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5歸師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巴奀月字數:4999更新時間:24/06/27 18:07:34
    長安未央宮。

    監視的宦官,腦袋像小雞啄米樣,打着瞌睡。突然,那宦官的眼睛瞪得溜圓!呀!皇帝竟然給楊修腰帶!宦官心裏樂開了花,邀功請賞的機會來了!

    楊修走出未央宮宮門,被外面的情形嚇了一跳。宮門外,甲士林立,矛戈反射着刺眼的光亮。

    “楊博士,好安穩啊。”說話者,正是揚武將軍李榷。

    “原來是李將軍啊。”楊修拱拱手,扭身便要走。

    “等等!”“唰!”隨着李榷的喊聲,幾名甲士挺矛戈攔住楊修的去路。

    鎮定沉穩的楊修也不免緊張。“這、這是爲何?”

    “閃開!”李榷吼道,“楊博士乃陛下近臣,爾等竟敢擋楊博士的架,找死嗎?”

    聽話聽音。李榷話是衝屬下說的,卻是給楊修聽的。

    “他們都是粗人,不像楊博士滿肚子學問,莫怪。”李榷很是客氣,皮笑肉不笑道。

    “哼!那,徳祖告辭了。”

    “慢着,還請楊博士移步,本將軍有要事請教楊博士。”

    楊修還能怎樣,去也得去,不去也得被綁了去……將軍府裏,李榷敞着懷,堆坐在席子上,似笑非笑地看着楊修。

    “楊博士,今日爲陛下講解的哪篇經典啊?”

    “回將軍,是《尚書》之《五子之歌》。”

    “哦……”李榷已經接到宮裏宦官的密報,那宦官聽不懂別的,名字卻還記得住。

    “不錯。《五子之歌》我聽太尉說過,是教人悔改的文章,楊博士給陛下講解,教陛下做聖明君主,文章選得好,該賞。”

    “下官供職國子監,爲陛下解讀經史,分內之責。豈敢要獎賞。”楊修推辭說道。

    “欸!做的好,就該受獎。來人!”奴婢將一條鑲嵌着五色珠寶的腰帶捧到楊修面前。

    “多謝將軍。”楊修不敢不接。

    “換上吧。”李榷緊盯着楊修。

    “這……”楊修身上所扎的,正是皇帝賜予的腰帶。於是爲難道,“下官所用腰帶,乃陛下所賜。實不敢忘君之恩。”

    “換上!”李榷的眼中露出兇光,威脅說道,“楊博士是嫌棄本將,送你的腰帶不夠貴重嗎?!”

    逆賊!楊修心中暗罵,但爲了大計,不能不委屈求全。

    換了腰帶。奴婢將劉協賜予的腰帶捧給李榷,李榷獰笑着盯着楊修。楊修聲色不動。靜候原地。

    李榷抄起書刀,猛地割開腰帶!腰帶中,空空如也!李榷愣了……片刻,大聲笑了起來。“吼哈哈哈……”“徳祖啊,本將不過和你開個玩笑,莫要在意。來人啊,賞!”

    幽州。

    田豫字國讓,漁陽雍奴人也。劉備之奔公孫瓚也,豫時年少,自託於備,備甚奇之。備爲豫州刺史,豫以母老求歸,備涕泣與別,曰:“恨不與君共成大事也。”————《三國志·魏書·田豫傳》

    田豫確實是一大才,歷史上魏國建立後,替曹魏守護邊疆,立下了汗馬功勞,袁熙提出要贖回田豫,而田豫卻一陣猶豫。

    “怎麼,不願意?”袁熙轉過身去就要上馬,反問道,“難道你不想報被俘之恥,不想鎮守邊地護衛一方百姓?”

    袁熙騎上絕影就要離開,田豫一咬牙,他不想這麼沒有意義地過一生,於是喊道:“在下願追隨袁公子!”

    袁熙轉過身來笑了笑,就算田豫不肯,他也要向蹋頓將人索要回來。田豫可不止是州郡之才,更是將來對付烏桓,處理邊事的不二人選之一,牽招算一個,田疇算半個。

    田豫湊上前,低聲問道:“公子所說的復仇雪恥、保境安民可是真的?”

    袁熙看着不遠處的烏桓兵,輕聲道:“不怕跟你說,袁家跟烏桓人結盟,只是權宜之策,我跟三郡烏桓必有一戰!”

