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收買……進諫!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姜阿山小樹字數:2423更新時間:24/06/27 18:57:59
    大內。

    朱允炆悄然攔住一名小太監。

    他從懷中掏出一錠銀子,放到小太監手中。

    小太監雙眼頓時睜大,連忙跪了下去。

    “衡王殿下,這個奴婢可萬萬不敢收啊!”

    朱允炆拍了拍他的肩膀,道:“公公侍候我皇爺爺辛苦了,這點銀子,就賞你去買點茶喝吧。”

    “這……”小太監有點猶豫,不敢將銀子收起。

    “咱賞你的,你就收下,又不是行賄,皇爺爺不會砍伱腦袋,你猶豫什麼呢。”朱允炆似有點些不滿的說道。

    小太監這才將銀子收起,再度磕頭拜謝。

    “奴婢謝過衡王賞賜。”

    “起來吧!”朱允炆伸手將他扶起。

    小太監滿臉感激,恭敬無比彎腰站一旁。

    “咳咳。”朱允炆輕咳了兩聲,問道:“皇爺爺今日心情可好,有說過什麼嗎?”

    小太監稍稍思索,略有遲疑,半晌才開口。

    “今日百姓,學子,還有涼國公,以及一衆大臣,皆上書陛下,求立南王爲儲君,陛下沒有說話,但似乎不是很高興。”

    小太監回憶着老朱的神色,又看看了眼前的朱允炆,斟酌了片刻,才道:“陛下還斥責了軍中上書的將領,說他們管好自己的事,好好練兵打仗就行了,不要來管朝廷的事。”

    皇爺爺果然生氣了嗎?

    “嗯!”

    朱允炆臉上掠過一抹喜色,輕輕點了點頭。

    “知道了,你先下去吧。”

    小太監彎腰行禮,退了幾步,這才轉身回頭,往朱元璋所在的住處走去。

    朱允炆也沒有停留,迅速離開。

    外面,黃子澄和齊泰早就在等着了。

    他們不敢去向宮中的太監打探消息。

    對臣子來說,這是大忌。

    若是被老朱知道,就真的完蛋了。

    也只能指使朱允炆來打探。

    以老朱對子孫後代的寵愛,就算知曉,也不會重罰。

    甚至可能裝不知道。

    “皇爺爺身邊的公公說,皇爺爺收到請願立南王爲儲君的消息,不是很高興。”

    “皇爺爺還斥責了軍中上書的將領,要他們管好自己的事情,不許插手朝廷大事。”

    “那就對了!”黃子澄興奮無比,精神都是猛地一震,音量也提高了幾分。

    本來這件事,他還有點忐忑不安。

    就怕一下子弄巧成拙。

    如今得到朱元璋不高興,還斥責軍中將領的消息,心中的一塊石頭,終於落地。

    帝王之心!

    這就是帝王之心啊!

    不管朱允熞多麼受寵,帝王也不允許有人向他奪權。

    “那我們就繼續發力,請朝中的大臣,都來進諫。”

    黃子澄摸了摸鬍鬚,頗有幾分春風得意。

    此計可是他想出來的。

    一旦成功,也足以自傲了。

    齊泰在旁邊接言道:“那些人都是老滑頭,只怕沒那麼容易被說動吧?”

    朝中的大臣,可不是鄉野無知的百姓,更不是容易被人鼓動的國子監學子。

    僅憑三言兩語,就想勸他們都上書,沒那麼容易。

    也只有藍玉這種武將,不懂朝局的複雜,只知打仗衝鋒,才會被黃子澄騙。

    朝堂上的高官,都是有八百個心眼子的,一個比一個狡猾。

    除非是自己人,否則,哪會輕易爲他們辦事!

    尤其是在立儲這種大事上,更是絕不會輕易表態。

    “不用擔心,如今大勢已成,那些人若還不上書,落後於人,反而會覺得不安。”

    “立儲是大事,越是大事,大家越謹慎。也越會隨大流,不會獨行。”

    黃子澄分析起朝堂政治,確實頗有幾分一切盡在掌握的樣子。

    齊泰輕輕點頭。

    理是這麼一個道理。

    但不知爲何,他心中總感覺有些不對。

    “我聽說,最近有人在長江裏,撈起一塊石頭,上面寫着“南王當立,天下大吉”,這會是何人所爲呢?”

    他們只在魚市中弄了魚腹藏書,可沒有在長江里弄什麼天降神石。

    這種祥瑞,也就騙騙無知百姓。

    在齊泰這些人的眼中,自然明白,肯定是有人在背後裝神弄鬼,製造神話。

    黃子澄也是微微思索了一下,道:“說起來,我也聽說,最近金陵集市上,有童謠在流傳,“南王好,南王好。南王本是天君降,若能立爲皇太孫,大明從此就興旺”。”

    說話間,兩人對視了一眼,皆從對方的眼神中,看到了深深的疑惑。

    這種事,他們沒有做,那又是誰在弄呢?

    這時,朱允炆在旁邊插言道:“兩位先生,會不會是我那個三弟呢?”

    “今日還有幾名勳貴將領來找他,幾個人在房中祕談,不知道說了些什麼呢。”

    這句話提醒了黃子澄和齊泰,兩人皆是眼前一亮。

    “對啊,眼下希望南王倒臺的,可不止我們。”

    “吳王不也一樣嗎?我們起了勢,他們也在跟進。”

    “我就說有些大臣,明明我們並沒有說動,卻也跟着我們的上書請求立儲君呢。”

    “還有那些勳貴,將領……”

    黃子澄似是恍然大悟:“這回是幾方聯手了,我細細想了想,好像燕王和晉王的人,也都下場了。”

    “還有些人,動機不明,看不出深淺,但也都參與了進來。”

    “南王這是犯了衆怒啊,大家都要將他弄下去。”

    齊泰點了點頭,道:“這對我們來說,也是一股強大的助力。要不然,憑我們的力量,還不足以製造如此之大的聲浪。”

    “不錯!”黃子澄望着朱允炆道:“不管如何,眼下南王對你的威脅最大,先齊心協力對付他吧。”

    朱允炆亦是面露喜色。

    有這麼多的人一起動手,何愁朱允熞這次不倒呢?

    “事不宜遲,我們現在就分頭行動,說服那些舉棋不定的人,一起進宮見駕,請立南王爲儲君。”

    ……

    ……

    ……

    朝堂。

    老朱高坐龍椅上,接受文武百官的朝拜。

    三拜九叩,一番隆重的禮節過後。

    太監扯着尖尖的鴨公嗓,高聲喊道:“有事啓奏,無事退朝。”

    一般來說,這種大朝,只是皇帝接受百官的朝拜,禮節性的走一個過場。

    除非是有什麼特殊的原因,不然的話,朝中大臣真有什麼要與皇帝商量的,都是等退朝之後,再單獨求見,或者皇帝召見。

    大朝的時候,輕易不會說什麼事。

    故而,太監才會每次都那般喊。

    喊完之後,正常就可以退朝解散了。

    但今日,他的聲音剛落,卻有大臣出列進諫。

    “陛下,太子已薨多日,國無儲君,朝綱不穩。”

    “今有四皇孫南王殿下,德才兼備,品性賢良,朝野歸心,皆以爲該立南王爲儲君,還請陛下早日定奪。”

    他說完,跪了下去,拜倒在地。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