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天地如布人如蟻
類別:
武俠仙俠
作者:
六月觀主字數:4347更新時間:24/06/27 18:42:07
雷祖!
這是傳說之中,雷部之祖!
世間所有雷霆,皆掌控於其身!
但凡修持雷法者,皆尊雷祖,奉爲至高。
天庭最強大的戰神之一!
“你不是雷祖!”
就在所有人感到震撼的時候,便聽得初祖開口說道:“連一縷殘念都算不上。”
聲音落下,初祖雙手結印,倏忽執法,按在了五祖的腦袋上。
片刻之後,便聽得初祖收回了手掌,看向了衆人。
“傳承法雷!”
“沒有前塵往事,而是雷祖的神通。”
“似乎是雷祖在最後的時刻,留下來的手段,避免傳承絕了,所以他得了這傳承法雷之後,腦海裏具備了當初……那最後的畫面!”
初祖揹負雙手,說道:“將傳承法雷,留給他的人,似乎不是爲了給出雷祖的傳承,更重要的是,給出這一個……大劫降臨的畫面。”
聲音落下,初祖伸手一揚,便見無數光芒閃耀而出。
衆人便見光芒顯化,變成了一幕場景。
茫茫蒼天,無盡迷霧。
倏忽雷霆暴漲,此起彼伏,萬千雷龍電蛇,數之不盡。
雷光炸響之間,便見迷霧之中,浮現出一座“山嶽”!
隨着無盡氣息流轉,那“山嶽”不斷動盪,偏移過來。
赫然竟是半張猙獰的巨大臉龐!
半張臉,便巨如山!
隱在迷霧中,令人萬般震撼!
然而浩浩蕩蕩的雷霆,如同汪洋大海,將這無盡迷霧,盡數覆蓋。
過得許久,各方傳來聲音,響徹天地之間。
“雷祖!”
聲音顯得極爲驚駭而淒厲!
——
場中沉默了下來。
許久之後,才聽得向來傲氣的三祖奶奶,遲疑着開口道:“這半張臉……”
“這是以雷祖的視角,所見的半張臉。”
陸萬忽然開口,皺眉說道:“傳聞雷祖之身,通天徹地,萬丈法相,威嚴無窮。”
然而如此龐大的雷祖,卻也只在茫茫迷霧當中,見着對方半張臉。
而雷祖萬丈法相,在其勉強,渺小如塵埃一般。
這究竟是何等驚世駭俗的存在?
“上古的祕辛,類似的碎片,老夫見了倒是不少了。”
初祖忽然開口,緩緩說道:“但目前老夫最好奇的是,當初在這小子……他是第五代掌教?”
停頓了一下,才聽初祖神色複雜地說道:“確實複雜。”
此刻的五祖,本質上,是第五代掌教的陰神殘存靈光。
而實際上,是煉化了國師的魂力,二者合一。
現在,卻忽然多出了傳承法雷。
“忘盡了前塵往事,只有一道傳承之內,蘊藏着少許殘破的畫面。”
四祖不由得嘆息道:“難怪他自以爲是雷祖。”
因爲除了雷祖的痕跡,再沒有關於過往的記憶。
所有的認知,來自於雷祖殘存的破碎畫面,以及那傳承之雷。
從某種角度上來說,如今的玄天觀第五代祖師,便是半個雷祖轉世。
“如果五祖,乃是雷祖轉世,那麼天師……”
第二少師,忽然反應了過來,充滿了驚愕。
他可是知曉,此中的祕辛。
黎守得了雷法神通,但因爲雷祖的痕跡,成爲了護道之雷,從而守護雷祖!
一直以來,包括黎守在內,都認爲陸萬具備着雷祖的傳承法雷,甚至就是雷祖的轉世之身。
可是現在,如果五祖具備真正的雷祖之力,那麼陸萬呢?
剛纔他本以爲,是陸萬體內蘊藏雷祖之力,所以壓服黎守。
但細想過來,陸萬本身,也有雷霆神通!
可是陸萬的雷霆神通,似乎並不受“雷祖”所制。
更重要的是,陸萬此前,全然不知體內“雷祖”的存在,也就是說,陸萬的雷霆神通,並非借用體內的雷祖傳承。
這是屬於陸萬自身的雷霆神通,卻是能夠無懼於雷祖的神通!
“古往今來,雷霆之中,竟有堪比雷祖並肩者?”
三位少師,震驚萬分。
而陸萬微微閉目,感應着體內的雷霆。
他倒是似乎明白了什麼。
這一門神通,稱爲:御雷!
他不是雷祖!