    袁熙不理會震驚呆立的田豫,他帶着部屬走到一個烏桓頭目那裏,提出要贖回田豫的要求。一問之下才知道,田豫在漁陽城下作戰時身負重傷,沒有參加鄒丹對蹋頓的決戰。

    烏桓兵攻進漁陽城後大肆擄掠漢民爲奴,田豫作爲漁陽官吏也被俘。其後烏桓軍中一個頭目見他識字,就將他留下來做事。

    但田豫受到的待遇,也跟一般奴隸差不多,不僅食宿差,還有人看管着。

    “公子,十五金,不能少了,他可是公孫瓚的部將。”那個烏桓頭目cāo着蹩腳的漢話,和袁熙討價還價說道。

    袁熙揮了揮手,讓幾個虎衛去取錢,他心中冷笑,等將來這些三郡的烏桓人就要後悔了。歷史上秦穆公用羊皮卷換來了百里奚,而太宗宣武帝袁熙,卻用十五金換來了田豫,一時傳爲美談,太宗走馬識田豫。

    田豫跟上了袁熙等人,他說道:“二公子,烏桓人還擄掠了,好幾萬的漢民呢。公子你看是否能想想法子?”

    “你是說那些被擄去胡地的漁陽百姓吧。”袁熙回首看着田豫嘆息道,“那你說我有多少個十五金,贖回那些百姓?”

    田豫沉默不語,袁熙看着遠處忙碌的烏桓兵,說道:“不過,公子我會給你機會,回來救回那漁陽百姓的,一定。”

    最後,經過文丑、徐晃、張遼等人的挑選,共招募得七千的烏桓騎兵。其中袁熙要了兩千騎,剩下五千騎歸冀州軍統領。

    這些烏桓騎兵在平時,就是草原上的牧民,袁家除了要供養他們兵甲錢糧外,還要幫他們將妻、子安置到漢地。

    這一筆費用是相當驚人的。但同樣回報也豐厚,招募的烏桓兵至少帶來兩匹以上的自家戰馬,這就省去一大筆購置戰馬的費用。

    這時已經到了黃昏,袁熙帶着許褚一衆親衛來到閻柔的聯軍大營。閻柔鮮于輔等人將他迎進營寨,趙雲、太史慈也都還在閻柔地營中,幾人就分坐在空地上。幾個胡人婦女就在中間篝火炙烤着羔羊和牛肉。

    “少將軍,今rì到蹋頓那裏,可挑出了好的兵士?”閻柔問道。

    袁熙接過一碗烈酒,說道,“三郡烏桓的突騎果然是天下名騎。其騎射藝湛,要是換上jīng良的兵甲。能匹敵者寥寥無幾。只是幾千騎數目不多,要是像武帝時能徵集十餘萬騎,橫掃天下不在話下。”

    “幾千騎數目不多。但用得好可像尖刀那樣刺破敵酋心窩!”趙雲冷不丁說道。

    閻柔拍手大笑,說道,“這位趙將軍,可謂知曉騎戰之法,迂迴包抄,千里奔襲,此乃胡人用兵的jīng義。我朝冠軍侯霍去病,就是如此行軍用兵的。”

    “方纔少將軍說三郡的烏桓突騎爲天下名騎,在下卻不服氣!”一旁的胡將段匹磾說道。

    袁熙笑了笑,認出這個有幾分傲氣的胡將,“當然,段匹磾將軍你的部下也是善戰地勇士。並不比蹋頓那些人差。不知你可願意在我麾下做事,爲我帶領這些招募來的烏桓突騎?”

    段匹磾爽快地來到袁熙面前,他敬上酒,說道,“我部下不少人被少將軍徵召了。我在漢地漲了見識,也不願回到塞外草原牧馬放羊。我願追隨少將軍去各地征戰。”

    後來,段匹磾跟隨袁熙南征北戰,立下赫赫戰功,最後被袁熙封爲烏桓侯,世代替袁家看守北方邊境,如同太宗皇帝李世民之,黑齒常之。驍勇而忠誠。

    袁熙接過段匹磾的酒碗一飲而盡,說道,“招募來地騎兵組爲一突騎營,由太史子義統領,段匹磾你就爲副將,領騎都尉職。待rì後立功再另行擢拔。”

