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二章 三大境界

類別:武俠仙俠 作者:狂小風字數:2232更新時間:24/06/27 18:32:18
    寺門處。

    淨土寺方丈木德身披七寶琉璃袈裟,手持禪杖,衝蘇行三人道:“三位來我鄙寺,不知所爲何事?”

    玄奘恭敬道:“弟子玄奘,是東勝神洲小淨土寺的僧人,不遠萬里,特來貴寺修行。”

    說罷,便將東勝神洲‘小淨土寺’的起源,爲在場諸僧們解釋了一遍。

    方丈木德聽完,並未有任何表情,只語氣平靜道:“法師要想拜入本寺,需等到二月初一再來山門,自會有人收你。”

    玄奘道:“弟子有大事要做,等不了那麼久,可否行個方便?”

    方丈木德並未多問,只看了玄奘身邊蘇行、猴子一眼,點頭道:“可。”

    他提出要求:“但法師需先通過本寺考驗,若真與本寺有緣,可留寺任長老一職,若無佛緣,那便自行離去吧!”

    有僧人想通過走後門的方式,直接加入淨土寺,那麼方丈要求先行考究一番,倒也在情理之中。

    因此,玄奘點頭應道:“理當如此,還請師父出題。”

    方丈回轉身去,看向寺門石壁上佛偈,道:“敢問法師,這石壁上的佛偈作何解釋?”

    玄奘修爲不高,那是因之前一直在東勝神洲修行的緣故。

    東勝神洲乃‘壽’的地盤,佛修者修行時事倍功半,難有大成就也是理所應當。

    不過,玄奘佛學一道上卻是悟性身後。

    其佛性,就連小淨土寺內長老、住持們也比之不如,那石壁上佛偈,自是難不倒他。

    玄奘解釋道:“左側佛偈,意在教誨修行者,要摒除雜念,抑制慾望,方能成就大道。”

    佛修者受慾望控制,就會淪爲妖魔,唯有抑制慾望者,方能成佛。

    所以玄奘這番解釋倒是沒毛病。

    他繼續道:“至於右側佛偈,則是告戒修行者,出家人四大皆空,到了無欲無求的境界,那心中自是不會生出雜念。”

    方丈點了點頭,稱讚道:“佛理倒是學的紮實....那你可知,這兩首佛偈孰高孰低?”

    “這....”

    玄奘看向石壁兩側佛偈,面露糾結之色,立在原地久不能語。

    見此情形,一旁的猴子道:“那自然是右側佛偈更勝一籌了,人的慾望本就無形無相....你認爲它有,那它便有,你認爲無那就無,所以‘菩提本無樹’的理念要更爲高明。”

    蘇行三人裏,猴子生性本就跳脫。

    再加上他有一身通天徹地的修爲,說話辦事無需考慮太多,此刻想到什麼自然就脫口而出。

    而聽見猴子對佛偈見解,方丈也並未有其它表示,只是衝玄奘道:“玄奘,那麼你的看法是什麼?”

    玄奘雖下意識覺得,只單純像猴子那樣解釋,似乎並不能完美詮釋‘慾望’二字。

    但他思緒良久,終是未想出新的見解,於是點頭道:“弟子想法,亦是如此。”

    方丈搖了搖頭,笑道:“玄奘,你走吧,只等到明年二月初一,自可拜入本寺。”

    顯然。

    他這是不滿玄奘回答,要趕人了。

    這做法讓猴子心生不滿:“你這老和尚,難不成,是覺得我剛解釋的不對嗎?”

    方丈木德道:“閣下一語中的,解釋的並無任何錯誤。”

    猴子道:“既然都對,那爲什麼不讓我師父進寺?”

    “因爲其他僧人也都是這樣解釋的。”

    方丈木德道:“既然給出相同解釋的僧人們,都需等到二月初一才能入門,那憑什麼你師父就能現在入寺?”

    “這....”

    猴子無言以對,怒道:“那佛偈明明就只有一種解釋,你非得要個與衆不同的看法,這擺明了就是爲難人!”

    猴子語氣裏帶着威脅:“你可知道拒絕我的後果?”

    方丈木德毫無畏懼:“出家人四大皆空,早已將生死置之度外。”

    “好、好、好。”

    猴子連道了三聲‘好’後,便從耳朵裏取出了鐵棒,怒極反笑道:“那我今天倒要看看,你們是不是真把生死置之度外了。”

    說罷,猴子便欲要上前與衆僧‘理論’一番。

    只是,猴子語氣雖狠,動作雖然嚇人,但卻始終都站在原地,不曾真上前與衆僧動手。

    雅文吧

    猴子身後。

    玄奘也無比及時地勸說道:“悟空不可!既然方丈說二月初一再來,那我多等段時間又有何妨?無論是在淨土寺內,還是在高城,只要心中有佛,到哪兒都是能修行的。”

    玄奘不愧是佛性深厚之人。

    即便是在勸說猴子,言語中也是充滿了佛理。

    這讓身爲方丈的木德注視着玄奘,不住點頭,眼中露出毫不掩飾地欣賞。

    只不過,規矩就是規矩。

    哪怕玄奘天賦再高,他也不會爲了對方而大開方便之門....

    淨土寺山門外。

    就在玄奘被木德拒之門外,欲要悻悻而歸時,蘇行突然站了出來。

    他朗聲道:“那和尚,是不是只要能有不同見解,我師父就能拜入貴寺了?”

    見蘇行直接稱呼木德爲‘那和尚’,還未待木德開口,一僧人便出頭道:“你這人說話好沒禮貌,見到方丈,要稱‘木德法師’又或是‘法師’,怎能直接叫做‘那和尚’?”

    蘇行笑道:“無論是和尚還是法師,都不過是一個稱謂而已....況且,我不過是我師父門下一俗家弟子,對這些規矩又不甚了解,你在這細節上揪着我不妨,豈不是執着於表象了?”

    “這....”

    那僧人支吾半天,終究是無言以對,於是掩面退至人羣當中。

    “阿彌陀佛。”

    見蘇行談吐間也頗有佛理,木德方丈開口道:“既然居士有不同看法,老衲願聞其詳!”

    蘇行道:“人生有三大境界,這第一境界,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第二境界,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第三境界,看山又是山,看水又是水。”

    蘇行望向石壁上佛偈:“依我愚見,這是石壁上的兩首佛偈,都不過是處在第二境界罷了....做出這兩首佛偈的人,終究是將慾望視作洪水勐獸,因害怕淪爲妖魔,而不敢正視!”

    “大膽!”

    “狂妄!”

    蘇行此言一出,衆僧人盡皆感到震怒。

    論修爲,蘇行的確是壓在場所有僧人一籌。

    但若論佛理,蘇行不過是一出入門的俗家弟子,此刻竟如此口出狂言,甚至還將兩首鎮寺佛偈的作者不放在眼裏。

    於是,當場就有僧人忍不住了:“聽閣下口氣,想必是已經到第三境界了?那我倒是想聽聽,你這到了第三境界的人,對‘慾望’二字又有何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