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修行第一法

類別:武俠仙俠 作者:閻ZK字數:3551更新時間:24/06/27 18:33:58
    諸多靈獸自然行禮不提,那些帶着各類心思來這裏的山神們也都微微一禮。

    之前的禮儀是祝賀山神。

    現在則是謝過講法。

    哪怕他們認爲眼前少年講述之法對於他們來說沒有太多價值。

    有山神以傳音之法彼此交流着,道:“原本以爲,只是一個少年,因得了緣法,和那山神有舊,才被賜予了這個名號,不過是一個靠着關係上來的,名不副實之輩,今日來看,如此風度,確實是【我輩中人】。”

    “是極,是極。”

    “不是那些酒囊飯袋。”

    “諸位道友,我們且聽聽我們這位小朋友講述的法門,哈哈哈,應該是悟性很好。”

    “若有什麼紕漏處,諸位也可指點一二,以其悟性,應該很快就可以領悟了。”

    一名壯漢忽不忿:

    “哼……可是,這一十六座山的山神之首的名頭,他應該是坐不實了的!”

    衆人側目看他。

    這壯漢又補充道:

    “至少,百年內坐不住。”

    四娘傳音笑問:“百年後如何?”

    壯漢理直氣壯:“百年後?百,百年後再說!”

    衆山神皆是憋笑不已。

    知道他素來想要這個虛名,往日不是先前那位山主的對手,而今見到這少年,怕是覺得自己機會來了。

    齊無惑盤坐於青石之上,因爲山神符印,所以感知到了傳音的法力波動,但是沒有去聽,心境逐漸平和下來,他在來這裏的時候就已經考慮過要講述些什麼,故而稍微思量了下,嗓音平和道:“前些時日,山神講述了煉化元精的方法……”

    諸多山神稍微安靜了些,帶着看一位有才華之道友的心態微笑頷首。

    確實適合講道說法的題材啊。

    尤其是這些靈獸們聽。

    旋即聽到了少年第二句話:“我們今日繼續往下面講述。”

    山神四娘微微一怔,心中一時間沒有反應過來,採煉元精這一步接下來是什麼,直到那少年端坐於青石之上,身量挺得筆直,雙手平緩搭在膝上,嗓音溫醇,語氣平緩道:

    “今日我便講述元精元氣相合。”

    “玄門正統,先天一炁。”

    於是四下無聲。

    先前都只是來撐場子的駱一真,陶太公,申洪學都變色。

    陶太公撫須的動作一頓,一時間都失去了先前輕鬆的感覺。

    先天一炁?

    這個境界,是他們這個層次的。

    正在這個時候,陶太公忽而覺得耳畔變得極爲安靜下來,都有些不習慣,卻是發現其餘山神都止住了談笑,風過松林,唯獨少年聲音徐緩平和,而諸多的山神們都下意識地收斂心神,挺直了腰背,安心靜聽。

    有靈獸抓耳撓腮,詢問道:“先天一炁?”

    “是什麼境界?”

    齊無惑尚且沒有回答,先前那位壯漢卻搖了搖頭道:

    “鶴連山神,這些靈獸,才踏入修行,連吐納都做不好,你和他們說這些,又有什麼用處?”

    “還是講些實際些的更好吧?”

    齊無惑道:“這一句話不對。”

    藍衫少年想到那曾經驚才絕豔的少年劍仙,後來邪道,道:

    “有很多的人……就是因爲一開始修行的時候不知道正確的方向。”

    “所以走錯了方向,所以困頓一生,都沒能走到大道上。”

    “最終只是在痛苦困頓之中而死。”

    “入門的法決只要有心求道的話,總是能夠找到的,但是正確的方向,卻必須要在一開始的時候走對,如此才不會在百年後痛恨;我今日是來講法的,我覺得,這才是應該要講述的東西……”

    “修行道路很遙遠,不曾遇到老師的人就像行走於黑夜中,目不視物。”

    “若能由我舉燭,照亮前路方寸,也好。”

    “今日所講的,該是修行第一法。”

    壯漢山神一時間不知道該怎麼說,又不肯被說服,略帶些刺,略帶了些陰陽怪氣道:

    “你是要高屋建瓴咯。”

    藍衫少年平靜道:“是。”

    山神張了張口,一時間不知道該如何回答。

    只覺得那少年平淡坦然,於是咳嗽一聲,不再說話。

    遙遠之處,鎮子裏的老者忽而忍不住笑了一聲,悠然烹茶。

    並不因那少年出場時的從容而滿意,也不因爲他不懼場而欣慰,老者所見過驚才絕豔者衆矣,在這個年紀實力更強,風采更甚的只會更多不會更少,但是他也只覺得天資不錯而已,並無此刻的欣賞,老者難得微笑搖頭,語帶些微欣喜,道:

    “由我舉燭,照亮前路方寸。”

    “能說出這一句話,方纔稱得上是【不墜我名】啊。”

    “上善。”

    齊無惑想了想,看向那靈獸,解釋道:“修行者入門的時候,常常是以養氣開始的,一開始的手法喚作【築基】,取此名的意思是,修行就像是修築高樓,要打好地基,按照各家法脈的風格和做法不同,天資卓越者,大約需要百日功夫,是以道門佛門裏面,又喚作【百日築基法】。”

    “打好地基後,就有了修行養氣的基礎。”