    這樣袁熙就有張遼、趙雲、太史慈三部精騎六千餘騎,放眼全國也算不小的戰力了。

    段匹磾向袁熙叩謝,又向太史慈拱手致意,後來段氏烏桓,給大晉朝當了兩百年的家臣,直到後來晉朝大亂。

    段氏被北方突/厥滅亡,不過後來憲宗道武帝袁純中興大晉,感念段氏的忠義,搜尋到段氏后羿,並保存了段氏火種。

    “好了。段匹磾可是,上谷烏桓部落中一員勇將啊!少將軍你可是撿到個寶了。”鮮于輔出聲笑道。

    “鮮于先生你們今後有何打算?”袁熙問道。

    鮮于輔、齊周、鮮于銀三人一陣沉默,最後齊周說道:“我家劉和公子還困在長安,我等想設法營救,算是還了劉虞大人的恩情。”

    袁熙一陣心動,這三人能拉扯起一支幾萬人的復仇隊伍,可見他們在幽州的影響力還是不小的。公孫瓚死後,這三人的心願算是了結了一半。如能再賣個人情給他們,將來幽州有事就可用得上他們。

    “三位忠心可嘉,但你們想領兵攻入關中嗎?”袁熙問道。

    鮮于輔直搖頭。說道,“這些兵卒本是平民。只是爲劉虞大人復仇才應召從軍。這幾rì就會將他們遣散開,我們要帶少量jīng銳前往長安。”

    閻柔這幾萬人都是,臨時拼湊起來的隊伍。除了幾千鮮卑烏桓騎兵外,戰力都不強。退一步說,鮮于輔他們即便不想遣散這些兵卒,也沒有那麼多的糧秣來供養。

    “三位,關中長安乃兇險之地,人少了恐不能成事。”袁熙勸道,“不瞞諸位,在下可能要發兵關中,要是三位信得過在下,就將營救劉和公子的事託付予我。”

    閻柔鮮于輔幾人都吃驚不小,鮮于輔拱手道:“少將軍當真發兵關中地話,救出劉和公子的成算就大多了。在下就等着少將軍的捷報。”

    袁熙答應下來,再跟幾人細談了一陣就回到青州軍大營。

    接下來,閻柔那幾萬聯軍被遣散,他只帶着六千多部屬回到上谷郡。鮮于輔、齊周、鮮于銀三人帶着少量的親信,也去了幽州最左邊的代郡。

    蹋頓跟袁紹協商好封賞事宜後。也帶兵回了右北平。雙方約定以右北平爲界,世代交好互不侵犯。

    袁紹留下袁譚總領幽州事務,朱靈、臧洪、辛毗三人也被留下來協助。袁紹除了留下一萬兵卒鎮守幽州各地,俘虜的幽州兵也交給袁譚處置。剩下的冀州軍、青州軍撤回了冀州魏郡。

    袁紹領大軍十餘萬撤回冀州,留長子袁譚鎮守幽州,以拒遼東公孫度,塞外鮮卑等胡族。其實如果沒有袁熙的話,袁譚和李建成一樣,還是有些才能的,道也算是守成之主。

    鄴城外,袁熙軍營

    今夜,又是皓月當空。

    袁熙和甄堯舉杯對飲,甄宓在下面作陪,個人有說有笑,其樂融融。原來得知袁熙出征公孫瓚勝利凱旋,甄宓和三哥甄堯前來勞軍,攜帶美酒和食物。

    袁熙舉杯向甄堯道:“多謝三哥給我籌備的十壇上等美酒,顯奕不勝感激。”

    兩人舉杯對飲,一切盡在不言中。

    喝到高興的時候,甄宓命綠竹搬來古琴,自己撫琴一曲,爲情郎和兄長助興。

    袁熙心裏更是痛快,和甄堯頻頻乾杯,酒罈中的濁酒已經見底。

    袁熙附在甄堯耳邊低聲道:“兄回去後,三哥再給我籌備十壇上等美酒,另外再要一些足夠毒死幾人的毒藥,派人悄悄送過來……”

    甄堯嚇了一跳,差點失聲喊了出來你要毒藥做什麼,左右瞅了瞅,見無人注意,方纔放心,低聲道:“我不明白你要這些有什麼用?”

