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最簡單有效的辦法!殺機現!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姜阿山小樹字數:2439更新時間:24/06/27 18:57:59
    應天府衙前,人羣排起了長隊。

    就在一個時辰前,應天府衙貼出了公告。

    金陵城的百姓,很快過來圍觀,有識字的讀書人念了起來。

    “朝廷年年用兵,國庫空虛,陛下仁慈,不忍向百姓攤派,加徵稅賦。”

    “但凡大明子民,有上體朝廷的,可主動申請納稅。”

    唸到這裏,大家頓時都笑了起來。

    “雖然納稅交皇糧是天經地義之事,但主動申請納稅,是什麼意思啊?”

    有人不解的問道。

    立時引來一片轟堂大笑。

    自古只聽說過逃稅的,卻從來沒有主動申請多交稅的吧?

    但接下來的內容,卻是讓很多人目瞪口呆。

    “凡向應天府申請納稅的,即可獲得稅證。”

    “根據申請科目不同,稅證亦有所不同。”

    “執此稅證,申請稅務發票,即可進行經商買賣。”

    “而原來所屬戶籍,一概不變。”

    看到這裏,不少人揉了揉眼睛,以爲自己看錯了。

    在大明要經商,前提是什麼?

    前提是你必須得是商戶,只有商戶才有經商的資格。

    除了商戶之外,其他人經商,那是違法的,衙門要捉拿人。

    但朝廷又規定,“士農工商”,商戶最爲低賤。

    一旦成爲商戶,則子孫後代連科舉的資格都沒有了。

    因此,雖然明知行商獲利頗豐,卻沒有什麼人,願意淪爲商戶的。

    只有實在走投無路了,才會那般去做。

    也正因爲如此,大明的商戶,有不少都是大戶人家的僕役。

    他們本來就身份低賤,再來經商也就無所謂了。

    這實際上又留下了一個漏洞,使得大戶從中牟利。

    其實,嚴格按大明律來說,這也是不允許的。

    但即使是在如今老朱掌政的時期,大明律執行得最爲嚴格的時候,朝廷勳貴之家,或是官員,透過這樣的辦法來行商的,仍是極爲普遍的事情。

    應天府衙的公告一出,也就是說,以後不論什麼身份,只要申辦了稅證,就都可以行商了。

    而且,原來的戶籍屬性保持不變。

    不算是商戶。

    後代仍然可以科舉,可以做官。

    這一下,應天府的百姓頓時瘋狂了。

    誰不知道行商是巨利?

    誰不知道那些商人一個個富得流油啊?

    但是,想着商戶的低賤地低,想着朝廷對商戶的種種限制,想着子孫後代的未來,大多數百姓都忍了。

    哪怕自己窮點,苦點,那也不能墮落成商戶啊!

    可現在,不受限制了。

    那還等什麼?

    商戶們罷市,他們可不罷。

    他們都搶着來申請稅證了。

    聽到消息後,原來罷市的商戶,又如何還坐得住?

    更別說,隨之頒發的,還有兩條。

    “自即日起,凡行商者,以稅證爲憑,無稅證者不得經商。”

    “凡之前的商戶,今日不復市辦理稅證者,今後一律不準再辦。”

    商戶們已然清楚,就算他們不復市,因爲辦理稅證後,行商再沒有限制,新涌入的人,也會立刻填補他們的空白。

    而他們,則將永久的淘汰出局。

    失去行商資格,後果不用多說。

    應天府衙前,蔣瓛看着前來排長隊領取稅證的人羣,心中對南王殿下的欽佩,又多了幾分。

    朱允熞也是微微笑着,一切果然如他所料。

    這一招其實談不上有多高明,卻非常實用。

    如果是在其他時間,他這樣放開行商資格,朝野上下,一定是反對聲一片。

    甚至連老朱都不一定同意。

    但眼下,金陵城商戶集體罷市,朝廷不能向商戶屈服,這是理所應當之事。

    在這個節骨眼上,以辦理稅證,爲朝廷收更多稅的名義,放開行商資格,誰都說不出反對的話。

    要不然,難道朝廷還要受那些商戶的脅迫,向商戶們低頭嗎?

    哪個官員敢這樣說?

    雖然心中希望這樣做的人不少,但沒有人敢明着說。

    故而,朱允熞的做法,他們就只能接受了。

    對朱允熞來說,他正愁找不到機會,放開行商,鼓勵商貿的發展呢。

    這些商戶罷市,就是瞌睡來了送枕頭。

    他正好求之不得。

    順水推舟,既解決了罷市的危機,也讓行商資格,從此不再受戶籍限制。

    大明的商貿繁榮,從此有了基礎保證。

    一舉數得。

    也難怪他高興了。

    前來辦稅證的商戶,卻是一個個垂頭喪氣。

    鬧騰了一番,不僅沒有落得半分好處,稅證還是得辦,而且行商資格還開放給了其他人,以後的利潤,恐怕得大跌……

    這才叫偷雞不成蝕把米,商戶們如何能不氣呢?

    但他們又不得不低頭。

    要不然,就真要被人取代了。

    ……

    ……

    ……

    黃子澄家。

    朱允炆本該閉門讀書,但他根本坐不住,在府中聽到消息,立即又來到黃府。

    “四弟已經平息了商戶罷市之事,這可如何是好?”

    黃子澄與齊泰的臉色都非常難看。

    原以爲會讓朱允熞無法收場,到頭來,卻是給別人送去了枕頭。

    可恨啊!

    “立儲之事,斷不會耽擱太久,否則,就真成了骨肉相殘之局。”

    “陛下不會允許,朝臣也會上言。”

    齊泰道:“如今之計,必須讓南王犯錯,我們不能坐以待斃。”

    朱允炆彎腰而拜:“還請兩位老師教我。”

    場中頓時安靜下來。

    黃子澄和齊泰都陷入了沉思中。

    眼下的局面,十分清楚,但一時之間,他們還真想不到辦法。

    黃子澄的臉色,變了又變。

    他忽然開口。

    “我倒是有一個主意,破釡沉舟,必定可行。”

    齊泰忙道:“你且說說。”

    黃子澄站起身來,走了幾步,回過頭來,道:“陛下拖不起,朝局也拖不起,立儲君之事,今年內,必見分曉。”

    “南王如此聰慧,我等也不知曉,他的背後,是不是有高人指點。”

    朱允炆插言道:“這定然是沒有的。如若不然,我也早該知曉了。”

    他與朱允熞同在一個府上,自然知道底細。

    “果真如此,那他就更可怕了。”

    黃子澄道:“你知曉,陛下卻未必相信。”

    “依我之見,即然南王如此聰慧能幹,有千古不世出之才,不如乾脆向陛下進言,請立南王爲皇太孫。”

    “啊!”朱允炆和齊泰同時驚訝出聲。

    黃子澄臉上殺機隱現,聲音也越發低沉。

    “讓文武百官,滿朝勳貴,三軍將士,天下百姓,都一起進言,請陛下立南王爲儲君,聲勢越大越好……”

    ……

    PS:大高潮要到了,今天下午爆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