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記20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巴奀月字數:1143更新時間:24/06/27 18:07:34
    初平二年(191),界橋之戰前,發生了一件事,也是歷史所忽略的。公孫瓚之從弟公孫越,在與袁紹部下周昂交戰時中流矢而死。

    於是,公孫瓚遷怒於袁紹,上疏陳說袁紹之惡,隨即出兵進攻冀州,河北臨漳西南。雙方由此展開了,一場爭奪冀州的戰爭。

    時公孫瓚大破黃巾,威名正盛,領軍進入冀州後,郡縣紛紛反叛袁紹歸附。

    袁紹畏其兵威,授公孫瓚另一從弟公孫範爲渤海太守,公孫範至郡後,反以渤海郡兵進攻袁紹。一時公孫瓚兵勢甚盛。

    於是,公孫瓚以其將嚴綱,爲冀州刺史,田楷爲青州刺史,單經爲兗州刺史,又改置冀州治內郡縣守令,而這時袁紹剛穩定冀州內部。

    這就是爲何,袁紹必須拿下冀州的原因,渤海郡這是第幾次丟失了,兩次了吧。

    而且,殺死公孫越的不是別人,是奉命救援的袁熙部將,趙雲,常山趙子龍。

    劉焉割據益州

    初平二年(191),老狐狸益州牧劉焉,基本上穩定了益州局勢,所以他氣勢更盛。

    時其諸子皆在長安,獻帝使其子奉車都尉劉璋,回益州曉喻利害,希望他懸崖勒馬。

    當然命令實際上是董卓下的。

    不過劉焉哪裏會買董卓的賬,於是,使其留在益州不再返回,遂割據益州。

    劉焉比袁家下手更狠更準,不過死的有點早,不然又是一個難以對付的敵人。

    191年夏,四月,董卓至長安,先前董卓爲了穩住關西地區的安穩,所以徵皇甫嵩回京。

    到長安後。公卿皆迎拜車下。

    董卓抵手謂御史中丞皇甫嵩曰:「義真啊,如今害怕嗎?」

    皇甫嵩說道:「明公以德輔朝廷,大慶方至,何怖之有!若Yin刑以逞,將天下皆懼,豈獨嵩乎!」

    因爲之前皇甫酈的求情,再加上如今皇甫嵩,也確實掀不起什麼大浪來了。

    於是,董卓也就大度的把皇甫嵩放了。

    皇甫嵩確實上年紀了,精力確實不夠用了。

    但不得不說,他確實是大漢的忠臣。不然也不會千里回京,換成袁紹,早就起兵了。

    這之後,董卓黨羽欲尊卓比太公,稱尚父。

    董卓出於尊重,問了蔡邕的意見。

    蔡邕說道:「明公威德,誠爲巍巍,然比之太公,愚意以爲未可。宜須關東平定,車駕還反舊京,然後議之。」

    董卓知道不是時候,也就順坡下驢了。

    不過。董卓又使司隸校尉劉器,籍吏民有爲子不孝、爲臣不忠、爲吏不清、爲弟不順者,皆身誅,財物沒官。這當然是官話。

    根本目的是爲了打擊反對派,因爲剛剛戰敗,剛剛遷都,有太多反對勢力,暗流涌動,而董卓選擇了,最直接,最有效的辦法,殺。

    當然,短期有效,長期後遺症也巨大。

    191年,就在袁紹攻略冀州時。

    爲了增加攻略冀州的成功率,袁紹在袁熙的建議下,派許攸遊說了,在上黨的張楊,還有南單于於扶羅,他們一起屯漳水。

    當然,這是張紘教袁熙獻的策略。

    目的是爲了給袁紹撐場子,造勢,袁紹也沒指望他們發揮多大作用,就是爲了嚇唬韓馥。

    但是韓馥以爲豪傑多歸心袁紹,爲後來袁紹派人說降,增加了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