    袁熙面無表情,並不想和甄堯解釋多,低聲道:“不要問了,過段時間你自然會知道答案。你只要把事情辦好就可以,記住,毒藥一定要無色無味。”

    甄堯心中一凜,默然的點了點頭。

    心裏想道,看來我還是有些不瞭解他,在他豪氣幹雲,才華橫溢的表面之下,還隱藏着一顆殺伐果斷的梟雄之心,果然‘一將功成萬骨枯’,但願他將來不要負了阿宓,既然選擇了他,我就死心塌地的爲他效力吧!

    “替我好好照顧宓兒,用不了半年的時間,我一定會隆重的把宓兒娶進袁家。”

    袁熙也覺察到了甄堯的憂慮,卸下了臉上有些冷酷的表情,換上一副和藹的面孔,輕輕拍了拍甄堯的肩膀,柔聲叮囑道。

    “放心好了,如果有什麼變化,我會用最快的時間通知你。”

    時辰已晚,甄堯也不能回城,便和甄宓以及僕人在軍營裏留宿。

    “拜見將軍,甄先生命我等來送美酒給將軍!”

    一個自從進門來就低着頭的僕人,細聲細語的對袁熙稟報道,這話語讓袁熙覺得如此熟悉,如此動人。

    “你是何人?擡起頭來!”

    “嘻嘻……是小人甄宓。”

    小廝擡起頭來,突然衝着袁熙燦然一笑,露出潔白皓齒,竟然是女扮男裝的甄宓,原來不久前甄宓換了男裝,以送酒名義又悄悄來到了袁熙大帳來。

    “哈哈……果然是宓兒!”

    袁熙大喜,衝上去一把抱起甄宓,就地轉了一圈,忍不住想要在她的臉蛋上親一口,卻被甄宓紅着臉躲開,嬌聲說道,“不要啊,當着人面,羞死人了!”

    “所有人退下,仲康,沒本將軍的允許,任何人不準入內!”

    “諾!”許褚答應一聲,把幾個送美酒的隨從攆出了帳篷。

    幽靜的帳篷裏,袁熙衝甄宓壞笑道:“宓兒,現在左右沒人了,快讓公子我親一口,這些天可把我想壞了!”

    話音一落,不等甄宓說什麼,就把甄宓摟在懷裏,在她粉雕玉琢的臉蛋上親了幾口。

    作爲來自後世的人,袁熙明白,泡妞不能只講君作風,後世人們常說,“男人不壞女人不愛”,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甄宓閃躲不開,被袁熙一把抱在懷裏,一陣狼吻,不由得嬌/喘/連連。

    她還是處子之身,何曾和男人這樣親熱過,此刻被袁熙挑逗的渾身酥軟,無力的靠在袁熙的懷裏,只是胡亂的搖擺着玉頸,躲避着袁熙的嘴脣……

    機不可失失不再來!

    難得和甄宓獨處的機會,就算不把生米煮成熟飯,袁熙也發誓要嚐嚐甄宓香脣的味道。

    看到甄宓扭動着粉頸來回的躲避,袁熙伸手固定住她的腦袋,甄宓便只能乖乖的束手就擒,櫻桃檀口老老實實的,呈現在袁熙面前。

    袁熙自然不會客氣,湊上嘴巴,在甄宓的檀口上貪婪的親吻着。

    甄宓又羞又怕,內心深處卻又有一絲潛意識的渴望,嘴裏發出,“唔、唔……公子不 要……”

    甄宓到底只是個十六七歲的女孩,在這個男女授受不親的年代,對於男女之事懵懵懂懂,哪裏經得起袁熙的逗弄,此刻整個人全身已經沒了力氣,完全癱軟在袁熙的懷裏……

    後世萬人傾慕的洛神,後來引得曹氏父勾心鬥角,讓曹丕曹植兄弟反目的甄洛,現在就在自己的懷裏,任憑自己游龍戲鳳,這是何等爽快的事情?大丈夫得意之事,莫過於此!

    翌日,在那軍營的營門外,袁熙正準備啓程趕回鄴城,望着站在自己面前的張遼和趙雲,神色嚴肅道:“我這一次回去,估計短時間內可能過不來了,你們一定要管理好虎衛營,記住三日一報,我要隨時知道進展如何?”

    “是,主公,文遠曉得。”

    “是,主公,子龍明白。”

    兩人連忙應道,袁熙點了點頭,轉身上了來時的馬車。

    “恭送主公。”

    “恭送主公。”