但是能夠駕馭所有的雷霆!
甚至……
隨着陸萬倏忽伸手,卻見五祖體內,雷光炸響。
就連雷祖遺存下來的傳承之雷,似乎也在自身的掌控之中?
“……”
衆人看着這般場景,無不震駭。
就連初祖,眼神當中,也充滿了驚異之色。
能夠駕馭雷祖的能力?
衆人面面相覷。
而陸萬收回了神通,微微閉目,感悟着來自於雷祖的傳承。
正是憑着御雷神通,他將傳承之雷,領悟了個透徹。
並且還幫助五祖,煉化了這傳承之雷。
“師祖,還請替五祖,造個肉身。”
陸萬神情肅然,說道:“此去對付劫魔,雷霆乃是天威,應該可以起到大用!但是沒有肉身,單憑陰神,全無守護,過於兇險了!”
肉身是渡世之寶筏。
沒有肉身,陰神在世,如遊在水中。
就如常人,駕船而過苦海……但後者,需要憑着自身,奮力遊過大海,非但會力竭疲乏,而期間還要遭遇海中惡獸的諸般威脅……更重要的是,苦海之水,銷蝕其身,腐化其志!
此去應對劫魔,儘管肉身也可能會成爲劫魔的寄託之身。
但對於衆人而言,肉身之守護,可謂至關重要。
——
在場之中,初祖的年歲,最是古老。
但這場大劫,最後一次被封禁,是在八千年前。
初祖於一千三百年前辭世,但他本身,年少奇才,壯年而遭重創,直至隕落。
其實初祖本身,只有幾百歲的閱歷,可他上天入地,所識頗爲豐富。
“這場大劫,當年老夫也是聽說過的,好像是承冥天師府的創始人……親自封禁的。”
太玄初祖,微微撫須,沉吟着道:“關於類似的大劫,其實不單是出現在咱們這個世界,在其他的古老人間界,也出現過。”
這番話,讓衆人眼神凝重,精神無不爲之一振。
“大劫的源頭,老夫倒是不知。”
“但是,已經有很多座人間界,被大劫覆蓋了。”
“在天界的當中,似乎有個說法,稱之爲污染。”
太玄初祖,沉吟說道:“一旦被污染,就會成爲大劫源頭之一……”
他指了指蒼天,說道:“就好比咱們這裏,如果被大劫盡數覆蓋,那麼這天地都將成爲劫灰……咱們這個世界的劫灰,將會飄蕩到其他的人間界,然後爲其他的‘人間’,帶去新的大劫!”
“聽起來,倒像是劇毒。”
四祖沉吟着道。
“確實是劇毒。”
太玄祖師笑着說道:“身染劫灰,就會化爲劫魔……無論你修爲有多高,無論你修行功法多麼玄妙,都難以堅持,這不正是劇毒?”
“那麼,西方荒漠當中,那個世界缺口的通道,另一邊,就是劫灰?”
陸萬不由得問道。
“照你們所說,可以推測的是,至少在八千年前,那邊的世界,還沒有被完全腐化掉,徹底成爲劫灰。”
太玄祖師想了想,說道:“八千年前,那邊還有生靈在頑抗!不然的,不會有劫魔!”
劫魔,便是世間生靈,被劫灰污染,化而爲魔!
當初承冥天師府的初代天師,也就是當世道祖,以自身爲餌,請閻尊執杆,釣來了那個世界,最強大的劫魔,同歸於盡!
八千年光景過去了。
那邊的世界,依然還有生靈可以抵抗嗎?
還是已經徹底化爲了劫灰?
“難說……”
三祖奶奶忽然說道:“在大劫之下,要麼短時日內,被徹底摧毀!要麼具備抗衡大劫,甚至覆滅大劫的本事!沒有道理,可以僵持八千年的……”
八千年的光景,無盡的消耗,對面那一座人間界,如何抵擋得住?
想到這裏,三祖奶奶左右看了一眼,旋即說道:“如果不是上一代天師的謀劃,再有掌教、黎守二位至強者,怕是大劫來時,如洪流席捲,不可抵擋,百年之內,世間腐化,成爲劫灰。”
“但即便有陸萬、黎守、甚至龍庭太師等真玄九印的存在,苦苦支撐,也不能維持八千年。”
“要麼百年之內,天下毀滅,要麼百年之內,世間構架出了抗衡大劫的方法。”
“八千年的大劫,相當於八千年裏,無盡的戰火,燃燒在一個凡塵俗世之間,什麼樣的王朝才不會崩滅?”
