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老朱的怒火! 妙啊!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姜阿山小樹字數:2788更新時間:24/06/27 18:57:59
    “哈哈哈,罷市的效果,比我想象的還要好啊!”

    大理寺衙內,黃子澄心情十分不錯。

    齊泰剛剛前來,帶來了市面上的消息。

    眼下不止是金陵城,揚州,蘇州等地的商人,也躍躍欲試,打算全體罷市,逼迫朝廷不再加徵商稅。

    “此子雖有詩才,但治國理政,豈是他這等小兒可以簡單處置的?”

    齊泰笑道:“反是俗務最難料理,我看他還是好生寫詩文,或可藉此流傳千古。”

    黃子澄亦是輕輕點頭。

    對於朱允熞的詩才,他倒是沒有任何異議。

    畢竟,一個七歲的孩童,能寫出“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就已經非常難得了。

    更別提還有“最是人間留不住,朱顏辭鏡花辭樹”這樣的絕句,更有“滾滾長江東逝水”的驚世即興之詞。

    連方孝孺也只能拜服,他黃子澄當然不敢質疑。

    曹子建七步成詩,千秋傳誦。

    朱允熞也是絲毫不差,落筆揮毫,即興成詩,早已天下聞名。

    但詩名歸詩名,治國歸治國。

    黃子澄可不相信,七歲小娃,能管好政事。

    你看,這才上任,一個商戶罷市,就讓他下不了臺。

    “陛下這次是失算了。若他不執掌應天府,我等還真沒有什麼好主意,但他來執掌應天府,我等就有的是辦法。”

    黃子澄笑道:“他提議加徵商稅,那些勳貴都極爲不滿。”

    “此次罷市的事情能如此順利,一呼百應,少不得那些勳貴的配合。”

    齊泰點了點頭。

    商人只是在前面衝鋒陷陣的“小兵”。

    沒有勳貴給他們撐腰,再借那些商人一百個膽子,也不敢集體罷市。

    眼下大勢已成,朱允熞騎虎難下。

    若是他此時下令不再加徵商稅,那便證明他之前的上書加徵商稅錯了。

    那他便沒有資格,立爲儲君,成爲大明江山的繼承者。

    反之,若他現在還不退步,金陵的商戶不復市,蘇州,揚州的商戶再跟進罷市

    整個大明江南,都要亂成一禍粥了。

    他擔得起這個責任嗎?

    “我等可再添一把火,上書朝廷陣情。”

    齊泰點頭道:“放心吧,此事已經在辦。據通政司傳來的消息,今日一日之內,已有二百七十一名官員上書。”

    黃子澄喜出望外,拍手道:“好!”

    話音剛落,外面有人急匆匆的走了進來。

    “兩位大人,不好了,金陵城的商戶,復市了。”

    “什麼?”

    齊泰和黃子澄皆是一驚。

    “怎麼可能?”

    兩人都難以置信。

    如此規模浩大的罷市,怎麼可能突然之間,就不再罷了,復市了呢?

    “此事千真萬確,外頭確實復市了。”

    那人拿出一張摘抄告示的紙張。

    “應天府出告示了,還是錦衣衛的人來張貼的。”

    他將紙呈上。

    黃子澄一把將紙搶了過來,目光一掃,瞳孔頓時放大。

    他的手慢慢無力的軟了下去,身軀癱坐到椅子上,精神已是萎靡不振。

    齊泰見狀,將紙拿了過來,迅速看了一眼,神色亦是爲之一變。

    “高啊!他竟想出如此釜底抽薪之策,難怪那些商人會復市了。”

    “我們辛苦謀劃一場,終究是一場空了。”

    ……

    皇宮,御書房。

    戶部尚書趙勉,刑部尚書楊靖恭敬的站在下方。

    朱元璋坐在上首,臉色十分難看。

    桌案上,是堆積如山的奏章。

    “好啊,這些奸商,他們竟敢罷市?”

    老朱說話間,已是殺氣騰騰。

    他從一介草民出身,憑一隻碗,打下整座大明江山。

    什麼風浪沒見過?

    區區商人罷市,又算得了什麼?

