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我是信守承諾之人!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姜阿山小樹字數:2462更新時間:24/06/27 18:57:59
    自從太子朱標去世,朱元璋召大臣問立儲之事。

    看似平靜的朝堂下,便已是暗流涌動。

    各路人馬,紛紛粉墨登場。

    大有山雨欲來風滿樓之勢。

    誰都很清楚,朱元璋年事已高,老來多病,儲君之位,不可能久懸不決。

    用不多久,就會確定新儲君。

    而現在,正是最關鍵的時刻。

    ……

    府中的花園內,朱允熞坐在鞦韆上,一邊吃着糖果,一邊輕輕蕩着。

    鶯兒站在一旁,偶爾用力推推鞦韆。

    馮大壯在不遠處,彎腰說着應天府發生的新鮮事兒。

    這是朱允熞交待他做的事。

    太落後的世界委實無聊,連新聞都沒法看,只能派人去打聽。

    “若說現如今金陵城中風頭最盛的人,還得數四皇孫殿下您呢。”

    朱允熞正蕩得開心,驟然聽到這一句,美好的心情頓時破壞掉了一大半。

    馮大壯卻是說得眉飛色舞。

    “百姓們都說,皇孫殿下您是幾百年不出的詩才,七歲能詩,將來定可與李杜比肩。”

    “聽說,就連城中青樓萬芳閣的姑娘,都在傳誦皇孫殿下寫的詩。”

    朱允熞讓鞦韆慢慢停了下來,一臉惆悵道:“就都是誇讚我的,沒有罵我的?”

    “這……”馮大壯滿臉爲難,不敢接言。

    “快說,別盡挑些好聽的話來拍馬屁。”

    “皇爺爺說,忠言逆耳,只有奸賊才整天挑好聽的話,拍別人的馬屁。”

    “大壯,你該不會是奸賊吧?”

    “絕對不是。”馮大壯連忙否認,聲音都一下子提高了幾度。

    朱允熞笑道:“那你說說,金陵城中的商人,都是怎麼罵我的呢?”

    馮大壯擠出諂媚笑意,道:“殿下是怎麼知道有些可惡的商人,造謠生事,誹謗殿下的呢?”

    自古斷人財路,如殺人父母。

    我向老朱提議加徵商稅,商人不罵死我才怪。

    世上鼠目寸光的人,永遠都是多數。

    只想着一時的稅。

    他們看不出這樣做,實際上會大大促進商業的發展和繁榮,反而能讓他們賺到更多的錢。

    朱允熞盯着他看了一眼,馮大壯頓時只覺一股寒意射來,渾身打了一下激靈,明白是自己多嘴了,連忙道:“奴婢多言了,殿下恕罪。”(注:明朝太監在王爺面前自稱奴婢而不是奴才。)

    朱允熞道:“我就想知道,他們是怎麼說我的。”

    馮大壯躊躇半響,才道:“確實有商人在那裏嚼舌根子,說皇孫殿下寡恩薄義,非仁義之人,錦衣衛已將其拿下治罪。”

    “除此之外,金陵城中的絕大多數百姓,對於皇孫殿下提高商稅的建議,都是交口稱讚的。”

    朱允熞愣住了。

    也對。

    商人本就地位低賤,卻十分富有,本就容易招來嫉妒。

    正如後世的打工人,絕大多數都是樂見國家對資本家課以重稅的。

    大明的百姓,自然也是如此。

    看着商人被朝廷收重稅,他們高興還來不及呢,又怎麼會反對呢?

    真正反對的,是朝中有權有勢的大臣,他們往往指使家僕經商,從中牟取巨利。

    提高商稅,就是收他們的錢,又豈能不極力反對?

    可大明的輿論管制,也是十分強有力的。

    錦衣衛幾乎無孔不入,他們心中再有不滿,也不敢表露半分。

    如此一來,除了偶爾有一兩個不長眼的商人,可不就全剩下了唱贊歌的了嗎?