    “人世間的武者們,將養氣的層次分成十三重,以【登樓】爲境界的名字,就像是在地基上修築高樓,而下一個境界,就是【先天一炁】,做個比喻的話,當樓宇登到了最高峯的時候,再也沒有道路可以走,要麼就站在原地,要麼就需要凌虛御風,那就不是尋常人能做到的了。”

    “這也意味着下一個境界超凡脫俗。”

    “【百日築基】,【登樓十三】,【入道】。”

    “而這【入道】,其實就的先天一炁,如何入道,也有上中下三品法門。”

    齊無惑緩緩道來,他所說的,都是澹臺煊記錄在那本成仙錄裏面的。

    是外界所傳修行法門。

    結合山神自己的修行筆錄,自我理解之後講述出來:

    “其下乘法門,元氣溫養到了極限,以外物靈性相助,或者吸收地煞之氣入體,或者採煉火銅之精入身,讓自身的元氣擁有了各種奇特特性,施展法術的時候,事半功倍,能在塵世間無敵,只是可惜修行外物,此生終不可得三花聚頂的境界,只能在凡俗稱雄。”

    “又於壽元無益,常常短命,不得逍遙。”

    “所以是下品。”

    “修道之士到此境界,按捺不住,急功近利,走左道以破境,則墜入此道。”

    已經有山神的面色微有變化,或者沉鬱,或者悵然嘆息。

    而山中一猿猴則已放聲大哭起來。

    想來是曾經吸收過天材地寶的靈韻,踏足到了這個境界。

    四娘神色鄭重,詢問道:“敢問山主,中品法門如何?”

    齊無惑想了想,道:“修行之士,不得真傳,不知道元氣和元炁的不同,只以後天元氣和元神相合,修出法力,能元神出竅,以陰神遊走各處,能爲諸多不可思議的事情,身軀死而元神長存,能存世數百年,是所謂【尸解仙】。”

    “可得一時之逍遙,卻終究無緣大道。”

    “故而是中乘。”

    四娘的神色悵然,臉上出現了那種暗恨和遺憾混雜在一起的模樣。

    齊無惑道:“而上品法門……”

    衆人忽而安靜,齊齊看向了他。

    齊無惑道:“修行元氣至於極致極純,又採煉元精,取回了命寶,元氣和元精結合,便會誕生出【先天一炁】,到了這個層次上,能駐世三五百年,騰雲駕霧,道門稱呼爲【道長】,釋宗稱呼爲【上座】,是有望於仙神的層次。”

    齊無惑轉而再細細去講述修行元精,元氣到了最後的淬鍊法門。

    諸多靈獸,甚至於山神都趨前靜聽着。

    一時間偌大的山中,竟然只有那個少年人的聲音在講述着,積雪從樹葉上落下來,聲音細碎,襯托着這裏越發安寧起來,衆多山神聽着聽着,不自覺屈身往前,不知道時間過去了多久,當少年停下來的時候,這些山神仍舊沉浸於修行的法門裏面,不可自拔。

    許久,陶太公忽而長嘆息,道:“往日只知道修行,卻不知道往哪裏去用力,總是修行越刻苦,反倒越是偏離大道,明明只是冢中枯骨,卻自以爲逍遙自在,實是悲痛。”

    “今日承蒙齊小友解惑。”

    “終於可以一窺大道的方向了。”

    “請受我一拜。”

    齊無惑擡手攙扶起陶太公,其餘諸多山神也都起身,拱手深深一禮,臉上再也沒有了先前的輕視之感,皆心悅而誠服,就連那壯漢也長嘆息,拱手到底,道:“我,莽夫也,不知禮節,不聞大道。”

    “山主勿怪。”

    “勿怪。”

    齊無惑心底微微鬆了口氣。

    神色安寧。

    心裏面只是想着,如此應該不曾墜了老先生的名頭。

    按照先前的想法,道:“諸位前來,沒有其他的禮物回贈,今日煉丹一爐……”

    衆山神極爲恭敬客氣。

    齊無惑準備煉丹,心神鬆緩了許多。

    在他看來,今日的關鍵是講法,煉丹不過是後續。

    卻不知道,那位本該在院落中的老者卻已經擡眸看來,看得清楚。

    似比起先前齊無惑講法還要關注似的。

    “修行尚可,煉丹卻未必了。”

    老者自笑着端茶品茶自語:

    “以此心性,入我門,可也。”

    “丹藥倒也不必在意。”

    “第一次的話,唔……小子勿要炸爐便是。”

    少年放出了丹爐。

    那丹爐剎那變大,懸浮於空中。

    齊無惑手掌撫着眼前的丹爐,不知道如何開始,正遲疑時候,忽而想到了老者說的那總綱,這個時候講法講述了一整天,冬日的時候,天上常常可以看到太陽,和早早升起來的淡淡明月,日月佔據了天邊一個角落,齊無惑忽有所感。

    “金烏玉兔兩相催,日月雙丸去復回……”

    “去復回?”

    山神之力催動,模仿先前猛虎山神已鼎煉化月華和藥物的姿態。

    有爲無爲,相互催動,如陰陽魚,輪轉不休。

    日月光華忽而被引動,彷彿有淡淡的華光落下。

    叩指有三。

    丹爐猛地大開!

    聲動四方,元氣如吞海吐納齊齊回來。

    老者本烹茶正好,擡手飲茶,便正垂眸看到這一幕。

    險些將口中茶噴出。

    “嗯?!!”

    “咳咳咳,誰,誰教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