    真正讓老朱氣氛的,是他剛想讓朱允熞辦點事,積累一點功勳,好立他爲太孫呢。

    沒想到,剛讓朱允熞執掌應天府,就鬧出了集體罷市的大戲。

    如此一來,老朱的佈置就全部被打亂了。

    老朱倒是相信,以朱允熞的本事,遲早能做出一番政績。

    但儲君的事,不能久拖。

    如果遲遲不定的話,就等於是逼着兄弟爲了儲君之位相互爭奪,骨肉相殘了。

    這才是最讓老朱感到糟心的事。

    “陛下,如今之計,不如暫緩加徵商稅。”

    楊靖進言道:“朝廷還算有些積蓄,加徵商稅之事,倒也不必急於一時。”

    他以前是當過戶部尚書的,現在雖然已轉任刑部,也清楚戶部這個家,很不好當。

    百姓之家,總是爲了幾兩碎銀發愁。

    實際上,朝廷又何嘗不是如此呢?

    只不過是放大了無數倍而已。

    可眼下金陵城商戶罷市,也只能將加徵商稅的事,再往後拖了。

    “不能再拖。”趙勉卻是出言反對。

    他現在執掌着戶部,朝廷各項開支都要從戶部支出,可收入不多,正面臨着巧媳婦難爲無米之炊的困境。

    “那些商戶竟敢罷市,朝廷應予以嚴厲處置,絕不可姑息養奸。”

    趙勉道:“楊大人,你執掌刑部,就應當派人抓一批帶頭罷市的商戶,該斬頭的斬頭,該抄家的抄家,我看誰還敢罷市。”

    楊靖連忙向他使了一個眼色。

    若是真這樣做的話,商戶罷市的問題倒是解決了,但這件事的始作俑者南王殿下朱允熞,又該如何處置呢?

    別的不說,至少立他爲儲君的事,算是黃了。

    陛下本就是爲了順利平穩交權,才封他爲南王,讓他執掌應天府。

    打破了陛下立儲君的佈置,那才是真正的國之大事。

    再說,真要抓人的話,朱允熞現在執掌應天府,他就可以直接下令抓人,哪裏還需要刑部再插手啊。

    上方,朱元璋沉聲道:“朕已經派蔣瓛去應天府,讓熞兒只管放手去幹,錦衣衛從旁協助。”

    楊靖心中一驚,陛下這是要舉起屠刀了嗎?

    也對。

    商人罷市,這是挑戰陛下的威嚴,陛下是何許人?豈能容別人挑釁?

    而且,只要不是傻子,就知道這些商人的背後,是有勳貴和文官支持的。

    他們這是在向皇權宣戰!

    陛下如何能忍?

    只是如此一來,立儲君的事,就麻煩了……

    正想着,就聽得朱元璋嘆息了一聲。

    “希望熞兒能想出兩全之策吧,朕也難啊!”

    一瞬間,他彷彿蒼老了十歲。

    若這些商人,是衝着他來的,那很好辦,全部殺了就是了。

    殺得人頭滾滾,殺得血流成河!

    他的屠刀,從來沒有鈍過。

    更不會因爲擔心殺人太多而遲疑。

    可此事牽涉到熞兒,牽涉到儲君之位……

    強如朱元璋,也不得不慎重考慮,投鼠忌器。

    身爲爺爺,他要照顧孫兒。

    身爲帝王,他要顧慮江山的平穩傳承。

    一時間,大殿內的幾人,都陷入了沉寂。

    就在這時,一名太監彎腰匆匆急步進來。

    “陛下,金陵城的商戶,復市了。”

    “什麼?”

    朱元璋一驚。

    這麼快就復市了嗎?

    不應該啊!

    就算抓人殺人,逼迫他們復市,算算時間,也只來得及抓幾個帶頭的。

    這些商戶也許會噤若寒蟬,但絕沒有這麼容易屈服。

    “南王殿下貼了告示,商戶們就全部復市了。”

    趙勉、楊靖、乃至朱元璋皆是一驚。

    太監連忙將寫有告示內容的紙張呈上。

    朱元璋拿過來一看,頓時仰天大笑。

    “妙,妙,妙啊!輕飄飄的一招,不費吹灰之力,就讓這些商戶乖乖復市,熞兒果然沒有辜負咱的厚望。”

    ……

    PS:大家不要急,明天開始爆更,大高潮也要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