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記36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巴奀月字數:966更新時間:24/06/27 18:07:34
    「嗯,說說吧,課業怎麼樣?」

    這是要考較袁熙了。

    「是。孫兒隨孔明老師,學到「善哉!政寬則民慢,慢則糾之以猛。猛則民殘,殘則施之以寬。寬以濟猛,猛以濟寬,政是以和,請祖父點評。」」袁熙小心應付着。

    「《左傳·召公二十年》。」

    「回祖父,是的。」

    「方今之天下,是政寬,還是政猛?」

    「孫兒以爲,不寬,也不猛,因爲政不自上出,而因兵起,可名之曰暴!」

    「暴?」袁隗有些驚訝,疑問道。

    「凡兵者之所以起者有五:一曰爭名,而曰爭利,三曰積(德)惡,四曰內亂,五曰因飢。其名有五:一曰義兵,二曰強兵,三曰剛兵,四曰暴兵,五曰逆兵。」

    「禁暴救亂曰義,恃衆以伐曰強,因怒興師曰剛,棄禮貪利曰暴,國亂人疲,舉事動衆曰逆。

    「五者之(數)〔服〕,各有其道,義必以禮服,強必以謙服,剛必以辭服,暴必以詐服,逆必以權服。」

    「吳子兵法?孔明先生還教你這些?」袁隗驚訝了。

    「不,這是孫兒從父親,書房的藏書中讀來的。」

    「熙兒,諸子百家,各有所長,但還要以儒爲主。儒爲立身之本,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不可或缺,你可記下了。」袁隗欣慰地看着袁熙,和藹說道。

    「是,孫兒謹遵教誨。」

    。。。。。。。。。。。。。。。。。。。。。

    袁紹採納了曹操的計策,那是分散合圍,誘使董卓主動出擊,只要董卓主力出來,就可以奇襲洛陽了。

    不過董卓在李儒的建議下,董卓並沒有上當,而是採取了堅壁清野,據守險要的策略。

    這也使得盟軍第一彈,功虧一簣。

    在漢末謀士之列,李儒之謀略,確實能排得上前幾,不下於賈詡,確實爲天縱之才,鬼神之謀。

    後來據傳言說,宣武帝袁熙的,錦衣衛指揮使,李涅,和李儒有幾分神似,是真是假就不得而知了。

    190年,董卓讓郎中令李儒,鳩殺弘農王劉辯,以絕天下之望,斷絕袁紹等諸侯,反董的政治根基。自此,關東反董之勢,如野火燎原,也許之前他們是虛張聲勢,那麼現在就是真的了,因爲董卓給他們絕戶了。

    雖然,董卓採取了,和袁紹兩敗俱傷的辦法,但是從此以後,劉協就是大漢,唯一合法的皇帝了。

    說句不客氣的話,即便董卓不殺弘農王,等劉協親政後,爲了證明自身的合法性,弘農王多半也活不久。

    各路諸侯,陸陸續續地,趕往酸棗會盟,他們都打算,推袁紹爲盟主,雖然袁紹不一定是,最有才能的。

    但一定是,最有聲望的老大哥,也只有袁家的袁本初,才能鎮的住各路,心懷鬼胎的諸侯,曹操是比袁紹有才能,但是別人不認,只認袁紹,袁本初。

    袁家四世三公,大漢頂級門閥世家,天下無能出其右者,這就是袁家,一百五十多年的,底蘊和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