,但畢竟是皇家子弟,三歲就開始讀書習字,也已經認得不少字了。

    穿越過來之後,結合了兩世的記憶,更加有所增進。

    看這些奏章,有些吃力,但還是勉強能看懂。

    可沒有標點符號,閱讀的速度,又立即下降了一大半。

    實際上,古代很早就有標點符號,只是不常用,也不規範。

    大部分時候,文人們更喜歡運用“之乎者也”等語氣助詞來斷句。

    讀書人開始識文習字,首先就是“明句讀”。

    也就是弄明白哪裏應該斷句。

    看完一本奏章,朱允熞呆坐在那裏。

    我是誰?

    我從哪裏來?

    我要到哪裏去?

    他已經不自覺的發出了人生三問。

    這封奏章將廢話文學運用得出神入化,明明三言兩語就可以交待清楚的事情,卻是洋洋灑灑寫了一大堆。

    他看得那叫一個累啊!

    可是有什麼辦法呢?

    爲了這個問題,據說老朱也曾經三令五申,讓臣子們不要這樣寫奏章,有事說事,別說廢話。

    可這些讀書人偏不聽!

    老朱爲此不惜寫大白話聖旨,想讓他們明白應該怎麼正確說話。

    但還是沒用。

    奏章中的廢話依然沒有減少。

    最後,就連老朱都徒嘆奈何,只能自己受苦受累,花更多的時候看奏章。

    畢竟,還是要讓這些讀書人去治理天下。

    總不能用不認識字的文盲吧?

    他們也寫不了奏章啊!

    老朱都沒辦法解決的問題,他現在剛剛監國理政,又能如何呢?

    原本還野心勃勃,想着要辦軍事學堂,要編纂《洪武大典》,要寫書傳世,開啓現代文明。

    無數的想法,無數的宏偉藍圖,在這一刻,都被無情的掐滅。

    現在看來,剛是批閱完奏章,都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就更別說做其他事情了。

    麻了。

    真的麻了。

    我還是一個七歲的孩子,我還想享受美好的生活啊!

    這根本就是我不能承受之重。

    這一回,朱允熞真是欲哭無淚。

    這就是996都看不完啊!

    資本家都沒這麼狠啊!

    更別說他還是“童工”了。

    朱允熞萬般無奈的拿起第二本奏章。

    看不完怎麼辦?

    好像真沒啥辦法。

    只能看一點,算一點了。

    就在這時,又有一名通政司的官員進來。

    “殿下,這是剛剛新遞上來的奏章。”

    朱允熞擡頭一看,那官員手中拿着厚厚一疊奏章,約摸有尺許厚。

    啪!

    他手中的筆掉落到了地上。

    這一剎那間,他真是連想死的心都有了。

    這就是當大明皇太孫嗎?

    這就是監國理政嗎?

    淹沒在奏章裏面,埋進文本之中!

    我的美好生活呢?

    我的休息時間呢?

    我的文化娛樂呢?

    朱允熞聲音顫抖着問道:“皇爺爺以前,每天都要批閱這麼多奏章嗎?”

    他實在難以相信。

    老朱是機器人嗎?

    不用休息的嗎?

    這麼多的奏章,他是如何看完的呢?

    他怎麼還有時間陪自己這個孫子聊天的呢?

    “陛下素來勤於政事,也只有與太孫殿下相處的時候,才難得放鬆一二。”

    “太孫殿下離開後,陛下就要花更多時間批閱奏章,每日必至深夜方歇息。”

    “陛下每日批閱的奏章,少則兩百餘封,多則五、六百。”

    這……

    朱允熞不知是該欽佩,還是該吐糟了。

    別人當皇帝是爲了享受,老朱這當皇帝,是爲了做勞模嗎?

    我該怎麼辦?

    一天批閱幾百份奏章,這是什麼工作量?

    勞模都比不上吧!

    而且,以朱允熞的閱讀速度,就算他不吃飯不睡覺不休息,一直不停的看,一天也根本不可能看完幾百封奏章啊!

    更別說還要批閱,還要思考,並提出處理意見了。

    不料,這時又有一名通政司的官員進來。

    “太孫殿下,又有新奏章遞上來了。”

    他的手中,也抱着一疊厚厚的奏章。

    朱允熞呆滯在那裏。

    不對。

    他腦海中突然若有電閃雷鳴。

    “今日一共呈上來多少封奏章?”

    他出言問道。

    “回稟皇太孫,今日的奏章特別多,一大早送來七百餘封,再加上新遞上來的,奏章總數已達千餘封。後面或許還有新奏章上來。”

    朱允熞神色微微一變,又問道:“以前一日內,可曾有過如此之多的奏章?”

    通政司的官員稍稍思索了一下,道:“下官在通政司十餘年,一般每日的奏章數量在兩百餘封左右,偶爾會多一些。但至多也不過三、四百封。一日上千餘封奏章,委實是前所未有之事。”

    朱允熞聽到這裏,哪裏還能不明白呢。

    這肯定是那羣文官在故意搞鬼了。

    他們對於冊立自己爲皇太孫極度不滿。

    但因爲是他們自己請求的,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因而無法公開反對,也就只能用這種陰損的辦法了。

    他們是故意拼命的上奏章,想用奏章將其淹沒。

    很多官員都有自己的幕僚,寫起奏章來輕而易舉,毫不費力。

    如果他處理不了,那他們就可以趁機說,太孫沒有能力監國理政,連奏章都批閱不完,將來如何繼承大統,治理天下呢?

    若他已經是皇帝,這自然無礙。

    看不完就看不完。

    有明一代,後來的皇帝甚至大部分都不看啥奏章。

    只挑一些重要的,偶爾看一下。

    大部分奏章,都直接讓內閣擬票,司禮監批紅了。

    皇帝根本不過目,小日子過得舒服無比。

    朝政也同樣運轉。

    但他不行。

    他還只是儲君。

    不是皇帝。

    老朱可是勞模,奏章是一定要處理完的,絕不允許耽擱了政事。

    否則,老朱那裏沒法交差。

    那該怎麼辦呢?

    一時之間,還真想不出辦法了。

    這是陽謀。

    可他卻還無可奈何。

    或許,只能“投降”?

    請大儒們來幫助?

    以此化解他們的攻勢。

    朱允熞心中想着,但很快又否定了這個想法。

    不行,絕不能讓這些人奸計得逞。

    何況,這些人已經和他“扛”上了。

    就算他認輸,對方也未必會“收兵”。

    朱允熞心念飛轉,漸漸的,一個大膽的想法,慢慢浮上腦海。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