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第二層! 老朱的試探,帝王心思!讓你監國!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姜阿山小樹字數:2689更新時間:24/06/27 18:57:59
    皇宮內。

    朱元璋揮着鋤頭,正在給甘薯地除草。

    自從種下這塊甘薯地之後,他每日都要來轉轉。

    鋤草,施肥,看着甘薯苗一天天的長大。

    朱允熞站在一旁,也沒有過去幫忙。

    他現在這個年齡,揮鋤頭還十分勉強。

    幫忙基本是談不上的,也就不去添亂了。

    地裏並沒有多少草,面積也不大,老朱雖年老,但今日精神不錯,幹起活來也更有力氣。

    不一會兒,便全部清理了一遍。

    “皇爺爺!”朱允熞這才走過去,將一條擦汗的毛巾,遞給老朱。

    “嗯!”老朱接過毛巾,擦了擦額頭上的汗,嘆道:“老了,才幹點活就大汗淋漓,以前做這麼點事,都不會出汗的。”

    朱允熞嘻嘻笑道:“皇爺爺是老當益壯呢。民間的百姓,像您老人家這個年齡,很多連路都走不動啦。”

    說起來,朱元璋現在不過是六十而已。

    擱在後世那個科技發達的年代,也就是剛剛到退休的年齡。

    很多這個年齡的老頭仍然精力旺盛,連年輕人都比不上。

    但在如今這個時代,六十歲已經算是比較老了。

    畢竟,這時候說的還是“人生七十古來稀”。

    能活到七十歲,自古以來,都是十分稀少的。

    六十歲當然也算高齡。

    精力下降,體力衰弱,甚或已臥病在牀。

    “哈哈哈!”朱元璋爽朗的大笑,問道:“這次的事,學到什麼了?”

    “皇爺爺算無遺策,運籌帷幄,一切盡在掌握。”朱允熞讚歎不已。

    老朱的手段,委實高明。

    不顯山不露水,不動聲色。

    成事之前,完全看不出絲毫痕跡。

    各方勢力,卻都被他玩弄於股掌之間。

    就連他一開始,也沒有回過神。

    細想才窺得其中神妙。

    “你別只想着揀好聽的話,來奉承咱。”

    老朱瞪了他一眼,道:“你如今已被立爲儲君,將來可是要執掌大明的。”

    “你雖然聰慧,但朝堂爭奪,與別事不同。”

    “寸有所長,尺有所短。”

    “伱看藍玉,在戰場上衝鋒陷陣,所向披靡。”

    “可在朝堂上,黃子澄不過巧言幾句,就令藍玉爲其所用。”

    黃子澄去藍玉府的事,瞞不過老朱。

    否則,錦衣衛的探子,都該以死謝罪了。

    對於這一點,黃子澄也是知曉的。

    在他看來,藍玉門前必定有人盯着。

    與其偷偷摸摸,喬裝打扮前往,還不如正大光明的去。

    反正與藍玉聊事的時候,只有兩人在場。

    錦衣衛就算手眼通天,也不可能知道他們聊的內容。

    但他卻忘了,以老朱的精明,根本不需要知道他們聊的具體內容,就能推算出來。

    黃子澄總以爲自己讀書多,謀略高。

    但實際上,每次做事的時候,總是不夠謹密,或者乾脆思路就完全錯了。

    與那些真正高明的謀士相比,他還相差十萬八千裏。

    朱允熞靜靜聽着,微微點了點頭。

    “皇爺爺想想考較熞兒嗎?”

    “不錯,你說說。”老朱移步走到旁邊的涼亭坐下。

    剛纔幹了一會兒活,他現在有點累了。

    揮了揮手,讓宮女太監都退了下去。

    朱允熞走到老朱身前,笑道:“皇爺爺此番佈局,造勢讓孫兒成爲儲君,只是其一。”

    “哦?”老朱聽完這句,頓時眼前一亮。

    看着朱允熞,眼神中帶着一絲驚訝之色,還有讚賞的味道。

    “這次的事,能有這麼大的聲勢,文官,勳貴,還有咱家自己人,都參與其中。”

    他一邊說,一邊觀察着老朱的反應。

    畢竟,他話語中已提及自家人,雖沒有指名道姓,但他對於老朱對此的態度,還有些拿捏不定。

    是想捂蓋子,還是真讓他攤開說呢?