三祖奶奶這樣說來:“我倒是懷疑,世界的另一頭,是霧海的所在……”
霧海盟!
這是在蒼冥天當中,盤踞一方的強大勢力,擁有衆多陰神。
甚至於不遜色大乾王朝全盛時期。
但在近期,整個霧海盟,都陷入了沉寂當中,所有的陰神,都失蹤於蒼冥天,再沒有出現過了。
倘如認爲,霧海盟的那邊,徹底化爲了劫灰,便說得過去。
“不,這些年間,在蒼冥天當中,我等與霧海盟之間,有些來往。”
第一少師搖頭說道:“從未得知霧海那邊,出現大劫之事……但這一次,霧海盟全數消失,我們更傾向於,大劫剛剛降臨那個世界,所以霧海的強大修行者,都匯聚起來,準備抗衡大劫。”
“考慮這麼多,探一探大劫的源頭,不就成了?”
三祖奶奶看向前方,悠悠說道:“我先去探一探,就沿着第四少師的痕跡。”
“等等!”
陸萬想了想,說道:“初祖曾經上天入地,獲取諸般祕辛,對於大劫,也有熟知,眼下……有什麼看法?”
“道祖天師的封禁,經過八千年歲月消磨,而且他本身已經隕落,所以是無根之水,到了今日,目前已是極爲薄弱,按道理說,現在大劫應該已經降臨了。”
太玄初祖看向前方,幽幽說道:“眼下大劫依然沒有打破封禁,老夫覺得,應該是這方天地的缺口……沒有八千年前,那般可怕了!”
陸萬怔了下,道:“虛空的缺口,被修復了?”
太玄初祖想了想,說道:“你們曾經說過,前代天師,蕩滅羣魔?”
“有關係嗎?”
“魔的本身,超出了這人世間應有的範疇。”太玄初祖說道:“尚未成仙,亦爲成神,人間修行者,卻吞噬衆生,而得長生……不斷吞滅,聚合天地之力,高居其上,久而久之,出了變故?”
“什麼意思?”
“這世間好比一塊布,我等都是上面的螻蟻。”太玄初祖想了想,說道:“如若有個別螻蟻,忽然長大,便會生出雙翅,振翅而飛,去往所謂的天界!”
“若沒有振翅而飛呢?”
“長得太大,對於這塊布,是個負擔,會壓破的。”
“哦?”
“換個說法,好比你在這塊布上面,放了一百顆珍珠,這塊布兜住了珍珠。”太玄初祖幽幽說道:“但有一天,其中一枚珍珠,忽然變成了玄鐵所制,萬般沉重。”
“佈會被撕裂,或者穿透。”陸萬應道。
“所以天地承載不住,就有了缺口。”太玄初祖說道:“我等修行,就是將珍珠,變成玄鐵的過程……”
“但是在極爲古老的時代裏,珍珠變成玄鐵,就要飛昇,去往天界?”第二少師開口說道:“我等無法飛昇,卻在這個人間,憑着‘真玄九印’的道路,走出了另一條路……”
“不錯,按道理說,飛昇之時,雷火淬鍊,仙池接引,脫胎換骨,就是一種錘鍊。”太玄初祖說道:“只有經過洗禮,才能變成仙根道骨,打破桎梏。”
“這個桎梏,在真玄第六印?”三祖奶奶驚訝道:“所以,我等只要不成魔,頂多就在真玄第六印?”
“不錯!”
太玄初祖說道:“但是成魔,就是將所有的珍珠,疊加在一塊兒,給自己增重,壓塌這座人間!”
他想了想,說道:“這是老夫自己的感悟,咱們說回前一個,那是古籍記載的……”
前一個說法,便是衆生如螻蟻,飛昇就是螻蟻長大,振翅高飛。
“而這個古人的推測當中,入魔……不是振翅高飛,而是這螻蟻,互相吞吃,導致變成了毒蟻!”
太玄初祖說道:“百蟲置於器皿中,以藥物催發兇性,互相廝殺,終有一蟲,食盡百蟲,兇厲絕倫,惡毒無比,是爲蠱蟲!”
“所以入魔之道,就是養蠱之道?”陸萬頓時明朗。
“最強大的魔,就是最厲害的蠱。”
太玄初祖應道。“蠱蟲太毒,會腐蝕掉咱們這人間的‘布’,出現缺口。”
“所以劫灰,從缺口之處,滲透過來?”陸萬再度問道。
“差不多是這樣。”太玄初祖想了想,說道:“蕩滅羣魔,算是滅掉了這些‘毒物’,避免繼續腐蝕……”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