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是稅證不是商證!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姜阿山小樹字數:2333更新時間:24/06/27 18:57:59
    朱允熞越想越覺得精神。

    發票的作用其實有很多。

    但是放在如今的這個年代,最大的作用便是真實,統一。

    畢竟這個年代可沒有互聯網。

    不少商戶,要走遍各地。

    可能在嘉興府繳納了稅款,但是到了金華府,卻被當地告知還要接着繳稅。

    爲什麼?因爲沒有發票,也沒有憑據。

    一切全都憑商人一張嘴說。

    退一步來說,就算是官府開了證明,另一個地方的官府也未必承認。

    該繳稅,還是要繳稅。

    當然,這也不能怪官府,畢竟證明可以造假,他們沒有辦法分辨真假。

    再有一種可能,便是當地的官府想要撈點油水,所以即便是商人拿出了帶有官印的證明,官府同樣不認。

    如此一來,造成的後果,便是各個地方收各個地方的稅。

    不管你其他地方交了多少稅,到我這裏,還是要再交一遍。

    其他的證明?不算數!

    而這些錢,多半也都進了當地官員的腰包。

    畢竟天高皇帝遠,收了多少稅,只有他們自己清楚。

    而商戶,則是想盡一切辦法逃稅,僞裝,造假……

    長此以往下來,對於經濟沒有任何的好處。

    朱允熞越是想,就越覺得心驚肉跳。

    明朝末年,經濟大崩潰,恐怕未必沒有這方面的原因。

    好在,自己想到了發票。

    有了稅務機構開具統一的發票,有了專門的稅收機構,則可以大幅度的杜絕這種狀況。

    再輔以複式記賬法,就算有人想要徇私舞弊,也不是那麼容易的。

    除此之外,還可以利用發票監控國家經濟的運轉。

    大到富甲一方的富商,小到街邊的小販。

    只要有了發票,他們的收入,支出,資金流動向了何處,等等等等,全都一目瞭然。

    成立一個專門的機構處理這些,也絕非難事。

    而且這個時候,大明已經有了紙幣。

    老朱早在很久之前,就印製了“大明通行寶鈔”,而且防僞也做的相當不錯。

    紙幣,複式記賬法,發票,稅務部門……

    種種元素加在一起,已經有了後世經濟體系的雛形了。

    雖然還有很多東西需要細化,但只要有了一個好的開端,這些東西並不算難題。

    朱允熞思如流水,奮筆疾書,將自己想到的每一個點子都記了下來。

    鶯兒在一旁看得雲裏霧裏,好幾次都忍不住開口想要問。

    但又怕打斷了朱允熞的思路。

    只好在一旁安靜的陪着,一邊幫着磨墨,一邊小心翼翼的伺候着。

    朱允熞拄着下巴,依舊在沉思。

    光有這些,還遠遠不夠,很快,朱允熞又想到了一個東西,商證。

    所謂的商證,其實就是營業執照。

    後世的任何生意,無論是餐飲還是商店,都需要營業執照,這是非常重要的東西。

    這個時代。這個時代,其實也有特許經營,類似營業執照的東西。

    只是體系不完善,更多的,是給少數商人一種是特權的體現。

    所以商證的事情,必須要落實下去。

    辦證一是爲了監管,二是爲了消除的反對。

    朱允熞知道,幾千年重農抑商的思想,沒那麼容易扭轉。

    老朱登基之後,還規定了士農工商,各司其職。

    也就是說,只有商戶才能經商。

    並且,老朱亦是重農而輕商人。

    商人的確有錢,但身份很低賤。

    舉例來說,在這個重男輕女的年代,許多商人卻都希望自己有一個女兒。

    爲什麼?很簡單。

    有了女兒,他們就可以將女兒嫁給官宦子弟,從而躋身“上流社會”。

    所以,經商的門檻其實很高。

    沒錢的人做不了,有錢的人不願意自降身份去做。

    很多時候,商戶往往是世族豪門的僕役。

    如此一來,也使得商品流通困難,物價上漲。

    很有可能在某地只要一文錢的東西,來到了另一個地方,就變成了一百文。

    對於整體經濟來說,這並不是什麼太好的事。

    不過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

    老朱雖然很厲害,不過對於現代經濟,可謂是一竅不通。

    畢竟此時距離朱允熞所在的後世還有幾百年的時間,有時代的局限性。

    想要一下子將老朱的想法扭轉過來,根本不可能。

    但卻也可以一點一點的改變老朱對某些事物的看法。

    比如說,這個商證就是任何人都可以申請。

    因爲這本質上來說,這不是經商的證,而是交稅的證。

    合法交稅,才能合法經商。

    如此一來,朝廷也就有了收稅的理由。

    申請辦商證,就是申請交稅。

    經商朝廷要限制,官府不樂意。

    但申請交稅的話,無論是朝廷還是地方官府,都沒有理由拒絕。

    哪有給錢不要的?

    “所以,商證……應該改成稅證。”朱允熞喃喃自語。

    好似一竅通,百竅通。

    朱允熞一下子又冒出許多想法,他奮筆疾書,將這些所有想法全都記錄了下來。

    揉了揉額頭,朱允熞問道:“現在什麼時辰了?”

    鶯兒輕聲回答道:“四皇孫,已經丑時了。”

    朱允熞點了點頭,思考中的時間過得總是很快,不知不覺已經這麼久了。

    “這麼晚了,你也去休息吧。”朱允熞說到,緊跟着也收起了筆。

    隔日,朱允熞正在書房裏面寫奏章。

    他將昨天晚上所想到的,關於稅證,複式記賬等等的想法整理好。

    並且按照順序寫在奏章上。

    “哎——”朱允熞嘆了一口氣:“寫毛筆字,還真是累啊。”

    實際上,他前世還專門練過毛筆過,遠比一般人強。

    繁體字也因爲練毛筆字的緣故,認識了不少。

    再配合原身的知識,寫起來倒也沒有什麼障礙。

    寫的久了,手腕也會覺得痠痛無比。

    用力甩了甩胳膊,朱允熞深吸一口氣,又想到了自己現在的處境。

    想要有更多的的話語權,這件事就必須辦好。

    想着,朱允熞靜下心來,再次提起了筆。

    譁——

    門被推開,一名小太監彎着腰走了進來。

    “參見四皇孫!”

    “有話就直說吧。”朱允熞頭也不擡,繼續寫字。

    小太監恭敬說道:“啓稟四皇孫,應天府尹顧端求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