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記28
類別:
歷史軍事
作者:
巴奀月字數:1053更新時間:24/06/27 18:07:34
董卓將廢立之事,彙報給了太傅袁隗,袁隗表示附議,沒有反對,出奇的平靜。
這倒是讓董卓有些意外,次日,董卓在朝會上,又一次提出廢立之事,並以霍光事爲例。
而且誰反對就立刻處死。滿朝文武,只有尚書盧植,站出來抗辯。
董卓被頂撞得無言以對,因此董卓想殺害盧植,但被袁隗、蔡邕勸阻,盧植則棄官逃亡。
由於袁家的變節,董卓也徹底整合朝中力量,廢帝已成定局。
董卓:袁家的袁隗,會同意嗎。
李儒:那老家夥,一定會同意的。
董卓:哦?文優,有何良策。
李儒:主公可賜爵袁紹爲邟鄉侯。
董卓:此言甚善,便依此吧。
爲尊者諱,晉書中關於,袁隗和董卓的交易,只字未提,但從歷史的細節中,仍可推敲一二,有痕跡可尋,這也算是爲袁家遮醜了。
而且,編修《後漢書》的人是蔡琰、楊修,負責的,後經陳壽等人校正。
而蔡琰是宣武帝袁熙的夫人吧。
在崇德前殿,由尚書丁宮,主持廢立儀式。
董卓召集百官,威脅何太後,下詔廢黜少帝劉辯。袁隗心思沉痛複雜地,把少帝劉辯身上,佩帶的璽綬解下來,進奉給陳留王劉協。
然後扶弘農王劉辯下殿,向坐在北面的劉協稱臣,而朝中無一人敢說話。
有漢四百年,劉協是東漢,最後一任皇帝,至此大漢氣數盡矣。
漢失其鹿,天下逐之。
袁隗是一個,具有爭議的人物,相當複雜。
說他親手葬送了大漢,也不爲過,但他又是晉朝的奠基人,於袁家有功。
189年。
廢帝以後,緊接着董卓,一路狂飆,讓尚書宣讀策文,並彈劾何太後,以害死董太皇太后的罪責,將其罷免,遷入永安宮。
即刻大赦天下,把年號昭寧,改爲永漢。不久,董卓還是不放心,爲了防止外戚勢力的死灰復燃,董卓派人用毒藥,鳩殺何太後。
東漢政治格局是,由三駕馬車並行的,外戚勢力,宦官勢力,士族門閥,三足鼎立。
雖然朝政混亂,但也支撐着帝國,風雨飄搖而不倒。然而,宦官勢力被袁紹清除。
世家勢力被董卓剔除,如今,最後的一根支柱,外戚勢力,也被董卓踢出,從此,東漢頂層權力格局,全面崩塌。
袁紹、袁術撤離洛陽後。發生了曹操刺殺董卓事件,不過很不幸,被呂布發現了,行動失敗,曹操在行刺董卓不遂後,也從京城逃往陳留。期間,曹操變易姓名,從小道逃歸。
董卓大怒,行文郡縣緝拿。逃至中牟,爲亭長所疑,帶至縣府。時捉拿曹操之公文,已至中牟,功曹知其即爲曹操,但以世亂,不宜拘天下英雄,且袁家勢大,請縣令釋放曹操。
曹操,才得以死裏逃生。而這也是,曹操爭霸之路上的,人生轉折點。
而中牟縣的功曹,就是袁紹安排,接應曹操的,袁家門生故吏。
出逃後的袁紹等人,已經在陳留等待,曹操的歸來,共商大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