    至少表面上是如此。

    私底下怎麼樣,那不好說。

    這也是因爲他是天潢貴胄,如果沒有這層身份,那羣人肯定是會跳着腳罵的,搞不好連祖宗十八代都一起問候了。

    但他是老朱的孫子,只要這些人還不想掉腦袋,抄家滅族,那肯定不敢隨便罵。

    “殿下在百姓眼中,真真就如神仙轉仙一般,詩才驚豔,治國有心,甚至還有人在私下議論,說要是陛下立殿下爲皇太孫就好了。”

    馮大壯臉上笑容燦爛。

    朱允熞渾身一顫,猛地從鞦韆上跳了下來。

    鶯兒唯恐他摔倒,忙道:“殿下小心!”

    一把上前將他抱住。

    朱允熞顧不上許多,追着馮大壯問道:“真有人私下裏傳這樣的話?”

    馮大壯彎腰道:“奴婢絕不敢妄言,欺騙殿下。”

    朱允熞的眉頭頓時緊皺。

    眼下不僅是燕王,秦王、晉王都已回到金陵城,說是來給大哥朱標弔喪,但明眼人都知道,就是衝着立儲而來。

    九五至尊的寶座,誰不想呢。

    應天府暗流洶涌。

    在歷史上,老朱很快就立了朱允炆爲皇太孫,未必沒有這方面的考量。

    儲君之位,若久而不決,是會影響朝廷政治穩定的。

    可朱允熞真不想捲入其中。

    畢竟,他的人生目標是做一個逍遙王爺,而不是當什麼日理萬機的皇帝。

    可若是捲入儲君之爭,無論是有意,還是無意,後果都不會很好。

    爭成功了,他當皇帝治理天下,累死累活的看奏章,鬥大臣。

    操不盡的心。

    稍微有點懈怠,就要被那羣書生指着鼻子罵是昏君。

    爭輸了,新君登基,他的逍遙王爺也做不成了。

    新君怎麼可能容忍一個曾經與自己爭奪過皇帝寶座的王爺呢。

    被廢禁錮都算是命好,毒酒賜死也是尋常。

    不行,絕不能讓任何人認爲我有意爭奪大位。

    朱允熞擡頭望天,想了片刻,道:“大壯,你立刻去散佈消息,就說那首詩是我從一個和尚那裏聽到的,拾人牙慧而已。並不是自己所寫。”

    “還有減免商稅的法子,也是受和尚指使。”

    “你要說我實際上愚笨不堪,根本沒有任何才華。”

    “至於那名和尚。”朱允熞沉吟了一會兒,道:“你就說那和尚是妖僧,胡言亂語,禍亂皇孫。”

    壓得太狠不是好事。

    總得給那些被收稅的商人一個泄氣的口子,讓他們罵罵“妖僧”。

    馮大壯一下子愣住,撲通跪地:“奴婢不敢,奴婢不敢!”

    朱允熞瞪眼道:“讓你去做就去做,哪來這麼多廢話。”

    “這件事做好了,重重有賞。”

    “要是做不好,我就和皇爺爺說,伱欺侮我年幼,打我罵我,犯上作亂,讓皇爺爺將你亂棍打死。”

    馮大壯嚇得面如紙軍,瑟瑟發抖。

    朱允熞真要說了,甭管事情是真是假,老朱多半直接下令打死。

    在這個時代,一個小太監的命,真的不值錢。

    “奴……婢遵命!”馮大壯哭喪着臉說道。

    就在這時,又有小太監來報。

    “應天府尹顧大人求見。”

    朱允熞道:“今日也玩夠了,該讀書了。”

    “去回顧大人,就說我正在讀書,今日沒空,請他改日再來。”

    說完,直往書房而去。

    他可是答應過二哥朱允炆,下次顧大人來了,就不玩了,自當信守承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