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記158
類別:
歷史軍事
作者:
巴奀月字數:1436更新時間:24/06/27 18:07:34
屠龍少年,袁紹!!!
何進:誰敢同我,正君討賊?
袁紹:願領精兵,斬關入內,冊立新君,誅殺宦黨,以安天下。
何進:我有本初,無憂矣!!!
189年,洛陽,大將軍府。
。。。。。
“大將軍,如今外庭,已掃蕩乾淨,內庭未敢冒進,如今,何不趁此機會,掃清閹黨、以安天下?”袁紹進言道。
何進猶豫不決,“唉,我何嘗不知呢?”
“大將軍,你難道真的,要放過十常侍?”袁紹進一步,追問着何進。
“我們已經佔盡優勢,不必妄加殘害吧?”何進看着袁紹,婉拒道。
“大將軍,不除宦官勢力,後患無窮啊!”袁紹怒其不爭,悲憤說道。
“前任大將軍,竇武之禍,猶在眼前呢,如今,當斷不斷,必受其亂。”
袁紹搬出了,竇武的案例,勸道。
“這。”何進內心,掙扎不已。
“本初帳下,皆是能人異士,若能替國除賊,均爲大將軍用之,張讓、段珪之流,散步流言蜚語,何不藉機殺之?”
袁紹繼續進言,爲了除去宦官,他亮出了底牌,來給大將軍,何進壯膽。
“唉!太后不許,如之奈何?”
聞言,何進很是心動,但是,思慮再三,他道出了實情,何太後干政。
189年,洛陽,大將軍府。
主幼臨朝,必然會導致,母后干政,進一步發展成,外戚擅權。
皇帝成年後,想要收回權力,就要啓用宦官,打壓外戚勢力,掌控失當,就會演變成,宦官之亂。
在這種畸形的,權力格局下,激發了袁紹的,權臣之心,甚至。
袁紹:大漢,未嘗不能,換個皇帝,吾欲效周公,臨朝而稱制。
。。。。。
看着袁紹離去背影,袁熙、袁譚、袁尚,三兄弟心思各異,場面尷尬。
也許袁紹不知道,正是自己,對袁熙的器重,造成了後來,袁家新一代的,奪嫡之爭,悲劇又一次,重新上演。
就像李淵,器重李世民一樣。袁熙作爲家中老二,非適非長而獨建大功,諸子之間,不出現矛盾,那就怪了。
不過,還是袁尚,率先打破了,這一份尷尬,只見他笑道,“好你個二哥,先前出征洛陽,父親帶的是你,如今北上鄴城,父親帶的還是你,真氣人。”
袁尚一臉笑意地,表達着他的羨慕,不過,他是否真心,還是假意擠兌。
說實話,袁熙沒有看出來,不過,他可不覺得,袁尚這傢伙,有多高尚。
畢竟,都是自家兄弟,誰不瞭解誰?
袁紹:老大袁譚,家中長子,老二袁熙,精明幹練,老三袁尚,討人歡喜,手心手背的,爲之奈何?
袁熙:三弟,你又皮癢了?
袁尚:二哥,你誤會我了。
。。。。。
“三弟說的沒錯,大哥我也是,羨慕的緊呢?”袁譚玩味地,看着袁熙。
“額,這個,大哥說笑了,大哥乃家中長子,干係更重才是,何來如此一說。”袁熙尷尬地,笑着說道。
此刻,袁熙滿臉愁容,倒不是他做作,而是本能地尷尬,畢竟,袁紹可是將他,架在了火山口,騎虎難下。
“就是,就是。”袁尚繼續拱火。
袁熙沒有搭理袁尚,而是,小心翼翼地,觀察着袁譚的反應。畢竟,袁譚可是一直,不怎麼待見自己的。
袁熙:唉,又被老大記恨了。
袁譚:我恨不得,吃了你。
191年,濮陽,太守府。
袁尚:我愚蠢的哥哥們呢。
。。。。。
就在關東紛擾之際,長安這邊。
王允經過諸多努力,逐漸代替董卓,執掌朝政,儼然成爲,朝廷二號人物。
當然,西涼軍兵權,仍舊在董卓手中,由女婿牛輔等人,牢牢把持。
而這時,一個人出現在了,王允的幕府中,他就是荀攸,得鄭泰舉薦。
荀攸,字,公達,腹有良謀,先前入幕,大將軍府,袁紹同僚。
荀爽臨終前,留下遺言,兩分荀家,荀彧帶領大部,前往冀州。
另一部分,則由荀攸執掌,同時,荀爽也向鄭泰,舉薦了荀攸。
荀爽:有荀彧、荀攸在,這惶惶亂世,可保我荀家,三十年太平。
荀攸:不除國賊,無以報天恩,我荀家世代清流,我當身赴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