    見老朱的神色間並無異常,反而微笑鼓勵,這才接着往下說。

    “皇爺爺是想讓那些人都跳出來,藉此將朝堂上的勢力都看清楚。”

    這一層意義,或許比造勢讓他當儲君更重要。

    “是讓你看清楚。”老朱糾正他言語中的錯誤。

    “看到了吧,這些人口口聲聲都是忠君愛國,但實際上,每個人都在心裏謀算着自己的小算盤。”

    “若咱直接說立你爲皇太孫,那些文官就敢以死相諫,讓咱下不了臺。”

    “如今,咱借力打力,讓他們以爲可以搬倒你,一個個都跳出來捧殺,咱再反將他們一軍,讓他們有苦說不出來。”

    朱允熞笑道:“皇爺爺高明。”

    朱元璋吐了口氣,沒有正指正,受了他這一記馬屁,接着道:“世人都罵咱對官員過於嚴厲,但你也看到了,咱殺了這麼多人,都攔不住他們結黨營私,在朝堂上爭權奪勢。”

    “若是咱再放鬆一下,恐怕朝堂都要亂成一鍋粥了,國將不國。”

    他頓了頓,又笑道:“你如今雖被立爲儲君,民間威望也高,風頭也盛,卻沒有勢力,沒有自己的嫡系人馬,根基還是不穩啊。”

    朱允熞嘻嘻笑道:“朝堂上若沒有幾股勢力,沒有派系,那才是真是奇怪的事了。”

    “皇爺爺讓孫兒當儲君,孫兒當讓他們都爲我所用。”

    “天下爲公,恩出於上。大明有皇爺爺坐鎮掌控,孫兒若是學那些人,也拉幫結派,任用私人,那才是有負皇爺爺的厚望,也是大大的不孝了。”

    這些話就真假摻半了。

    朱允熞確實感到手頭無人可用,處處受掣肘。

    還是需要幾名親信,才好辦事。

    但當着老朱的面,說要培養自己的親信,他還不至於那麼蠢。

    雖然老朱前面的話,似在引導,甚至是鼓勵他建立自己的勢力。

    可朱允熞還是察覺這樣不對。

    老朱或許是在試探。

    帝王之心,淵深似海。

    此時試探,又有意引導,他很容易就跳進去了。

    這甚至不是老朱有心設計,只是身爲帝王,他早就習慣如此對待別人。

    也自然而然的用到朱允熞身上。

    引導挖坑,都不用多想。

    這也正是老朱高明之處。

    唯其於此,他才能從一名乞丐,一步步爬升,直至建立一個強大的帝國。

    沒有這份心計,他也無法建立大明。

    聽完這席話,朱元璋盯着他,看了許久,忽然哈哈大笑了起來。

    “好啊!熞兒,你能有這番見識,也不枉皇爺爺苦心教導一場。”

    朱允熞心中暗暗籲了口氣。

    與老朱打交道,真的是時刻都要打起十二分精神。

    一個應對不好,就不可收拾了。

    這樣看起來,朱允炆裝忠厚仁義,實是非常不錯的選擇。

    不管什麼事,只要謹記“忠厚仁義”四個字,就大差不差。

    反而容易應對老朱。

    他能一直被老朱看重,固然有演技超羣的因素,但與他選擇走“忠厚仁義”這條路,估計也分不開。

    否則,以老朱的精明,朱允炆演技再好,也難免會被看穿。

    而他就不一樣了。

    他給自己立了一個才華蓋世,聰明絕頂的人設。

    在老朱面前演戲的難度,頓時直線上升了幾個層次。

    這算不算坑自己呢?

    但此時已經沒有後悔藥了!

    “皇爺爺老了,身體大不如前。”

    老朱緩緩說道:“你處理卜思北,吳忘庚,乃至商人罷市之事,都極有章法,老成穩重,可堪重用。”

    “如今,你已被立爲儲君。咱想讓你監國,處理國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